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商船队被“大西洋监察”发觉,就进入处理流程:距离亚速尔近的由联合攻击机进攻,距离远且有潜艇出没的,就通知海狼部队提前部署在对方航线必经之路上埋伏,实在距离遥远又没有潜艇的,德军也有杀手锏——从法国基地出动美利坚轰炸机。
  美利坚轰炸机最初是军备部的招标项目,要求可攻击美国东海岸并安全返回,因此航程要求是近乎变态的1。3万公里起步,大大制约了航空公司的设计,但占领亚速尔获得了可靠的前进基地后,再加上霍夫曼对战略轰炸美国暂时不感兴趣,“超级炸弹”也为时很远,军备部便利用美利坚轰炸机的项目招标用于其他用途的重型轰炸机。
  在吸收B…29B…17兰开斯特有关机型的基础上,德国对重型轰炸机的设计理念和运用方式更加成熟,主要指标变更为:9000公里以上航程,可携带4枚hs…293反舰滑翔炸弹或2枚反舰炸弹+1条鱼雷用于对海攻击,率先杀出重围的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到7月份时已在法国大西洋沿岸布置了36架,随后紧跟而上的是Ju…488,8月初布置了第一批16架飞机。两款飞机都达到了5吨载荷前提下9000公里的航程。
  根据要求,两家产品直接投入大西洋绞杀战,在实战中以谁战果最多、性能最稳定进行确标,然后成为德国战略轰炸机。
  盟军反破交战术在不断提升,德军的绞杀战术同样持续进步,从实践看,重型轰炸机携带鱼雷反舰效果并不理想——高空投放直接失效,低空投放容易遭到攻击,最后确定全部使覥aos…293制导反舰炸弹。该款炸弹在地中海之战中取得突出战果后,德军将其大规模推广使用,但后来发现制导炸弹使用条件太过严苛:要求控制空域同时对敌军舰艇速度、规避能力和防空火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从攻击敌军战舰的一线队伍退出,专注于在大西洋攻击商船队——他们速度慢、块头大、防空火力近乎于无,是Hs…293最得心应手的目标。
  盟军很快针对无线型Hs…293发展了干扰设备,德军虽然改进了无线频率,但用不了多久盟军又会改进电子对抗技术,最后干脆废除了无线,直接升级使用有线型,并加装弹首电视制导,可通过导线观察战场实时情况,便利控制人员在高空和天气恶劣情况下将下方情况看清楚,实现了飞机在6000米以上的高度展开空袭。炸弹重量虽提升到900公斤以上,但无论Me…264还是Ju…488携带4枚hs…293d依然绰绰有余。
  由于护航航母经常会起飞战斗机对“大西洋监察”进行驱赶,德军在Ar…352舰载侦察机(彩云改)投入使用后又丧心病狂地动用陆基飞机进行强行侦查,Ar…352不但飞得快还飞得远,经常使用火线挑逗战术,让所有试图追赶的盟军舰载战斗机都望尘莫及。
  侦察机一旦发现商船队没有护航航母,一边负责持续跟踪,一边直接就召唤重型轰炸机使用滑翔炸弹攻击,一打一个准;如果发现有护航航母,则先利用潜艇进行伏击,敲掉,然后第二天如法炮制。
  在德军潜艇和飞机的联合绞杀之下,英美商船的损失率直线上升,基本稳定在30…35%。美国为此拼命加大自由轮的制造力度,希望用更多的船只和货物抵消损失,但舰艇和物资可持续加码,船队上面的水手和人员却无法堆积。第八航空队当初损失不过是15…20%,已感觉难以承受,在船队30%的损失率面前,意味成功完成10次航行任务且全身而退的概率不超过3%!
  即便这样,为弥补前面几个月积压下来的物资需求,相关运输还得硬着头皮推进——光每个月100万吨的成品油补给需求就要了人老命。
  不过德军对英美的战略空运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应对办法,随着“霸王”战役的准备工作全面推进,战略空运进入了饱和阶段,成千上万的英国工人、陆军、海军、飞行员从英伦抵达美国参加备战,或是接收装备展开训练,或是投入对美军的针对性培训,或是投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在东海岸各大船厂,工人们根本停不下来,发疯一样地赶工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建造速度不断被刷新,有关工期几乎每小时更新一次,监理方也悄悄放松了工程质量要求,对不是原则性、决定性的瑕疵都予以放过。他们以为是上头为了追求数量而暂时降低了质量标准,却根本不明白在金上将和特纳的心目中,这些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护航航母不过是霸王战役的廉价耗损品罢了——注定要沉没的军舰过多关注质量根本毫无必要。
  为这50艘航母配套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也在飞速进行,在增加了大量英国飞行员后,熟练人手依然非常不足,那些刚取得合格起降证书的菜鸟飞行员也都被塞入了护航队列,给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务必确保掌握起飞和作战要领,能从护航航母上起飞并参与作战。
  有个叫乔治…布什的新手飞行员问道:“长官,作战完要降落怎么办?这么多航母和飞机,到时候未必找得到回家的路。”
  “如果你有把握,随便找一艘航母降落——只要是盟军航母就行。”
  “如果没把握呢?降落在这么小的地方总感觉很吃力。”
  长官耸了耸肩:“那就跳伞吧,希望有驱逐舰正好把你捞起来……”
  华盛顿在战争天平上不断增加砝码,距离霸王行动展开的力量和物资越来越倾斜。
  就在这样的当口,在珍珠港休整的尼米兹发现他陷入了两难:从作战要求和态势来看,他应该去对付堀悌吉的联合舰队主力;但从国内的要求来看,他更应谨慎从事。金上将专门给他打了电报,虽然没有一句“保船第一”的言语,但字里行间的暗示他是看得懂的:一旦亚速尔方向遭遇重挫之后,太平洋舰队就是美国海军唯一的翻身指望,因此尼米茨要管住哈尔西,不可孟浪。
  实际上哈尔西大大咧咧的鲁莽性格只是假象,这家伙比谁都奸滑,谁要是信了他嘴上胡扯的那些话保证被忽悠得找不着北——就是他建议尼米茨慎重,并等待从合恩角支援而来的独立级轻型航母与舰队主力汇合。
  由于澳洲方向一直在通报联合舰队拥有5…6艘航空母舰,被情报骗了的尼米茨综合自身实力、金上将的暗示和哈尔西的建议,最终下了决定,暂时不出击迎战,等待国内增援力量到来汇合后再说。
  他却不知道,此时堀悌吉也在等待角田手下的2艘轻型航母归队。





第38章 抉择(4)
  尼米茨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还是要和联合舰队斗上一斗,因为日军对澳新的袭扰太过于严重,已压过了塔拉瓦战役的声音,如果太平洋舰队一直避战不出,那今后就更不用打了。
  对金上将的暗示,他是反过来理解的:假设亚速尔战役打赢了,那太平洋舰队无论胜负都无所谓;假设亚速尔战役打输了,那太平洋舰队更要出面打一仗——如果不打,亚速尔又输了,只怕太平洋舰队会彻底沦为存在舰队。
  至于海战打输了澳新会沦陷的可能他是不相信的,上面几十万澳新官兵和美国陆军拿日本海军没什么办法,难道还对付不了日本陆军么?
  虽然亚速尔的成败对他不构成制约,但他心里十分牵挂着有关情况,利用在珍珠港休整的机会,他不等参联会和金上将开口,就主动将这次塔拉瓦战役的经验总结,以及参加过实战的部分军官(包括霍兰德、戴文)等人送回了国,由他们向国内传授经验教训,对此各方都是称赞不已。
  在飞抵华盛顿的第二天,霍兰德便对预备参加霸王行动的英美高级军官描述了塔拉瓦战役的教训:
  “两栖登陆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要详尽细致地进行侦察,努力勘察敌军的火力点;舰炮射击和空袭要充分、准确、配合良好,前后不能脱节;必须装备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两栖车和两栖登陆坦克;要制订尽可能准确的潮汐表,尽可能根据涨落潮的时间进行兵力调度与安排,士兵登陆的距离远离滩头一米,他牺牲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
  要有整套对付半地下式碉堡的装备和战术;后勤保障非常重要,弹药和补给的消耗会远远超过想象,通讯和通讯设备至为关键;兵力必须充足,在战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有3:1甚至5:1的兵力优势;指挥官的命令要果断,能随机应变,但万一错了也必须贯彻到底——比如登陆时出现地点错误,2支部队挤在一块比重新换方向登陆要明智得多;士兵要有勇敢精神和高度训练水平……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战斗结果。”
  霍兰德最后总结道:“最好的办法挑一块地方模拟要登陆的地点,把侦查到的敌军情况,我们能设想到的最坏情况以及现场地形完整模拟出来,然后让我们的人去实战打一打,另外,要教育我们的官兵学会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打仗,在黑夜里打仗,在火力被压制的情况下打仗……”
  下面众人窃窃私语,霍兰德最后说的几乎是平时三不打的内容,大家内心都有点打鼓……
  “请问,您认为在夺岛战役中应该如何合理使用空降兵?似乎德军在克里特岛使用效果非常差。”站起来提问的是82步兵师师长,马修…邦克…李奇微准将。
  “坦率地说,我认为空降师不应该出现在霸王行动中。”霍兰德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不是我小看82步兵师的战斗力,通常而言,空降师比一般陆军部队更有战斗力,但亚速尔群岛是个非常小的地方,降落过程中只要风稍微吹得大一点就可能落在海里。至于机降,我认为很难有德军机场会被我们所控制。”
  “我手下的第三装甲师被确定为首批登陆部队之一,关键问题是,现在怎么把那些该死的重型装备运上去?”第二个提问的是第四装甲军军长、沃尔顿…沃克少将。
  “德国人用的办法是两栖坦克,多半是4号,听说也有虎式,不过我没见过。”霍兰德道,“先从我们的Lst上下来,然后爬过浅滩再上岸,在这个过程中会非常危险,因为速度比平时要慢很多……至于炮兵,特别中大口径级别的榴弹炮,我认为3天内您不要指望了,顶多可以用些迫击炮。”
  “那谁来协助对敌军的火力压制?”
  “依靠战列舰远程炮火和冲滩军舰的就近压制,然后依靠诸如驱逐舰、护卫舰等小型军舰的火炮掩护,或许运气好一点还可以得到飞机掩护。”
  “运气好点是什么意思?”
  “当双方犬牙交错时,空中火力无济于事,稍有偏差就会落到自己人头上,这次我们去打塔拉瓦,死在自己人炸弹和炮弹之下的士兵至少有2个连。”霍兰德露出难过的表情,“我们的轰炸机特别是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缺乏经验,近距离支援会很糟糕……”
  与会众人都摇头,他们都是从军多年的老蒋了,战列舰的远程火炮固然威力巨大,但只要一登陆就很难大规模使用;而驱逐舰和护卫舰上那些5英寸、6英寸的管子,还不如敌人的火力来的凶猛——听说德军在岛上大量新建了利用舰炮改装的永备火力点。
  现在众人总算是领教了霍兰德刚才所说的“在火力被压制的情况下打仗”的含义,率领英国禁卫装甲师的阿兰…阿尔代尔少将愁眉不展,作为大英帝国仅剩的、有足够战斗力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他身上背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