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完美生活-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明明是告诉自己,他们已经知道绑人的是初五了。糟了糟了,这下完了。怎么办?他们不会抓了初五去找老太君治我的罪吧?不对,要是真抓了初五,这会儿,他们还来试探什么?是要提醒我,警告我?
陈行头上直冒冷汗,脑袋里胡思乱想,猜测着沐清与陈徥的意图。
直到沐清与陈徥出了房门,他都没有察觉。金粟唤他,他才睁开了眼,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头疼难当,似乎真的发烧了。
沐清与陈徥走到暖霞居大门,沐清开口问道:“大哥,你看四哥做贼心虚,一听初五的名字,连都变了。哼,让他这么舒舒服服地装病,真便宜他了。”
“算了。好歹他是你四哥,这次教训了他,又给他提个醒儿,想他会收敛些。再说,那火也不是他放的。”
陈徥叹了口气,宽慰沐清:“一家兄妹,老四性子跋扈,却不至于狠绝到害你性命。”
“真是的,初五怎么跑了呢?要是抓到他,四哥哪里还有余地狡赖。还有小六,也是四哥被吓的那晚后就不知去向了。到底谁在搞鬼?”
“不知道……线索就剩下李家解库了。”陈徥摇头叹道,却瞧见了陈念和陈彻父子俩向暖霞居走来。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六十九章 对策 
沐清与陈徥恭恭敬敬地上前行了礼:“大伯好,二哥(二弟)好!”
“大哥、小妹安好!”
“嗯!来看四哥儿?”陈念开口问道。
“是!大伯和二弟也是来看四弟?”
“嗯!难为你们兄妹俩还惦记着四哥儿,有心了。徥儿,趁着你还在杭州,有空多到彻儿屋里坐坐。小时候你们兄弟常耍在一起,如今大了,各有各的心思,倒不凑在一处了。”
陈念恍惚了一下,似回忆起当年往事,颇有些感概。
“大伯说的是,改日我定到二弟房里讨茶喝。”陈徥拱手作揖,牵着沐清让开了路。
陈念略略颔首,领着陈彻入了大门。
从始至终,陈念没有看沐清一眼。他的目光,似乎都在要落到沐清身上那一刻自然而然地错了过去。倒让沐清好生疑惑,这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却让人有刻意之感。
沐清忍不住回头看了那对父子,却在同一刻,陈念也回过头来。沐清一惊,下意识想扭头不看,却发觉大伯的神情似乎穿透她看着别人。
只是一瞬,大伯恢复如初,对她笑了笑,转过脸去。
“看什么呢?”陈徥见沐清愣愣地盯着大伯与二弟的背影,不禁停下来问道。
“没,没什么……”沐清耸耸肩,“三哥还等着呢,小白做了好吃食,咱们赶紧回去吧。”
“嗯!”
沐清拉着陈徥的手,沿着悠长的小径离开了东院。
却不知,身后的陈念早已经停下脚步,一直看着那个蹦蹦跳跳的小身影消失,嘴里咕哝了一句,才继续往内院去了。
天空中浮云飘过,半露脸庞的太阳也跟着时隐时现。
暖霞居书室内。
陈念立于书架前,随手拿着一本札记翻看。
他身后立着张三尺长的红木书案,桌上白玉笔架上垂着三支大小不一的狼毫,同质虎形白玉镇纸压着三两张白宣,最上面一张显然是书信一封,最后还扣着一方红色印鉴。
周氏站在书案的另一侧,双手交握,像是等着陈念答话。可半响不见动静,她只好先开口了:“大哥,您看这事儿?”
“当初,我就劝他别去眉州,他偏不听……唉,这里面二娣妇也费了不少心,推波助澜,酝酿了那么久才抢了眉州的铺子!如今有事,怎么倒想起我来了?”陈念没有一丝嘲讽、揶揄之意,平静地陈述一个事实,更多的是无奈。
周氏有些站立不稳,拿出帕子拭干鼻尖的细汗,说道:“这也不能全怪二郎,对方说话冲了些。他那会儿一时气性上来才夸下海口,想要一较长短,所以才在茶会上竟下那上品的魁首白牙。事后数日,结果被取了明年边销的资格。他才急忙打听清楚人家的底细,晓得对方是马家的旁支。”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连对手的底细对哦偶没摸清,就敢下手,不知天高地厚。哼,现在闯祸了,怎么不找周大人帮忙?反倒求我这无权无势的大哥?还不如去求老太君。在马家,总是老太太最能说上话。”
陈念虽然责备了几句,可还是不接茬。
周氏小心翼翼地抬眼看了眼陈念的神色,见他依旧如常,才小意地说:“这起子事儿,我哥哥那小小的通判怕顶不上。而且,碰巧行儿出了事儿。我哪里还敢去求老太君和公爹。一个不小心,惹恼了他们,二郎便不能再留在蜀中了。大哥,这么多年,您与马家生意上总有来往,这府里也就剩您能说上话了。您就帮帮四郎吧!怎么说四郎手里的生意也是咱们大房的啊?”
陈念合上了书,神情严肃:“什么大房、二房的?都是陈家的生意,分什么彼此?你不提倒也罢了,行儿那个不成器的……”
“是,是。行儿的事儿,是娣妇管教不严。可四郎的事儿,也是陈家的事,大哥您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眉州的生意败了吧?那里可是咱陈家的发家之地啊!”
周氏嘴上应着,低头嘴角一撇,有些不屑,心里却暗骂,哼!还说不分彼此?生意都是你老大霸着的,你和别人分彼此,却叫人与你不分彼此,呸!若不是四郎惹上了麻烦,我才不会如此低声下气求你。
陈念似看穿了她的心思,也不着急,慢慢摆弄了一阵桌上的白玉镇纸,等周氏憋了半天,按耐不住要开口时,才缓缓说道:“这事儿我会处理。不过,行儿病好后,得送到老四那里去!”
“大哥,这是为何?行儿身子弱,哪里经得住旅途颠簸?”
周氏当初没有跟着陈恕去蜀地而留在杭州,是因二郎陈恕吩咐她留在家里观察动静。而周氏爱儿心切,就将两个儿子都留下了。这会儿突然让大儿子远走,自然不舍得。再者,她还指望大儿子能接管老二留在杭州的一些铺子。陈念这一发话,她哪里肯愿。
陈念恼怒:“不愿也得走!行儿惹下这么大祸事,若不是我在里面转圈,此时,怕老三、老四家的已经抓了铺子里那个伙计找老太君理论去了。只怕今日徥儿和清儿一回,没几天老太君就得传你去问话。”
“可行儿还病着呢?!”周氏狡辩,其实她心里也明白,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慈母多败儿,即使知道是败儿,她这个慈母也狠不下心。
“你说行儿这装病能装到几时?我都瞧出来行儿是装病。难道徥儿他们瞧不出?你别忘了,徥儿在永兴军路时,可是整日跟着三郎断案的。行儿病好了,赶紧自请离开。别等着老太君撵他出门。老太君素来严苛,又出了名的护短。想当年四郎因为六郎的事儿,被撂在蜀地五年,老太君都不让回家。你说说,行儿碰了她心尖子上的清儿,她哪里肯轻饶了他。那会儿他要想再回杭州,还不知等到什么时节?”
陈念说完,周氏的泪水已经涌了上来,拿着帕子边擦,边重重地点点头:“都是我们行儿福薄,不招老太太待见,呜呜——我听大哥的,那二郎的事儿就劳烦大哥费心了。”
“自家兄弟,我不会不管的。日后行事,莫再一味逞强好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唉!”
陈念又交待了两句,叫上陈彻离开了。周氏便去了陈行的屋子,一进门就看见他与金粟互咬耳朵,一副浪荡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撵了金粟出去,劈头盖脸地又骂了陈行一顿,才将陈念的意思说给陈行听。
第一卷 归江南 第七十章 谋算
陈行听罢,呼天抢地地不愿走,叫骂着大伯就是看他不顺眼,故意出这馊主意。
周氏忙捂住他的嘴,生怕有心人传到陈念的耳朵里,遂苦口婆心地规劝了一番。
“行儿,这不光是为了你,也是为了你爹。此去蜀中也未必是坏事。这回你爹闹出的乱子,也只能你大伯去收拾。你跟着你爹少受点罪,多学些经商之道,不比在杭州城里跟那些富家子鬼混要强。等过个一年半载回来,老太君气消了,再回来也不迟。不出意外,明年等你舅父升了知州,娘想法子让他给你翁翁说道说道,还愁拿不住家里的生意。”
周氏顿了顿,又道:“这回,去了你爹哪里,可不能成日里就惦记着鬼混。你瞧瞧你那兄弟几个,就连清儿那小丫头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你若学不到真本事,日后想要在这家里有一席之地,可难得很。”
陈行咬着牙答应了,不过对陈念忌讳更深,暗想,有朝一日,定要揭穿大伯虚伪的嘴脸,不让他有好果子吃!
周氏刚教训完陈行,这会儿见他真恼了,反倒放软声音规劝道:“我的儿,别恼了。你是不是喜欢金粟?娘让她跟着你去,可满意?”
得了金粟,陈行大喜,刚才的郁闷才舒缓了几分,笑道:“多谢娘体恤。儿子记下了,定不会让娘失望。”
母子俩又絮絮叨叨说了些闲话,定了下月启程,赶着入冬前到达蜀地,余下诸多事宜暂且不表。
女儿回家了,陈愈终于安下心来忙活铺子里善后事宜。损失了药材不说,药库被毁,需重新修葺,生意暂时做不了。
因药铺的生意有陈家本家宗从们的份子,族里几个有头有脸的族叔得了消息,闻风而动地冒出来了,纷纷跑到老太君那里,拐弯抹角地提点着铺子里出事,损失不少。
失踪了两个伙计,这放火的事儿罪名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这两人身上。可这损失还是要有人承担。
碰到了钱的事儿,谁也不愿吃亏。
试探也罢,抗议也罢,总之那意思就是人跑了,东西烧了,钱就没了,这眼看就年底了,今年花红若少了,我们不干!
老太君冷眼瞧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一言不发。
四个老头知道口干舌燥无人添水时才嗅出了些异样,不约而同地闭了嘴。
这时,老太君身后的张妈使了个眼色,丫鬟们才施施然上来。
老太太拨弄着佛珠,看着众人茶杯水满,说道:“我们家经营生意多年,虽说不是富可敌国,好歹也有些家底。可曾少过叔叔们一分半毫?权不说这药铺里损失的那三万贯,就算是十万贯,也亏不到叔叔们头上。”
四个老头一听,安下心来。只是谁都不是傻子,老太君话语中隐隐的怒气,在座的都能听得明白,所以大家很有默契地选择不应声,端着茶碗喝茶。屋里一时只剩下“吸溜吸溜”的饮水声。
老太君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当年夫君与婆母孤儿寡母,多亏叔叔们扶持,才有日后发达,所以老身也铭感于心。可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家这生意全是老身一人操持起家,到了如今这份儿上,当初分给叔叔们的份子早就算不得什么大数,我们家若想起歪心思,只怕这会儿也坐不到这堂上。”
依仗长辈身份的陈家族叔听了老太君这话,脸上露出便秘时才有的表情,屁股像坐在砧板上,浑身不自在,可却不敢出声反驳。因为老太君说的是事实,真要闹翻脸了,他们面子上挂不住是小,少了大笔进项才是大事。
老太君知几个老头听进去了,便收起严肃的神情,话锋一转,笑道:“今日因着铺子里出了大事,四位叔叔体恤海涵,来家做客问候,老身在此多谢了!”
“哪里哪里,栋媳妇客气了。”四个老头皮笑肉不笑地赔小心应承着。
老太君又道:“叔叔们日后行事,还请多多思量。这做生意,最怕招了人家的道儿。叔叔们也累了,今日就不留叔叔们用饭了。明月,送客!”
四个老头子也不愿再多停留,不等张妈招呼,忙起身告辞了。
望着老头们落荒而逃的背影,老太君摇摇头,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