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政说:“就算当初老将军把我杀了,真以为能阻止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就算没有我赵政,难不成就不会有人会横扫六国了?”

    “这个,额。”

    李牧一时语塞,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大势所趋断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分久必合是天下大势,即便没有赵政没有秦国,也一定会出现第二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势力。只不过那些都是不定之数,如今的一切才是定数。

    赵政极力劝阻李牧,希望他可以看清形势,不要一味为国死战。毕竟天下大势如此,并非他一人之错。即便他李牧战死在这里,也不可能挽救赵国被灭的结局。既然如此,那他为何不能为自己谋求一条退路呢。

    赵政给了李牧两个选择,第一是加入秦军,他将会把李牧的一家老小全部接去咸阳城。第二是离开赵国,去当一个安享晚年的田舍翁。不问俗世不理纷争,安安心心度完余生。

    那一种选择都比他现在要强,但是李牧那一个都不会选。现在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为了赵国死战就是他最终的归宿。

    劝不动李牧,幸好赵政早有准备。

    第二天一早,一辆马车驶入赵军大营。这一次是李牧在大营外亲自迎接,从马车上走下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赵军纷纷下跪,高声齐呼:“参见公主殿下!”

    来此劝阻李牧是赵政的主意,但最早有这个想法的人是赵丹。赵灵儿只不过是来凑个热闹,还有一直未曾见过公子扶苏。

    赵丹是李牧看着长大的,所以她早已把李牧当成了家人。人前她喊李牧为李老将军,人后她喊李牧为李伯伯。

    这一次她奔波数百里来见李牧,目的跟赵政一样。其实李斯等人已经献出了应对之计,一旦启用一定能够破解如今的僵局。但是此计一旦启用,李牧恐怕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他们不忍心看着李牧遭殃,所以才会多此一举来劝李牧。

    自从赵丹嫁入秦国,李牧已经好几年没见到她了。当初听说赵丹生下一子,李牧高兴的几天都合不拢嘴。因为他知道母以子为贵,只要赵丹为秦国剩下皇子,那她在秦国就一定会被重视,就不会有人能欺负她了。

    公子扶苏是第一次见到李牧,五岁半的孩子说起话来像个大人。粉雕玉琢的小脸,宛如暗夜星辰的眼眸,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李牧一见到这小子就喜欢的不得了,拉着他的小手便进了军帐。

    李牧自然知晓公主所来何事,该说的赵政都已经说过了,赵丹公主前来无非是再重复一遍先前的话。

    但是,赵政只不过惋惜李牧是个人才,而赵丹前来是希望李牧可以活着。生杀大权一直都掌握在各国皇室手中,他们的权利有时比阎王爷还大。说要让你午时死,谁也不敢留你到午时三刻。

    赵丹是李牧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会儿调皮的赵丹没少揪李牧的胡子。每回都把李牧疼的瓷牙咧嘴,但是没过几天照样把赵丹抱在怀里,有时还会把赵丹放在肩上托着。

    就连赵王都没有这样待过赵丹,李牧却一直像个父亲一样宠着赵丹。虽然她嘴上喊李牧为李伯伯,实则他早已经把李牧当作父亲一样看待。

    她不想李牧就这样战死,所以她想尽一切办法,只求可以让李牧活着。大势所趋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她希望李牧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希望李伯伯可以放下心中的执念。

    既然说是执念,又怎么会那么容易放下呢。赵丹做出了她最大的努力,却依然没有能够劝得动李牧。李牧死战的决心无人能够撼动,所以他在午饭后送走了赵丹一行人。

    不是他不想多留她们,而是留在赵军大营并不安全。战事一触即发,每一名赵军将士都时刻准备战斗。这种时候赵丹出现在赵军大营,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时间一长难免有人心怀不轨,毕竟赵丹如今的身份是秦国王妃。

    (本章完)

第851章 0013,久别重逢(四)() 
赵国跟秦国死战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赵丹留在这里只会平添危险。所以李牧留她们吃了顿饭就马上送她们返回秦国。

    军帐内还是只剩下赵政跟李牧二人,这一次赵政没有再劝李牧离开。但是他希望李牧可以早作打算,至少应该安置好自己的家人。

    想当年在雁门关,李牧跟赵政曾经谈过此事。若是有一天秦国吞并六国,李牧会不会为赵国死战到底。那时的李牧说的很轻巧,他说他这辈子最无遗憾之事便是生在赵国。但若是他生在秦国,也会有如赵政一样的想法。

    杀一人者为贼,杀十人者为长,杀千人者为将,杀数十万人者为王。

    这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但是李牧很庆幸能够遇上赵政。很庆幸赵政如此重情重义,当年他只不过是教过赵政一些皮毛。赵政却把它当作一份人情,以这种方式来还他这份人情。

    不过,李牧还是像当初一样,提醒赵政做人不要心慈手软。做一个普通人也不能如此,更何况他还是大秦之主。如果对敌人心慈手软,将来吃亏的一定是他自己。

    李牧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赵政的身份,所以赵军大营没有人会对赵政不利。他只说赵政对他心慈手软,而他对赵政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他对赵政不是惺惺相惜,直接将赵政拿下作为人质,逼迫秦军退兵也无不可。如果他不是心慈手软,直接将赵丹跟公子扶苏一起扣下做人质。莫说是让秦军退兵,就算让秦国割让几座城池也无不可。

    一个秦国国君,一个秦国王妃,再加上一个秦国储君。如此三人加到一起,足以顶得上半个秦国。

    但李牧没有那么做,因为他是李牧。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就算是赵政看错了人,也算赵丹看错了人。他如果真是那样,也不配被后世之人尊称他为忠臣良将。

    赵政趁着夜色离开赵军大营,然后连夜返回咸阳城。李牧的事儿他已经尽力了,既然他不肯走,那就不能怪赵政不讲情面了。

    李斯的计划他已知晓,但是他不能告诉李牧。只是军国大事,跟私人感情毫无关系。处于私人感情,他可以放李牧一条生路。但是涉及到军国大事,他绝对不会给李牧留半点儿机会。

    赵政回到咸阳,即刻召见李斯,命他马上按计行事。

    回到寝宫见到赵丹,赵政只得安慰她不要多想。

    他知道李牧在赵丹心目中的地位,不然他也不会亲自跑去赵军大营。虽然他这么做看上去很荒唐,但是这才是赵丹心目中的那位秦王。

    以前的赵丹何其霸道,对谁都是冷若冰霜。但是自从她生完孩子之后,母性泛滥的她变得特别温柔。别说是赵政跟赵灵儿,就连李牧老将军也有些不适应如今的赵丹。

    一双秋水眸子盯着赵政,手里拿着扇子帮正在伏案读书的儿子扶苏驱赶蚊虫。别看扶苏不到六岁,但是他写的字已经有了雏形。字练千遍其形自现,公子扶苏每天都会练上一个时辰的字。

    从三岁时起,公子扶苏每天的时间都会排的满满的。

    早起晨练一个时辰,中午两个时辰学习琴棋书画,下午两个时辰学习兵法,晚上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习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学习知识。

    自五岁时起,公子扶苏无需旁人看管,每天都会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一项学习。每隔半年各位先生师傅都会对他进行测试,测试之后方才会根据他的长进来制定下半年的学习计划。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如此按部就班,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吃这么多苦。公子扶苏也曾被累哭过,那次赵政刚好碰上。就告诉公子扶苏一个道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若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

    赵丹也曾有过不舍,但是她知道赵政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扶苏。生在帝王家,如果扶苏没有本事,将来注定会被淘汰。

    如今只有他一个孩子,帝王之家将来最不缺的就是争权夺利的兄弟。真到了那个时候,赵丹想帮也帮不了他。

    既然以后的路要他自己走,为什么不让他趁早学会跌倒呢?

    赵丹一直记得赵政对她说的这句话,虽有些心疼却没有再做丁点影响扶苏学习的事儿。

    李牧的确是个值得敬重的对手,但是无人可以抵挡秦国前进的脚步。所以,赵政给王翦下达了按计行事的通知。

    收到通知的王翦派人去了邯郸,带上重礼去见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早些年赵政还在邯郸的时候,这个郭开就跟秦国走的很近。只不过那会儿跟他打交道的人是吕不韦,如今是赵政罢了。

    郭开本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再加上大秦崛起之后的威慑力。根本就没有耗费多少口舌,他就答应了帮秦国这个忙。

    不过嘛,他希望事成之后可以再给他些好处。关于这个问题王翦派去之人当场就答应了他,反正到最后兑不兑现也是他们说了算。

    然后,郭开在邯郸开始散步谣言,说李牧和司马尚拥兵自重想要造反。他说的那可是有理有据,传言很快就在整个邯郸城传开了。

    整个邯郸城都已经传开了,赵王岂会不知。刚开始赵王还在相信李牧跟司马尚,可传言传的是越来越厉害了。甚至已经有传言传出,李牧和司马尚已经准备率领大军夺取邯郸城了。

    这下赵王是彻底慌了神了,然后询问诸位大臣该如何应对。郭开就给赵王出了一个主意,让他赶紧拍两个人去换掉李牧和司马尚。如此以来这场危机便可化解了,而且这么做还可以用来试探她二人是真要造反还是谣言。

    若是他二人老老实实交出兵符,那便可以说明造反的传言是假。如果他们二人不肯交出兵符,那么他们便是要真的造反,赵王一定要多派些人过去。只要他们敢抗旨不遵,立刻就地正法。

    赵王很相信郭开的话,所以就按他说的吩咐下去。命二人带领百名随从赶赴边境,然后直接宣读赵王的旨意。

    (本章完)

第852章 0014,久别重逢(五)() 
李牧其实早就知道了邯郸城的传言,他也知道这些谣言出自郭开之口。但是他一直没忘心里去,他坚信赵王是不会上当受骗的。李牧为赵国戎马半生,多半时间都在戍守边境。他相信赵王不会怀疑他,也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赵国。

    按照李牧的打算,只要再给他一年时间,他便可以直接把王翦打回秦国。然后跟司马尚会合,赶走杨瑞和所率领的秦军。

    但是他想的太远了,眼下他就已经没机会了。

    赵王派去的人见到了司马尚跟李牧,宣读了赵王的旨意。结果不出所料,李牧拒不交出兵符。因为事先通过气,司马尚同样拒不交出兵符。

    有人回邯郸将此事禀报给了赵王,赵王一怒之下派人前去击杀李牧和司马尚。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回旋的余地,见到之后直接击杀。

    与此同时,远在秦国的赵丹也收到了赵王要杀李牧的消息。她可是自幼被李牧看着长大的,当然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李牧被杀。

    赵丹将此事告知赵政,赵政当下命人前去赵军大营。他希望可以带走李牧,就算李牧不为秦国所用,但至少也不敢以这种方式殉国。

    秦国派去的人比赵王派去杀李牧的人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