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9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儿有部队,而且是打过仗的部队……”克拉克解释道,“无论爱德华王子岛还是纽芬兰都有我们陆军部队驻扎,总共可能有3个师,而且实力不弱。另外还有加拿大人的部队,也可以用。”
  “有什么用?”金上将怒斥道,“等他把爱德华岛或纽芬兰岛的部队调过来,赤匪们的暴乱早就沸反盈天了。”
  “那你说怎么办?”
  “让舰队出动,掩护海军陆战队登陆!切萨皮克湾最近处距离华盛顿只有50公里。”
  “最近的海军陆战队在哪?”
  “诺福克……”
  “海军舰队呢?”
  “一部分在切萨皮克湾演练,还有部分在佛罗里达一线……”
  马歇尔和众人顿时摇头,舰队先要去诺福克接人,然后再从诺福克出发,一来一去至少一周时间,按这个席卷的速度,别说巴尔的摩和费城,纽约都要被人搞掉了……
  不过特纳建议陆战队要动起来,一周就一周,双管齐下总比孤零零指望麦克阿瑟为好。
  “那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部队不去接应了?”
  金上将没好气地吼了一句:“不去了,让加拿大人派船吧。”
  众人明白金上将的想法:这种内部暴乱如果要靠加拿大人帮忙才能压下去,那美利坚合众国的脸真是丢到马里亚纳海沟去了。说是让加拿大人派船,其实就是婉拒了的意思。
  “好吧……先生们……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们被困在这里了。”杜勒斯叹了口气,“有办法突围么?”
  众人一阵摇头,守都很勉强,更别说突围了。
  克拉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国务卿阁下,五角大楼下面有超级厚实的掩体,等会万一开战您躲下去就好,别被炮火和流弹伤到了。他们应该不会为难你。”
  “长官,外面有叛军代表打了白旗,说要和我们谈谈。”
  “谈让我们投降么?休想!”
  “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那……”众人看了杜勒斯一眼,后者微微点头,“总统不在,副总统爱德华兹和国会各位议长都下落不明,我暂时代理行使政府权力?”
  众人都点头表示认可。
  谈判代表很快就被引入了进来,他第一句话就阐明了来意:我们无意与美国国防力量对敌,我们希望各国防力量能够保持克制,不要投入到镇压人民的战争中来。
  “然后就眼睁睁看着你们造反成功?”金上将怒火冲天地拍了桌子。
  “不,这不是造反,这是革命,决定革命成败的是人心向背。这位海军上将,难道您不知道昨天有多少陆军加入我们了么?您难道不知道用了半个晚上就控制了华盛顿么?我们能有多少部队、多少武器?全都是爱国官兵自发投奔我们形成的力量,这说明什么?这难道还不充分说明民心向背么?你们平时口口声声说民主,现在官兵的民主就不尊重了?”
  金上将被驳斥得无话可说。





第25章 通向铁幕之路(25)
  杜勒斯咬着牙挤出一句:“你们想怎么样?”
  “我们希望海空军能保持按兵不动,不要干涉人民的正义行为,否则我们就要炮击五角大楼,这座建筑物再坚固,也挡不住155mm重型榴弹炮的攻击。”来人坦然自若地来了一句,“反之,我们将只对五角大楼进行包围,不会有任何威胁你们的举动,同时你们需要的各种物资给养也会如需提供。”
  “我想我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不,国务卿先生,您会答应的,我会让尊敬的国会给你们下一道决议……”来人微微一笑,“目前在华盛顿的国会议员除了少数之外我们基本控制了起来,如果你们拒绝苏维埃的命令,那这些议员对我们来说也没用了……都杀掉好了!另外,还有各部官员,你们觉得还有保留的必要么?”
  杜勒斯倒吸一口冷气:杀议员、杀官员这件事他是相信的,俄国苏维埃成立后没少干这件事。
  这下参联会几个大佬也傻眼了,官员死不死他们还没什么,如果国会山全部被干掉了,那这篓子就捅得太大了,就算现在不计较,将来清算,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得完蛋。
  杜勒斯从牙关里挤出一句话:“好吧,我答应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耍花样。”
  “当然,我们不会拿革命的成败得失做赌注,我们是有诚意的……”来人彬彬有礼地朝杜勒斯鞠了一躬,“杜勒斯先生,我们知道您在外交领域很有造诣,也尽心尽力为国家争取利益,谈判谈成这样我们认为您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们还希望您将来能为苏维埃政权效力,请您担任外交部长,其他赞同革命的军队将领,我们一个也不会动,我们也是美国人,我们只是希望推翻腐朽透顶的杜威政府和大资产阶级,我们不反对军队,我们也不希望很多美国人牺牲——总而言之,我们将尽快在全国建立革命政权,团结最大多数美国人来反对德国和轴心帮凶的侵略。”
  没想到最后还来了这么一句,众人面面相觑,杜勒斯能说什么,自然什么也不能说,挥挥手示意对方可以走了。
  这个招数是谁想出来的呢?当然是特派员马林科夫同志,今天清晨,当有人告诉托马斯五角大楼一带还未拿下,且敌人部署有坚固防线时,他吃不准主意究竟应该先进攻巴尔的摩还是先五角大楼,然后立即赶去医院问马林科夫。
  马林科夫这时候躺在病床上,医生和护士给他做了全面体检,发现虽然伤势严重,局部出现化脓、感染迹象,但整体情况还算良好,没有伤到核心器官,便给他用了青霉素和葡萄糖,托马斯赶到的时候,护士正在给他量体温和血压。
  听到托马斯的请教后,马林科夫立即做出决断:“去进攻巴尔的摩,把五角大楼放一放。”他的理由是,五角大楼目前不可能反攻华盛顿市区,而革命政权目前掌握的军队、控制地盘还太少,一定要把雪球滚起来。
  至于担心海空军干涉的问题,马林科夫给他出了主意,让他用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为人质和参联会谈判。
  “但是,我怕他们表面服从,暗地里还是在捣鬼。”
  “这没什么?托马斯同志,重要的是先把东北部革命政权连成一片,如果我们手里有几十万工农红军,您怕海空军干什么呢?海军再强难道能上岸?空军也不可能来占领地盘……”
  托马斯叮嘱马林科夫好好休养后就离开了医院,虽然他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派出了谈判代表,同时福斯特也发布了指示,认为苏维埃在外交领域缺乏合适的人物,杜勒斯这样的职业外交官如果愿意可以留用,军队将领也可以留用——大不了以后再慢慢清洗。
  结果谈判代表传达回来的消息让苏维埃上下一片欢腾,托马斯心想,特派员到底不同凡响,一出手就解决了大问题。
  回到白宫,福斯特总书记已在杜威待过的椭圆形办公室开始办公了,托马斯很是羡慕,不过他很知趣,他知道自己的资历和威望还不够,还需要忍耐——特派员同志说得好,只要在这次革命中待在一线、立下功劳,将来这种资历和威望是可以逆转的。
  “托马斯同志,您要牢记,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今后就会明白:是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红旗,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走武装革命路线?是你,托马斯同志!
  是谁组建了工人纠察队,打响了反抗大资产阶级反对派的第一枪?是你,托马斯同志!
  是谁兼任革命军队政委,奔走在一线,与全体红军将士同甘苦、共存亡、共同为革命胜利谱写篇章?还是你,托马斯同志!
  福斯特同志以前对党是有贡献的,但他年纪大了,进取精神不足,保守思想严重,将来全国革命胜利,美国要开创新局面需要新的领袖,您才40多岁,说起来比我还小2岁,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年纪,等革命胜利您想做什么不行呢?”
  这几乎是赤裸裸的暗示了,托马斯自然心领神会,所以现在也不去计较福斯特留在白宫发号施令,他自己在一线奔走这件事,他相信特派员同志说得对,革命胜利,自己有群众的拥护,有军队的爱戴,有国际共产主义的承认,到时候想干点什么不行?而他这种温顺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又让福斯特和老派人物觉得很满意,再过20年托马斯同志可以当共产主义接班人嘛!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刚刚逃到巴尔的摩的麦克阿瑟立足未稳,还未纠集起反扑的力量就被尾追而至的工农红军第一军撵走了,像条丧家之犬一样跑到了费城,不过在费城等待他的也不是好消息,托马斯根据马林科夫的要求,继续让部队拼命追击,打得麦克阿瑟再度逃跑,连身边亲信的参谋都溜走了两个投降了苏维埃。
  11月8日,巴尔的摩苏维埃政权成立,11月10日,费城苏维埃成立,同时,美国工农红军如同滚雪球一般地扩大,已从1个军发展到4个军,拥有将近10万之众,甚至还有100多架飞机配合。
  11月11日,托马斯在费城整军,宣布组建美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自己兼任方面军政委,同时因为已有3个苏维埃政权了,所以福斯特书记的头衔自动升级为美利坚苏维埃共和国总书记,宣布美国第一个共产主义中央政权成立了。
  11月12…13日,美国红一方面军与麦克阿瑟的部队在纽约郊区展开大战,美共投入了10万军队,20万赤卫队,麦克阿瑟手里只有3个师,不到5万人,同时还要面临纽约武装的背后袭扰,连续两天交战后终于失败,虽然红军付出了将近2万的伤亡,但毕竟取得了胜利,最终占领了纽约,麦克阿瑟本人在残兵败将的拥护下逃亡波士顿。
  11月14日,红一方面军继续整编,除将赤卫队扩编至25万,留守大城市以外,一口气又把附近的中立部队编入了部队,除在纽约到华盛顿的交通要害上部署2个师的机动兵力,另外10万余众扑向波士顿。
  用马林科夫的观点来说,拿下波士顿,美国心脏地带就赤化成功,可以向全国进军了……





第26章 通向铁幕之路(26)
  当美国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燃烧了8天之后,满载着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的舰队才刚刚抵达亚速尔进行为期一天的休整——坐了一星期船,为保证战斗力,要让部队轮流到岛上歇歇脚、走一走、活动一下筋骨,到预定的纽约港登陆至少还要9…10天功夫,必须保持充分的战斗力。
  在纽芬兰的杜威此时已望穿秋水,每天都在纽芬兰急得团团转,得知部队还要在亚速尔休整一天后,更不顾一切,直接用电报发给柏林方面,要求他们尽快出击,先到纽芬兰与他汇合然后一同回国登陆,登陆地点也可能不能再选择纽约,而要去缅因州。。
  杜威到纽芬兰后,立即就召开了当地驻军会议,以全美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的身份要求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准备回国平叛。所有在纽芬兰和爱德华王子岛上的军官最开始都愣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当他们奋力厮杀在对抗轴心第一线之际,国内居然发生了这种情况。
  最开始他们还把希望寄托在参联会的镇压上,认为杜威实在是过于胆小,居然被左翼一吓连华盛顿都不敢待,直接跑到了纽芬兰。但等到美共连下巴尔的摩、费城、纽约,拥兵十余万之后,他们也忍不住慌了手脚。
  更重要的是,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