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和妈也没来多久。我们吃了饭的……”林文健妞妞忸怩,有些忐忑不安的说。实际上,他和他母亲七点不到就骑车赶到了米粉店,然后两人就站在米粉店的门外等着王勃的到来。
  “就是,勃儿,不用麻烦了。我和建娃在屋头吃了早饭的。”林文健的母亲刘素芬出声,赶紧把装在塑料袋中的鸡和鸭子递上去,“勃儿,也没啥子给你拿的。这是屋头自己喂的鸡鸭!”刘素芬冲王勃说,脸上的笑容讨好而又卑微。
  王勃见了,赶紧双手接住,打开一看,白色的塑料袋里装着两只杀好的鸡鸭,鸡肠鸭肠,鸡心鸭心等鸡杂鸭杂也清理了出来,各自装在一个透明的食品袋中。
  “娘娘,这,这咋个好意思喃?简直太不好意思了!”王勃嘴里说着客气话,而后合上手里的塑料袋,喜形于色的冲身边的林文健说,“安逸安逸!这鸡,中午的时候喊我妈去农贸市场买点芋儿来红烧;鸭子整个酸菜鸭!文健,中午你不要走,咱两兄弟将就你带过来的好东西好好喝一杯!”
  林文健和他母亲一开始都有些局促不安,担心自己手里送出去的东西他这个同学看不上眼,现在见王勃颇为欢喜,紧张的心情便为之一松。
  王勃领着林文健和她母亲进了旁边的老店,向在后厨忙碌的父母介绍了林文健的母亲刘素芬。刘素芬看到了王勃的父母,立即“哥哥”,“姐姐”的喊着,姿态很低,笑容也极其的谦卑。
  曾凡玉和王吉昌都是好客之人,当即一边热情的招呼两娘母,一边张罗着要给两人冒米粉。林文健和他母亲自然又是一番推脱,不过却拗不过被王勃提前打过招呼,介绍过情况的王勃父母的热情,非得给两人冒两碗米粉暖暖身子,不得已,两娘母只有接受了。
  这时,王勃又适时的将林文健一家送的鸡鸭拿给自己的父母,将他刚才对林文健说的话又说了一遍,让他母亲得空的时候把鸡鸭整了,他中午要和他同学喝一杯。王勃的母亲连说要得,而后就开始笑呵呵的感谢起林文健的母亲来,说他们实在是太过客气,打空手来就行了,还拿东西,搞得他们多不好意思的。
  看到王勃父母热情的招呼以及脸上那自然而然,毫不做作的乐呵呵的笑容,林文健和他的母亲刘素芬,心头残留的忐忑和不安这才完全消除。
  两娘母端着鲜香麻辣,热气腾腾的米粉碗吃米粉的过程中,王勃又将米粉店的店长,他干姐曾萍喊了过来,让他干姐等林文健的母亲吃完早饭后就给对方办个入店手续,包括工作服什么的,也尽快给对方准备妥善。林文健一边吃着米粉,一边看着王勃细心周到的为他母亲安排考虑,心头顿时感动得无以复加,以至于眼圈都开始泛红,匆忙低头,借着吃米粉掩饰了过去。
  他在心头想,以后王勃如果对他但有所求,哪怕刀山火海,他也定会为对方趟上一趟。他这辈子有王勃这个朋友,足矣!
  ————————————————————————————————
  十一月匆匆的过去,十二月悄悄的来。
  今天是十二月份的第一天,也是王勃写《乡村教师》的第四天。经过四天密集的写作,《乡村教师》的整体进度也过了一半多。前期跟科幻毫不沾边,又偏又土又闭塞,很穷很冤很造孽的山村情节已经被王勃用他那虽然朴实,但却老练的文笔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出来,现在,他正在写银河碳基联邦的清扫舰队使用四维波束扫描隔离带内的行星,进行恒星摧毁前的文明等级的鉴别。这段鉴别并摧毁之的情节,由于带上了广袤宇宙的背景,王勃的笔锋便出人意料的随之一变,从之前描写山村时带着土腥味的质朴和内敛,转换成了一种恢弘大气,壮观华丽的用笔!如果仅仅看前后两段文字的文笔,那么一般人绝对会看成是两个人在写。
  实际上,《乡村教师》之所以优秀,在“刘电工”数十篇科幻短篇中出类拔萃,别具一格,除了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外,在描述地球之事和宇宙之事所用的截然不同的文笔也让人称道:
  一个土,一个洋;一个简单内敛,一个繁复华丽;一个接地气,带着土腥味儿,一个高大上,不食人间烟火……不同的笔触和迥异的文字风格带来了美学上的强烈反差,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交替穿插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体验到不一样的意境,进而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然而,“刘电工”毕竟是个理工男,他为人称道的是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脑洞大开,常人所所无法想,也想不到的惊天创意而非他的文笔。“刘电工”的文笔,坦率的说,算不上优秀,至少跟他的想象力相比不在一个维度上。这也是前世的“刘电工”已经在科幻圈爆得大名,但还是经常被传统作家所诟病和看不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文笔不行!入不了传统作家的法眼!
  而王勃,在重写《乡村教师》,包括他以后将要陆续借鉴的中篇《流浪地球》和长篇《三体》时,便希望通过自己超越“刘电工”一大截,和一流作家比也豪不逊色的文笔,结合“刘电工”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一加一大于二,创作出震惊中国,惊动世界的雄文,大作!
  目前看来,在“慢工出细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切进展顺利。已写出来的五六千字,王勃反复重读了好几遍,和前世记忆中“刘电工”的原作比,王勃觉得完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体来讲,到目前为止,王勃的“借鉴”工作大体流畅而顺利。特别是当他经过几天连续高强度的写作后,当初在大学时那种一心下想要一书成名天下知的已经很久没感受到的写作热情和写作状态又回到了身上。
  不过就在刚才,他在描写银河碳基联邦舰队的清扫行动这段情节的时候,遇到了几个技术问题,比如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到底处于银河系的第几条悬臂他就稀里糊涂,不清不楚,需要查询相关的天文学资料才能确定下来。
  这种技术上的细枝末节,完全可以等整篇文章的初稿完成之后再来补充修改,但王勃却是一个性格上追求十全十美,十分“轴”的一个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他的心头便始终会有根刺,刺得他坐立不安,心绪不宁,难以将此问题跳过去写后面的内容而总想将其先除之而后快,他的心灵才安宁得下来。
  在写作上,王勃就是这样一个吹毛求疵的人。这种性格的养成,跟前世他用电脑写文不无关系。用电脑写文时,遇到任何问题,他都可以马上问度娘,百度百科乃至翻墙访问谷歌和基维百科。现在坐在教室里,没度娘可问,而且今年才1999年,谷歌好像也还是在娘胎之中。
  王勃看了看表,三点半,离第二节课下课还有十来分钟。
  “小清,剩下的两节课我不上了。我要去一趟图书馆查点资料。待会儿如果有老师问,你就说我肚子痛,去医院看病了。ok?”王勃合上笔记本,结束自己的写作状态,对身边的廖小清说。
  “啊,你要去图书馆查资料?不能等周末的时候再去吗?”廖小清有些讶异的道。
  “卡文,我等不及了。需要立刻知道答案。拜托拜托。”王勃冲廖小清一笑,心头却在想在待会儿去了图书馆要不要给自己的“未来的丈母娘”打个招呼。
  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呢?
  tobeornottobe?
  这是一个问题啊!


第458,再遇

  接近月末,老瞎拜求,求……
  ————————————————————————————————
  提前两节课放学,王勃带上自己的书包,去到车棚取了车,然后直奔图书馆。王勃在教室的时候还想着要不要去跟梁娅母亲程文瑾打招呼的事,但是后来一想,今天不是周末,现在也是上课时间,自己却翘课跑到图书管,在一些正派人士的眼中,这多少都是逃学旷课,不务正业的行为,还是不见为妙吧。
  因为上次有关天文学的几本书的索引信息全都被王勃写在了笔记本最后一页的“参考书籍”上,所以这次来面对一排又一排浩如烟海的书架,只需要照着索引信息按图索骥,搜寻起来毫不费力。
  找到了参考书后,王勃将三本用得上的书拿到书架前的阅览室查看起来。为了避免被自己“未来的丈母娘”发现,他特意找了个远离并背向阅览室门口的地方。
  几个似是而非的技术问题在参考书的帮助下很快解决,王勃就打算离开。他看了看四周,发现阅览室的人很少,连上他,也就五个人,其余四个,全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一看就是退了休的。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除了他,一个都找不到。此时,四个老人,各自坐在阅览室的一角,桌前放一个茶杯,正津津有味,悠游自在的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感觉到阅览室的清雅和安静,完全是一处比闹哄哄的教室更加安逸舒服的写作之地,王勃刚刚抬起来的屁股就又黏在了下面的木椅上。而且,在这里码字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若再次遇到需要查资料的地方,他随时可以到后面那堆书海里面去寻找答案。这点,对于他这个很“轴”的,有写作“怪癖”的人而言尤为重要。
  于是,王勃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接着上面的故事,继续埋头创作起来。
  ————————————————————————————————
  坐在馆长助理办公室内的程文瑾合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她的整个人,整个心,完全沉浸在了菲茨杰拉德这位美国二十年代最优秀的大作家用最精美的文字所构筑出来的那个亦幻亦真,像梦境一样美丽的繁华世界——高耸的纽约天际线;美丽的长岛;长岛上硕大无朋的豪宅;一座又一座漂亮的蓝色大花园;花园内,男女像飞蛾一样穿来走去,拿着香槟,举着美酒,掩映在群星之间。还有那绵长无际的私人沙滩;沙滩上穿着清凉,恣意而悠闲晒着太阳的男人和女人;那轰鸣的,划破长岛海峡海水的汽艇以及跟在后面拉出道道白沫的滑水板……
  程文瑾闭目合眼,掩卷长思,用自己匮乏的想象力,想象着书中那让人眼花缭乱,心生向往的上流社会。
  然而,当繁华,鲜花,香槟,美酒,闪着金光的劳斯莱斯……这些代表着上流社会的符号很快过去,破灭之后,便迎来了冰冷的现实。《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的最后一段话突兀的跳入了程文瑾闭着的眼帘:
  “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那绿灯正像高/潮欢快的未来,在我们眼前一年年褪去。它现在躲开了我们。但没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臂伸得更长。总会有那么一个清朗的早晨,我们便这样,扬着船帆,迂回前进,逆水行舟。而浪潮奔流不歇,又不停将我们推向过去……”
  “真是一本好书啊!”程文瑾低声感叹了一句,张开褐色的眸子,如同才从梦中醒过来一般。每当看过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后,她都有这种感觉。而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带给她的感受,对她产生的冲击尤为深刻。
  程文瑾看了眼左手腕银色的女士手表,竟然都五点过,接近下班了。于是,程文瑾匆匆站了起来,拿起《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朝二楼走,打算把书还回二楼的书架后就准备下班。
  通过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