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如此还有人不动心。另外,告诫三部可汗,如果谁的战绩不能让本王满意,本王不介意重新换个可汗。想来,窥伺他们位置的部落首领,绝非一人。”

    闻言,司徒亮抚掌笑道:“如此,就没有问题了。不过,属下建议,还要派人在西部突厥部落之中将此消息传出,让他们不敢再窥视高昌国的问题。此外,东部突厥部落和西部突厥部落两败俱伤,才是最符合我们利益的。”

    赵询点了点头,道:“可行,真所谓,死了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就如此办吧!此事,让军务司和驻扎在突厥部落的督察使全权负责。”

    赵询一声令下,除了驻扎各地的守军之外,五万余骑兵顿时加快了前进速度。赵军在四月初攻破焉耆东部重城南河城之后,焉耆国就等于丢失了整个东部区域。而后,赵军顺势向东一路杀下去,把个焉耆军打得是抱头鼠窜,于五日之后,攻陷焉耆国国都东部的最后防护长勒城,和龟兹国所占据的西部区域遥相呼应,成夹击之势。

    此时的焉耆王白彦,也没有了早先的狂妄。昔日自认为不过尔尔的赵军,现在竟然成了差点灭国的神兵神将。

    白彦一边派出使臣向长勒城的赵军求降,说是愿意服从大赵之主赵王询的教化。一边开始四处求援。然其东西两面都是敌人,南部的其他国家,临近的又都是小国,如何敢相助?就是昔日焉耆关系密切的韦旭国等数个依靠焉耆国的小国,此刻也不敢有一句话语。他们不仅不敢出兵相助,还深怕赵军将他们也一举歼灭。要知道,被赵军灭了国家,杀了君主的小国,已经不下五个了。

    甚至是,距离赵军较近的数个小国,直接派人将焉耆的求援使者拿下,献给赵军,并表示愿意臣服与赵王麾下。

    而另一个被焉耆过求援的对象就是高昌国,高昌国和焉耆都临近凉州西部,而且,他们昔日都曾经出兵劫掠过凉州之地。所以,白彦的求援信上,还拼命叙说厉害关系。现在我焉耆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赵军攻伐。日后,赵军会不会以昔日劫掠凉州的罪名,对你高昌国进行打击呢?没了我焉耆国,你高昌国能扛得住赵军的攻击吗?

    高昌国国王高雅虽然不是什么才智过人之人,但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当然很清楚,赵军现在的行动,就是为了侵占焉耆国土,要回复旧日汉人在西域诸国的统治,要成为自己的太上皇。

    然等高雅准备出兵之际,事情却并没有那么顺利。国中大臣和权贵,并不乐意出兵相助焉耆,与赵军交战。理由则是,赵军现在并未对高昌国开战,高昌国现在一动,势必会与大赵成为死敌。那么,以现在高昌国的能力,能扛得住赵军的攻击?其次,就算出兵之后,赵军推军,那么,高昌国又有什么好处?焉耆国已经丢失了三分之二的疆域,如果赵军挥军北上,与我们交战,那单凭龟兹国,就能将焉耆国剩余的三分之一灭掉。那么,单单一个我们,能与赵军对抗?

    对于臣服在赵军之下,成为赵王藩属,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是,赵军在这里建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诸国而言,还是好事。来往的商人多了,大家才能有钱赚,不是吗?

    但对于高雅而言,他绝对不希望自己上面还凌驾一个太上皇,再者,他也害怕因为昔日他劫掠过凉州的事情,而将他踢出王位。

    高雅当然不知道,他麾下的臣子,大都与赵军有了联系。当然,这并不都是被赵军收买,只不过,如果与赵军和平相处,他们获得的利益更大罢了。不管如何,高雅都不会就此罢手,他与突厥人有联系,自然不惧怕赵军。于是准备出动军地,开进焉耆国境内,想要强行让赵军就此罢手。

    然而,还没有等他大军开拔,突如其来的事情就让他惊慌失措。北方的突厥部落,现在不能再给他支持了,因为突厥人内部要开战了,不仅不能给他支持,反而向他索要各种物资。

    此外,高雅还得到了,伊吾府赵军大军开始向北移动的消息。另外,焉耆国东部的赵军,也有准备向北开进的意思。这一下,就让高雅当下惊出一身冷汗,而且,国内也因为其的刻意要和赵军作战的行为,而开始对他不满起来。

    如此情况,高昌国国王高雅如何还高雅的起来?一边派人将焉耆国派来的求援使者拿下,交与赵军,一边连忙去与赵军解释,想赵军叙说,自己无意和赵军做对,甚至也表示,赵军攻伐焉耆的行为乃是正义而为。

    因为担心赵军会以此次的举动和昔日劫掠凉州的行为对他不满,高雅更是送出良马五千匹和各种物资表示对赵军的支持。

    在他看来,既然不能自己头上出现一个太上皇,那就不如交好,等赵军战后离去,这里,还不是自己做主。

    赵军接纳了高昌国的礼物,并好言抚慰。这下,让高雅稍微放心起来。这样的情况,昔日大楚和大燕朝,都是如此做的。只要西域诸国愿意归附,汉人朝廷都会毫不犹豫的接纳,并好言安抚。

第740章 西域5() 
更新时间:2013…05…28

    高昌国国王高雅见赵军接纳了自己送出的的礼物,并且好言抚慰。这下,才让他稍微放心起来。在他看来,这样的情况,昔日大楚和大燕朝,都是如此做的。只要西域诸国愿意归附,汉人朝廷都会毫不犹豫的接纳,并好言安抚。

    等你赵军撤走,这高昌国还不是我做主?虽然不能再劫掠凉州,但来往商队,也可以弥补损失了。

    不得不说,高雅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响。昔日的大楚国和大燕国,皆是如此而为。只可惜,现在来的是赵军,做主的是赵王

    赵询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高昌国投降,尤其是知晓其在大燕内乱之后,多次入侵凉州之地,劫掠凉州百姓之后,对他就不再有接纳之心。当然,赵询也不单单是恢复中原朝廷在西域诸国建立西域都护府。

    另外,从知道了高昌国先是准备与自己对战,后见情况不妙,立刻反复,就知道,这高昌国国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样的人,怎么能让其存在呢?一旦自己后方出了危机,像高昌国这样的的小人之国,就会成为致命的祸害。

    更重要的是,高昌国是西域诸国临近伊吾府,和伊吾府一起,成为整个凉州乃是西域的北方防线,在高昌国以北,则是西部突厥诸部,不管日后如何,这突厥人都是汉人的大敌,赵询不能不在北部严格掌控,以防出现意外。

    而焉耆王白彦见高昌国不仅没有出兵救援,反而和赵军走在一起,顿时慌了手脚。于是,其转而想赵军求和。

    在白彦的想法中,这赵军无非不就是为了恢复旧日的西域都护府嘛,答应就是,臣服赵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赵军此次攻伐,不就是为了立威吗?现在情况已经明了,立威也立了,投降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赵军给的回复,却让白彦无法接受。赵军的回复是,赵军依旧恩封他为焉耆王,但是,其国内的各种事物,都有赵军接管,并且协助赵军在各地建城。并且,焉耆**队,必须按照赵军的意思进行整编,赵军还要在各地驻军。

    林林总总算起来,赵军的回复要求,合计上百余条。但最后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他这个焉耆王是个空架子。赵军恩封的焉耆王,只有王的称号,但不治民,不领民,不领军,不管财。一切的一切,都有赵军管辖,和他这个焉耆王没什么关系了。

    如此条件,焉耆王如何能接受?眼见求降无望,于是一边聚集所有兵力,准备和赵军决战。一边将赵军的回复传给周围的小国,传给高昌国、龟兹国等临近诸国。让他们知晓,赵军此次,可不单单是为了回复汉人朝廷在这里的主国之位的。

    他希望周围诸国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能相助自己,共抗赵军。而自己背后的龟兹国,也停止对自己动手,当然,能出兵相助,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然焉耆国周边的小国,早就被赵军现在展现出来的实力给吓住了,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他们也不敢参与其中啊、至于龟兹国,虽然收到消息,但更不敢与赵军敌对。他们对现在焉耆国的话语,也不太相信,就算是相信,他们又如何是赵军的对手呢?

    所以,焉耆王等待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周围的大小国家,都没有一人对赵军表现出一点敌意。至于龟兹国,不仅没有停止行动,反而攻势更猛。

    那赵军在做什么呢?赵军并未继续前进,反而在各地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城池,开始屯田。不过,各路赵军开始不断的向焉耆国中部区域挺近,不断的袭击焉耆**队和居民地,不断的将焉耆国人口掳掠之后,迁移至建城之地。

    赵询让大军停止前进,也是为了稳固所占地方,在这混乱之际,先将赵军统治这里的根基打牢。而赵军的后勤队伍,则从凉州东部源源不断的送来粮草辎重,同时还开始迁移一些因南方战乱而起的流民,在这里扎根。同时,将攻伐凉州之后收拢的降卒整编起来,组成屯田军,在这里屯田。

    如此,不仅能解决整编之后不符合正兵的士卒安置,也能更好的震慑这些地方,以便解放镇军的负担,不用再在各个地方固守以监视地方。

    “主公,各地建城之地,都开始由我们的屯田军负责看守,正兵已经全部被替换出来了。此外,这一个半月,我们也基本稳住了所占之地,各处新建之城,也开始逐步成形。”

    “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展开最后的行动了。”赵询笑着说道,“对了,这焉耆王可是将我们的打算传的到处都是,各地反应如何?”

    司徒亮笑道:“在这北线,在天山以东,北河以北,大国也就龟兹国、高昌国和这焉耆这三个国家,其余的,都是小国。现如今,高昌国已经被我们最近停止向西,大有向北的举动,吓怕了,其根本不敢对我们有什么想法。”

    “至于龟兹国,同样被我赵军展现出来的实力所震慑,不仅没有因为焉耆王的传信停止脚步,反而攻势更猛。而那些小国,就算有想法,也不敢有所举动。”

    赵询微微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全军出动吧。此战,要一举将焉耆国和周围的十三个小国全部拿下。”

    修整了一个半月的赵军,再次亮出犀利的利齿,八万余大军同时出击,兵分三路,如同三支利箭向前激射。焉耆**队本就被先前的大战打的失去士气,现在赵军如此迅猛的攻势,顿时是一触即溃。至六月初,一个惊天地噩耗传到了焉耆王白彦的耳朵里。赵军已经出现在都城之外。

    更让白彦感到恐惧的是,在赵军杀至都城之外之前,莎车、尉头、温宿等十余个国家,其中有五个被赵军灭国,其余的数个,都相继向赵军请降,各国国君,都被赵军押解至凉州伊吾府境内。而原本诸国疆域,都被赵军接管,国内居民,也被赵军统一打散安置,与自己的子民混居在各个被赵军新建的城池之中。

    而此刻,就算是他白彦想要投降,赵军也不予接纳了。自此其拒绝赵军条件,下令大军和赵军决战之后,赵军就对他下来必杀令。

    对于现在的情况,焉耆王白彦开始有些犹豫了,是不是是该逃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