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种兵争霸在明清-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吴三桂终归是驻守山海关内的大将,稍稍将心头的怒气压了又压,在太师椅上站起身来,对着下面的人吩咐一声道:“来人呀,与这位先生搭一把太师椅过来。再沏上一壶上等的龙井来,吩咐后灶预备酒席。本官想,天都以这般时候了,料这位先生大概还不曾吃过晚饭?你我可边吃边聊。”说着,伸出手对着来人做出一个请得姿势。这可十分难得,也让来人有些稍感意外,不由也对着吴三桂十分客套的拱了拱手。

待家人将一把太师椅摆放在吴三桂的身旁,此人这才与吴三桂分别落了座。吴三桂这一回,将身子稍稍倾向前一些,又复对此人开口询问道:“不知先生此来,到底有何事想要托付于三桂?请先生但讲无妨。如三桂能帮得上先生的,自是绝不推辞。”看上去,这位吴总兵这一回,对来人显得十分的真挚。

只见来人不增说话之前,却是先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来。随即,这才对吴三桂开口言道:“小人这次前来,实在是因为不忍目睹一桩惨祸的发生?总兵大人,你可知晓,如今你已经是命不久矣?”来人的这一句话脱口而出,将吴三桂给吓了一跳,不晓得自己,究竟又是有何等大祸,降临在了自己的头顶之上?

唐枫这一次倒是安安稳稳的,乘着商船直接到了连运岛。又带着二来和后来登上商船的,那余下的十几个特战队的军校,随着张旺财到了盖州暂作休憩。毕竟此时天色已晚,众人又劳累了一路。待与张旺财简单的吃过一顿饭之后,他便同二来自去休歇。只等着明日一早,带着人火速奔回冰雪城。

随后,就得需要这么一直等下去。何时,听说山海关那面,吴三桂于大清八旗再次动上了手,而那时就是东北军真正出兵的日子。这一次,唐枫是打算由自己亲自领兵,将那辽东境内有名的产玉的地方岫岩,旋城,永宁,以及自己真正要攻打的复州,和如今已经演变成冰雪城经商口岸的盖州和连运岛,一口气都将其拿下来。如此一来,将冰雪城的势力范围也逐渐扩大几倍至多。至于将其打下来由何人去统管?或者大清的八旗会不会再度对自己反扑过来?他对此倒不显得有多么担心。毕竟,如今辽东境内的汉人还是有着很多的。不愁在这里面,能找不出适合的人选出来?

而此时得东北军的一支主力队伍,正由曹文诏统率着,设法渡过了鸭绿江,日夜兼程的赶奔铁山。而此时得多尔衮,亦是领着手下的八旗精锐穿过义州,直抵高丽境内。并且,其手下八旗铁骑只是从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这三处经过,根本都不曾浪费多少气力,这三处州府,却是望风而降。尤其是这庆州府内,朝鲜国所设的两座兵营左兵营、右兵营。更是在于八旗铁骑头一次见仗之时,就被对方打得七零八落的。这也是这三座州府,肯主动对大清纳降的主要缘故。这无疑引起来了,李氏王朝对其所犯来敌的恐慌。

再与多尔衮几番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高丽人做出一个较大的让步,同意对大清俯首称臣,并照着两国之间所立下的契约,让昭显世子李澄以及李淏充作人质。只是有一条,需要保全朝鲜国,不会被如今新建立起来的大清国所吞并。而多尔衮代表皇太极,对此是一一照准,眼下就是等着朝鲜国将昭显世子李澄以及李淏送到自己的大营之中。自己也就可以凯歌而还,回去让皇帝好好看看,自己也并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只是多尔衮不知道的,就在他在这庆州府按兵不动,等着朝鲜国来使的时候?曹文诏已经带着手下的东北军铁骑通过了铁山,穿过了宣州,到了忠州牧。而在此地,曹文诏为了不引起对方,对自己这一支人马的怀疑,便也暂时将兵马临时驻扎下来。又命人去忠州牧去寻那忠州牧的长官,到自己的大营里与之会面商谈?而朝鲜国明显对于这一次两方来敌,没有做好与其两线作战的准备,这才使得多尔衮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乘虚长驱直入。

而相比较起来,曹文诏就显得有些温文尔雅。只是带着手下人马设法绕过高丽一些府州。一直等到了忠州牧方才停下,并又命人去主动与对方去沟通。

(求收藏求订阅)

 第七百零一章纵观九洲犹虎豹,驾驭四海未桑麻



第七百零一章

让高丽人所不曾想到的,就是新成立起来的大清国,竟突然对其展开了突袭这件事。// 这也无疑使得一直敬奉大明崇祯皇帝为天下正统的他们,对此深感危难之极。朝鲜国的朝廷内部,顿时为之乱成了一团乱麻。以朝中柳城以为首的大臣,建议如今大明朝都已然自顾不暇。更是无从顾怜到自己的这偏隅小国?当主动孝恭与大清国,方为延续国本之上策。并且,应当还主动派出世子去为其人质。

而以崔承赞为首的另一拨大臣,却是只赞成派出世子这件事情。并对国君直言,此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应当还是设法乘船从海上去往大明朝,找寻那崇祯皇帝商谈为朝鲜国出兵一事。就在此时,曹文诏派出来的东北军特使却是到了高丽的京都。将其来意对其国君详细叙述一遍之后,到让其国君对此颇为好奇。毕竟,东北军根基尚浅,名声也没有大得,足以让周边的小国闻风而生服顺之心。

虽然是汉人的人马,但却并无任何正宗的名义。以致让这位高丽国王对这位东北军的特使,显得并不是十分的热络。且待其也并不是像多尔衮,所差来的信使那般的规格。换句话说,对其态度是不冷不热。以其相待东北军特使的态度上来看?竟似将东北军视作一群马匪一样。而对于曹文诏所写的那封信函之中提及的,主动出兵帮其御敌一事,也明显不是十分响应的。因为,对于大清八旗铁骑的战力,这些高丽人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说根本无从抵挡的住。

而以自己这一倾国之力,都无法能遏制住八旗铁骑。对于这么一群,现在仍然处在发展之中的东北军来说,更是绝对不太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其名不正则言不顺。东北军又是以何等身份,前来与高丽谈联合的事宜的呢?若是东北军主动投效与朝鲜国,这位李皇帝倒是对此深表赞同。

可曹文诏明显也早就想到了此处,只是让信使明面上带过来两件东西,把与那朝鲜国君去看。因曹文诏当初本是大明的一方将领,有着自己的文书印绶。后来虽然投靠了东北军,甘愿在唐枫的手下听用,可这套大明的官印可始终都不曾丢掉。这两件东西之中的一件就是曹文诏的官印,另一件,却是一个度牒,上面刻着一行精细的小字。

等那国君看完这两件东西之后,却是对此惊异之极。不由从那度牒上面,竟然连想起一件陈年旧案来。当初大明皇帝朱元璋特别对那位太子朱标甚为看重,可自从朱标身染重病,不治而死之后。便又将目光投射到了其子嗣朱允炆的身上,索性将其立为皇太子。可却是没有想到其四子朱棣对此心怀不满,也就此埋下了一段祸事。在朱元璋刚一蹬腿之际,建文帝矗立国朝之始,朱棣还是显得,对建文帝很是驯服。直到其担心各地藩王作乱,大兴削藩之举措。朱棣便开始起兵作乱,最终,建文帝不敌,在宫中放了一把大火。而他自己的下落,却也就此成为一段谜案。

因为,当初朱棣闯进宫中之后,立命手下将校将火扑灭。开始逐个宫中,仔细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因为,南京城四座城门都已经被燕兵牢牢地守住。别说能混出去一个皇帝?就连一只宫内的苍蝇,都休想顺利的能度过关卡去。可即便如此,那位建文帝却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竟然在宫里宫外都根本不见其踪迹?

朱棣本来还以为是哪一位大胆的朝臣,将其私匿于自家之中?又在满朝文武的府宅之内,细细的搜捕过一回,依旧是不见其下落?最后,将宫内的宫女太监妃子们连带贵妃等,都统统集合到一块。对这些人动用大刑之后,才从一个久随侍与建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

等他赶到了一个太监的屋内之时,却是只见在地上留有一件皇袍和帽子。除此之外,就是还留有满地的头发。不用问,这位建文帝一定是趁着宫内混乱之际,剃了头扮做和尚混出宫外?自这以后,朱棣虽然是登了基,也当上了皇帝。却依旧在心里留有一块心病,便又将锦衣卫又重新恢复起来。在朝野上下,拉着大网来回的搜索了无数遍之多。却还是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关于建文帝的消息。

最后,又名郑和下西洋,逐个国家的去拜访,并且每到一处,必先带着人马,去参拜那些寺庙。可最终结果,建文帝还是杳无音信。这个人,就好像当真不增在这世上存在过一般。而当年,朱棣作乱之时,恰巧当时朝鲜国的一个世子,正作为人质待在南京。也听说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待其回国之后,便将这件事情记述在朝鲜国的李朝实录上面。故此,这些高丽国王对这件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都是听说过的。

如今,这件度牒上就写着这么一段尘封往事。将这个和尚的一生,详详细细的尽都记述再此上。事情详细且精准的,容不得对此来上半点怀疑?随后,那个信使又与怀内,摸出一件小小的玉印出来。这一回,这位高丽国王对此事深深信服不已,认可了曹文诏信上对其所述,关于现在的东北军的主帅唐枫,就是建文帝的后裔托名在此地。也就由此决定下来,与冰雪城合兵一处,共同抵抗来犯之强敌,誓要将这只大清国的八旗铁骑,给他彻底的打残废了。

这才命信使带着自己的两个世子,以为来往的信差和人质。又特意修书两封,一封便是与这位孤军深入其国内的,东北军大将军曹文诏的。另一封,却是与那位素未谋面的东北军主帅唐枫的。其上面之言辞恳切,且承认其身为正统。甘愿将其奉为正朔,并将高丽主动归为其附属之国。

而曹文诏再见到了回文之后,心中也是对此极为的高兴。不由暗中赞叹,函可大师的这一计策照实是高妙的很。只是不晓得他从那里,讨弄出来的这个度牒和玉印来的,竟然伪造的如此细腻,使得自己当初都分辨不出来?问题是他也不增见过建文帝的度牒和其玉印。自然还有朝鲜的那两位贵使,昭显世子李澄以及李淏,还有随同其一起来的崔大臣。关于这两位世子,曹文诏责令其心腹手下,统领一骠骑兵,将其连夜护送前往冰雪城,去见那位建文帝的后裔,如今的东北军主帅。至于这位崔大臣,对于大明建文帝的后裔所属下的军队,感到十分的亲近。

便由他牵头,将本来以溃散开的高丽军校聚拢到铁山。调归曹文诏统一统辖,并且,又担心曹文诏粮草带来的不多?索性,又替曹文诏筹集到了足足的二十五大车的粮草。又担心东北军驻扎在这帐篷之中,抵御不了这夜中的寒冷。又发动起来当地的百姓连同高丽军校,没日没夜的给东北军的骑兵,连人带马的搭建起来一片暖暖和和的连营来。至于当地的高丽姑娘们,一见到东北军的骑兵,无不是对其倾慕不已,恨不得再其回返冰雪城的时候,能将自己也一同打包带回去。但凡因为出营有所公干的军校,无不是在其身前左右围着一些高丽姑娘。主动相邀其到自家中去坐上一坐?自然,更有一些胆量大的姑娘,索性就将一些有事出入营盘却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