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他在内的全体德军官兵对此完全一无所知,非但不知道尼米茨率领舰队到了波多黎各以北,更不清楚斯普鲁恩斯舰队其实已在南大西洋跟踪,甚至还在德军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
  克兰克还是按固有节奏先袭扰了一番巴西,顺手去圭亚那外围晃荡了一圈,发现没油水可捞又不敢去加勒比海深处硬碰硬便向南返航,准备接应已装货完成的运输船队回国。为避开巴西沿岸飞机侦查,他选择的南返路线比较靠近非洲沿岸,是一条鲜明的垂直线。此时,斯普鲁恩斯去开普敦的返航路线却是一条近似于连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开普敦的斜线,两者间存在明显相交点。
  这个相交点是理论意义上的,不但距离两支舰队有不小距离,实际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等抵达相交点克兰克舰队就会转向西南方,如果两者都是传统战列舰编队,再怎么样也不会相交而是擦肩而过,偏偏现在都是航母编队,情况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不知道英美舰队躲在一边准备打自己的黑枪,但经年破交、战果累累的克兰克非常谨慎,4月5日一大清早就放飞了侦察机,一来查看有无敌情,二来查看有无油水,到中午11点钟,其余方向都报告没有特殊发现,唯独4号机发来报告:“侦查中发现一架飞机,怀疑有英美船队出没,但找不到对方具体位置,准备继续搜索。”
  4号机发现的这架飞机正是斯普鲁恩斯派出的侦察机,后者心态也很谨慎,哪怕回南非也十分注意搜索,唯一区别在于他的飞行员未发现德国飞机。到这时,克兰克还不知道这是准备进攻他的英美舰队,以为只是从南非返航的盟军运输船队,里面大概是护航航母放飞的侦察机。他喜滋滋地认为自己又捞到了肥鱼,一边命令舰队加快速度南返,一边让侦察机继续扩大范围——反正Ar…352最大航程可达变态的5000公里。
  从昨天夜间开始,两支舰队彼此距离就在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在缩短,等中午时分克兰克命令舰队加速后,彼此相对距离的拉近速度已变成25公里/小时。到傍晚时分,双方实际距离从最初的1400公里以上迅速缩小到1000公里以内。
  虽然当日侦查最后没有肯定结论,但克兰克坚持飞行员的报告值得高度重视。因为这架Ar…352上3个人全都证实看到了飞机,同时弄错概率极小。而在这个区域、这个位置,要么没有飞机,有也只有英美的舰载机,所以他坚信一定有英美船队,或许规模不是很大,或许因为重重原因躲起来了,他决定次日一早把所有的侦察机都放出去,重点加强南面的侦查力度。
  4月6日天刚放亮,12架ar…352腾空而起进行南向搜索,每架飞机负责15度扇形搜索面,20多分钟后,第二批Ar…372水侦也随即放出,他们同样负责15度扇形面,但正好与前一波错开5度,形成交叉二重搜索。
  斯普鲁恩斯还不知道克兰克铁了心要找到他,依然按固有节奏回开普敦……上午9点,他正和罗迪克商量下一步印度洋战事怎么开展,忽然广播声大作:“长官,我们发现一架德国侦察机,他们应该发现舰队了……”
  “什么?”两人大吃一惊,连忙跑上甲板去看。
  说这句话时,担任防护任务的4架f6f已赶过来准备干掉这架胆大妄为的侦察机,德国飞行员偏偏不躲,仗着艺高人胆大,大摇大摆在美国舰队上空盘旋侦查,一边快速发报:“发现敌大型舰队,包括2艘舰队航母、1艘中型航母、1艘轻航母、1艘战列舰,另有20余艘轻型舰艇,速度18节,航线约105度,疑似去南非开普敦,目前大致位置位于圣赫勒拿岛西南偏南方向550公里处……”
  “长官,探测到敌机在发电报,估计在通报方位。”
  “我知道了!”斯普鲁恩斯脸色铁青,现在他通过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面对本方战斗机四面合围的阵势,这架飞机不慌不忙地转头向西南方向找准空挡飞去,身后4架f6f战斗机紧紧追赶。但以最大速度追逐了10余分钟,直至消失在望远镜的视线里,双方彼此距离似乎并未显著缩短——飞行员们一直以来的抱怨是对的,敌军侦察机快到居然连战斗机都追不上!
  彩云改的性能当然无可挑剔,换上德国发动机后速度更快,现在能充当侦察机的德国飞行员无一不是老手,熟悉敌我飞机性能,宁可看清楚一些也不愿匆匆一探后离开。甚至在离开时飞行员还不忘耍个小花招,故意往西南方向跑,试图引诱对方做出错误判断以为自己从西南方过来。实际上等脱离对方侦查圈子并摆脱F6f们追击后,他就会重新调头往正确的母舰方位飞——5000公里航程就是拿来这么用的!
  “看来被敌军发现了,难道德国人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回了阿根廷?”罗迪克对此十分困惑,这几天他们一直在那片海域守株待兔,按理说让对方溜走的可能性很小。
  斯普鲁恩斯摇摇头,直觉告诉他对方舰队还没回来,此刻依然在北面,至于这架偶尔撞上的侦察机往西南方向跑说不定只是刚才逃亡时慌不择路的行为而已。
  “把我军侦察机再放飞一波,仔细搜寻敌舰到底在哪里!”
  罗迪克立即命令独角兽号和圣哈辛托号快速脱离编队迎风释放侦察机,呼啦啦24架SBD腾空而起。
  “长官,要马上起飞战斗机掩护么?”
  斯普鲁恩斯轻轻摇头:“暂时还不需要,早上的侦查判断周围没有敌舰,说明对方离我们还有点距离,假设敌军现在马上起飞攻击机群来进攻,至少也要一小时以后。通知小伙子们做好准备,说不定今天要打一场恶战。”
  放飞侦察机后,TF44舰队依然维持了100度的航线,但罗迪克知道这是权宜之计,长官面对本方暴露的事实肯定要做出针对性调整。现在是真正考验一个指挥官功力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的每一个判断和命令都将决定整支舰队的存亡。
  “在没有得到明显反证前,我依然倾向于敌舰队还在北面……”斯普鲁恩斯沉吟道,“航线调整为140度,整体加速到23节,先等一等侦查结果。”
  “长官!找到敌舰队了,离我们大约600多公里……”机要参谋兴奋地把电报递给克兰克,“不过是条大鱼,有4艘航母!”
  听到有4艘航母的舰队,克兰克也吓了一跳,什么时候美国人把主力航母编队开到南非来了?但侦查情况显然无误,他不由沉吟起来:先敌发现是个很好的契机,但这种优势只能保证到今天太阳落山前,只要天一黑,双方舰队彼此位置重新交换,明天就又处于两眼一抹黑的局面。而且从敌情来看,敌军拥有的航母数是本方两倍,这是个具有优势兵力的对手,如不先发制人,只怕明天被对手吃得连渣也不剩!
  这是克兰克独立带领航母作战编队,现在可没有小泽能就近请教了,他心情有点紧张,便道:“舰载机做好出击准备,舰队继续往南,速度提高到26节!”
  伊势号舰长青木泰二郎应了一声后立即命令轮机加速——在纽芬兰战役中丢了天鹰号的青木没受到任何非议,反而继续担任伊势号舰长,顺便还给他升了少将,后者对此非常感激。经改造的伊势号飞行甲板长度228米,斜角部分160米,不过该舰年份较大,德方对锅炉进行精心维护和替换后也只能使其最大速度达到26节,青木熟悉这艘联合舰队的老舰,稳稳当当跑在最高速度。
  伊势号搭载的飞机连机库带甲板总共只包括8架ar…352,26架do…412和36架Ju…198,另一艘萨伏伊号是邮轮改建的综合航母,没有常规机库,载机量更少,只有4架ar…352,18架do…412和24架Ju…198。美国人用SBD充当侦察机固然弱化了侦查性能,但至少保住了攻击力量,现在两艘德舰满打满算加起来的攻击力量只有104架飞机,还要保留部分防御力量,充其量只比一艘埃塞克斯级多一点而已……
  舰桥里气氛很紧张,克兰克来回踱步,考虑几分钟后毅然下定决心:“我们船少、飞机也少,今天无论如何必须抢先发起进攻,否则明天将处于不利境地!”





第274章 狭路相逢(中)
  “但这位置是不是有点远?”舰队参谋长西蒙少将担忧道,“现在彼此距离超过600公里,虽勉强还在攻击范围内,但万一有个闪失,只怕……”
  克兰克点点头,这也是他刚才顾虑重重的因素。换以前的克兰克,面对如此不利的兵力对比,老早带部队逃之夭夭了,但现在他不能一走了之,因为他的燃油不多,没法在海上坚持太久,如果非要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补充,对方完全可以在半路上等着他,到时候再打就不一定有先手优势了。
  经过这么多次战斗,特别是跟着日本联合舰队出击多次后,德国海军的信心尤其是正面交战的信心提高到不错的地步,如果现在一跑,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自信又会遭受挫折,而且进入航母时代之后,交战空间大大扩展了,万一明天美国人先发现自己呢?那岂不是更危险?所以他认为目前这个风险必须冒,干掉一艘是一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相距600公里,出击后来回返航至少需3小时,舰队此时可往前跑出去150公里,等于可以让返航飞机少飞150公里,所以我认为距离是够的,当然飞行员会很辛苦。”克兰克补充道,“如果今天飞行员不辛苦,明天有可能我们全部去喂鱼!”
  “那就打吧。”西蒙攥紧了拳头,“我相信他们!”
  10:07分,就在两艘航母紧锣密鼓挂载油弹之时,第二个临近扇区的补充侦查信息发回来了:敌舰编队以23节的速度前进,航线145度,敌军似已派出侦察机……
  “你看,对手很狡猾,虽不知道我们的具体位置,但猜出了我军方位,故意拉大距离,想为他的侦察机赢得时间!”克兰克道,“这更加坚定了我马上打一仗的决心!”
  临近扇区补充侦查是德国舰队从联合舰队这里学来的战术套路,精髓是依仗本方侦察机强悍的速度和超常航程,动用临近扇区侦察机强行再次侦查,持续保持与对方接触,这样可以不断为本方攻击机群指示方位,避免扑空。为实现这个套路,日本才不惜挤占宝贵的航母空间开发专属侦察机,而美军的思路是多用性,用SBD充当侦察机可保证本方攻击力量不受削弱。
  这两个战术思路各有千秋,不能绝对地说谁好谁坏:远距离交手时,日本明显占优;近距离交手时,美国因攻击机多而明显占优。这种思路与日本的其他战术思路形成配套——包括跨平台远程作战思路、航程超远的舰载机(特别是零战)都是为远距离交手准备的;而美军强调全甲板攻击的一波流,希望用数量来淹没对手。到德国海军这里,既吸收了日本的远程战法,又把美军的甲板搭载特点学了来,再加上德国飞机性能不俗,居然成绩也算显著。
  看到第二架侦察机出现在舰队上空时,斯普鲁恩斯脸色铁青,他知道舰队躲不开对方的持续跟踪了,他敢打赌,即便战斗机们驱走这架侦察机,过一会德国人又会派新的飞机来盯住自己。他这个判断非常正确,第三架也就是第二个临近扇区的侦察机已准备在11点强行侦查,为本方编队提供最后的攻击引导。
  时间一分一秒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