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瞧我这记性,我差点忘了有些条款是需要修正的。”里宾特洛甫淡淡一笑:“关于势力范围,南美不必谈,中美除归还欧洲各国原有领地和殖民地外,我们要求控制危地马拉以南全部范围,你们可以保留波多黎各,但古巴必须独立……由于战事旷日持久,军费补偿要求提高到1500亿美元,我们要求以实物、贵金属进行补偿……”
  杜勒斯的心猛地往下沉:该死的德国人果然提高要价了,现在中美洲共管不提了,德国直接把手伸到墨西哥以南,把中美7国一口吞了下去,原本说的加勒比海4大岛也变成了美国只能保住最小的波多黎各,还要承认古巴独立——这和把古巴推入德国人的怀里有什么区别?
  “纽芬兰问题呢?”
  “那是大不列颠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欧洲和北美的天然界限——我们会劝说爱德华八世对加拿大的领土和主权要求,承认加拿大是一个主权国家,被丘吉尔伪政权占据的政府职位应立即驱逐出去;另外,所有在美国的欧洲伪政权一律自行解散,我们可以宽大处理,不过戴高乐本人要回法国接受审判——这是他叛国之前应有的审判,不过您放心,无论是贝当还是达尔朗都同意不管法院怎么判,都会赦免戴高乐的死刑——这不人道。”
  这一次是杜勒斯和里宾特洛甫双方接触间最短的一次会面,几乎没有怎么谈,全部是里宾特洛甫在展示德国方面的要求,两人只停留了一晚便匆匆回国而去。





第130章 超级炸弹(10)
  这还是奥本海默第一次接触有关和谈的内幕,回去的路上,他连带苦涩地问道:“我们已经和德国谈了很久了?”
  “是的,一直都在谈,但价格始终谈不拢……”杜勒斯叹了口气,“德国很狡猾,他们不要我们的领土,但却把传统意义上由美国控制的势力范围全部侵吞掉,然后又说要巨额赔款。”
  奥本海默虽然是个学者,但并不代表他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一无所知,在他看来,如果将这份协议公开的话,美国老百姓是有可能接受的,因为德国没有要求割让美国领土——中美洲、加勒比海是什么地方,地理知识贫乏的美国人民根本不Care!他们最关心的是目前沉重的负担,越来越严峻的治安形势,看不到头的军事行动以及每天都在飞涨的物价,据说现在黄金已涨价到40美元1盎司了,足足比以前上涨了10%还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1929年危机是开工不足、需求不足造成的内生性崩塌,现在美国开工率几乎到了顶点,需求也十分旺盛,适龄人口也不存在失业问题,现在的经济困境是国家创造的财富被毫无意义地消耗掉了——1500亿这个数字虽然庞大,但真的如果放下来看,也就是一年略多的军事预算!
  “你觉得可以接受德国的谈判条件?”
  “不是可以,是被迫。”奥本海默苦笑道,“我们距离造出原子弹至少还有10个月的时间,能不能一次成功还在两说之间,这个时间段可供德国人造很多了,而且德国火箭又比我们厉害,所以哪怕靠原子弹打仗,我们也不是德军的对手,而再拖上一年时间,又是1500亿下去了,这1500亿投入到人民生活和科研之上,可以产生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确实也有人这么说。”杜勒斯点点头。
  “另外,我们现在不光是德国问题,还有日本问题,至少,夏威夷岛要收复吧?打回来也好,买回来也好,总而言之需要解决,在这个时刻暂时不宜给自己招惹更多的敌人了。”奥本海默苦笑,“如果我是总统,我会以大无畏的决心批准这份合约的,当然免不了有一些小细节的纠缠……”
  “但是,我们现在的担心是,如果允许德国力量渗透到纽芬兰、渗透到加勒比海,这对美国未来的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可拖着不停战并不代表这个威胁就没有了……”奥本海默摇头道,“我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距离今后不会成为双方互相威胁的制约,先进武器的威力才是。德国现在有2000公里的火箭,如果我没估计错,明后年德国就会有5000公里以上的火箭……就算没有百慕大、没有加勒比海、没有纽芬兰这些基地,在亚速尔岛上的德国火箭和上面搭载的原子弹也会成为美国人民头顶巨大的威胁。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想让美德力量恢复平衡,依靠的不是距离,而是科技和军队的战斗力。日本和我们隔得够远了吧,不照样来打了珍珠港?墨西哥和加拿大很近,但他们威胁不了我们!”
  奥本海默的猜测还是靠谱的,目前布劳恩团队正在试验射程5500公里的v8火箭——这个庞然大物将拥有2级主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第一次试验已经成功了,减装药的火箭直接从佩内明德火箭基地打到巴伦支海,一口气飞行了3200公里,布劳恩认为再展开10…12次试验基本就可以确保性能稳定了,最快将在1947年年末或1948年投入战备值班任务。至于用潜艇搭载,目前庞大的液体火箭是不可能放进去的,哪怕Xxx级那个巨无霸也不行,必须另辟奇径从固体燃料下手,恐怕至少还要5…8年才能完成实战化。
  除5500公里的v8,布劳恩团队还在开发威力更大的V10火箭,该火箭同样也是液体燃料动力,不过拥有至少24台发动机并联,可携带核弹头实现1万公里以上射程的洲际打击,同时还可方便地改造为运载火箭——用于登月或发射人造卫星,实现元首提出的“德意志的未来是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
  热情高涨的德国科学家们连后续路线图都设计好了:1949年元首60岁生日之际,洲际导弹要能投入使用,如果有哪个国家敢挑战德意志的权威,大家不介意用百万吨级的炸弹教训一下;1952年要发射人造卫星;1959年元首70岁生日前要把德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要让元首听到从月球传来的恭贺寿辰的声音。
  美国人?他们的火箭现在连法国人的水平都不如,还是先等他们赶上法国水平再说吧。再说了,和平竞赛德国又怕过谁呢?
  奥本海默的话激起了杜勒斯的共鸣,不过他不能直截了当地赞同,而是迟疑着说道:“美国人民也许会赞同,但中产阶级和财团是很难接受的,1500亿美元的赔款也让这件事复杂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下这个决心的总统也许将来……”
  他没有说下去,但奥本海默完全是理解的:“我也知道这件事很难办,非常屈辱,但为了长久的未来,有些牺牲是必须承担的……德国人不就蛰伏了20年么?他们上次大战比我们现在惨得多,如果美国人民下定决心,我觉得是可以克服的……”
  “但现在国内……”
  “只能用强力手段恢复秩序。”奥本海默叹息道,“想不到我作为一个学者,今天居然说这种话,说这种违背我以前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话——美国,不能再这样自由下去了!我们原来崇尚的价值观和社会理念如果持续延续下去,将来会造成美利坚民族的堕落和毁灭,倒是改弦易辙,重新恢复清教徒时代的克制、理性、团结和拼搏,美国还有希望,Wasp才应该是主流价值观,多元文化什么的,赶紧见鬼去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奥本海默最后还是来了一句:“我也就是这样发发牢骚,回到国内,我不会承认这句话是我说的……”
  “我懂,我懂!”
  杜勒斯明白,下这个决心何其之难,光是杜威一个人,施加一些压力就过去了,但后面一大批掌权阶级、财团、国会怎么看这些问题?
  回到国内,德国人果然没有食言,欧洲之声广播响了起来,用冷冰冰的声音提醒道:兹定于美国华盛顿时间9月1日对芝加哥进行火箭攻击,因距离较远,尚无法精确打击,有可能落到平民区,为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呼吁芝加哥居民快速撤离,实在不能撤离的,请躲入最好、最坚固的防空掩体,备好食物、清水、蜡烛和手电,我们将于9月3日结束攻击,切切!
  当天凌晨,芝加哥爆发大骚乱,愤怒的人群冲击了市政府,国民警卫队连连对空射击都很难弹压住,最后被迫出动坦克维持秩序;与此同时,州际公路上全是仓皇而逃的中产阶级——大家都知道德国是说到做到的,说了要打船厂,东海岸的船厂各个都遭了秧,现在要打芝加哥,显然不是虚言恫吓。
  危机进一步蔓延开来……





第131章 超级炸弹(11)
  “我们在战场上遭遇了多次惨重的损失,目前局面非常不利……
  敌人不但拥有整个欧洲、非洲和绝大部分美洲作为基础的资源和工业能力,还在东西两面对合众国发动了夹击……
  敌人依托他们先进的科技开发了不少新锐武器、威力强大,无法防御,昨天落在芝加哥市的火箭就是他们新开发的强力武器,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发明了原子炸弹,这是一种威力空前、骇人听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颗炸弹投掷下去至少会毁灭一座中等城市,造成10…15万人的伤亡;
  敌人发明的武器已被确认,而且还通过外交渠道获得了一份试验拷贝,经过我国物理专家的辨认,认为这种武器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德国很可能会投入使用;
  我们也开发了火箭并运用于实战,但无论数量、射程还是威力,目前暂时都不能与敌人相提并论;
  我们也启动了原子弹研究计划,甚至一度比德国更接近成功边缘,但由于间谍的破坏,导致我们功败垂成,不得不重新再投入研究,虽然这些可恶的间谍已被清除了一些,但我们遭到的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种武器能完工的日期可能还需要至少往后推一年;
  在尖端武器领域我们有着明显的落后,在常规武器领域,除数量之外,我们在质量上也有一定差距,德国陆军坦克比我们的坦克威力更强、防御性能更好;德国空军采用的喷气机性能更佳、战斗力更强;甚至日本建造的超级战列舰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
  在美利坚卷入这场战争之前,我们的敌人已席卷亚洲、席卷远东,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的军官更为冷酷无情,他们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经过训练的精锐部队,而美利坚被迫参加这场战争时,我们只有不到100万的军队,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
  我们的盟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个个放下武器投降,现在敌人的盟国越来越多,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我必须实事求是地指着:从军事战略到战术运用,我们的军官阶层和敌人是有差距的,合众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我们的敌人有长期的军国主义传统;
  虽然我国人民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浴血奋战,但也必须指出,我们对人的生命是非常看重的,而我们的敌人拥有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和军队指挥官,他们通常会迸发出野兽一样的恐怖;
  虽然美利坚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遗憾的是我们平时在军事科技领域积累太少,在军队训练、动员体系方面建设并不完备,这是长期对国防不够重视、长期以为孤立主义能够让美利坚置身事外而导致的,我们面临的不利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原因所导致;
  到目前为止,美利坚军人的总体伤亡、失踪已达到了将近150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