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种神医-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说定了!”
  这时,杨天辰忽然出声说了一句,旋即大笑起来。
  似乎是对杜仲答应去他们学校,而感到很是兴奋一般。
  “不管你什么时候去学校,我都要提前谢谢你!”
  杨柳一双眼眸凝望着杜仲,轻笑着,一脸认真地说道:“希望你给我的这四年时间,能让我撑下去!”
  一想到杨柳的病,杜仲就情不自禁的暗自叹了口气。
  这种病的概率几乎是千百万分之一,可偏偏就发生在了杨柳的身上!
  一个原本该闪耀整个中医界的优秀女孩,却在这种病痛的折磨下,不得不极其低调却又无比刻苦的提升着实力!
  如果换做一般人得了这种绝症,恐怕早已放弃了。
  但杨柳却一直在坚持着,在与病魔抗争着!
  很难想象,一个女孩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毅力!
  就凭这分毅力,杜仲也得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她!
  面对杨柳那一声提前的感谢,杜仲也不拒绝,直接点头接受了!
  “我们在学校里,等着你!”
  得到了杜仲最终的答复,赵起咧嘴大笑了起来,随后死人便是一齐坐上了交流团的大巴,在杜仲的目送中,离开了医院。
  虽然并不算太熟,但四人来交流的这段时间,也让杜仲学习到了很多!
  四人离开后,杜仲就来到了秦老的诊室。
  “老师,我今天应该学习切脉了吧!”
  诊室里,杜仲一边收拾着药柜,一边张口问道。
  “恩,望问闻都学得差不多,是该学习切脉了!”
  秦老笑呵呵的点点头,张口补充道:“学会切脉之后,你就可以参加一个月以后的匠医考核了!”
  闻言,杜仲大喜。
  在给杨柳治病的那天从李亚东他们嘴里他就了解到,中医的划分一共有四个等级,分别为匠医、玄医、国医和神医!
  匠医代表着,能简单的开药治病,并且懂得药方的医生!
  中药和药方,杜仲在正式拜入秦老门下之前,就已经完全了解了!
  可以说,杜仲的医术早已达到了匠医的水平,唯一欠缺的就是切脉这一点,连切脉都不会,就算去做匠医生考核,也会被直接淘汰下来。
  级别认证对杜仲没有丝毫意义,但匠医的认证却可以让他有国家承认的资格行医了,他现在行医还属于非法行医。
  所以匠医考核他志在必得!
  “在中医四大等级里,每一个级别都有着严格的考核!”
  “上古医术固然厉害,但是你对中医的理解还只是匠医的水平!”
  说到这里,秦老看向杜仲,补充道:“所以,我才希望你能学习中医,毕竟学到自己脑子里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凭空来的,是别人的。而且在这个世道,没有中医的配合,上古医术也很难见人!”
  “而且中医也是博大精深,比如药物的种植、炮制等等这些都是你需要学习的。”
  “我明白!”
  杜仲点头应是!
  他知道,秦老是怕,随着上古医术的提升,他会逐渐的对中医失去兴趣!
  不过,他知道自己的欠缺处,他不喜欢缺点。
  秦老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就开始吧,我先给你讲将切脉的涵义、注意事项,以及各种脉象!”
  说着,秦老站起身来,像是古时候私孰里的先生一样,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的讲了起来。
  “切脉,又称为把脉,是中医师用手按住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
  “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身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会反映在脉上。往往有的时候,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就会发生改变,所以把脉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流传至今!”
  “所谓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包括动脉搏动显现出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有里、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等等。”
  “脉象是脉动反应在指尖上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有直接关系!”
  “医书上记载,一共有二十八种脉象,每一种都不一样。”
  秦老就像是在说历史一般,说到切脉的流传时,脸上也不禁露出一副傲然之色。
  一旁,杜仲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和配合!”
  “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气血。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是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脉象才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在秦老的讲说中,杜仲飞速记忆着。
  “在临床上,中医主要运用‘寸口诊法’,也就是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但近代已经很少运用,所以就不给你介绍了!”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两点!”
  “第一,是人体各静脉都会聚集在肺上,而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在寸口的上方就为太渊|穴,是所有经脉的交汇之处!”
  “第二,脾胃是身体脏腑和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的盛衰跟脾胃功能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也起于中焦睥功能的状况!”
  说到这里,秦老停了下来,呵呵一笑道:“接下来,我再给你讲讲把脉的方法!”
  杜仲点头,之前秦老之不过是告诉他,切脉的原理,接下来秦老要说的,才是真正需要他去学习的!
  “切脉应该在病人安静的时候进行!”
  “最好能让病人坐下来,或者仰卧着,手前臂于心脏摆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手掌向上,前臂平放,让血流通顺!”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对成|人切脉,应该用三根手指来定位,以指腹按触脉搏,三指的疏密,应该按照病人的身高,作适当的调整!”
  “小儿的寸口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以用拇指定关法,不用西分为三个部分,三岁以下的儿童,可以用望指纹代替切脉!”
  “切脉时,常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用力,触按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触按至肌肉从中取脉,名为‘寻’。再重用力触按至筋骨处沉取,名为‘按’。”
  “根据临证的需要,可用举、寻、按或者相反的顺序,反复按触,也可以分为三部,用一指按压体会。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侯,这就是中医中的三部九侯!”
  因为切脉是中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秦老也说得特别的仔细,与之前的三种字诀的讲课方法,完全不同!
  而杜仲,也用心的记忆着秦老所讲的一切。
  “切脉时,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如果病人刚刚经过剧烈的活动,应该让他先休息一会,然后在诊脉!”
  “切脉的时候,要保持呼吸均匀,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细心的分辨脉象,每一次诊脉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当然这个时间和医师水平有直接关系,不过也不完全对应,毕竟有时候某些脉象需要细心体会。”
  “地理和气候,也会导致脉象和正常脉象出现片哈,这一点中医师必须极为清楚!”
  “比如,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
  “那怕是外界环境有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则属于正常的脉象。如果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
  “有了外界因素的干扰,脉象有时就会出现不准确,不可靠的情况!”
  “这个时候,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师可以准确的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是误诊!”
  话声落下,秦老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误诊,对病人的危害性极大,是每一个中医都必须要跨过的一道门槛,而要跨过这道门槛就不简简单单的是依靠理论和学习了,而是需要在不断的诊脉中,累积经验!
  杜仲也是皱起眉头来。
  他没想到,一个切字诀居然比之前的三个字决都还要难,难怪切字诀会成为中医里面最为困难的!


第三十九章 癫痫小孩的消息
  见到杜仲听得更加仔细,秦老这才点点头,继续说了起来。
  “健康人的脉象应该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个部位都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而常见的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为阳为表。特点为脉搏部位的表面比较浅……”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才能感觉到,为阴脉。主病:脉沉而有力,为其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脏腑虚弱,阳虚则脉象沉而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主病为寒证,脉搏用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虚脉,寸、关、尺三部皆无力,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
  ……
  秦老一口气,把28种脉象清清楚楚的都给杜仲说了一通,若是换做平常人的话,师父肯定记不了如此之清晰,徒弟也早已经听得头大了。
  但杜仲却没有任何超出负荷的感觉,反而越听越有味!
  关于脉像的古籍,秦老手里并没有,否则的话只需要仍给杜仲,杜仲看一遍就能完全记下来,也就不用秦老说得这么仔细。
  杜仲本以为28种脉象完全说完之后,秦老就会停下来。
  但事实并不如愿!
  虽然脉象都已经说完了,但秦老却还是一脸严肃而认真的对杜仲提醒了起来。
  “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以及精神状态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
  “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有春弦、夏洪、起浮、冬沉的变化!”
  “年龄月小,脉搏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病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者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等……”
  “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别开来,另外,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会不显现在存寸口,而显现于寸口背侧的,名为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为斜飞脉,这些都不属于病脉……”
  终于,把该提醒都提醒了一遍之后,秦老才停了下来,顿时涌起一股口干舌燥之感!
  拿起诊桌上的茶盅,缓缓的喝了几口,才转头看向杜仲!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记得住吗?”
  杜仲微微一笑,点点头道:“全记下了!”
  早知道杜仲会这么回答,所以秦老也并没有太过惊叹,反而提醒道:“切脉最困难的就是感知脉象最细微的差别,以你的反应力来看,这点应该很容易,但不容易的是经验,这些经验必须从实践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