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臣们七嘴八舌,根本每一个人出得了一个好主意。但若赵政换一个问题,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出不完的主意。

    最后赵政怒了,狠狠把他们全都骂了一顿。

    他说:“本王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诸位大臣可以牢记在心。树上书,如果在一个国家,文臣不贪财,武臣不怕死,那么这个国家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霸业。”

    听完这段话的大臣们鸦雀无声,赵政却已经不想再看到他们那张嘴脸。示意让赵高宣布散朝,然后赵政把李斯跟其他几位大臣叫到了偏殿。

    当初选择攻打寒国,主要是因为当时那个季节特别好。如今又到了那个季节,却成了对秦军最为不利的因素。

    所以赵政必须尽快做出选择,如果再不能想出好办法的话,他们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强攻,然后遭遇风雪会冻伤很多人。要么选择后撤,然后成为六国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有些时候可以不较真,但在有些事情上就必须较真。比如在面临大秦颜面得失之时,赵政想过要以将士们的性命为重。但是李斯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就是要让所有秦军将士们知道,大秦二字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的。

    所以,二十万秦军务必跟寒国死战到底。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向赵政献上一个计策。此人提议让赵政考虑一下用寒国人来对付寒国人,如此这般岂不是能够坐收渔翁之利么。

    如果说要在寒国找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当然是非距离秦国最近的南阳郡的郡守腾了。郡守腾本事不小,只可惜他跟错了人。

    寒国早就不行了,能撑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这会儿很多人都在逃离寒国,不少人离开寒国都带着家眷。这些人大半逃去了楚国或者赵国,还有一部分干脆就逃去了秦国。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是一些普通百姓呢。不要跟他们讲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最想做的只不过是活着。

    赵政派人去见了郡守腾,然后向他表达了赵政的意思。郡守腾起初并不同意,毕竟他身为南阳郡守,再怎么说也算是寒国的封疆大吏。

    (本章完)

第847章 0009,七国最弱(三)() 
最后赵政提高的条件,允诺给郡守腾一个秦国内史的官职。如此这般方才打动了郡守腾,使他主动献出寒国南阳郡,并且愿意为秦国攻打寒国效犬马之劳。

    郡守腾对寒国是了如指掌,不过这会儿应该喊他内史腾了,因为他如今已经是秦国内史了。赵政亲自接见了内史腾,并且还任命他为副将。让他领兵攻打寒国,相信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次年正月,秦军已经攻占寒国半数城池。秦军直逼寒国都城,韩王安本想连夜逃走。谁知秦军早已将寒国围得水泄不通。

    韩王安见到了投靠秦国的内史腾,然后对他夸下海口,只要他肯护送他离开寒国。他就答应让内史腾做寒国的丞相,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内史腾没有被韩王安收买,主要还是因为那时的寒国已经走向灭亡。韩王安已经变成了亡国之君,亡国之君怎么会有兑现那些承诺的能力呢。

    更何况,是个人都知道韩王安的性格。他这个人一向胆小如鼠,而且最喜欢给人开空头支票。但是这都不是韩王安最大的优点,韩王安最大的优点是装糊涂。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能当作没发生过,更不会管以前他做出过什么承诺。

    所以,最后韩王安被内史腾生擒,亲自押送韩王安去了咸阳。亡国之君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不过赵政对他没有这么残忍。收了寒国御玺,赵政打算给韩王安一个机会,所以就给了他两个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如何去死,他可以选一个最喜欢的方式。第二种是留在咸阳,除了不准离开咸阳城半步,其他并没什么要求。

    所有人都被韩王安的举动给惊呆了,他竟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种。不仅如此,他还在咸阳城待了好几年。

    后来他不知所踪,有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说他逃了。当然还有一个版本,说他蓄意谋反被赵政派人杀了。

    但无论如何,内史腾这一次立下了汗马功劳。将寒国地盘全部纳入版图之后,赵政按例犒劳三军将士。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内史腾,只不过这会儿没有人愿意跟他说话。因为他背叛了寒国,同时也出卖了自己曾经的国君。

    赵政不会过河拆桥,但是他一定会惩罚那些不忠不孝之人。虽然打仗时他总希望对方可以有人主动投降,但是到了最后他总会把那些选择背叛的人杀掉。

    道理很简单,他既然可以因为形势背叛第一个主子,就很有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背叛下一个主子。

    寒国是七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但是寒国的防御能力丝毫不亚于其余六国。就算是大秦的铁骑,对付寒国也是无的放矢。

    冲锋陷阵你总要有个场地,万马奔腾你总要有个空间。寒国一役让赵政想到了很多问题,在休养生息之时他把这些问题全都提了出来。

    人类之所欲区别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类会不断完善自己。所以人类会用智慧解决问题,同样也会用智慧修补漏洞。

    寒国一战很值得人们深思,不仅是带兵打仗的将军,立在庙堂的文臣也当认真对待。这话是赵政说的,就在那场朝会之上,赵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的。

    赵丹终于生了,赵政终于有了儿子。赵丹的儿子,也就是赵政的嫡长子。出生之后不哭不闹,而是看着他的娘亲一直在笑。

    长公子生的俊俏,而且又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见到赵政时长公子哇的一下哭出了声,然后就冲着赵政咯咯直乐。

    赵政甚是喜欢这个孩子,然后给这孩子取名扶苏。因为他是长公子,所以很多人都称他为公子扶苏。

    扶苏出生之后,秦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当然,实际上在赵丹没有进入秦国之前,公子扶苏其实就已经出生了。当初赵政在回到秦国之时,他便已经去过赵国。

    在赵丹进入秦国准备相亲之时,赵政也曾在赵国驿馆逗留数晚。不是他对赵丹用情至深,他做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听夏玉房的话。夏玉房希望他可以娶赵丹,因为她不想让赵丹落选后回到赵国。

    如果是那样的话,她将无法想象赵丹今后的命运。她从小跟赵政一起长大,所以她最了解赵政的为人。不管赵政喜不喜欢但,只要赵丹为他生了孩子,他都会对赵丹负责。再加上她的叮嘱,说不定将来那孩子会成为秦国太子。

    不管怎么说,夏玉房都已是那孩子的干妈。

    攻下寒国之后,赵政并未急于让秦军继续行动,而是让他们留在寒国休整。通盘计划早已在大军出征之前就做好了,如今只不过是要执行计划罢了。

    但赵政有些于心不忍,毕竟秦国设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赵国。

    赵丹和赵灵儿都是赵国公主,而夏玉房也是赵国人,如今她的父亲夏无且还在赵国。如此这般情况,赵政是说什么都不会马上攻打赵国的。

    在此之前他想做两件事,不管这两件事做得成做不成,在此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让秦军向赵国逼近一步的。

    他让赵丹写信去赵国,希望赵丹的父亲可以主动投降。他只需要赵丹的父亲主动投降,然后他便可以留他一条命。不用在外面担惊受怕,赵政可以让他一直留在秦国王宫陪着赵丹和赵灵儿。

    同时送去赵国的还有一封信,一封赵政的亲笔信,信是赵政亲笔所写。但是这封信却不是给赵国国君的,而是给身在赵国王宫的御医夏无且的。

    夏无且是夏玉房的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赵国王宫担任御医。为了职责,他每年最多只能见夏玉房两面,甚至有时一年连一次都见不上。

    他还不知道夏玉房已经死了,所以在收到赵政的信后,他回信拒绝了赵政的提议。并且在心里嘱咐赵政,一定要好好对待他的女儿。

    后来,赵政不得不让人将夏玉房临终前留下的信派人送去赵国。当夏无且看到信后,便发了疯似的从赵国邯郸礼离开。日夜兼程赶赴秦国都城咸阳,然后来到了那座墓前。

    (本章完)

第848章 0010,久别重逢(一)() 
墓里埋着的是他唯一的亲人,也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如今闺女死了,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若不是赵政发现的及时,恐怕夏无且就真要跟夏玉房在另一个世界见面了。他可是曾经答应过夏玉房的,今后一定会好好照顾夏无且的。

    他曾对夏玉房承诺,不管今后夏无且变成什么样,他都会替她好好照顾他的。当然了,他当初对夏玉房做出的承诺里,那个她就是夏玉房自己。

    一脸陪着夏无且喝了三天的闷酒,在一次喝醉之后俩人放声狂笑。已经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如今的感受了,虽然很多人都曾失去过最亲的人,或者说他们都会经历这种事情。

    但是现在,只有他们俩能够互相理解彼此现在的心情。无需多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还想喝。喝到吐了还想喝,喝到什么都不知道了还想喝。喝到已经钻到桌子底下去了,睡醒之后只觉得头晕脑胀,可还想喝。

    夏无且在秦国待了半个多月,然后就被赵政永远留在了秦国。发酒疯的夏无且指着赵政的鼻子骂,小兔崽子你害死了我唯一的女儿,那可是我唯一的女儿,你让我以后怎么活,你告诉我。

    赵政说:“没关系,阿房不在了,以后我替她给你养老。”

    夏无且说:“记住你说过的话,我希望你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第二天,赵政就派人收拾出一个院子,专门给夏无且准备的院子,还给他赔了几个婢女和仆役。

    刚开始夏无且并不接受,而且整天有事儿没事儿就跟赵政抬杠。有时候他说不过赵政,然后就开始倚老卖老。

    到之后把赵政整的没招了,看到赵政吃瘪妥协的样子,夏无且才能稍微好过一点儿。其实他早就想明白了,女儿的死不能全怪赵政,可是他就是看赵政不顺眼,看到他就总想骂他两句。

    即便如此,赵政还是让夏无且做了秦国的御医。不过夏无且不给旁人看病,他只给赵政一人看病。不仅如此,他还会时刻跟在赵政身边。名义上说是时刻为赵政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实际上是怕赵政另寻新欢。

    不过赵政的表现倒是让夏无且很是满意,而且不仅如此,之后的夏无且还学会了不少秦国人小习惯。

    比如说抽烟,以前他在赵国是不抽烟的。但是到了秦国之后,没两个月他就学会了抽烟。而且后来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不抽几袋子就浑身难受。

    别小看他的那个烟袋子跟烟杆,这玩意儿以后可派上大用场了。在很久很久以后,夏无且用烟袋跟烟杆帮赵政挡下一名杀手的初轮偷袭。

    甚至有不少人断言,如果当初不是夏无且眼疾手快,或许赵政真会被那位顶尖刺客当场干掉。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些劝夏无且戒烟的人等同于差点儿害死赵政。

    赵政倒是有心拖延一些时日再去攻打赵国,只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