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种声音在民间和国会山不是主流,大家普遍认为可以和德国取得和平,但不能放过日本。”艾森豪威尔补充道,“总统本人似乎也这么想。”
  金上将心灰意冷地说道:“这话题就不要多讨论了,决定战争与和平的不是军人,是政治家。问题是政治家需要选票,他们只关注选票所在的方向,而不关注正确的理性判断所在的方向。日本有这么好打么?不死伤300万人,我看打不下日本。”
  “300万?”马歇尔惊讶地张大嘴,“这么多?”
  “不多。”金上将摇摇头,“现在日本海军实力比我们强,哪怕没有欧洲支援也比我们强,要扭转这种局面至少要打上2年,然后还要再把这2年日本固化防御的岛屿逐一夺取,您不觉得这是件很困难的事么?比如说,佛得角、塔拉瓦……”
  “您的意思,哪怕单独和日本打,3年内也结束不了战争?”艾森豪威尔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除非用某种超级武器,如果按照目前的常规作战,3年内能迫使日本投降我都觉得我们厉害得不得了。”特纳低声道,“您想想看,日本印度战事平定了,中国战场一直在收缩,关东军也不敢去找斯大林的麻烦,斯大林也不敢打过去,现在日本只有我们一条战线。这毕竟也是个世界大国,更不必说还有世界数一数二的海军力量,虽然他们的陆军装备很差,但日本兵还是很勇敢的,也能吃苦耐劳——不信您看看442团的战斗力!”
  艾森豪威尔点点头:因为442团的英勇表现,成为巴西战役难得的一个亮点,很多友军官兵都扭转了对日裔的偏见,称呼他们为“最好的战友”,杜鲁门总统给予了很高评价,还授予了442团总统勋章,现在后备补充兵力正在调集,克拉克准备在累西腓重建442团——还是全日裔。陆军部还试图招募巴西日裔服役,但后者显然兴趣寡淡,对美军没有认同感,响应者寥寥无几。
  特纳私下曾经对金上将说:如果日本兵都是442团这样的战斗力,只怕将来尸体能一直从华盛顿铺到东京。金上将认同这个观点,但让他不要多嘴,华莱士就死在那张嘴上。
  “以前制约日本的是工业力量和资源,现在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大半——假如不能说完全解决的话。3年时间不可能再短了……如果德国人暗中插手,5年甚至8年都有可能。但议和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马歇尔和金上将比特纳知道得更清楚,有关日美和平最终草案通过中立国递过来时,内阁确实有一点动摇,但杜鲁门发了话:“我可以不当这个总统,也可以不竞选下届总统,但我手上绝不能对日本投降,否则我怎么和罗斯福先生交代?你们如果想和谈,可以去找杜威。”
  这句话一说,大家就明白了,杜鲁门哪怕拼着总统不做,也不愿意签署和平条约,所以议和的事就先告一段落,至少也要先捱过这半年再说。
  据说马歇尔、金上将对杜鲁门的状态很担心,认为他现在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连退出竞选这种话都公开说出来了,但大家又没有有利的战果或者胜利能呈报给总统,只能愧疚——难道打不赢战争是总统一个人的责任?
  上午时分,金上将等人一边参加海军造舰委员会的会议,一边牵挂巴西方向的战局,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问一嘴有没有最新电报——几乎神经质到了极点。
  其他人也是心事重重,本来会议考虑是不是再增加一些其他军舰,但特纳把尼米茨舰队遭遇潜艇埋伏,损失大量巡洋舰和护航航母的情况一说,会议立即陷入沉寂。
  现在美国海军造舰计划非常简单:货轮——胜利轮,驱逐舰——弗莱彻级,巡洋舰——奥克兰级,护航航母——卡萨布兰卡级,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战列舰——蒙大拿级,全都是标准化流程建造,而且上面很多零件都可通用——40mm的博福斯高炮、127mm的高平两用舰炮、各种各样的雷达。
  可惜虽已将建造数量和效率发扬到了极致,依然赶不上损耗的速度。斯普鲁恩斯丢了衣阿华号,尼米茨今天刚又丢了密苏里号、伤了威斯康星号,大西洋舰队能用的战列舰又只剩下了一艘。
  “还要再追加衣阿华级的建造数量么?”李海上将皱着眉头道,“一艘衣阿华最快需要30个月,要消耗至少1。6亿美元的经费和大量物资,但被击沉却如此轻而易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国会与总统解释。”
  “应该注重潜艇和鱼雷的改进,那种超级鱼雷、超级潜艇我们必须也研发出来。”米切尔中将恶狠狠咬牙道,“否则建造再多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都是德国人的猎物!这样下去我们永远打不赢这场战争。”
  “我看要追加防空巡洋舰的建造——耗资不多而且速度快,另外……”特纳叹了口气,“说实话这种建议违背良心,但又不得不说,再没有办法抵御敌军可怕的鱼雷前,我建议用更多的驱逐舰、巡洋舰为舰队航母和战列运输舰队舰提供贴身保护。”
  这就是大力建造肉盾的意思,无疑是相当悲哀、相当损伤士气的行为——难道辅助军舰上的官兵性命就比主力军舰贱一点?但从战场实际态势来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长官,尼米茨将军的攻击群已经起飞,一共260架飞机,分两个波次……从运输舰队抽调的48架战斗机目前也在降落准备补充燃油后执行防空任务,敌机尚未出现。”
  “好!这至少是个好兆头!”金上将站立起来,“希望今天飞行员们的运气能好一点,多击沉几艘军舰,替他们的战友报仇!”





第66章 尼米茨的反击(20,为盟主Nsanir加更)
  战争时期,哪怕一方竭力保密,对手方对新战术的学习和运用也超乎想象:任何新兵器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很快就会借鉴参考,如能拿到实物就更会直截了当地仿造。
  德国海军斜角航母最初美国方面是不太在乎,认为完全多此一举——有这闲工夫多建几艘不就好了嘛?但深入研究后才发现斜角航母意义重大,特别是现在美国不但缺乏高素质舰载机飞行员,连高素质海军官兵都开始紧缺,一艘斜角航母并不需要增加多少人手,战斗力却能有效提升。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判断,通过对德军的实战打击,众人更意识到斜角航母在作战中的防御价值:直通型航母甲板核心区挨上一颗炸弹就会导致战斗力瘫痪,但斜角航母理论上必须打击两条甲板跑道结合处才行,否则就需要往两个位置进行分别打击才能彻底瘫痪对手的起降能力。
  打击结合处对准确性要求太高,打击两次则加大了攻击难度,因此斜角航母的实战意义很快就能得出——一艘航母近乎拿到2艘航母的抗打击能力。
  海军造舰委员会本打算在中途岛级基础上进行设计修改并新建,但特纳认为太慢——等修改好设计再开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他建议在现有未完工的埃塞克斯级基础上进行设计修改,不用另起舰体。如改造成功并在实战中得到验证,则后续埃塞克斯级建造都可参照标准版改造。
  金上将支持这个观点,要求1945年3月份之前至少拿到一艘改造成功的斜角航母,至于舰体随便设计人员挑,但对预算有硬约束——单条增加成本不能超过1500万美元,否则意义不大。
  美国海军造舰委员会1944年提出的造舰需求是改进后的奥克兰级轻巡洋舰建设60艘、卡萨布兰卡48艘,弗莱彻级120艘(历史上全部弗莱彻级加起来也没超过200艘),准备配合每个月建成2艘的埃塞克斯级使用。
  现在考虑尼米茨的损失和未来可能的需求,造舰委员会又咬牙追加了12艘防空巡洋舰、12艘卡萨布兰卡的建造需求,为平衡预算且目前驱逐舰保有量尚可、援英停止后对驱逐舰护航需求降低的局面,减掉了36艘弗莱彻级,使1944年造舰预算趋于整体平衡。
  美国海军学习的第二条是小泽的跨平台调动战术,尼米茨先将本舰配属的攻击机群放飞,利用腾空的甲板容纳从运输舰队转场而来的战斗机进行保驾护航,像极了跨平台战术。只是美国海军没有斜角航母也缺乏高素质舰载机飞行员,所以他现在的战术运用还比较初级和原始。尼米茨考虑得很清楚,如果再像以前一般把这2艘护航航母调度到主力舰队身边,鬼知道他们通过潜艇封锁区后还能剩下什么。
  德国海军的学习能力也不弱。
  有莱茵级护航航母伴随作战的克兰克也学习美军将护航航母和舰队航母搭配使用,一口气装备了两款战斗机:Do…412擅长截击,就用于舰队防空和直掩;BF…319中低空能力更全面,就抽调担当护航伴飞。
  相比之下,联合舰队因没有护航航母伴随作战,再加上日本海军更强调一机多用功能,更多使用BF…319替代do…412执行舰载任务,后者逐步发展为海军陆基防空战斗机,当然舰载能力依然保留——促进陆基飞行员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职成舰载机飞行员。
  正如特纳估计得那样,最开始克兰克确实有打击美军运输舰队的想法,但权衡后就放弃了——机会成本太高。不仅如此,他考虑到目前舰载机数量不足,让里约和圣保罗的空军抽调Do…412来掩护航母编队。战术和堀悌吉在南太平洋海战中的套路一样,各战斗机携带副油箱赶往舰队上空,不考虑返航,燃油耗尽后就地跳伞由驱逐舰负责营救。
  如果是以前的海军,空军估计懒得理会,但现在德国海航是空军驻海军派遣队,对有关求援要求自然不能置若罔闻,最后抽调36架do…412予以执行战斗任务。
  克兰克手里的攻击机数量比尼米茨少,因此比美军提早25分钟他就放飞了全部攻击机。
  他给舰队留下了48架直掩机,加上各舰后备(3艘大型航母+2艘莱茵级)近20架飞机,再考虑空军支援的36架,整体保留飞机总数正好100出头(不包括24架侦察机)。
  攻击群飞走后,克兰克考虑再三,让侦察机悉数起飞并监控周围海域,并告诉他们一旦本方不利就到里约去降落——他预感今天会是一场恶战。
  上午10点07分,双方机群在空中交错而过,彼此相隔100多公里以上,谁也没发现对手。美军260架的打击编队分成三个层次分明的波次,速度稍慢,交错时距离德军舰队还有近500公里;德军182架打击编队分成2个波次,速度略快,交汇时距离尼米茨舰队还有300多公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会议室里的金上将紧张得坐立不安,到后来宣布干脆暂时休会,带着特纳一头扎进参联会指挥部去研究最新敌情。
  10:38分,在距离美军舰队还有140余公里的位置上,雷达室告诉尼米茨:“长官,德国人来了,数量在200架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尼米茨叹了口气,但同时又略微松了口气:德军没冒出额外的航母,这就稍微好点。现在的问题是舰队辅助军舰损失太多,他不知道能打成什么模样。
  “长官,前线接敌了!”特纳告诉金上将,“敌机数量不少,尼米茨下达了死命令:不能勇敢地胜利,就准备光荣地沉没!”
  “他?唉!”金上将心胸起伏,痛苦万分,“告诉他,务必活着回来,我这里还有航空母舰,但美利坚不能再承受失去一位优秀指挥官的后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