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反驳道:“虽然英美海军目前战列舰实力只有这样一些,但据我所知德意目前也没有新战列舰建造计划,我们如果再不建造,万一英美今后2年服役大量新战列舰怎么办?他们造舰能力可远远强于我们。”
  这点不算乱放炮,虽然轴心没得到确切情报,但美国实质上安排了不小的造舰计划:衣阿华后续2舰,第一批蒙大拿4艘都在陆续兴建,按计划到1944年年底前蒙大拿级(8艘)要全部开工,他只是从常理来推断英美下一步必有动作。
  “次长大人说得很有道理,英美造船能力强于我们,今后两年肯定有新军舰服役,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更不能建造战列舰。”松田千秋巧妙地回答道,“诸位随便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建造大和、武藏花了4年以上时间,如要建造更大、更复杂的改大和级,即便按战时速度且不考虑物资、人员等瓶颈,至少也要4年——换而言之,哪怕明天开始铺设龙骨,也要4年后才能投入使用,根本缓不济急。”
  “那你说怎么办?”
  “所以要加大云龙级的建造数量,加快建造速度,4年出大和改很困难,2年出云龙改却很容易,如果英美2年内每多出一艘战列舰我们能同步多一艘云龙改,诸位以为谁占优势?”
  “英美难道就不会大规模建设航母?”
  “当然会,而且他们已在这么干了,塔拉瓦战役中我军就和新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交了手。非常不幸,这种级别的航母美国船台上至少躺着19艘,根据德国情报,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建造周期只需要14…16个月,美国一年可新增16…18艘。”
  “什么?”众人面面相觑:一年开工16…18艘正规航母,美国这是疯了?
  松田千秋毫不客气地说:“航母数量现在就不够,敌人建造速度比我们快还比我们多,他们可以分心去造战列舰,我们再分心去造战列舰就是彻头彻尾找死。好比穷人家的姑娘,勒紧裤腰带去买漂亮衣裳,还买了好几件,平时沾沾自喜舍不得穿,手上忽然有了余钱又想多弄几件回去和财主家的小姐去比臭美,成天想这些破事,考试怎么可能及格?”
  这话说得俏皮之极,不但众人哈哈大笑,连古贺峰一本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全场只有伏见宫博恭王没笑,井上成美看得很清楚:伏见宫的脸色先由青转红,再由红转紫,最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拍案而起:“大胆松田千秋,竟敢借故讽刺本官……”
  “哎,殿下,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当真?”堀悌吉还没说什么,山本五十六马上跳出来打圆场,“松田,还不快和殿下道歉?”
  “殿下,下官出言孟浪,得罪了!”松田千秋立即鞠躬赔了不是。
  场面看似伏见宫占了上风,可谁都清楚,以他皇族兼军令部总长的身份与一个小小的少将过不去,不但有失身份,而且没有雅量,完全是掉价行为,这一番莫名其妙的发火岂不是坐实了他就是那个“穷人家的姑娘”?
  会议气氛陷入了尴尬,井上成美只好先说几句,毕竟堀悌吉连海军省的意见一起反驳了,便问:“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不是被我们打光了么?”
  “大西洋方面还有无数航母等着服役使用啊。”松田千秋心平气和地耐心解释,“美国钢铁产量是我们10倍以上,财富超过我们15倍,大型船台数量比我们多3倍,战时体制下其航母建造速度十分惊人……德方情报还显示,除新一代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正大规模新建外,美国每年还能建设1打以上的轻型航母和100艘以上护航航母……”
  实际上,这数量还是低估了美国的潜力:埃塞克斯一年可开工24艘,卡萨布兰卡级敞开造一个月可以出15…16艘。
  “这不可能!就算他们有那么多船台和资源,也没足够的造船工人!”福留繁惊叫起来。
  “为什么不可能?草鹿任一奚笑道,“莫非你不知道英国造船工人大部分已转去美国了?人数将近30万。”
  “30万?”福留繁把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是说德意把大西洋都封锁了么,怎么可能运送30万造船工人去美国?”
  “海路是封锁了,可空中没封闭啊……英美因损失太大,停止了对德国的战略空袭,把4发重型轰炸机全改成了运输机,同时还抓紧制造新运输机,我们在亚速尔海域经过时就亲眼看到千机编队掠过,按一架飞机一次运10人计算,1000架飞机一次就是1万,30万人需要运多久?”松田千秋用嘲笑的口吻道,“没去过工业发达国家就不要胡乱猜测对方的能力,德国一年生产5000万吨钢铁,每月造2000辆战车、3000架飞机轻而易举,我们总说不可能,但德国人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美国或许可以比德国多一倍,因为美国大概有9000万吨钢……”
  这话说得众人全身都是冷汗:当日本还在因得到几十架Ju…52容克大妈、十几架C…47而沾沾自喜时,英美运输机都开始用千来计算了。而且这数字不是随口报出来吓人,驻德大使大岛浩都在报告中写过,众人也都看过。
  井上成美接着问:“那为什么连大凤级也不要?这款航母拥有厚重装甲、防御结实,可有效防止各种伤害。”





第88章 野望(12)
  井上成美的问题也是与会众人的问题:既然数量已落后于敌人,为什么还不追求质量优势压倒对手呢?
  “原因有三:一是建设周期,大凤级建造时间长达3年以上,同样时间我们大致可造2艘云龙级,通常2艘云龙能发挥的战斗力强于1艘大凤;第二是建造难易程度,大凤级比云龙级技术难度更大、更复杂、需要更多熟练人手,如云龙级建设全面铺开,将牵扯大量工人,不可能将所有熟练工人都集中在大凤级上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超厚装甲航母今后可存在1…2艘,但不必太多,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航母就是个消耗品,指望自己的航母不被敌人击沉还不指望多击沉一些敌军航母。”
  “消耗品?”众人全愣住了,倾举国之力建造出来的航母编队居然是松田千秋口中的消耗品?众人迷惑不解,又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面对各种质疑的目光和重重压力,松田千秋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敢问诸位,是否知道虎式坦克与4号坦克的区别?”
  众人都点头,虽然海军传统不装备战车的,但联合舰队出国一趟弄回来一堆虎式和4号,大家当然有兴趣去见识一下。海军人士一看虎式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坦克界的大和嘛。
  “虎式比4号强当然毋庸置疑,甚至1辆打4辆也毫无问题,可为什么德国人还要继续大规模造4号而不全造虎式?我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德方,他们说质量优势必须在数量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陷入对手的装备海而无法自拔,为保障机械化部队运用,德国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蚁多咬死象这句话。我们已在数量上逊色于美军,如果因为强调质量而再次压缩数量,届时可能会出现10艘埃塞克斯级打1艘大凤的局面,胜败不看便知。如果只要质量不管数量,当初追求对美七成干什么?造个2…3艘10万吨巨无霸战列舰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又是一句“对美七成”,噎得伏见宫博恭王喘不过气来,全场全部无语,但很多人还是不太服气,因为日本海军由于一直追求质量建军,思想上的弯一下子转不过来。
  松田千秋扫视了会场一眼:“再问诸位,当前海军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什么?”
  哪怕再是顽固的舰队派,这情形下也没人敢说是大和号,要么期期艾艾不肯开口,要么吞吞吐吐很不情愿;但航空派可不管这些,大西泷治郎马上接茬:“航空母舰。”
  “其实不全是,在我看来,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舰载机,航母只是载体,舰载机才是发动最后一击的致命手段。”松田千秋微笑道,“这次远征作战带给我最大的经验是:之所以能在作战中压倒美军,不是因为我们船好——实际上美国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级比我们的航母好得多,别说与云龙比,就是比双鹤都强——单舰载机超过90架,而且异常结实,我们真正占据上风的是第一是飞机,第二是人。如果非要强调质量建军,我认为重点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舰。
  机动舰队目前装备三种舰载机,分别是零战改、彗星改、天山改,每一样都强于对手,特别是彗星改和天山改,远强于美军的SBD和TBF,同样载弹量我们飞得就是比他们快。这3款飞机的性能如与原有零战、99舰爆和97舰攻比完全是天上地下。别的不说,我军飞机以前都有软骨病,根本不敢放在甲板上日晒雨淋,德国飞机怎么处理?全堆在甲板上,根本晒不坏、淋不坏,一下子就增加了载机数量。现在德国又开发了折叠翼飞机,进一步强化了载机量,如果1艘航母因为这样能多20%的飞机携带量,岂不是一下子等于就多了20%的航母——造飞机比造航母总来得快吧?”
  按照松田千秋的观点,并不是不要质量优势和质量建军,只是相对来说飞机性能比航母性能目前更要紧,为进一步支撑自身观点,他以塔拉瓦战役举例:“以这次击沉的埃塞克斯级为例,我们在摧毁其之前至少命中对手3枚鱼雷,4…5颗500公斤炸弹,如用99舰爆进攻,250公斤重的炸弹要投多少才能让敌人完蛋?中途岛战役中我军4艘主力航母被美军轻轻一炸就完蛋了,虽有弹药殉爆问题,但实战显示敌军航母远比我们结实,他们的飞机其实也很结实,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我们赢了?就在于舰载机得力——经德国调教和改造的飞机非常得力。
  这并非孤例,诸位一定看过大岛大使发过来的情报,英美千机轰炸编队被德军喷气机痛殴,这就是利用技术和性能优势碾压,换了我军飞机,飞都飞不了那么高,如何痛殴?
  飞机性能当前是第一位的。在飞机性能持平或有优势的前提下,第二重要的是飞行员素质,我军舰载机飞行员素质比德国、美国好是公认的,但赤松贞明回来却说在同等技术装备下打不过德国空军,甚至打不过德国舰载机飞行员,诸位知道为什么?”
  众人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赤松贞明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他为什么说打不过德国人?打不过德国空军还有点理由,连德国舰载机飞行员都打不过——他们组建了还不到一年。
  “如果仅仅是1VS1的较量,赤松贞明当然毫无问题,可3VS3,5VS5呢?如果再扩大一些,50VS50呢?大家也许不知道索科特拉岛上的情况,陪同我们训练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比比皆是——击落数50架以上才被人家看成是真正的王牌,帝国海军有50个击落记录的只有赤松贞明一人,德国空军有该记录的数百个,德国海航抽调的大多都是优秀空军成员,这样的超级王牌至少有40多个,德国海航虽然只有1年历史,但飞行员总数已突破了1500,能上舰的至少有800,我们折腾了近20年,累计培养出来的、能上舰的飞行员也就是1000多一点,德国海航背后还有总架数超2万、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庞大空军做后备,我们只有为数不多的岸基部队做后备,你们说怎么打?
  诸位要清楚,只要飞行员能将飞机从航母上安全飞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