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武场只剩下赵丹和李牧二人,夏玉房带赵政去了集市药房,她想要去买一些常用的草药。

    二人做到校武场边的椅子上,李牧开口道:“公主,这个年轻人莫非就是?”

    赵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义父已经看出来了,那我也就没必要隐瞒了。您猜的没错,他的确就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

    听闻此言的李牧霍然起身,脸上的表情几次发生变化。他似乎是在犹豫,好像在做出艰难的抉择。

    李牧岂会不了解赵丹,从小到大一直都那么倔强和好强。他刚才那一瞬间想要宰了那个年轻人,原因竟是因为他很欣赏那个年轻人。

    他已经猜出了赵王的意思,猜出了赵王会让赵丹公主跟随赵政一起游历的原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得不死,李牧身为臣子没有改变赵王决定的权利,但是他作为赵丹的义父,完全有提醒赵丹的义务。

    虽然跟赵征只是短暂接触,可毕竟李牧是文武全才,他一眼就看出了赵政的不同之处。而且据他观察,赵政还是一个野心颇大的完美主义者。若是按照这种情况分析,用不了多久赵政就会变成一个潜力无限的秦国国君。

    人不怕无知和愚昧,怕的是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只有在两种情况之下才能得以显现。

    一个是遇到无法预料的灾难,一个是能够做成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儿。

    当遇到灾难之时,做出何种选择便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而是否能持之以恒的做完一件事,足以证明一个人能够走多远的路。

    赵丹从小便与世无争,在后宫从来没有跟人红过脸,但是她多半时候只待在自己的寝宫。去赵丹公主寝宫最多的人是赵王,赵丹公主小的时候赵王每天都去,后来把每天改成了三天一次。

    李牧甚至赵丹公主的心思,可他作为臣子还是希望赵丹小心为上。毕竟赵政是秦国国君,赵国跟秦国本就属于对立。若日后赵丹公主真的嫁到秦国,恐怕她今后一定会遇到两难的情况。

    赵丹公主从未有过与人争斗之心,她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嫁一个如意郎君。身份背景长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让赵丹怦然心动。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儿,一辈子很长,就算劈掉一半也有三四十年呢。赵丹最向往的生活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他的都不在她考虑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赵政跟夏玉房进了一家药铺。赵政身后跟着赵高和几名侍卫,但赵政并未让他们帮忙,而是一个人提着大包小包。他当然知道夏玉房在生气,虽然他没看出来夏玉房为何生气。

    很小的时候夏玉房的父亲夏无且就跟赵政说过,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之间是讲情的地方而不是讲规矩的地方。

    这些话赵政似懂非懂,不过这会儿他好像明白了。他也不知道这些天是怎么了,自己有事没事总喜欢逗逗赵丹。夏玉房有意见也很正常,毕竟赵丹跟她是好闺蜜。

    一个时辰之后,夏玉房一行人返回李府。而此时的赵丹已经跟李牧告辞,他们不能在这里逗留在长时间,赵政在赵国还有一个人要去拜访,拜访完他们还要按照行程表继续前行呢。

    李牧送诸位到府门外,他每次回都城都是有事要办。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现在有点儿担心,等赵丹公主他们走远,李牧必须去王宫面见赵王。

    众人坐进马车,夏玉房跟赵丹坐一起说着悄悄话,赵高则是在帮赵政剥橘子。这些事赵政完全可以自己来,但是他不想让赵高无所事事。同心而论,若是不让赵高做点儿什么,他心里会很过意不去的。

    感到蔺府之时天色已晚,众人本想马上进去休息,可惜蔺府管家不认识他们。管家虽然笑容谦卑,可他一点儿面子也没给咱们的赵大公主。把公主直接给拦在门外,还不忘提醒赵丹别走错了门。

    赵丹被气笑了,取下腰间玉佩交给管家,让管家把玉佩交给他们老爷。身为蔺府管家这点儿眼力劲还是有的,一看那块玉佩管家心头一紧,马上命人给众人送来椅子。管家一路小跑去老爷,最后连滚带爬跑了回来。

    管家再次见到赵丹时结结巴巴说不出话,不久一位白发老者走出蔺府,隔着老远就开始抱拳行礼,口中说着一些自责的话。

    此人姓蔺,乃这座蔺府的主人,也是赵政拜访名单中的一员。

    赵政打量着白发老者,白发老者同样也打量着站在公主旁边的年轻人。桃花眼丹凤眸鹰钩鼻,脑门上是一块格外突出的颧骨。身高五尺有余,体格看上去比较健壮,应该是个练家子。

    公主驾到蔺姓老者自然不敢怠慢,不过他可不会像其他官员,他不会拍赵丹公主的马屁。因为他这个人一直如此,从来不会对任何人阿谀奉承。即便是当今赵王也是如此,为此他可没少惹赵王生气。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就要看他身边有没有会对他说实话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可或缺,因为他可以在你走弯路做错事的时候及时提醒和制止你。

    如何判断一个国君是否明智,就要看他身边有无敢于直言的忠臣。虽然这种人让人喜欢不起来,可若是少了这种人,这个国君一定做不长久。

    (本章完)

第720章 0027,无价之宝(中)() 
见到蔺姓老者的赵政有点儿激动,比先前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还要激动。他真的见到蔺姓老者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传奇式人物。

    蔺姓老者姓蔺名相如,很多人都曾听过关于他的故事。第一个成语故事是负荆请罪,讲的便是廉颇将军跟蔺相如之间的故事。那时的廉颇将军心有不服,所以总盼着能够看到蔺相如,然后好好把他收拾一顿。

    后来听闻蔺相如的一番话,自愧不如的廉颇将军负荆请罪,专门到蔺府向蔺相如赔礼道歉。话不说不明,事儿不做不平。蔺相如本就是大度之人,又岂会跟廉颇将军一般见识,从此之后他俩关系特好。

    廉颇是个武人,所以他不太懂得察言观色,猜不出赵政的身份情有可原。当然还有李牧,虽然猜出了赵政的身份,但是他绝对不敢多言。他自知言多必失,所以他对赵政一直是敬而远之。

    但蔺相如不同,他一眼就看出了赵政的身份,而且通过对话也了解到了赵政的心思。他跟前两位都不一样,因为他当年见过秦国最牛叉的国君,秦昭王。

    赵国历史上有一位国君叫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便是赵武灵王的一项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措施让赵国战力提升一倍,一跃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只可惜后人无法延续前人的辉煌,所以赵国如今不如秦国。

    想当年,蔺相如站在秦国大殿之上怒斥秦昭王。这事儿早就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很多人把这件事当作故事写进书里。只不过这件事版本颇多,很少有人能够搞得清楚究竟那个版本才是真的。

    蔺府不比廉府和李府,蔺相如这个人一向是金钱如粪土,他把多半的俸禄都捐出去了。对生活并无要求的他,每天过的跟普通农户无疑。

    蔺相如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当年赵王赐给他的两件官服。这种情况在赵国并不多见,但蔺相如绝对是一个行走的榜样。每到一处都会有很多人想要亲眼见一见蔺相如,以至于他这个老头子最近很少出门。

    对蔺相如而言,只要赵国能够国泰民安,那怕是要他这把老骨头他也不会有丁点儿犹豫。

    身为臣子备受皇恩,自然不能因一己之私而荒废朝政。国君是不是明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位列朝堂的那帮臣子。

    蔺相如在前领路,赵丹一行人走进蔺府大厅。若不是亲眼所见,打死赵政也不会相信,他们此时身在蔺府大厅。身为赵国丞相,蔺相如每个月的俸禄可不少。难道他连装修客厅的钱都没有么,还是说他把钱都用在其他地方了。

    这种事对赵政而言只能凭空猜测,毕竟他是第一次跟蔺相如见面。不过从赵丹淡定的表情不难看出,她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管家来帮众人泡茶,而后蔺相如跟赵丹聊起了关于离开王宫的一些问题。多数时候都是蔺相如在问赵丹回答,只有在蔺相如沉默思考之时赵丹才会主动询问。

    蔺相如一大把年纪了,赵王特批他不用每日上朝。不过他还是坚持每天都去上朝,实在去不了了就隔两天去一次。

    毕竟那会儿的交通工具不是马车就是轿子,最快的也不过是直接骑马而已。上了年纪的人不能骑马,马车颠簸的也比较厉害,但是坐马车比坐轿子节省好多时间。

    古色古香的茶具和茶叶,赵政喝第一口就觉得不是凡品。不过一向大方的蔺相如对此事特别抠门,他决不允许管家给客人泡第二次茶。好茶叶就那么多,蔺相如活了大半辈子也就这点儿爱好。

    很多人亦是如此,功名利禄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对他们诱惑更大。比如蔺相如,送他金银珠宝名人字画他不稀罕,但你若是送他一包好茶,他是万难狠心拒绝的。

    好多东西都可以明码标价,但你要看把这东西给谁。把名人字画送给种地的农民,字画还没有牛羊有吸引力。

    秦国历史上有位国君,此人不仅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而且还是为数不多喜欢古董玉器的国君。

    以往国君都喜欢美女,这位国君对古董玉器的痴迷远胜于绝世美女。这位国君当然就是秦昭王,离世时七十五岁,在位时间五十六年。既然我们提到了秦昭王,就不得不说一说秦昭王跟蔺相如之间发生的那点事儿。

    秦昭王继位之后,不仅对秦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还鼓励农户自己寻找出路。继位后的第一个十年,秦昭王把秦国国力提升了一倍。到了第二个十年,秦国战力提升了不止一倍。在当时,中原六国无人敢惹秦国。

    秦昭王二十二年,赵国国君偶得一块玉器,此玉器被称之为和氏璧。晶莹剔透乃世间奇宝,曾有商人愿意拿万金购买此物。

    此物辗转反则出现在赵国国君面前,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国。秦昭王一听高兴坏了,马上命人前去赵国,提议跟赵王做一笔买卖。

    赵王一听吓坏了,他本以打算将和氏璧当作赵国国宝。如今秦昭王得知消息命人前来讨要,他给不给都不好办。

    不过秦昭王并未明枪,而是派人来通知赵王,他愿意那五座城池跟赵王交换和氏璧。若真如此,赵王真能同意这桩买卖。

    和氏璧虽好,可赵国如今实力不及,没能力保护好这个奇宝。各诸侯国连年征战,打下一座城市便不知要死多少人。如今一个和氏璧就能换五座城池,这买卖赵王觉得可以做。

    赵王在朝堂上把这事儿告诉了众位卿家,希望他们可以想出一个完美的主意。但是他没有想到,问题一经讨论比之前变得更复杂了。

    有人说,秦昭王这分明就是明枪。秦昭王可是出了名的抠门,向来是只许进不许出。秦国会拿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么?在场所有大臣均不相信,他们倒是一直坚信秦昭王是想空手套白狼。

    (本章完)

第721章 0028,无价之宝(下)() 
虽然秦昭王这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