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第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臣服在赵军之下,成为赵王藩属,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是,赵军在这里建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诸国而言,还是好事。来往的商人多了,大家才能有钱赚,不是吗?

    但对于高雅而言,他绝对不希望自己上面还凌驾一个太上皇,再者,他也害怕因为昔日他劫掠过凉州的事情,而将他踢出王位。

    高雅当然不知道,他麾下的臣子,大都与赵军有了联系。当然,这并不都是被赵军收买,只不过,如果与赵军和平相处,他们获得的利益更大罢了。不管如何,高雅都不会就此罢手,他与突厥人有联系,自然不惧怕赵军。于是准备出动军地,开进焉耆国境内,想要强行让赵军就此罢手。

    然而,还没有等他大军开拔,突如其来的事情就让他惊慌失措。北方的突厥部落,现在不能再给他支持了,因为突厥人内部要开战了,不仅不能给他支持,反而向他索要各种物资。

    此外,高雅还得到了,伊吾府赵军大军开始向北移动的消息。另外,焉耆国东部的赵军,也有准备向北开进的意思。这一下,就让高雅当下惊出一身冷汗,而且,国内也因为其的刻意要和赵军作战的行为,而开始对他不满起来。

    如此情况,高昌国国王高雅如何还高雅的起来?一边派人将焉耆国派来的求援使者拿下,交与赵军,一边连忙去与赵军解释,想赵军叙说,自己无意和赵军做对,甚至也表示,赵军攻伐焉耆的行为乃是正义而为。

    因为担心赵军会以此次的举动和昔日劫掠凉州的行为对他不满,高雅更是送出良马五千匹和各种物资表示对赵军的支持。

    在他看来,既然不能自己头上出现一个太上皇,那就不如交好,等赵军战后离去,这里,还不是自己做主。

    赵军接纳了高昌国的礼物,并好言抚慰。这下,让高雅稍微放心起来。这样的情况,昔日大楚和大燕朝,都是如此做的。只要西域诸国愿意归附,汉人朝廷都会毫不犹豫的接纳,并好言安抚。

第739章 西域4() 
更新时间:2013…05…27

    数路赵军一起,形成网状由东向西齐头并进,趁着焉耆国后方没有得到详细消息之际,大举行动。短短五六日功夫,赵军已经向西推进千里之遥。

    而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数路赵军在方圆千余里的范围内,如蝗虫过境一般,所过之处是寸草不留,当然,这里的草是指人口和地方居民畜养的牲畜。

    特别是随着缴获的战马越来越多,赵军的战术越发灵活多变。各路大军都开始步兵变骑兵,最起码,也是骑马的步兵,行军速度,不再是制约赵军的关键因素。于是乎,五路赵军各带七八千兵马,在焉耆国境内烧杀掳掠。不仅是与敌军交战,而且,还针对居民点和城镇,赵军也没有放松手。所有地方,战胜之后,就是抢了就走,然后回头再来继续下一个地方。

    焉耆国的的人口确实不少,能在西域诸国之中称雄,自然有一点基础。但是,再强大的基础,可也耐不住赵军如此的抢掠啊

    和赵军交战?不是没有行动,兵力少了,战不过赵军,焉耆军队已经有四五支败在与赵军交战,结果,无一不是大败亏输。现在,焉耆国东部军队已经对赵军感到恐惧了,他们已经明了,对面的赵军,绝对不是昔日的凉州军。

    焉耆军队开始准备纠结更多的兵力,对这一支支赵军下手。然他们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好办的。五路大军齐头并进,遥相呼应,每两支就要时时联系,配合的天衣无缝。他们实行的是步步推进的战略,丝毫不露破绽。

    攻打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引起另外一路,很快,其余三路也会相互呼应,你打一支,其他四支人马就会驰援。

    焉耆王得到东部区域失陷半数疆域,东部百姓,竟然有半数被赵军掳掠之后,差点没将报讯的军官乱刀分尸。紧接着,焉耆王就得到了紧挨着焉耆国的危须和尉犁两小国已经被赵军灭国,国君死于战乱。

    这让焉耆王心头巨震,两小国并不被其看在眼中,但是,两小国处于焉耆南部区域,是己方的南部前沿,现在被灭,不仅是赵军已经从东面形成半包围之势,还可以看出,赵军这要是要下狠手了。

    焉耆王当即就开始调动军队,准备集结于东部,阻拦赵军的继续推进。要是再这般下去,焉耆国早晚会灭掉,成为历史。然此刻,焉耆王又得到了西面龟兹国大军加速入境的消息。这个消息,顿时让焉耆国雪上加霜。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看着开始泛青的平原,赵询不由心情大好。原来,现在的这里,并非如同后世难办,成为一片荒漠。现在的西域,河流为数不少,虽然不能与中原相比,但依旧有不少地方适合大规模聚集,建城。

    历史上,这里究竟是在唐朝中后期还是在宋朝之时开始向荒漠化转变的呢?赵询不清楚,他也对此并不感兴趣。他需要的,则是预防这里彻底成为沙漠。

    “主公,北面的高昌国开始有调动军队的迹象,似向来,应该对于我们现在的成果,其感到害怕了。”魏子林沉声说道。

    “魏大人,你还不知道吧,自此这几日我们已经推进焉耆国东部区域,屡战屡胜之后,这北面的高昌国就不安宁了。开战之前,他们都将我们当成是凉州军一般的军队。但开战之后,他们现在感觉到恐惧了。前日,高昌国就派人前来知会我们,意我们已经打败了焉耆**队,收获已经足够弥补焉耆劫掠赵地商人的过错。希望我们就此罢手,不要继续西进。”一边的司徒亮笑着说道。

    魏子林一震,冷笑道:“只怕我军将士在这十余天的表现,已经让这距离我们很近的高昌国感到害怕了。”

    司徒亮点头道:“是啊,我大赵现在的疆域与高昌国和焉耆国比邻,偏南的焉耆国现在已经被我们拿掉了三分之一的疆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那么,处于北面的高昌国,自然会感到忧心了。这高昌国的使者还再次强调,西域之地,乃是西域诸国的辖地,是西域人的居住地,不希望我大赵侵占此地。”

    魏子林不屑的说道:“高昌国胆敢如此?他凭借什么?我大赵在伊吾府,依旧驻扎有一万精锐,根部不惧怕他。至于这焉耆国,东面三分之一被我们占据,西面三分之一,现在只怕也已经被龟兹国占据。剩下的地域,他凭什么和我们斗?没了焉耆国,这方圆一千五百里的地域,可就只有高昌国一个国家了。周围,北方是西部的突厥人部落,西南和南面是即将被我们占据的焉耆国,而在东南和东面,则是凉州西部的伊吾府。他高昌国,也配和我们谈条件?”

    赵询徐徐道:“高昌国如此反应,也算正常。不过,本王担心,焉耆不敌我们与龟兹国的联军之后,会想高昌国求援。而高昌国又背靠西部突厥部落,很有可能会在战事僵持之际,高昌国会拉上突厥人。”

    司徒亮沉声道:“主公,既然如此,我们行动还要加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焉耆国解决掉。此外,既然牵扯到突厥人,我们何不借助我大赵北方的东部的左中右三部突厥部落?”

    魏子林闻言,眼睛也是一亮,急声道:“此法甚好,既然我们能将东部的突厥部落分化瓦解,并徐徐吞并,为何不能将西部的突厥诸部也效仿东部区域呢?这样,不仅能解除边患,还能让我们大赵的影响,遍布北方万里草原。”

    赵询点了点头,道:“对于攻伐焉耆的战事,确实需要加紧了,越快越好。另外,让我们的人给龟兹国的军队下令,必须加快速度。否则,后果自负。想必,现在的龟兹国,已经知道我们大赵的厉害,定然不会不从。我们要在焉耆和高昌国之间有联系之前解决掉他。”

    “至于高昌国,我们则让伊吾府的军队,开始向北移动少许,最好做出大军出征的准备。我想,以现在的高昌国,定然不会无视自己侧翼的一万精锐镇军和万宇地方府兵、县兵。”

    忽然想起什么,赵询又道:“对了,传令我们营建的十三处居民地,让他们开始建城。另外,植树造林也要开始进行。早一日在城池周围栽出大片树林,这里就会越稳固。”

    “还要给后方的后勤司传令,让他们运输一批水泥来,以此作为城池的根基之用。既然我们现在耗时耗力的打了过来,本王就不希望他仅仅是一个名义上掌控这里的西域都护府。这西域诸国常常反反复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魏子林微微皱眉,道:“主公,要完全统治这里,并非易事。主公是准备废掉西域诸国的名号,实施府县制?”

    赵询摇头道:“猛然如此做,定然很难让西域诸国的居民归心。这西域诸国的国号,还有很有用的。不过,他们将不再有现在这么大的权利。不,应该是不再具有什么实权,不再领民、治民,这西域诸国被我们占据之后,这国王之位,就是一个特殊爵位,而且,只会有这一代。下一代,就要往下削了。”

    “表面上,尊奉各国国王,实际上,我们要实施府县制,地方官府,实权之职必须要由我们的人掌控。这是一个浩大且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有心,这西域之地,就将会是我们又一辖地,就让我们为我们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吧。”

    司徒亮、魏子林两人也被赵询说的双目放光,情绪高涨。

    “臣,愿为主公效死,也愿意陪同主公一起,为后世子孙谋福。”司徒亮和魏子林齐声大笑着说道。

    “至于西部突厥,虽然与我大赵本土并无直接干系,但是,其深处西域诸国北方,就已经与我们牵扯上了。此外,随着东部突厥部落分为三部之后,东部突厥部落的威胁性也就慢慢开始减小。”

    “东部突厥部落对我们的威胁性减小,对我们大赵本土而言,这是好事,但也同时意味着其的战斗力减弱,对西面的突厥部落的抵抗力开始减弱,换句话说,这东部上万里的突厥部落,很有可能在日后成为西部突厥部落的踏脚石,口中肉。”

    “西部突厥强大,对于我们而言,绝非好事,所以本王先前的担心,绝非只是简单的为了这西域战事。故而,不管有没有可能,都要将之给算计在内。”

    “司徒亮你先前所言,本王考虑,认为可行。虽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必须实行。再者,我想,如今东部突厥现在诸部落的生活都开始慢慢变好,这西部的突厥部落,未尝没有羡慕之意。”

    “所以,本王决定,先打再改制。司徒亮,派人给东部突厥部落的三部可汗传令,就说,本王准备对西部部落动手,各部,谁缴获的战利品,就算谁所有。此外,缴获的人口、牲畜,本王也可以用中原的盐茶、丝绸、漆器以及各种物品与之交换。”

    司徒亮沉声道:“只怕三部可汗并不能号召所有的部落参战,此外,三部可汗,也并非真心实意的为我们而战。”

    赵询冷冷一笑,道:“那就给各部另外传令,凡是此次功劳最大的三个部落,本王会册封其为西部的三部可汗。本王就不相信,如此还有人不动心。另外,告诫三部可汗,如果谁的战绩不能让本王满意,本王不介意重新换个可汗。想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