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9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消灭了几百万敌军,但实际上情况非常不理想,敌人已从东西两个海岸向本土逼近,在西海岸,我们几乎丢掉了整个夏威夷;在东海岸,我们丢掉了至关重要的百慕大群岛,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收复,德国火箭将会不断袭击东海岸各大城市,人民将永远生活在恐惧之中……我们必须响亮地喊出口号‘保卫美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其他人愕然:保卫美国和争取和平之间的跳跃程度似乎有些太大了,保卫美国就谈不上和平。
  “美国加入这场战争一小部分原因是声援欧洲的进步力量,但归根到底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可惜我们的军队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的政府和将军们也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再按照资产阶级政府那一套战略来执行,美国将陷入可怕的前景。你们应该都收听过‘欧洲之声’的广播吧?德国人对德美和平是怎么宣称的?”
  “您相信希特勒的宣传?”
  “我不相信,但也不是完全不相信——希特勒目标是要争取霸权,他目前获得的领土和资源已足够了,已足够在欧洲称王称霸,暂时没有能力对美国下手,征服美国或许是他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但不是现在,如果政府一直这么耗下去,谁能保证不刺激轴心的野心?另外,政府目前推进的战略还是以争夺霸权为主,从未充分而考虑过本土防御,他们到目前为止还在委内瑞拉、巴西保持着庞大而毫无意义的兵力,却不知道去反击夏威夷和百慕大的敌军,他们还把力量继续渗透到加拿大和墨西哥,却忘了给东西海岸线配备足够的防御武器;更致命的是,舆论媒体从未真正说明目前军事形势的严峻、继续战争代价的高昂和惨重的损失。美国工人阶级不应该拿自己的血汗和生命去为虚无缥缈的霸权事业拼杀——那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行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福斯特说到这里有些激动:“特别是白劳德这种蜕变的阶级异己分子,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立场、背叛了大多数工人阶级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政治利益,你们还打算跟他走么?美国为这场战争消耗的军费和承受的损失已超过5000亿美元,如果将他发放给美国人民,足够资助我们的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同时每个家庭还能买到一辆车,这笔钱是谁掏的?指望资本家来承受损失么?最终还不是劳工大众来承担?
  “我再问问你们,这几年中你们知道多少人送命?你们的亲戚朋友有阵亡负伤的么?这上百万的伤亡大军有多少平民子弟,你们听说过资本家的子女为国捐躯么?”
  所有人沉默不语:福斯特的话打中了要害,工人阶级其实对外征服没什么兴趣,提高自己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才是正道,现在被骗着一起去打仗,打赢还好说,大家一起欢呼就是,现在不但要捐钱、捐命,连工作场所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这种战争不打也罢。
  这是美国工人阶级的“孤立主义”,原本随罗斯福的炉边谈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随着战场形势的不利而重新泛起,用福斯特的话说:如果德国人、日本人要来进攻本土,那不用说,自然是坚持抵抗到底,可如果对手只想要其他地盘并实现和平,为什么不能就这样退出战争呢?
  “我们需要尽快召开党的大会,罢黜白劳德这种投机分子的职务,重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而努力!”
  “明白了,我们会尽快串联,也希望您能再次领导我们。”





第81章 和战之间(23)
  “废物,你不是说能控制工人运动么?现在的串联和游行示威是怎么回事?”FBI办公室里,脸色铁青的胡佛在电话里呵斥着白劳德,丝毫不留情面。
  “这不是我们组织的,这是工人的自发行为,诺福克船厂遭受袭击的损失有些大,所以……”
  “我不想听这种理由,袭击诺福克船厂是德国人的飞机和火箭,政府已竭尽全力在保护人民,为什么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政府?”胡佛恼怒道,“随便游行一下也就算了,居然3天过去了还不肯复工,非要政府作出什么安全保证,这怎么保证?德国人受我们控制么?诺福克船厂是重要的军工厂,上面全部是军事船舶,工人一天不肯复工便一天不能为加快建设而努力,你们客观上是在帮助德国人……这是何等严重的叛国行为?”
  白劳德被这顿指责压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等对面的咆哮停止,才为难地解释道:“我已派人劝说工人们尽快复工了,不过政府也应该做出一些安抚,比如减少劳动时间,提高薪资待遇等等……现在物价涨得很快。”
  “这些可以谈,但首先要复工,再不复工,国民警卫队和警察就要进场了,海军也不会无动于衷。”胡佛冷冷地说道,“如果你控制不住工人运动,我不介意我来控制。”
  “这个……”白劳德楞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胡佛的控制是什么,不过他明智地没有在这方面进行争论,而是话锋一转诉起苦来,“情况有些是很特殊的,比如诺福克船厂里有很多英国工人,他们自成一派,根本不受原工会组织的管辖,而且他们的收入比我们的人要高,闹事的情绪也很激昂,很多人还嚷着要回国,事情处理起来没那么容易……”
  胡佛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当初英美达成协议,美国以援助英国物资为代价,从英国换回来了将近30万熟练船厂工人、技术人员及其家属,本来是彼此相安无事的,英国人为逃脱本土的困难、抵达安定祥和的美利坚而庆幸不已,但谁知道情况很快反过来了——大不列颠结束了战争,恢复了和平局面,而且国内的情况正在陆续好转;美国的情势一天却比一天严峻,很多人一方面是思乡病发作,一方面是担忧美国陷入战乱,这次示威就有不少英国工人参与其中。
  至于美国工人和英国工人之间的矛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国以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主,抢了不少美国人的上升通道,同时又在平时自成一派,双方互相颇有不爽,而这种不爽平时也被厂方利用起来拉一批压一批,现在情况一变,情绪和对抗就开始激化起来,随即共同把斗争矛头转向了政府——反正抗议德国对方又听不到。
  就在胡佛手忙脚乱地调集力量准备协同各方把这次事件压下去时,白宫也在商议对策办法。
  当初还是纽约州长的杜威是在纽约被轰炸后激烈反对杜鲁门的,哪晓得风水轮流转,抗议的声音终于到他头上了。
  “这次为什么压不下去?西雅图波音工人闹事不是很快压下去了么?难道是下面人阳奉阴违?”
  “阁下,情况不一样,波音工人当初虽然有些伤亡,但并未有这次诺福克这么大;其次,现在的局势和波音那会儿的局势又有很大不同——袭击来得更频繁了。”杜勒斯苦笑道,“欧洲之声还在电台里煽风点火,说这是对我们当初袭击希特勒的报复,很多人信以为真。”
  “该死!”杜威咬牙切齿,“现在是战争时期,情绪发泄一下可以理解,但不能把这种情绪一直带下去,现在主要工厂停产、罢工已超过了3天,各方面生产停滞,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军事工业运转,这对于我们长期作战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政府的威望也是不利的。”
  “对了,胡佛在干什么?他不是向我保证能控制舆论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报纸刊登这些消息?你看看……这些报纸怎么说?”杜威火冒三丈地拍着桌子,“政府束手无策……两洋战略破产……军方粉饰太平……美利坚处于危难中……我们的政府居然花钱向敌人‘赎买’平民和俘虏,简直就是在资敌……你看看,这都是什么话。”
  “我说句话您不要生气。”
  “好,你说,我顶得住。”
  “是我同意让他这么干的,因为前两天您在医院里,他来请示的时候是我表的态。当然,您应该清楚,我没有反对您或者拆政府台的意思。”
  杜威疑惑地看了看杜勒斯,皱着眉头道:“这也是您的权力之一,虽然行使得有些古怪,能让我知道具体原因么?”
  “橡树岭袭击后,我们完美地控制住了舆论风潮,除少数媒体外,主流报纸、广播都没有把这件事捅出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知道;如果再把诺福克的事也瞒下来,我认为施加的压力过大,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政府的声望会进一步下挫……”杜鲁门推了推自己的金丝眼镜,“现在民众需要一个出气口,政府需要通过媒体告诉一些不利的局势,这对于下一步策略指引有很好的减压作用,您想,夏威夷群岛赎买的消息已混在罢工消息里广泛传播了,虽然少数国会议员纠缠不休,但大多数人还是理解的,这就排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杜威点点头:“赎买”政策是杜勒斯一手推动的,他不过予以了不置可否的态度,现在民意对此没有反弹,反而是认为政府做得比较务实的工作,这就让他感觉松了口气。
  “那现在怎么尽快结束罢工呢?”杜威痛苦地抓着头发,“现在战场上举步维艰,国内可不能再这么乱了。”
  “参联会讨论的结果是,把夏威夷失守和东西海岸线遭遇重大威胁的消息放出去对冲。”
  “什么?他们疯了!”
  “不,他们没疯,这是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杜威马上沉吟起来,作为一个平民政治家,他的脑子并不笨,想法和思路也很开阔,之所以一时间乱了阵脚完全是没想到有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对政府的呼声,等他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就知道杜勒斯说得没错:现在夏威夷沦陷在即,东西海岸线遭遇重大威胁,继续罢工不但不能达成目标,反而会降低、破坏美国的国防力量,这对于全体美国人都是不利的,只要让媒体宣扬这个观点,相信罢工就会结束,而且某种程度上还能团结民众。
  “其实我一直反对有关战绩吹嘘和不恰当的盲目乐观,我们给美国人民传递的大都是‘好消息’,在这个氛围下要想达成和平条件是很困难的,如果把坏消息多放一点,恐怕要和平就不会这么难。”杜勒斯用低沉地声音说道,“虽然参联会还在部署6月份反击,但我坚持认为您有必要和国会、政治领袖、华尔街和其他重要人士接洽起来,探讨有关和平前景,战争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必须尽快停止。”
  杜威在前几天还是偏重于继续战争的,但诺福克被袭击的事让他清醒过来:德国人有办法打到诺福克,就有办法打到纽约、华盛顿、费城这条城市链,如果是后者,美国政府将会直接被民众群起而炮轰,之所以不打是因为德国人还在等待自己的和平诚意,一旦对手失去耐心就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虽然袭击东海岸不见得能导致美国瘫痪,但政府肯定就要完蛋了——必须在这种可怕前景出现前迅速与各方形成一致。
  “我明白您的想法,明天我去一趟诺福克来安抚这些骚动的工人们,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第82章 和战之间(24)
  事态发展比杜勒斯预计的还要糟糕,就在杜威前往诺福克视察损失情况、安抚罢工民众并劝说他们复工时,已肃清夏威夷岛抵抗的冢原二四三又把进攻矛头指向了夏威夷群岛中美军最后一个防御堡垒——孤立无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