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9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意大利首相齐亚诺、英国首相艾德礼、法国元首贝当元帅决定抛弃我们原有在国家利益上观念冲突,全力组建志愿军,投入为保护美国人民生存、发展、和平和自由的战争中。
  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义与邪恶、光荣与卑劣、光明与黑暗、神圣与亵渎之间的大决战,美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一边是美国传统的民主、自由和繁荣的康庄大道,一条是布尔什维克布下的奴役、压迫、萧条的无尽深渊,选择后一条道路就意味着你终身要在社会监控、治安警察、秘密档案和等级制度中度过,永远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为了你们的自由,为了美利坚民族下一代和永恒的信仰,克服心头的恐惧,拿起武器和我们一起勇敢战斗吧。
  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来自心底的无尽呐喊足以克服世间的一切困难。
  英勇无畏、神圣坚定的反布尔什维克志愿军万岁!”
  随后是无穷的呐喊声“万岁!”
  杜威在带着总统卫队指挥部在狮号战列舰上全程收听了广播,霍夫曼所言不虚,除他之外,包括戈培尔和其他欧洲各国元首都表示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布尔什维克,将会战至最后一人!
  “我想,我也应该准备一段演讲。”杜威对着手下沉吟道,“在我们收复纽约之后播放出来,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这是我们拨乱反正的开始,是美国重塑辉煌,确保Makeamericagreatagain!的开始。”
  他的话音刚落,麦克唐纳等人都站起来表示支持,同时向他保证,5天内拿下纽约!
  这态度让杜威很满意,见过了参联会阳奉阴违、阴阳怪气的那一套,目前这批军人们的态度让他很满意,终于有了做总统、做统帅的滋味,那一声声“嘿!杜威!”虽然最初让他心慌意乱,到到了今天却觉得妙不可言。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杜威当然概莫能外,他当了总统快一年,居然只有这几天才品味到大权在握的快感,政治春药刺激下,他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困扰多时的神经衰弱也好了,甚至连眼神都变得有光彩,说话办事也变得铿锵有力而充满激|情了——选举中那个自信满满、人见人爱的杜威又回来了。
  他甚至在考虑一旦顺利纽约需要发表演讲之前是不是请发型师好好搞一下发型,把白头发再染黑——他才40多岁,是主要大国领袖中比较年轻的,比霍夫曼小10多岁,比贝当小46岁,只比最年轻的齐亚诺大1岁,还可以为美国人民服务很多年嘛!再说各国领袖也没有因为美国老打败仗而看不起美国嘛,德国这样都愿意在联合国里给美国第二把交椅,说明大家都是尊重美国大国地位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好好干呢?罗斯福干了4届总统,他接着再干4届也还不到60岁……
  当天夜里听到广播,知道轴心舰队倾巢出动后,大西洋舰队上下也傻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杜威真有本事,不但能把亚美利加集团军搞来,连轴心舰队都请来了。这让海军方面准备拿捏一下的计划立即破了产,金上将虽然在参联会里骂骂咧咧杜威的行动,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他妈是步好棋!”,于是发电报给特纳,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叛变军舰问题,再不解决,等轴心舰队在东海岸登陆并接管防务就来不及了,那样海军将来什么都可能捞不到。
  特纳当然也明白关系匪浅,30日一大清早就站在伊利诺伊号指挥室里,命令通讯军你官向红海军发出电报:“这么重要的电报一定要连发三遍,通报参联会最终立场,给他们15分钟时间考虑,否则不要怪我采取断然措施。”
  漫长的15分钟等待过去了,通讯军官苦笑着摇摇头:“他们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还希望我们不要干涉他们追求正义、追求光明的行动!”
  “我让你追求正义,我让你追求光明!”特纳恼火地一脚踹在厚重的司令塔墙壁上,怒吼下令,“舰载机部队准备!全军突击!将布尔什维克分子的军舰全部击沉!”
  参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一茬——特纳虽然当过大西洋舰队参谋长,不过现在他的身份是参联会代表,绕过英格拉姆下令合适么?
  众人的目光一起投向英格拉姆,特纳也把目光投向英格拉姆,后者叹了口气:“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
  “要加快了,不然这些军舰会死在轴心舰队手中……”特纳焦急地说道,“如果轴心舰队开火,我们是袖手旁观呢还是为他们出气?这是个很难选择的问题,所以……”
  英格拉姆默不作声:如果放任舰队哪怕是挂着红旗的舰队被轴心舰队击沉,那一定会造成内部分裂,可如果为布尔什维克出气而选择与轴心舰队大打出手,显然也不符合德美停战条约的精神和海军的利益。
  就算把这支舰队干沉又如何?德国很快就可以再造一支,然后还可以引入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再说德国还有原子弹,真把德国人逼急了他们是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的。
  想到这里,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海军尤其如此。就算再有道理,也不能无视命令。连命令都不能执行,要部队何用?在此非常时期,本司令官坚决执行参联会作战命令!舰载机准备、全军进攻、消灭叛军!”
  最后半句他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眼里闪动着泪花,可事到如今他没有选择余地——为海军的团结和今后的利益,再不情愿也只能如此。
  1945年11月30日下午,大西洋舰队发出了“全军突击”的命令,所有战舰一拥而上,对他们的袍泽开火,攻击机飞行员们痛哭流涕地把炸弹扔向昔日的袍泽,而他们原本预计要作战的对象——轴心联合舰队却在不疾不徐地向纽约开进。
  12月3日凌晨是亚美利加集团军预定登陆的一天,也是联合国志愿军改变局势的第一步!





第38章 通向铁幕之路(38)
  “同志们,帝国主义列强已撕下伪装,开始赤裸裸干涉起我们的革命事业来了……昨天晚上,包括法西斯魁首希特勒在内,欧洲各国主要反动领导人都发表了讲话,表示要与杜威政府摒弃前嫌、共赴国难。他们有什么前嫌呢?就是法西斯轴心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屠杀美国人民的前嫌,他们要赴的是什么国难呢?就是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这个人吃人、人剥削人的制度!”
  托马斯在华盛顿召开的全党政治局紧急会议上慷慨陈词:“事态发展再一次验证了历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当反动派、资产阶级感受到人民无穷的怒火之后,为让这种腐朽堕落的政权维持下去,不惜向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不惜向最残暴的法西斯政权摇尾乞怜,以出卖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来扼杀革命势力,在巴黎公社、在德国十一月革命、在俄国十月革命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类似的情形。充分说明了一句老话——太阳底下没有任何新鲜事。垂死挣扎的资产阶级为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是什么事也干得出来的,他们的政治字典上就没有国家、民族、自由、民主、平等等等字眼……
  为镇压美国革命,杜威政权向德国人卑躬屈膝地宣布投降,不但答应承认德国通过战争掠夺的领土和各种权益,还放弃美国在外的一切投资和利益,同时赔款给德国2000亿美元,为从希特勒手中借到军队、舰队,他一方面处心积虑把原来叛国的陆军、已被德国人彻底洗脑的Ss亚美利加集团军招揽回国,并违背美国宪政组建非法的总统卫队,一方面又央求轴心直接出兵,前前后后一共许诺了高达5000亿的赔款——简直要把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亿万劳动者血汗凝集而成的家底全送给德国人,如果以前他还遮遮掩掩,那么到今天为止,他的丑恶罪行已全部暴露无遗了!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彻底发动美国人民,扩大工农武装,与国际帝国主义和法西斯斗争到底。”
  托马斯说完,马林科夫紧接着站起来,脸色阴沉地说道:“同志们,历史告诉我们,妥协退让没有出路,甚至放下武器投降敌人都不会重新给我们一条生路,巴黎公社失败后,多少革命者遭到反动派梯也尔政权的屠戮?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后,成千上万的爱国民众,哪怕是放下武器投降的爱国民众都倒在艾伯特政府的屠刀之下,而十月革命最终通过浴血奋战击退了各国干涉势力,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加不能自乱阵脚,应该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敌人其实没那么可怕,所谓的反苏维埃志愿军不过就是5…6万人马,有一支舰队而已,红军现在已有将近30万兵力,50万工人赤卫队,力量比他们强大的多,虽然红海军暂时未能建立,但敌人的舰艇也上不了岸……”
  大西洋舰队分裂成赞同苏维埃政权的少数派和赞同参联会的多数派后,美共曾想方设法加以争取,甚至还提出只要大西洋舰队能放这部分舰队组成红海军,他们可以把参联会扣押的人质全部释放。
  但在金上将派出特纳作为参联会特使去大西洋舰队坐镇后,情况立即就发生了逆转,特纳坚定地表达了金上将的意见——其他参联会成员他谁都不管,只服从金上将,既然金上将本人都无所谓苏维埃的威胁,特纳当然也不会在意。
  所以在听到轴心联合舰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后,他当机立断地掐掉了美共最后一线希望——包括3艘巡洋舰、4艘护航航母、11艘驱逐舰、9艘护卫舰、5艘扫雷舰或其他辅助舰艇在内的分裂舰队最终被大西洋舰队主力全部击沉,到海战最后时刻,特纳甚至疯狂地命令伊利诺伊号战列舰带着部分舰队冲进分裂舰队中央,准备用406mm舰炮击沉所有敢于负隅顽抗的军舰。
  到12月1日清晨,苏维埃政权收到了完整的消息:不但红海军没了,且飞机还提示发现了从纽芬兰南下的轴心舰队,距离波士顿已不过只有600多公里。由于隶属于红空军的几架侦察机先后被德军战斗机击落,所以福斯特等人只知道轴心舰队即将抵达,却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兵力构成,所以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杜威的赔款数量都是托马斯等人捏造的。
  夸大赔款数额到5000亿是为了激起全国人民对杜威当局投降卖国的怒火;缩小轴心干涉军和总统卫队的兵力是为了安抚内部,不要让稍有起色、正在五大湖地区攻城略地的红军陷入恐慌。事实证明这套策略还是挺成功的,虽然一开始士气有所波动,但最后还是成功地稳定了下来,苏军顾问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往波士顿增派了4万多兵力,使他们面对麦克阿瑟的部队增加到了10万。
  由于苏维埃政权内部对杜威和麦克阿瑟之间究竟出了什么事不太清楚,所以主流观点是认为轴心干涉军会在波士顿一线登陆,也做好了相应防御准备。不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本能地认为对手来意可能不会这么简单,便提议要注意其他可以登陆的港口,比如纽约一线和费城一线,不过东海岸的海岸线太长了,到处都是港口,红军又没有海上攻略能力,仅有的红空军搜罗到现在不过只有200多架飞机,难以构成对轴心舰队的威慑,因此他建议主力脱离接触,向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