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的费迪南德,狂暴者装甲与虎式基本一致,总重量也基本保持在48吨级别,省去炮塔的重量用在火炮更新上——安装与虎王坦克一致的105mm/L68坦克炮,穿甲能力目前排名第一。
  本来技术部门还将基于豹式坦克推出猎豹坦克歼击车,但因为豹式坦克现有数量远远不够用,猎豹只能作为图纸车继续锁在保险柜里。唯一是让技术部门汗颜的是元首提出的融“中坦的机动与成本、重坦的火力与防御”4大优点于一体的通用坦克e…45系列一直进展不大,别说1944,军备部悲观人士认为1945年都造不出来。考虑到美国现在连第一代重型坦克都在抓瞎,德国人有理由为自己的能耐和技术水平感到骄傲。
  相比之下,为弄到IS…1坦克实物和图纸,参联会给斯大林老爹送去了满满30船物资(其中12船要进贡给日本军方),并隐晦地暗示如果效果良好、损耗不大(即日本遵守承诺只拿40%保护费),还会接着再送30船。
  在蔡茨勒眼中,东线一切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准备开春后给斯大林以全面打击,万万没想到俄国人打算先给他来一下大的。
  “敌人大概有多少兵力?”
  “已摆开攻击架势的红军大约20万,分成东、北两路;他们身后大约还有20…35万的后续部队。”
  “这么多?”蔡茨勒的眉头皱了起来,“不是说俄国人忙着清剿中亚民族势力么?”
  “这也是真的,俄国人兵分两路,一路出击里海,一路在中亚灭火。”
  “他们有多少兵力?”蔡茨勒敲着桌子感觉诧异,“一方面在费尔干纳盆地包围我军,一边派部队扫荡中亚,一边又派部队突击里海东岸……”
  “初步估算不少于100万,大概这些就是俄国人消失不见的中路主力。
  “好吧,元首说得对,俄国人的兵力和作战风格确实不可依常理推测。”蔡茨勒叹了口气,走到地图前迅速判断起形势来,参谋们已把刚刚接收到的情报和消息在地图上部署起来。
  里海东岸德军一共有5万多兵力,另外还有舍尔纳先期调遣出来的1个空降师又1个空降旅,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7万人且没有装甲师,里海东岸部队背靠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随时可以通过里海获得增援,蔡茨勒一直认为危险不大,没想到俄国人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就有些恼怒。
  “曼施坦因元帅前段时间在西岸准备了不少兵力,说要应付中亚局势,现在可拉出来使用了,让他们做好渡过里海的准备。”蔡茨勒想了一想又补充道,“要求空军做好保障区域制空权的准备。”
  众参谋刚刚应诺,一个参谋就皱着眉头喊了报告:“长官,您的要求暂时办不到。”
  “办不到?”
  蔡茨勒一愣:“为什么?”
  “里海10天前就开始结冰了,冰层不厚也不薄,但西岸全封冻了,舰艇和船只没法行动,所以增援部队没法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蔡茨勒猛然想起来前几天确实接到过类似情况汇报,连忙道:“快,让他们把冰区覆盖范围报过来。”
  等到把里海结冰范围在图上标识出来后,众人眉头全皱得很紧——里海这冰结得忒古怪了,西岸近乎全线封冻,中路冰层很薄,东岸几乎没有。这种半边冰层半边水的情况,把这些参谋们看得都傻眼了,只听说有南北冰水分界,世界上还有东西分界封冻的水域?
  一看地图上红军南北两个巨大的钳形攻势矛头并结合后续的巨大兵力,显然不是东岸这区区没有装甲师的7万部队能防住的。蔡茨勒喃喃自语:“这下事情糟糕了,得要安排撤退。”
  “长官,曼施坦因元帅发来电报,建议部队向东南方向撤入伊朗,然后去德黑兰过冬,东岸营地的辎重能拿就拿,加快撤退速度,不要让俄国人粘上。”
  “拿不走的补给全部销毁?”
  “这个……”参谋露出惊骇的眼神,“电报说也不用费心销毁,留给俄国人算了……”
  “留给俄国人算了?这是元帅的原话?他要资敌?”蔡茨勒瞪圆了双眼,不敢相信地问道。
  “是的。”
  “疯了!”
  “这真是疯了……”拍电报给蔡茨勒的曼施坦因本人也在这么说,按其原意,至少留下几千人部队坚守,哪怕全军覆灭也不能把补给品留给俄国人。但元首听完汇报后,给他的答复却让他有些皱眉。
  “想不通?”霍夫曼微笑着看着他,“我的元帅,是您刚才告诉我说俄国人有可能去找土耳其人的晦气……”
  “这有很大可能,当然也可能去找伊朗人的麻烦——虽然后者几率要小一点。”
  “我认为找土耳其人的麻烦几率更大,毕竟我军近7万人撤往德黑兰后,俄国人要打伊朗人没那么容易。”
  “把补给品全部销毁就更不容易。”
  “不容易的话怎么能让俄国人去教训土耳其呢?”霍夫曼的声音陡然提高一个八度,“您不觉得让土耳其人诱敌深再聚而歼之是个很好的军事策略?”
  军事策略什么的曼施坦因当然是懂得,但他更懂得是元首没说出口的政治策略:拿下外高加索后,土耳其人不顾德国反对吞掉了绝大多数地盘,还吃相极为难看地吞掉了巴库,甚至还与伊朗人就争夺地盘起了冲突,很多德国高层愤愤不平,倒是霍夫曼一直压抑着这种情绪。现在看来,元首不是心态好,元首是憋着坏呢……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始终要为政治大局服务。”霍夫曼微笑道,“接下去该怎么打想必您胸有成竹了吧?”
  “这当然没问题,可如果博克元帅来的话?”博克是土耳其军方顾问,当初担任过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资历比较老。
  “博克元帅年纪大了,最近天气又不好,比较容易生病,会有人劝他去意大利好好调养调养的……”霍夫曼眨眨眼,“您手下如果有军官的脑袋不太开窍,我也建议去意大利或法国调养调养、晒晒太阳。”
  曼施坦因立即会心地笑了起来——他是容克不假,可他不是食古不化的容克,他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了……





第257章 里海反击战(下)
  成群结队的He…218俯冲轰炸机、Ju…188中型轰炸机在BF…219的掩护下掠过里海上空,炸弹、燃烧弹像不要钱似地朝苏军阵列中投去,将近7万人撤退可不是曼施坦因吹口气,下一分钟就能转移成功的,必须留有足够时间,既然要尽可能避免人员损失,那就只有让空军多出力了。
  轰炸还在进行中,携带对地扫射套装的FW…190系列又赶到战场,用猛烈而密集的火力扫荡下面一切可疑之处。霍夫曼曾将FW…190定位为空优战斗机,要求“不准有一公斤重量用于对地攻击”,但随着Do…412、Ta…152相继投入使用,FW…190主力战斗机地位开始动摇,高空截击不如Ta…152,中空格斗不如Do…412轻盈,低空水平缠斗又不如BF…219,开始步BF…109的后尘沦为样样都能做,但在细分领域样样都不是最拔尖的“全能战斗机”。
  沃尔夫公司曾经希望谭克博士能推出FW…190的减重版并换装新发动机与do…412一争长短,甚至还想进军舰载机市场,但谭克博士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样做没太大意义,不但时间上来不及,而且面临Do…412的有力竞争,未必能胜出,毕竟他对Do…412各方面数据性能都是相当熟悉的。但190相比上一代“全能战斗机”BF…109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机体大、分量重,可改进升级和空间冗余大。
  另辟蹊径的他很快为190找了好去处——对地攻击。加装装甲、扩大油箱、降低速度的FW…190f系列运用而生,70%零件可与FW…190a系列通用,这就提升了原生产线的价值。不但继续为公司赢得了订单,还能扩大空军队伍,军备部对这种改进非常满意,将削减的A系列订单全改为f系列。
  改进后的190f系列最大航程将近1300公里,可携带2枚250公斤炸弹或48枚r4m火箭弹,或两者都不携带,在机腹下悬挂火力吊舱执行反坦克任务,再配合机翼的4挺mg213航空机炮,火力密度已超过用Ju…87改造的大炮鸟。对空作战虽然性能差了些,但要逃还是问题不大。如果遇到对方的伊尔2强击机或落单的轰炸机,脱胎于战斗机的F系列照样能在空战中战而胜之。
  这款新装备出来很受前线官兵喜欢,实际上屡遭打击的苏军战斗机部队实力已非常弱小,已难得看到有大规模空中机群武装格斗,充其量只是来偷袭一把,而在战场范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对地支援作战飞机,F系列算是抓住了机会。
  现在就只剩下BF…219尚未完成更新换代了,面对Do…412(紫电改)已上舰且取得不俗成绩的现实,同时也看到190f系列的成功突围,以堀越二郎为首的研发团队精心选择了方案微调。BF…319(烈风改)技术定位从高性能全面战斗机改为中低空水平机动第一兼长距离护航战斗机,性能上糅合219的水平机动能力与p51b的大航程,机内燃油达到变态的1330升,最大起飞全重将近5吨。
  就这么个4吨多的大家伙,在3000米以下低空能与不到3吨的BF…219斗得不亦乐乎,在3000…5000米中空与do…412各有千秋,最多只能说略逊一筹,如果到低油量状态(最后一小时油量)时,连412也拦不住。舰载版最大航程1600公里、陆基版最大航程1800公里。还能挂2枚250公斤炸弹或者2个350升副油箱或一个650升大型副油箱,挂副油箱后最大航程可达2600公里(陆基),相当于腿短的BF…109的三倍。而且这种航程还是在6500米左右高度实现的,如果能把高度再往上提一提(需新型901发动机配合),航程还能再增加10…15%。
  对已在东线越打越远的德国空军来说,这种超远航程的战斗机显然很有必要。认为不管海航用不用,他们肯定需要,这样今后转场去亚速尔或去亚速尔增援不必再战战兢兢地从葡萄牙最外围的机场起飞(很容易遭到突袭),完全可用设在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纵深地带的机场,大大提高了生存性。堀越二郎同时也给日本国内发去电报,认为日本由于实力不足,没法像德国一样建立多空域最优战斗机联合作战体系,只能尽可能挑选全面战斗机,即德国用BF…319+Do…42+Ta…152+Me…262的组合战斗机体系中,日本最好用BF…319执行多种任务,顶多在高空截击配备一些Ta…152或者喷气机。
  由于美国一直没能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可靠的进攻基地,再加上印度航线断绝无法往中国大陆方向输入B…29轰炸机,日本一直没感受到战略轰炸的切肤之痛。美国倒是提议过在苏联远东地区设立这样的轰炸基地,但被斟酌许久的斯大林拒绝了:利用轰炸迫使日本投降需要很久,但如果日本知道苏联为美国提供轰炸基地,关东军甚至日本海军一定会第一时间杀过来,这个险他不敢冒,
  当然斯大林老爹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他自然不可能将顾虑全盘托出,而是冠冕堂皇地告诉美方:“日苏现在处于中立状态,虽然摩擦不断,都表面情况还能维持,这局面对鄙国还是有利的。贵国可考虑在中国建立类似基地,只要通过空运从远东输送一些物资去中国即可……”
  参联会经过评估,认为这个提议无法履行:苏联虽与中国有巨大的边界接壤,但联通两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