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佛门的和尚、尼姑,咱们在家人则如佛同的居士,只是教义多有不同罢了。”

    “是这样。”

    江夫人一家名义上虽然皈依了上邪教,对教义却不甚了解,江夫人一听神汉、神婆,难免顾名思义,以为是一对夫妻。

    “我先安排你们住下,晚上我到分坛一趟,有了切实的消息再说。这段时间象主卧病在床,我白天要过去照应,你们就呆在宫院里,不要胡乱走动,尤其是心儿,娘你帮我盯好了,别让她出去闯祸。”

    江水湄虽是王妃,在上邪教中却得听神汉的指令,弥罗神光是罗刹国的国教,势力遍及诸天,堪称上邪教的劲敌。森江得弥罗神光的扶植,若是让他继承了象主之位,纵然不会驱逐上邪教的势力,亦难保持现在的声望。

    神汉作为有鼻国教坛的坛主,自然将森江视作大敌,至于阴无涯纠集几个魔道宗派,和上邪、神光这等波及诸天的大教派相比,简直是萤烛之火,米粒之光,一根手指都能捻灭,根本无足轻重。

    江水湄交待了几句,便带着两个宫女离了宫院。江夫人未料到有此周折,虽然万分焦急,奈何神汉不愿和阴姬父女撕破脸皮,一切还有待江姬从中斡旋,江夫人也是束手无策。

    “你们昨晚都没有睡好,现在湄儿又不在,不如先去睡一觉吧。”

    几人得了江水湄的严令,不能离开宫院,且又无处可去,宛如笼中之鸟,补一个回笼觉倒是不错的主意。

    江水心受了一顿斥责,大失颜面,闷闷不乐,昨晚只睡了一小会儿,听江夫人一提,顿觉困意涌来,哈欠连天。

    江水湄的宫院中自是器用周备,桩桩件件都价值不菲,几人进了江水湄的卧房,只见睡榻宽阔,躺上三五个人毫无问题。

    江水心踢掉鞋子,老实不客气的躺了上去,江夫人在她腰胯上拍了一记,笑骂道:“你这丫头,躺得当不当,正不正,也不知跟钦之和小镜留点地方。”

    明钦微觉尴尬,讪笑道:“我不怎么困,随便找个地方打坐就行。你们睡吧。”

    床榻虽然够大,若让江水湄回来看到他睡在上面还不知怎么想,毕竟不是亲生的姐弟,这男女之嫌还是要避一避的。

    “要不你去那边的矮榻上歇吧。”

    江夫人也不勉强,这不是在江家,凡事都由她作主,大白天的和一个年轻男子躺在一张床上,知道的他们是乾母子,不知道的还不知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对江水湄的名誉也不太好。

    宫院中房舍不少,自然不缺乏床榻,靠窗的地方就放着一张小些的,大概是平常坐歇的。

    这一天过得甚是平淡,中午宫女准备了饭菜叫几人起来用膳,到了下午便连瞌睡心重的江水心都躺不动了。

    夏天的白昼是颇长的,有几个时辰天气闷热的厉害,三女的盛妆未免有些繁赘,江水心阖上房门,除下百褶长裙,只穿着轻软的中衣,稍时又撺掇着小镜跟她一般打扮,便连江夫人也忍不住脱掉了外面的罩衫,只当明钦如空气一般。(未完待续。)

第563章 奔赴教坛() 
江水湄心中有事,天色未黑便赶了回来。卸下繁重的头饰,神情略显疲惫。

    “白天没什么人来吧,我去换身衣裳,这就到教坛见神汉。”

    “要不让钦之跟你一起去,他熟悉阴无涯的巢穴,是个很好的帮手。”

    江夫人担心女儿怀有身孕,行动不便。明钦聪明伶俐,有他从旁照应,多少放心一些。

    “也好。等我一下。”

    江水湄对说动神汉回心转意并无什么把握,万一神汉坚持不肯派人救援,就只有她轻身涉险了,不论如何,明钦都大有用处。

    江水湄返回卧房,过不多久,换了一身短窄的黑色衣裤,满头乌发用一块锦帕缠起,平添了几分英武之气。

    “娘,你们早点歇着吧,我一定会把爹安然无恙的救回来。钦之,你跟我过来。”

    江水湄安慰了母亲两句,无暇多说,招呼明钦一声,转身往阁楼上走去。

    “钦之,湄儿有孕在身,你可要帮我照看好她,乾娘拜托你了。”江夫人拉着明钦的手掌叮嘱道。

    “放心吧。”

    明钦瞄了小镜一眼,微笑道:“小镜,你陪着乾娘和心儿,我很快就回来。”

    小镜轻嗯了一声,虽然有些不舍,但明钦此去是为搭救江沛风,她也没有理由拦阻。

    明钦疾步跑上阁楼,江水湄打开了一扇窗户往外面观望,闻声回头望了一眼,“趁着外面没什么人,咱们从这里出去,不要惊动宫里的守卫。”

    江水湄是象主的宠妃,她要出行自然是前呼后拥,车骑雍容,介时无人不知她去上邪教坛参拜神汉,什么秘密都隐藏不住。她皈依上邪教后学了一些术法,避开守卫全无问题,乘夜来往,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现在天色还没有全黑,但江水湄艺高胆大,她手掐法诀,暗暗提聚灵力,娇躯微微一晃,登时飘然欲起,连忙舒展玉臂,挟住明钦的肩背,两人顿如一片行云,冉冉升到半空。

    明钦在烟水别业见过江水竭施展轻身术,他随手一指,能将灵力传到江水心身上,不用任何外力,使江水心腾身而起,俨然一个修行多年的道术高手。足见上邪教的术法确有过绝于人之处。

    江水湄使用的‘渡虚术’和江水竭如出一辙,只是无他那般高明。挟着明钦多少有些吃力。

    武人的轻身提纵和仙家的腾云驾雾都是世人所俗知的,但其中多有高下之分,就像羽族尽管都有双翅,飞行的能力却参差不齐。而提纵或腾云本身是没有境界的差异的,差别在物种的先天禀赋上。武和道一脉相承,人类的武勇,就如同牛的角,鸡的斗,无非是一种竞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受限于物种的禀赋,丝毫勉强不得。

    仙道能通灵变化,脱离了肉身凡胎的限制,同样的轻身术,武人不过提跃数十步,仙道却能高蹈入云,乘风御影,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奥妙,而是所凭借的不同罢了。羽族都擅于飞翔,而有燕雀、鸿鹄、大鹏的分别,三者飞翔的原理略无差别,亦是出于禀赋的限制。

    江水湄敢于这个时候出行,就是因为她的‘渡虚术’胜过一般武人的提纵术,对于燕雀可以用弹弓射击,云雁就非弓箭不可,若是鹰隼若非膂力过人就只有望而兴叹,这‘渡虚术’虽不如鹰隼,却在云雁之上,宫中侍卫自然难以察觉了。

    江水湄对她的渡虚术有相当自信,虽知明钦有些本事,论及轻身术应该有所不如,她发号施令惯了,也无心和明钦仔细商榷,便挟着他腾起半空。

    明钦啼笑皆非,他濡染凤凰血脉,幻化金翅之后,还没有遇到神飞术强过他的,向来都是他挟着别人飞遁,虚不受力的被人携飞还是头一遭,倒也落得省便。

    仙界代步的仙车一般有五种速率,马、鸟、水、风、光,除了光速只有象征的意味,其他四种相差不远,当然鸟类千差万别,速度各不相同,仙车也只是取一种区间,颇有上下浮动的余地。

    武人的轻身术能够和奔马一较长短,仙道乘风御云,多半在鸟速至风速之间,比起仙车自然丝毫不慢。

    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时间,江水湄挟着明钦在一片宏伟高矗的建筑外面降落下来,教坛类似于中土的寺庙、道观,只是保持着特异的风格,和有鼻国一般建筑大不相同。当然,仙界道法昌盛,交通便利,诸天的往来日益紧密,修罗道的建筑在有鼻国并不少见,一座教坛也不甚突兀。

    “钦之,你先在外面等我。有什么事我再叫你。”

    有了江水心的前车之鉴,神汉怒火未消,江水湄也不敢将明钦轻易带入教坛,其实她带明钦过来的用意主要是在搭救江沛风时引个路,未得神汉的准许还是留在外面好一些。

    “那你自己保重。”

    明钦微一点头,江水湄对他远不如江夫人那般信赖,不过他也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教坛就在跟前,他有的是手段可以进去,自不须江水湄引领。

    江水湄忧心忡忡,满怀心事,没有注意到明钦异样的神色,点了点头,整理着衣裳往教坛走去。

    明钦远远看她推开教坛的大门,走了进去,神念微转,神魂化作一团流光隐藏到神游镜中,光影飞逝,穿过门缝悄无声息的跟在后头。

    入目是一个阔大的厅堂,空空荡荡的毫无人迹,江水湄游目四顾,正想去别处找寻一番。忽听的一声轻咳,一道黑影从厅堂后面转了出来,他穿着黑色的僧衣,面容枯黄,眼窝深陷,胡须乱糟糟的,胸前挂着一条银链,上面系着上主的徽象,手中捧着一部厚厚的黑皮书。

    “江姬,你可知罪?”

    江水湄闻言身躯微震,脸色苍白无比,螓首低垂,老老实实地道:“女儿知罪。”

    “好,你先把上主宝训背上一百遍,再来见我。”

    神汉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转身上楼而去。

    “是。”

    江水湄不敢抗命,退坐到一旁的座位上,双手合什,眼眸微阖,小声背起上邪教的清规戒律。(未完待续。)

第564章 焉能事鬼() 
江水湄素知神汉刻薄寡恩,不通情理,原以为此来定有一番重责,谁知只是让她背诵规戒,自行忏愆,真可算法外开恩了。

    江水湄不敢分辩,只盼诵完规戒后,神汉能稍讲情面,派遣几个神使救出江沛风。

    明钦自幼修行,对三教经典读过不少,虽然对三教圣人未始没有几分心悦诚服,但只是对其伟大人格的崇仰和学识的钦佩,不同于俗世的善男信女,烧香礼佛,求取福报。

    中夏之人不能说没有信仰,只是不像别种宗教那般迷信深重,这种心理实是周公、孔子两位圣人教化的结果。

    周公制礼作乐,以主持礼仪的儒士代替侍奉鬼神的巫觋,一扫殷人好鬼的风俗。孔子从周,深明鬼神之事非人类所易知易明,故而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的态度非常理性,有‘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话。

    但世人本有的神道设教并未能革除净尽,因为鬼神究在冥漠之间,非人类所能知其有无,非要说个究竟,难免非愚即诬。且非切近人生的根本问题,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不能算明智的举动。

    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凡是向壁虚造的诬说久后便不攻自破,徒增笑柄。更有甚者,西人为了维持地球中心说不惮屡施酷刑迫害坚持真理的人士,所谓的信仰岂不是自欺欺人。

    人类作为三界中的弱小生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环境恶劣,生存艰难,需要一些偶像来作为精神寄托,从呼风唤雨的天神,到德行高尚的先祖,顶礼膜拜,原本无可厚非。

    趋利避害是生存的需要,物类的本能。进而崇拜比自身强大的生物,奉为偶像,求取庇护,此鬼神之所由生,不但于情理上有其必要,在事实上亦属可能。

    但人类要长存不灭,不仅在物质上日益丰富,精神亦有自适自立之道。

    孔子弟子中,以颜回最称贤者。颜回居住陋巷,粗衣恶食,人不堪其忧,而能不改其乐。宋儒每说寻颜回乐处,可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