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拿什么说动拓跋珪?”

“这个简单。”崔浩说道,“金银珠宝,本是身外之物,这个可以拿来贿赂左右,刀枪剑戟,锅碗瓢盆,那是他们最需要的,大人既然可以生产,也不妨给一些给他们,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么做对于他拓跋珪也有莫大的好处。”

段业神色严肃起来,道:“你说下去。”

“拓跋珪此子,小可是从来也没有敢小觑与他,事实上,小可以为,当今天下,除了大人之外,唯有刘裕和这个拓跋珪,有希望问鼎天下。”崔浩肃然道。

这小子眼光果然还是不错,段业颇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问鼎天下么,这个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段业是不敢贸然居功的,不过如你所说,拓跋珪此人,确实不能小觑,他的可怕程度,一点不在刘裕之下。”

“但是这个时候,他还太过弱小,所以我们要帮助他。”崔浩阴笑道,“如果慕容冲在河北保持存在,那么可以肯定,拓跋珪这辈子几乎没有机会,因为鲜卑人一定会奉慕容冲为主,拓跋家族得不到鲜卑人的全力支持,也就根本没有任何希望入主中原。”

“所以呢?”

“所以,他们必须不惜一切的击败慕容家族,这一点,慕容冲的人,之前也一定看见了,但是那时候,慕容家族的领袖,是慕容垂,先击败慕容垂,取得慕容家族的领袖地位,对于慕容冲来说更加重要,所以那个时候,慕容冲不惜纵寇入塞,冒着很大的风险,也要先拿下邺城龙兴之地。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慕容家族一定会全力防堵拓跋珪的入塞,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段业闭上眼睛,仔细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崔浩的想法,虽然大胆,但是也很有道理,事情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拓跋珪真的有志于想做出一番事业,那么他是无法拒绝这个提议的。

政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和互相利用,拓跋珪现在做这个买卖,几乎是稳赚不赔,那他当然会做。

他会做,那么这个买卖几乎就可以做了,但是段业现在还得算清楚,做了这个买卖,自己能得到多少,会失去多少。

段业睁开眼睛,看着崔浩,道:“如果他答应了,你说说看,这件事的后果,会怎么样。”

一般来说,这么讲话,就表示基本已经同意了,崔浩也严肃起来,道:“大人,如果拓跋珪答应,那么第一,慕容冲一定会失败,但是我料想,他们会坚守邺城,刘裕如果全力进攻,邺城可能会丢,第二点,蓟城一线,可能会危险,此外,拓跋珪可能会多路入塞,大同一代,大概也难保。”

“不能让刘裕打下邺城。”段业直接的说道,“那样一来,整个天下都会震动,刘裕也会直接变成天下瞩目的人物,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利益。”

崔浩没有想到段业居然如此快的就抓住了事情的核心,忙道:“大人,那正是我们下一步的关键。”

“喔?”段业来了兴趣,“你说下去。”

“之前放拓跋珪入塞,当然只是一个前奏,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人的影响力,消弱大人可能的对手的势力,同时,让这天下尽可能乱一点,乱得时间长一点,甚至越长越好,因为大人毕竟是在西北,影响力不比中原,如果我们在发展过程里,中原已经完成了整合,那对我们是不利的。”

崔浩的意思,说白了,是使得中原大地维持一个均势,就像后世的大英帝国一样,始终要确保欧洲维持一个比较均衡的分裂,任何势力如果强大,英国一定会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围攻这个强大的,法国如此,德国也如此。因为一旦强大的国家完成了整个地区的整合,英国也就失去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果不其然,崔浩看了看张衮,道:“大人,我们在江南还有些人马,这第一步,自然是要造一些刘裕意图龙飞九五的传言,通过青楼茶馆酒肆等地传播,务必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刘裕有自立的野心。”

段业摇摇头,道:“刘裕现在的身份,说他想自立,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是没有多少人相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信,我们就赚到了,更何况他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这些人现在不信,不等于将来不信,而且这种消息,就算他们不信,但是也一定会牢牢记住,等到别的事情发生了,原本这些不信的,这些相信刘裕的,反而会变成最坚定的相信者,大人您说对么?”

段业轻轻点头,崔浩这个小子,对于人性的把握也实在是太可怕了。

“接下来,我们将会去联系王家,桓家,郗家,当然,还有谢家,呵呵呵,这些个世家大族,早就没了过去的精明,有些有的没的话,他们的族长们或许还足够英明睿智,但是底下的人,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相信一个寒门出身的人,想要趁机夺走他们的一切,把朝廷从门阀手里拿走。他们没有道理不信!”

见崔浩说的斩钉截铁,段业轻轻摇头,道:“是的,他们会信,但是,靠着这个,也还不足以让刘裕被牵制,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败岂是天注定(3)

“大人您说的一点没有错,这些当然不够,这些么,只不过是必要的铺垫。”崔浩笑道。

“那么杀招呢?”

“杀招是蜀中!”崔浩终于说出来了答案。

段业有些惊讶的看了崔浩一眼,这个小子果然厉害,思路的跳跃性也未免太大了吧,从江南到蜀中,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可是崔浩却没有接着谈下一步的计划,而是朗声道:“以长江,黄河为界限,则大可以把天下大势分为南北。所以说,河北、江南为天下制胜之地,而挈南北之轻重者却在川、陕。对于偏安江南的晋国来说,他们之所以还能偏安一方,所倚靠的,无非是长江天险罢了,而蜀中之地,据长江上游,下临吴、楚,其势足以夺长江之险,如今苻诜占据蜀中,则足可以威胁荆襄,且此人精明强干,虽然年轻,但是上一次在江南三路大军北伐的时候,除了苻宏指挥有方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苻诜及时出三峡,奇袭荆州侧后,这才让已经深入关中的西路军桓家叔侄后方不稳,奠定了,整个逆转胜的基础呀。“”是啊。“段业也摇头叹息,虽然他早就知道,淝水之战后,东晋的那一次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历史上就没有成功。况且段业也不希望他们成功,如果他们成功了,还要自己干什么呢?

只是段业那时候还在西域征战,而且也没有条件建立强大而完备的信息网,等到在敦煌当了太守后,才搞到了当时的战报,也大概对于那次北伐的细节有了些了解。

虽然历史的大势,依然没有改变,可是段业心里还是觉得蛮可惜的,因为那一次的三路齐头并进,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比历史上谢玄主导的那一次要好,只可惜依然功败垂成,除了让段业唏嘘之外,也让段业感到了一丝庆幸,也正因为如此,段业才有机会和空间。

崔浩笑了笑,却突然说道:“大人,您觉得蜀中之地如何?”

段业差点就脱口说出辣子和妹子了!

确实,段业在后世,对于四川这个地方印象极好,这里气候温和而湿润,女人漂亮而泼辣,川菜又辣又可口,生活安逸而平静,人心总体也不错,环境也基本没有污染,不论从哪个地方来说,四川都是一个极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段业如果现在没有来到这个时代,很可能就在四川生活了。

见崔浩一直在等话,段业说道:“蜀中之地,天府之国,物产富饶,自成体系,而且也是用兵之地。”

“然也!”崔浩抚掌道,“蜀中之地,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偅,西近邛、笮马旄牛。其宝则有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犛、犀、象、毡、牦、丹黄、空青、桑、漆、麻、苎之饶。可以说蜀中区区一州之地,富饶程度堪比北地之和,据有蜀中,兵甲粮草无忧。此外,蜀地地多盐井,获利丰饶。小可方才听说大人在这里也大开盐井,而且靠着种种巧妙的方法,让这里也能获利甚丰,那么一旦到了蜀中,大人的获利岂不是十倍百倍?”

段业听了却笑道:“你这小鬼头。你这意思,莫非是建议我夺取蜀中么?”

“现在当然条件不足。”崔浩说道,“不过,大人的方略,不是先全有凉州么,等到凉州在手的时候,大人就该慎重考虑夺取蜀中的事情了。”

见段业未知可否,崔浩忙道:“大人的基业起于凉州,但是根本不是关中,就是河北,别无他想,那么大人如果想统一天下,则必须从北朝南打,而可以预见,大人最大的对手,很可能便是刘裕,而刘裕的根据地则一定是江南,以北方对东南,则蜀中就是不可缺少的地方了。大人您看,蜀中据长江流域的上游,以北方进取南方时,取得蜀中便可顺流长驱,直下东南,而对江南来说,以南方对抗北方,确保蜀中可以屏护上游,可见,蜀中是兵家必争之地,大人如果不取,就会被人家给抢走啊。”

张衮这时候也说道:“蜀中居天下之上游。对于在江南的国家来说,只要蜀中还在手上,江山就没有问题,而如果蜀中丢了,灭亡几乎就是不可以你转的事情。同样,对于北方来说,只要有了蜀中,自己又不出大的失误,则夺取天下,则大为容易,请大人要仔细考虑。”

段业想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历史上的刘裕在取得了军政大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别的,正是迅速统兵溯江而上,趁着割据蜀中的谯家内乱,一战而定乾坤,收复蜀中,这才安心。

不然的话,上游如果一直有敌对势力的话,江南的侧后就一直受到威胁,哪里敢轻举妄动呢?

崔浩又说道:“战国时期为巴、蜀之国。巴、蜀分据两川,秦惠王趁巴蜀两国相攻,遣司马错统兵伐蜀,击灭蜀国而并其地。而秦国之所以强于六国,天下莫可当也,归根到底,是得到了巴蜀这富饶的土地,从此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源,不仅增强了其国力,且改变了对楚国的战略态势。巴蜀之地成了秦胁楚、攻楚的一个策源地。彼时楚军虽然精锐闻名天下,可是每每楚军想在中原与其他五国合纵之时,秦军只需要稍微在峡口制造点动静,楚军就不得不快速回防,可以说占尽了优势。再说三国之时,邓艾刚刚灭蜀,即上表建议经营蜀地为伐吴作准备,因为趁着一战攻克蜀中的气势来打江南的主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因为那时候,江南人心浮动,而魏军大有席卷天下的气势,按照邓艾的想法,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备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兵不血刃,拿下江南,邓艾虽死,但后有王濬在益州经营水师,图吴上游。而晋国代曹魏后,羊祜的战略大概也和邓艾雷同,他主张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会袜陵。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结果果不其然,大军齐头逼近之下,东吴一战而溃。”

崔浩一口气说完,段业也一直点头,最后说道:“你的建议,我会仔细去考虑的,那么你具体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