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政说:“你今天是怎么了,难不成也想给我生儿子了?”

    “嗯,不可以吗?”

    赵政说:“当然可以,将来咱们的儿子一定是个神医。”

    “你怎么知道一定会生儿子,万一是女儿呢?”

    赵政说:“女儿更好,以后他就是我大秦第一公主,谁要是敢欺负咱们闺女,我就让人带领大秦铁骑灭了他。”

    “呵呵,政儿,你真好!”

    赵政说:“阿房,以前都是你在照顾我,从今以后换我来照顾你吧,好不好?”

    “恩!”

    赵政说:“等咱俩成亲,我就在这咸阳城为你建一座宫殿,然后以你的名字命名,你觉得怎么样?”

    赵政等了半天也无人回应,这才想要叫醒该是睡着了的夏玉房。

    他扶起闭着眼的夏玉房,然后脸色大变,声嘶力竭的召唤太医。等太医诊断之后得出结论,赵政颓然坐在地上。怀里抱着早已气绝身亡的夏玉房,她的嘴角还挂着血丝,她的眼角扔含着泪。

    “不!!!”

    一声撕心裂肺的嘶吼,一声不似人声的哀嚎。吓坏了在场的太医,同时也吓傻了在一旁候着的赵高。

    赵高将太医送走,然后一直陪在赵政身边。这种时候没人敢接近赵政,唯一敢靠近他的只有赵高。

    (本章完)

第845章 0007,七国最弱(一)() 
赵高一心为主,劝说赵政一定要节哀顺变,然后在桌子底下发现一个信封。信是夏玉房留给赵政的,信里只有短短十六个字。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家国天下,死得其所。”

    夏玉房死了。

    问询赶来的赵丹早已哭成了泪人,她有孕在身,所以不能过度伤悲,不然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赵灵儿跟李霓裳也是闻讯赶来,虽然她们都很伤心,但是她们仍有理智,不会做出任何过激之事。

    但赵政不一样,他从小跟夏玉房一起长大,生母赵姬只顾自己享乐对他一直不管不顾。可以说他从小就跟夏玉房相依为命,如果那些年不是夏玉房陪着他,恐怕他早就饿死在邯郸街头了。

    那时的邯郸,谁会在意一个流落街头的小乞儿呢。几次大病,若不是夏玉房拼死相救,他或许早就病死在异国他乡了。

    这一切他都不曾忘,那时年少不懂事,后来他离开邯郸回到秦国。有人安排他读书识字,有人安排他习武强身。有人帮他安排好了一切,直至他成为一国之君。

    那些年他享受到了做梦都没有想过的富贵荣华,但是他过的并不开心。锦衣玉食固然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实则真正的幸福取决于你跟谁在一起,而不是你住多大的房子穿多好的衣服吃多好的山珍。

    当赵政明白这一切时,他已快要三十。

    那段时间是赵政一生之中最黑暗的日子,他每天都待在夏玉房曾经住过的房间。不需任何人进去,虽然每天都会早朝,但除了处理国事,他不会跟任何人说话。包括赵丹和赵灵儿,还有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李霓裳。

    没有人知道夏玉房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就像没有人知道他对生母赵姬是怎么想的。如果换做别人,自己的生母做出那等丑事,或许早就大义灭亲了。

    但他不会,他不恨自己的生母对他不管不顾,因为他们被遗弃在邯郸那么多年,她也不过是想让自己过的好点儿而已。

    夏玉房对赵政一直都特别好,她在赵政心目中早已变成了唯一的亲人。如果那些年没有夏玉房,他根本就不会拥有现在的一切。

    岁月不饶人,时间总会让人看清一些东西。当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深深的后悔。

    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坚持,比如他刚回秦国那会儿。为什么没有想尽一切办法把夏玉房接到秦国,而是非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去接她。

    真的有一切都准备好的那一天吗?

    这一切都不会再有了,夏玉房早已入殓,赵政也不会再有机会。可他依然相信,他可以兑现当初对她的所有承诺。

    他承诺过,将来一定要给她买一栋大房子,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每天都能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可以去很多从未去过的地方。

    他会陪着她过每年的生日,然后送给她不同的生日礼物。每一天的春节都会陪着她一起跨年,跟她一起唱她最喜欢的歌。

    当然了,他也会帮她出头,守护着她不让任何人欺负。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在很久以前对夏玉房许下的承诺。那会儿他们都还小,那会儿他们的世界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

    什么都变了,唯一不变的只是最初的梦想。

    当初送赵丹和夏玉房回赵国时,夏玉房曾经问过赵政。如果当初他没有返回秦国,如今会不会像当初约定的那样。跟她一起在邯郸开药铺,他当掌柜,她当老板娘。

    那时赵政只当她在跟自己开玩笑,毕竟这一切都无法回头。每一个路口都有拐角,一旦选择就没有办法回头。因为人生就是单行道,错过了就再也没有办法挽回。

    赵高一直守在赵政身边,时刻关注着赵政的生活起居。平时赵丹也对他不错,所以他时常会把赵政的近况汇报给赵丹。毕竟赵丹如今是秦国皇妃,说不定那天还能成为秦国王后呢。不都说母以子为贵么。

    太医们早就诊断过了,赵丹皇妃怀的是个男孩。当初夏玉房还曾戏言,今后孩子出生一定要认她做干娘的。

    赵丹自然记得这件事,同样记得这件事的还有赵政。

    他不能垮,因为他是赢氏后人,他不能哭,因为他是秦国国君。他不能表现的像个失败者,因为他还有大业未成。

    但是,最初的梦想还在,最初的人却不在。即便得到整个天下,即便可以名扬四海,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不是不懂,只是有些想不通而已。为什么所有人都逼他,逼他做那么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儿。

    小时候赵姬逼他,让他把吕不韦当作父亲一样看待。长大后吕不韦逼他,让他学习那么多他不喜欢的东西。后来他逼着自己逃离秦国,周游列国本是为了平复心中的怨气。但是自从他回国之后,方才知道原来最不自由的就是一国之君。

    身为一国之君,最不能做的就是想做的事儿。因为他是一国之君,所以他只能做该做的事儿。到了年纪就该行冠礼,行冠礼后就该大婚。这一切都必须按照祖制行事,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半点儿偏差。

    大婚择偶必须是他国公主,不然不仅是给秦国丢脸,也是不给其余六国面子。所以他选择了赵国公主,只不过是因为他不想赵丹也像他一样。

    他不想要什么荣华富贵,只可惜他生在帝王家。很多事由不得他,很多路由不得他,很多人由不得他。

    比如娶夏玉房,他想娶,甚至可以拿所拥有的一切去换。但是他不能那么做,因为他那样做对不起那些为了秦国大业死去的将士。他不能放弃国君之位,是怕将来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会把秦国带向万劫不复之地。

    他可以自私,可以为了私情不顾一切。却始终逃不开这个牢笼,逃不开用荣华富贵打造而成的枷锁。

    所以他犹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他只想要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既可以把夏玉房留在身边,又不用跟大臣们闹僵。李斯也在帮他想,只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本章完)

第846章 0008,七国最弱(二)() 
他错了,这一次他彻彻底底的错了。他一心只想着要兑现当初的承诺,却从来没有问过夏玉房想要什么。

    他只不过想给她最好的,这并没有错,但是他所给的并不一定是她需要的。

    所以,在他独处的第二十天,李霓裳指着他的鼻子骂他。骂他根本就不懂女人,骂他一直都自以为是,骂他根本就不配被那么多人放在心里。

    同样骂他的还有赵丹,挺着大肚子的赵丹来到房间,一把夺过赵政怀里的那个手绢。那个夏玉房亲手绣的手绢,现如今已经成了绝版。之前那些都已经被赵丹给烧了,唯一一个一直被赵政守着。

    她为了打消赵政对夏玉房的思念,不惜将有关夏玉房的一切都付之一炬。对于夏玉房的死,给赵丹造成的打击丝毫不亚于赵政。但是她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因为她不想让人知道其实她很喜欢夏玉房。

    夏玉房就像姐姐一样,一直悉心照顾着赵丹的生活起居。自从夏玉房到了皇宫之后,赵丹的生活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早餐开始,她以前很少能够起来吃饭。但自从夏玉房陪她以后,不管多晚都会给她做顿早餐,然后陪着她一起吃。并且每天都会提醒她,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

    虽然还很想念夏玉房,但是赵政已经很少再去那个房间了。夏玉房离世后的第五个月,赵政亲自下令将那个房间封了起来。

    一年之后,秦国出兵寒国。

    若想实现统一六国之大业,秦国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寒国。因为寒国挡在秦国面前,就在挡在秦国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石头。

    此次秦国派遣二十万大军进攻寒国,予以寒国为支点攻占其余五国。

    只是赵政没有想到,别看寒国地界很小,可它的防御能力颇为强悍。寒国自古而来最有名的就是强弩,最远射程可达八九百米。其中还有几种便于携带的弓弩,有效射程也在三百米以上。

    秦军攻打寒国,第一轮攻击就吃亏在在这强弩之上了。在此之前秦军没有遇到过如此大规模的强弩阵,寒国一次可发射上千弩箭。一波弩箭之后不出三分钟,寒国就会发射第二波弩箭。

    秦军的骑兵在此战场毫无用处,破不了他的弩阵有再多人也是炮灰。更何况寒国早就有所防范,根本就不给秦军冲锋的机会。

    他们缩进城池不肯迎战,不给秦军任何冲杀的机会。若是离得远就用强弩远攻,离的近了就是万箭齐发。

    秦军身披的甲胄虽有抵御弩箭的能力,可这一波又一波的冲锋,不见成效必定会影响将士们的士气。

    出师不利对整个秦军都是一种打击,而且这种打击一直持续了一年时间。二十万秦军攻打寒国,打了一年丝毫没有起色。他们的确是夺得了一些城池,可惜都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城,夺到手也没有多大用处。

    赵政当然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所不受的里,所以他一直没有给负责此次出征的主将施加任何压力。

    但是,庙堂上早就炸锅了。文武百官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甚至已经帮带兵主将列好的罪名,扬言一定要让其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罪。

    “恩咳!”

    “各位爱卿的心情本王理解,但是不知道各位爱卿有没有好的计策。如果秦军再这样跟寒国耗下去,今后大秦就会变成六国的笑柄。”赵政说道。

    “这个,启禀君上,微臣以为此战应该暂缓。让所有将士返回秦国,然后从长计议。”

    “启禀君上,微臣以为此时撤兵万万不可。如果真要选择撤兵,也必须等到万不得已。”

    “……”

    大臣们七嘴八舌,根本每一个人出得了一个好主意。但若赵政换一个问题,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出不完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