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老志-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人类要长存不灭,不仅在物质上日益丰富,精神亦有自适自立之道。

    孔子弟子中,以颜回最称贤者。颜回居住陋巷,粗衣恶食,人不堪其忧,而能不改其乐。宋儒每说寻颜回乐处,可谓是善于效法前贤了。要而言之,此精神上的自立是无假外求,无赖于鬼神的。

    有道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乐天知命,精神适足,故能坦荡无求,小人心因物喜,情由己悲,一喜一怒都被外物左右,所以总想为精神找一偶像,托庇其下,貌为信仰,实无根柢。

    及到佛法东传,士夫尚能研求经义,探究学理。世俗百姓就只知道烧香礼佛,求取福果。道教为与佛徒相对抗,将老子、庄子一流圣贤,阴阳术数,神仙方术一股脑吸收进来,再剽窃佛经,仿造经义,居然也成了煌煌一大教派。

    嗣后三教并称,宋儒的礼教笼罩于全社会,几乎和宗教无甚区别了。

    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孔子对中夏的影响来说,确实不算过份。三界族类多不胜数,有的文化高,有的文化低,文化高的必然诞生过一些人格俊伟,智慧渊深的圣人,传授若干弟子,积年累月,逐步达成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文化成之功。

    中夏和四夷形貌略似,同种本无疑问,地缘接近,从古亦是同族。嗣后一族出了圣人,受了礼仪教化,文化日益高深,另一种未得教化,和鸟兽同群,原本同族兄弟年月一长便成了风俗习惯大不相同的异族。

    有天道圣人、有人道圣人,天道圣人譬如老子,古人称之为博大真人。老子崇尚自然,以天道为依归,眼光胸怀俱非常人可及。道家有老子化胡之说,虽然荒诞不经,但佛陀的眼光确有和老子媲美的地方。

    《金刚经》中破除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庄子寓言说,蛮、触两国居于蜗牛触角上,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都足以破除成见,自为超脱。

    老子所见至大,故而特为谦抑,戒盈慎满,无狂妄自大之病。

    人道圣人譬如孔子、墨子、约书亚,特别注意人类的命运,宣扬仁爱,希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古人说,‘君子不党’。一旦成群结党就失掉了独立思辩的精神,不论佛、道还是墨家,有了严密的僧道组织,便不能容许异议异见,墨家尚贤、尚同,尚贤又是尚同的前提,首领贤明,信徒都遵从他的意志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圣贤不世而出,数传之后不能得人,尚同不依赖首领的人格感化,只能依靠一些清规戒律,就难免迷信日深了。

    事实上圣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减弱,那时就需要有新的圣人出现。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太史公著《史记》,也概然以绍明世,继春秋自我期许。

    实际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还不是这两人,而是朱熹。可以说千余年来朱熹的影响已经盖过了孔子。只不过朱熹服膺孔子,自以为继承了孔子的事业。

    宋代以后开科取士用得是朱熹的四书章句,世人对孔子的理解已非孔子的本来面目,而是朱熹解释中的孔子,朱熹可谓是孔子的代言人了。

    有人比较泰西学术认为中夏文化注重因袭,鲜有创造,学术中最辉煌灿烂的是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以后一直难以越出其范围。

    所以像朱子、阳明这样的圣贤,都说自己学问只是对先贤的一种解读,优点是中夏文化有很好的传承性,提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还觉得十分亲切。缺点就是孔子、朱熹、王阳明的面目似是而非,不仔细读他们的书就不知道哪些学说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是以荣誉都归了孔子,骂名也集于孔子,近人反思文化的缺点,往往归罪于二千年前的孔子,千余年前的朱熹,不知道人都只能对生前的时代负责,一种学说不可能没有流弊,一世人有一世人的责任,总在于后人不断努力修正罢了。(未完待续。)

第565章 神婆() 
江水湄双手合什,眼眸微阖,神态虔诚的背诵上邪教种种规戒。

    楼上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江水湄心头微喜,疑心是神汉去而复返,却不敢睁开眼睛察看,免得弄巧成拙。

    过了片刻,那人来到近前,唤了声:“湄儿——”。

    江水湄微微一怔,连忙抬眼望去,只见身前站着一个慈眼善目的老婆婆,她和神汉装束相似,也穿着黑色的僧衣,帷帽包缠的甚是严实,只露出一张脸目。

    “神婆,我爹让阴无涯抓去了,求你派人救救他。”

    原来这老婆婆就是江水湄称道的神婆,江水湄见她现身顿时大喜过望,急忙道出来意。

    “不要着慌。”神婆和声笑道:“我过来就是要告诉你,神汉已经委派神使搭救你父亲去了。”

    江水湄呆了一呆,“这话当真?”

    “你这孩子,神婆还会骗你不成?”

    神婆没好气地白她一眼,郑重其事地道:“诚信是本教的一大规戒,我持戒数十年,可从没有打过诳语。”

    江水湄自知失言,忙道:“神婆不要误会。我救父心切,言语上对神汉多有得罪,实在想不到他会主动派人救我爹。”

    “看来你对神汉有一些误会。”神婆慢条斯理地道:“他这人不苟言笑,似乎有一些古板刻薄,其实却是面冷心热,信教虔诚,否则焉能做到一方坛主的位置。我和他共事多年,最是清楚不过。”

    江水湄松了口气,讪笑道:“神婆教训的是。我和神汉接触不多,难免有些隔阂。”

    神婆点头道:“所以你要经常来教坛做功课,不要因为做了王妃就忘了本教的栽培。”

    “湄儿怎敢。只是这段时间宫中事务繁杂,我很难抽出空来。”

    江水湄避重就轻地道。

    “这里不方便说话。你跟我到楼上来。”

    神婆想和江水湄商议一些机密之事,招呼她一声,转身往楼上走去。

    “神汉让我将上主宝训背诵一百遍,神婆能否稍等半刻,等我完功之后,再随你过去。”

    江水湄对神汉甚是忌惮,呆会儿他回来找不见人,还不知如何发怒。

    “你这丫头,真不知孰轻孰重。正是神汉让我和你商议一些要紧事,功课留着你回宫慢慢做吧。”

    神婆脾气甚好,始终面带浅笑,语声不紧不慢,予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有神婆这话我就放心了。”

    江水湄狡黠一笑,神婆、神汉地位相当,只要神婆肯帮她说话,神汉也没有理由责难。

    明钦原本以为江水湄背诵规戒虽然一段时间,到后园转悠了一圈,没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回来看到一个老妇人和江水湄正在谈话,方知这个面色红润的妇人就是江水湄推崇备至的神婆。

    神汉、神婆都是有鼻国教坛管事之人,想必修为不低,好在明钦的神游镜是绝世稀有的法宝,若无特别的禀赋或神通很难窥破他的行藏。

    神婆和江水湄有说有笑,朝着楼上拾阶而登。这教坛修建的恢宏壮丽,楼宇众多,高矗入云,和中土寺庙的格局大不相同,倘若不明路径,还真难找到主事之人的修憩之处。

    明钦缀着两人的身影随意观赏,只见两边的墙壁画满了色彩绚烂的壁画,大约都是上邪教流传的神话故事。

    正行之间,道旁的一扇门啪嗒一声打开,走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僧人,他穿一袭缁衣,身形修颀,容貌颇为俊美,竟是多时不见的江水竭。

    “水竭师,久违了。”

    江水湄远远望见江水竭,不由绽唇微笑,颔首示意。

    她和江水竭有过一些接触,发觉此人谈吐不俗,识力过人,可说是上邪教难得一见的人物。

    “江妃娘娘,今日怎么有暇到教坛来。”

    江水竭合什为礼,瞄了旁边的神婆一眼,若有所思。

    “我爹让阴无涯困住了,我是来搬救兵的。”江水湄说明来意,岔口道:“上回水竭师救了我妹妹心儿,让我们全家难以团聚,真不知如何感谢你才好。”

    江水竭轻哦一声,淡笑道:“都是教中兄弟姐妹,江妃娘娘不必客气。令尊大人的事,知会一声就可以了。宫中情势瞬息万变,娘娘实在不宜离开太久。还是尽快回宫去吧。”

    “水竭师所言甚是。闻说神汉已经派出神使救我父亲,我和神婆说几句话就回去。”

    江水湄深知上邪教五大神使的实力,江水竭就是其中之一,他能从烟水别院救出江水心,相信搭救江沛风也无太大问题。只是没想到江水竭留在教坛,不知神汉又派了什么神使前去。

    江水竭眉心微皱,不动声色地道:“不知神汉派了哪位神使前去,五大神使奉教主之命经营天人道,这时恐怕都不在教坛。”

    上邪教势力遍及诸天,最为兴旺的当然是在修罗道,神使远不只五位,所谓五大神使只是派往天人道协助各方坛主的,故而五大神使的名号都出自华语。

    江水湄怔了一怔,她听说神汉派出神使前去搭救江沛风,很自然想到江水竭身上,所以便没有细问,岂料江水竭根本不知此事,这就煞费寻思了。

    “神婆,不知神汉调派了哪几位神使?”

    神婆笑着解释道:“水竭师最近受了点伤,所以这回神汉没有派他出马,而是知会了雷震冬、夏雨雪两位神使前去救人。”

    “水竭师受伤了?”

    江水湄微吃一惊,江水竭的修为她是知道了,年纪轻轻便成为经略天人道的五大神使之一,纵然上邪教人才济济,跻身前五十应该不成问题。有鼻国只是炎方小国,真不知什么人能够伤到他。

    “一点小伤,已经不碍事了。”江水竭若无其事地道。

    明钦听的暗暗奇怪,江水竭分明是前去搭救江沛风,和朝云仙子大打出手,却被墨玉夫人从旁偷袭,使用九莲火炸伤。为何此事江水湄竟然毫不知情,江水竭去找江沛风难道不是出自江水湄的授意吗?此事疑点颇多,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未完待续。)

第566章 夺嗣() 
“这样吧,我先去烟水别院探一探阴无涯的底细,雷震冬、夏雨雪两位神使,不知何时能够赶到,由我打个头阵,可保江老爷万无一失。”

    前次江水竭在城外找到江沛风的踪迹,谁知朝云仙子执意不肯放人,两人神通较技,未分胜负,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墨玉夫人暗施九莲火,显然想将他和朝云仙子一网打尽。好在两人修为深湛,只受了一点小伤。

    江水竭害怕墨玉夫人落井下石,只好先行遁走,这两天养好了伤势,本想再去找寻,却不知墨玉夫人本是受了阴无涯的嗾使,如今江沛风已然落到阴无涯手中。

    他熟悉烟水别院的路径,再走一遭不过是轻车熟路,就怕阴无涯提前将江沛风藏到别处,那就大费周章了。

    神婆接口道:“水竭师愿意出马,那是再好不过。若能一力救出江老爷,雷震冬、夏雨雪两位神使就不必从远方赶回了。”

    “只是水竭师身上有伤,恐怕对付不了阴无涯手下许多爪牙,对了,我有一个兄弟,颇有一点本事,我让他陪同水竭师前去如何?”

    江水湄担心江水竭寡不敌众,想到等在教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