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刻,就算是他白彦想要投降,赵军也不予接纳了。自此其拒绝赵军条件,下令大军和赵军决战之后,赵军就对他下来必杀令。

    对于现在的情况,焉耆王白彦开始有些犹豫了,是不是是该逃跑了,己方将士士气皆无,远非赵军对手。而自己,又是赵军铁了心要拿自己立威。但白彦还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这个位子,不愿成为丧家之犬。

    就在焉耆王白彦犹豫之际,又一个消息穿了回来,顿时让白彦面若死灰。从西面而来的龟兹**队,连破西面数座城池,直接出现在都城西面。

    这个消息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赵军和龟兹**队,已经从两侧将自己包围,而他焉耆国,除了都城,再无一座城池了。逃亡,此刻已经成为奢望。

    “一群傻货,你们以为依附赵军,就能继续作为自己的位子?哈哈你们都将步我后尘罢了!”白彦得知城外大军已经将都城团团围住之后,不由痛呼怒骂。

    而随着城外龟兹国和大赵联军的步步紧逼,城中的大臣也开始向白彦建议,出城投降,哪怕是负荆请罪,也好过被屠杀,但皆被白彦怒然拒绝。在他看来,自己是一国之主,怎能自缚出降?当然,白彦更清楚,就算自己投降,只怕赵军也不会赦免自己。自己的那些大臣,只是为了自己罢了。再者,赵军除了自己,另立一国国王,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是夜,整个焉耆都城在一夜之间彻底乱了起来。焉耆王白彦在喝的大醉之后,杀死了老婆孩子,最后自刎于王宫之中。

    至此,整整准备了一年有余,进行了半年的北线战事,随着焉耆王白彦的死,算是降下了帷幕。当然,这也只是第一场的落幕,并不代表着就此完结。

    “主公,城中王室如何处置?现如今焉耆王已经自杀身亡,我们还需要立下一个焉耆王。”焉耆都城赵军王宫之中,司徒亮禀报道。

    大战之后,赵询也亲自赶至这里,以此地为新的赵军中心大营。闻言,赵询沉声道,“从中挑选最年幼的一个,继承焉耆王位。如此,免得再出乱子。其他的王室成员,看情况而定,是杀是留,你们拿主意吧。另外,城中的原焉耆国重臣,可为我们所用之人,留下,还可以继续在焉耆国为官,以稳定地方。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一律杀无赦,免得对我们不利。战乱么,还是国王引发混乱,死伤一些人,也属正常。”

    司徒亮点了点头,道:“臣明白了,臣下一定会妥善安排的。”

    赵询点了点头,又道:“现在城中情况如何了?”

    “经过三天的安抚和整顿,城中已经平稳下来。不过,这城中的焉耆人对我们并无好感。”司徒亮皱了皱眉,沉声道。

    赵询冷声道:“无妨,既然他们如此不识趣,就军将他们迁移开来,分别安排至其他地方。然后再从其他城池迁移百姓入住这里吧。”

    “可是,如此会引发不小的骚乱的。”一边的魏子林徐徐说道。

    司徒亮冷笑道:“骚乱?不骚乱怎么能让他们彻底臣服?胆敢骚乱,一律格杀!”

    “启禀大王,龟兹国使者求见。”屋外侍卫禀报道。

    “哦?龟兹国使者?”赵询微微一皱眉,“现在龟兹国的军队驻扎在什么地方?”

    司徒亮道:“这焉耆城被克之后,我军就进驻其中。而龟兹**队,则驻扎在城西十里之外。此外,在主公来此之前,这龟兹国的使者也多次求见。”说着,司徒亮又将这龟兹国使者的一些情报,说与赵询。

    “龟兹国!看来,他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很心急啊!”赵询轻声自语道。

    “让他进来!”

    “下国小臣黎言,拜见上国大王。”一个三旬上下的中年人被侍卫领了进来。

    “免礼!”赵询看了看眼前略微发胖的使者,从眼光闪烁着的双眼之中,就可以看出,此人也是圆滑之辈。

    “黎言?龟兹国右相国黎庶是你什么人?”赵询想起,在龟兹国之中,被自己的人用大批的钱财收买的那个相国,也姓黎。

    黎言笑眯眯的说道:“回禀大王,黎庶乃是小国小臣的族叔。”

    “族叔?很好,此次你们龟兹国与我大赵联军讨伐焉耆国,你叔叔立下不小的功劳。回去了,告诉你叔叔,为我大赵出过力的人,我大赵是不会忘记的。以后我大赵商人西去贸易,你黎家,可以有优惠。此外,据我所知,你黎家也是商贸大家,以后如我大赵之地贸易,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收。”

    “黎言代表族叔和黎家,多谢大王!”黎言顿时跪地大喜道。

    赵询笑道:“这是你们应得的,我大赵,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对了,此次你来求见本王,有何要事?”

    黎言哪里还能不明白,赵王接二连三的说出大赵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不就是为了让他向大赵靠拢吗。顿时,心在不由想起了自己族叔交代的话语来。和大赵相比,龟兹国根本不值一提。记住,我黎家的利益,比龟兹国更高。

    当下回道:“回禀大王,我王派我来,则是向大王表示臣服。我王愿意成为大赵藩属,岁岁朝贡,永不背弃。我王愿意将所占的焉耆国土割让一半送与大赵,作为藩国供奉和此战大胜的贺礼。”

    顿了顿,黎言又道:“此外,也是为了询问大王,此战已经结束,我龟兹**队,是否可以撤离回国?将士们在外征战半年,都十分想念家人。”

    黎言说完,赵询没有直接回答,哈哈一笑,道:“征讨焉耆国之战,算是完了,但并不是说,我们就次太平无事了。至于你们大王的贺礼,本王接了。明日,本王就派人接管你们送出的部分。”

    黎言吃惊道:“征讨焉耆已经完结,难道此战还有变故?”

    赵询沉声道:“你我联军讨伐焉耆之时,北方的高昌国准备出兵救援,欲与我们为敌,你可曾知晓?”

    黎言心头一震,道:“下臣已经知晓,但这高昌国不是已经向大王您表示臣服了吗?难道又出了变故?”

    赵询冷声道:“臣服?他们会臣服?你可曾知晓,这高昌国与突厥人有勾结?他高昌国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抵挡的了我们联军的反击?他凭什么认为他能救援焉耆国?还不是因为他背后有着突厥人的依仗?”

    “如果不是因为突厥人内部出现了问题,他早就率军南下,与我们大战了。高昌国之所以臣服,不过是其的拖延之计罢了。”

    “大王之意是?”

    赵询沉声道:“这高昌国表面上向本王表示臣服,但实际上,其依旧在联系突厥人,准备在突厥人解决内部问题之后,再与我们一战。如果不是因为本王大军突然出动,如果不是因为我大赵战力无双,只怕日后我们在讨伐焉耆之时,还要面临高昌国和突厥人的突然袭击。所以,这高昌国,不能留,绝不能让突厥人将手伸到西域之地来,你明白吗?”

    黎言愣了愣,道:“大王之意,下臣已经明白,但此事,不是下臣不能做出什么决定,这要我家大王做决断。”

    赵询点了点头,道:“回去告诉你们大王,就说,本王需要你们尽快给出答案。当然,如何抉择在你们大王身上,但是,如果此次错失良机,日后高昌国南下,以焉耆国为借口,对你们进行攻伐,本王可不会及时派兵相助的。”

    黎言闻言,浑身一震,赵询此话听起来简单,但无一不是透露着浓重的威胁之意。什么脚尽快给出答案,如果不出兵,日后高昌国南下?也就是说,我大赵能联合你们讨伐焉耆国,现在也能指使或者胁迫高昌国南下攻打你们。甚至是,可以联合高昌国直接对你们采取行动。

    果真如同外界所言,这大赵,绝对不是简简单单想要会否西域都护府那么简单呐,与赵军合谋,就是与虎谋皮!黎言心在不由浮现起在龟兹国朝堂上传出的一些流言和右相国白伊的话语来。

    “对了,也替我向你族叔传讯,本王希望他能说服你家大王出兵。事成,本王不会忘记你黎家的。”赵询再次说道。

    看着黎言离去的身影,赵询徐徐道:“高昌国、龟兹国,北线最后的两个大国,没了他们,这北线,就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不过,不知这龟兹国会不会出兵?”

    司徒亮到:“龟兹国现在已经是欲罢不能了,要么出兵,要么等待被灭。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付出的待见多少罢了。”

第742章 西域7() 
更新时间:2013…05…29

    见突厥人的问题解决,赵询笑道:“很好,如此,在西域战场,突厥人算是先排除在外了。至于这高昌国,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多大的难事。灭掉他,容易。但是,想要将这些西部诸国疆域吞下去,才是重中之重啊。”

    “对了,张元静,现在焉耆和周围被灭的诸国整合成三府之地,各地情况如何?”

    负责各地政务的张元静沉声道:“好好我们早有准备,调来了大量的官吏,才能让各个新城都有条不紊的建设,各个居民点也开始正常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我赵军治下的生活,比之原先要好,所以,虽然换了统治者,他们有所不满,但大体之上,还是安稳下来,接受我们的统治。”

    “不过,也有一个不小的麻烦。再各个府县之间,有着大大小小的马贼。他们有的原本就是马贼,靠劫掠为生。也有不少是原本焉耆军队溃军,以及原本焉耆和其他小国的贵族。现在,在各地开始偷袭我新城周边的居民点。而镇守居民点的多位屯军,他们虽然战力不敌镇兵,但配备不错。唯一可惜的是,他们是步卒,对于这些马贼,他们也束手无策。”

    “在这一个多月之中,正在新建城池周围的居民点和商队,已经遭遇多次劫掠。”

    闻言,赵询顿时脸色一凝,道:“马贼?让本王的亲卫军去和他们比一比。另外,传令各地,凡是胆敢与马贼勾结者,诛灭九族!”

    “主公是说,这些马贼有人勾结?”张元静皱眉道。

    赵询冷声道:“当然,不然,我们在各地的居民点都有屯兵驻扎,这些马贼如何能越过吞并驻守和暗哨,入居民点劫掠?再者,这些马贼在这数千里范围之内,如何补充自己日常所需?他们可是不事生产的。”

    司徒亮点头道:“主公说的有理,如果没有内应,绝对不会次次顺利。再者,过往商队,都有镖局护卫,没有内应,如何知晓他们的路途和人数?”

    赵询冷声道:“看来,这各地的居民点,还是有人对我们不满,心念旧主啊。这样的人,不杀不行,我们要以血来警告他们,要么连累九族一起死,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生活。”

    “本王的亲卫军也是骑兵,皆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本王倒要看看,这些流浪各地的马贼,能不能与我精锐之士相比。”

    赵王一怒,各地风云顿时。三万亲卫军此次随同赵询一起行动的则有一万五千余人,这一万五千余人顿时分散成一队一队的小队,在方圆数千里的范围内开始清剿马贼。他们有的直接四下巡查,活动,追击马贼。有的则混在商队之中,引敌入瓮,一举杀之。

    短短十余日,在三府之地境内,清剿马贼八千余人,大大小小的马贼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