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艘船上运载的全是南美陆军所需的军事物资,总共将近10万吨,这损失不但让陆军方面大光其火,也让海军颜面大失,更拖累了陆军部署进度。原本承诺的向南美增派第二批部队6个师迟迟未能完成。
  巴顿手里捏着战斗力最强的美国陆军1师(大红一师)和第一骑兵师(装甲师)两支部队,却苦于后勤不足、运力不济、装备不齐,一直只能屯驻在委内瑞拉和英属圭亚那(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有足够的油料供应部队),气得他天天拍电报回国骂娘。
  所以这次在紧急调运兵力时尼米茨汲取了经验,提出使用战略空运运输人员,与陆航高层一拍即合:本来有说法因今后不需要维持战略空运,可压缩陆航经费多用于地面部队,尼米茨的建议正中阿诺德的下怀——陆航经费不能削减,只能扩大。
  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对此也颇为无奈:损失点装备没啥,就当是在英加航线上的损失掉了,可万一成船的陆军官兵掉到海里喂鱼,将来还怎么打仗?也就同意使用战略空运往累西腓地区增兵。
  在私下里,特纳却对金上将表示了不同意见:“如果加勒比海和中美洲这种地方我们也要战战兢兢地使用战略空运调度力量,那巴西战役不用打就输了。”
  这句话听上去很刺耳,但特纳摆出数据来就足以驳得人哑口无言,他不考虑美德战斗力对比,只单纯用物资来推导结论:
  “一艘德军意志轮运载量1。4万吨,如全部改为空运,需千机运输一次,一周最多可执行3次千机战略空运任务,大约每个月可输送12条船物资,难道结束东线战争、拥有全欧洲实力的德国人还没办法一个月往南美送12艘船的物资?”
  在数据面前,金上将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论,但叮嘱特纳千万不要声张,陆海关系好不容易缓和下来,可不能再度紧张升级。
  但战略空运只能解决人员和轻装备、一般物资的运输,无法解决重装备和大型物资输送,南美这场仗能不能打赢,海军当然首当其冲,陆军更是责任重大——没物资、没装备怎么打得赢?
  所以尼米茨对这份电报比较紧张,沉思片刻后问参谋长威廉…史密斯中将:“假设这艘潜艇向德国人通报了我们前来的消息,您处于那个位置,会怎么做?”
  威廉…史密斯当初中途岛战役时担任巡洋舰分舰队司令,尼米茨调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后,又把他也抽调过来担任了中将参谋长,由于目前大西洋舰队集中了美国海军近乎全部主力,因此同等职务下大西洋舰队军官显得更加重要些。
  史密斯沉吟片刻后说道:“我不知道德国人会怎么选,但如果我处在这个立场上,我一定会先派侦察机看看清楚再说,然后再根据我军的动向决定下一步怎么走。如果我们在累西腓或者萨尔瓦多登陆,德舰队会顾忌我军的陆航和兵力优势,应按兵不动等待机会;如果我军试图在里约或者桑托斯(圣保罗州主要港口)登陆,则德军既可以主动迎战,也可以利用陆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先削弱我军,然后再进行决定性海战。”
  听了这些话,尼米茨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去里约或者桑托斯登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舰队船舶除了物资并无登陆部队;但如果只以安全送达物资到港为目的,又不符合尼米茨尽快打一仗的想法。
  “我还是考虑尽快和德国人打一仗。”尼米茨叹了口气,“英国人已交出了那2艘装甲航母,而且双方已非常接近签署停战协定,一旦德国主力舰队熟悉并掌握着2艘航空母舰后,他们很快就会向南美方向而来。这个空窗期不会很长,我预计8月份德国舰队就会大举出动。”
  “您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去进攻目前这支德国舰队,在下个月就会遭遇敌人前后夹击?”史密斯耸了耸肩,“但现在主动权不掌握在我军手上,就算我愿意去里约或者桑托斯,德国人大不了再往南撤退就好了,完全可以避开我们。”
  尼米茨笑了起来:“关键是德国人不见得知道我们没有登陆部队啊,我完全可摆出登陆的架势,引诱对方上钩。”
  “如果这样还不上钩呢?”史密斯摊手道,“虽然蒙特罗倒向了德国人,但德军并不见得一定要防守里约或桑托斯。”
  “那我就去进攻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德国人可以不顾及巴西人的死活,不见得连美洲共和国的德意志人都不管吧?”
  “这个……”史密斯沉吟道,“理论上可行,不过能不能和陆军商量下,抽调1个师给我们,哪怕装腔作势也得摆出登陆的架势来。”
  尼米茨刚刚点头认可了这个判断,冷不防又收到了第二份电报。
  第二份是克拉克发来,通报马托格罗索州南部地区宣布独立并申请加入美洲共和国,马托格罗索州南北部矛盾一直不小,南部多年来在试图独立建州,这次更好,直接就宣布独立并加入美洲共和国,然后电报还顺带提了一嘴:玻利维亚政府以当初和巴西政府关于阿克雷地区交割中受到欺骗和胁迫为由要求收复失地,不但派军侵入了阿克雷地区,还截击侵入了马托格罗索州的领土。
  尼米茨和史密斯忍不住叹了口气:在巴西远征师被德军消灭后,巴西就进入了危险状态,等到蒙特罗政变发生、南北巴西政权分裂与动荡后,整个南美局势面临崩溃,玻利维亚的行动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此之前,阿根廷与美洲共和国签署建交条约并获得了原属巴西的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然后又分别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达成协议,从两者各拿走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这样调整后,阿根廷领土将扩大将近6万平方公里。不过今后阿根廷就不再与巴西接壤,美洲共和国会变成阻隔在巴、阿间的国家。
  而巴拉圭之所以肯割让给阿根廷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因为可以从玻利维亚和南马托格罗索地区获得近6万平方公里土地,而玻利维亚之所以肯乖乖就范让渡给邻国近4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因为阿根廷、德国、巴拉圭、美洲共和国支持其收回面积逾10万平方公里的阿克雷地区和在北马托格罗索地区“自由行动”。
  换而言之,所有与巴西接壤的国家都在领土变化中获得了便宜,唯一的买单者是巴西。
  巴西先是丢掉了南部4州8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接下去还将丢给玻利维亚、巴拉圭至少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偏偏巴西目前两派都顾不上。
  这样下去之后,所有南美国家都要从巴西身上获得好处,美国再强,也不可能和南美所有国家都对着干,顶天只能把美洲共和国和德国势力给收拾了。在尼米茨眼中,在可预见的将来,巴西即便能在美国支持下恢复统一,也不可能再有以前这么大的版图了。
  史密斯小声问道:“您觉得,这批装备和物资上岸后,陆军能将德国人赶下海么?”
  昨天累西腓陆航发来的侦查情况说得很明确:里约附近未找到德军舰队,但德国部队已在叛乱州基本登陆完毕,目前多方情报显示德军人数在7…8万左右(实际6万)。
  按理说本来累西腓附近就有3个美国师,这次又新增援了4个师,在北部沿海还有额外4个师,美军兵力加起来超过20万人,完全处于压倒优势,尼米茨本该信心满满。但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表现大大出乎意料,只低声道:“说句实话,我毫无把握。如果是巴顿或者李奇微在这里,能把主要兵力调集在一起推过去,我认为获胜几率能超过65%,但在目前只有7个师的情况下,真不敢说谁输谁赢。可惜我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从容不迫地等待陆军调度兵力,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能依靠现有实力打仗,所以我的内心是彷徨而不安的,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发动两栖登陆战役的根源所在。”
  史密斯顿感愕然。
  “虽然我知道说这个话对陆军很刻薄,但佛得角战役足以改变对陆军的一切信念——2个师近4万人拿不下只有5000人扼守的佛得角,在此之后,所有兵力对比和胜利推算都变得不牢靠起来。同样,海军也打得不好,大家都是屡屡受挫、吃瘪,谁也别笑谁。”
  想了想又觉得这样说太悲观、太绝望,尼米茨又补充道:“但打不过难道就不打了么?打不过就要向敌人学习,改进战术、努力提高并咬牙顶住,独立战争时期我们最初也打得很不理想,最后是一点点扭转过来的,我相信会有机会的,德国人不是刀枪不入的怪物。”





第51章 尼米茨的反击(5,补更)
  当天晚间时分,在弗洛里亚诺波利斯港口逗留的克兰克收到了潜艇发来的情报,他率领的增援舰队和欣茨舰队已合二为一,刚刚完成|人员和物资输送任务。由于他的军衔比欣茨高,职务也高于欣茨,因此合二为一的舰队由克兰克担任最高指挥官。欣茨本来自告奋勇去指挥炮击舰队,但克兰克却认为目前不需要再将炮击舰队和航母编队分开,完全可在一起共同行动,特别是黎塞留号强大对空防御火力如果再用于炮击舰队简直就是浪费。
  欣茨当然也更愿意指挥航母部队:虽然德国海军将领没一个出身于航空母舰,但这并不能拦住他们对指挥航母编队的向往——看着船台上以打计算的航空母舰(不区分正规航母和护航航母)和空空如也的战列舰,傻子都知道未来的战争趋势是哪一种。
  元首已总结过很精辟的话:“海军未来在于空、潜、快”。当然霍夫曼说“快”其实不是指S艇,而是指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新军舰,只不过其他人的意识里认为快就是指类似S艇的快速部队,这充其量只是中级军官,要想成为高级军官甚至海军元帅,唯有空和潜才有希望。
  现在克兰克让欣茨留下共同指挥并让战列舰伴随而行,说明自己将来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船厂那么多航空母舰不可能只有一两个指挥官。
  克兰克问道:“您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军舰队,还是冲美洲共和国而来?”
  “这可说不好。”欣茨沉吟了片刻,“两者皆有可能,当务之急是摸清楚敌军实力。其实我军拥有多少实力敌人大致是清楚的,如果他们真打算对付舰队,不会只抽调很少的兵力。在没有足够有力的反证前,我个人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们来的——因为不拿下我军舰队美国人绝不可能在巴西展开反攻。”
  克兰克点点头,欣茨的判断和他不谋而合:现在东线、不列颠战场结束,欧洲战事已告一段落,南美将是下一阶段主战场,也是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还有南非的因素,但无论欣茨还是他都相信这对德国而言并非难事:东线斯大林1000万大军都扫平了,区区南非30万敌军还对付不了?
  “马沙尔将军和凯特尔元帅先后给我拍来电报:元首已答应继续向南美增兵,不过还需要一点时间:一方面我军刚接收了2艘英国装甲航母,需要熟悉舰况并展开海试,另一方面是陆军部队正在整补与换装,同样需要时间。”克兰克想了想,“我想与绍肯将军谈一谈,听听他对下一阶段战事有什么考虑。”
  绍肯还不知道国内会继续派援兵的消息,连忙追问其详。
  约德尔拟定的南美增援计划代号“守望”:打算通过2…3次大规模增援行动将南美兵力增加到40万以上。整个行动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