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867章 0029,不老不死(下)() 
秦始皇暴毙与沙丘,赵高传密旨赐死扶苏,而后扶胡亥上位,世人称之为秦二世。

    胡亥继承王位之后,章邯依然负责修建秦帝陵。那时秦始皇已经葬入主墓室,但是秦帝陵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工。

    胡亥虽然无能,但是赵高跟李斯对秦始皇仍有忌惮。秦二世继位后一年,秦帝陵方才彻底竣工。

    最后参与修建秦帝陵的所有工匠,在完工之后再也没能走出骊山。他们中很多人早就知道会是这个后果,但是他们心甘情愿为秦始皇陪葬。

    一同给秦始皇陪葬的,不止是修建秦帝陵的那些工匠。还有不少大秦老臣,不少曾受过赵政恩惠的商贾。

    当然了,能够跟秦始皇一起葬入主墓室的,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赵丹算一个,毕竟她陪伴秦始皇的时间最长。

    赵灵儿算一个,除了她的赵政哥哥,谁也入不了他的眼。

    李霓裳算一个,因为她只会对赵政笑。一笑倾城天下知,再笑倾国君不知。

    还有单微微,虽然跟赵政冲锋不过几年时间,但是她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赵政的人。

    大秦铁骑冠绝天下,其中有不少人离奇消失。

    秦孝公时,秦国严令禁止殉葬,却有八百老卒投涯而死。

    如今秦始皇离世,无数秦国老卒为之惋惜。也有不少老卒情愿殉葬,不能殉葬与秦帝陵中,那就殉葬与骊山之中。他们只想离秦始皇近一些,也好等他在另一个世界图霸之时,再一次跟他驰骋沙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

    没有经历过大秦帝国的辉煌,就不会知道大秦帝国的昙花一现有多可惜。不知道赵政心中所想,就不会明白他为何放弃长生不老。

    灭六国一统天下,无数人做梦都想要赵政的命,只可惜他们忘了,赵政姓赢。

    赵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后作乱,赐死扶苏让胡亥继位。但是连他俩都没有亲眼见到暴毙的赵政,他们只是听影卫是这么说的而已。

    葬入秦帝陵主墓室,抬秦始皇进入墓室的也是影卫。他们誓死效忠秦始皇,即便秦始皇已经死了,他们依然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让任何人靠近秦始皇,入葬主墓室后,十二位影卫立于主墓室周围。工匠们不敢违背他们的命令,十二位影卫拄刀而立,然后被浇筑上铜水。铸成十二座铜像,为秦始皇守护灵柩。

    主墓室门关闭,墓室之中再无活人。一道幻影从棺椁之中钻出,而后看了一眼被浇筑成十二座铜像的影卫。

    龙飞狠狠掐了自己一下,他真没想到自己能亲眼见证大秦帝国的兴衰。而且,还能亲眼见证秦始皇的整个下葬过程。

    秦帝陵乃世界第一大陵,也被后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人只说秦始皇残暴不仁,但是他们又岂会知道,很多事不是他想要做,而是他没有选择。

    比如殉葬坑,那些人都不是被强行抓来的,而是他们自愿为秦始皇殉葬的。建造秦帝陵耗资巨大,而且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

    但是,他贵为千古一帝,难道连修建一座高端大气的陵墓的权利都没有么。

    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那时候的帝王都喜欢这样。在自己继位之后,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修建陵墓。

    那会儿的人很看的开,而且道理也非常简单。你活着想怎么建没人拦着,等你死了若是想让后人为你建造陵墓,恐怕每一个人能够如愿。

    秦帝已死,魂飞九天,大秦帝国昌盛一时,终因造就太多杀戮而止于二世。

    徐福第二次出海访仙之时,曾有言与秦始皇。秦始皇相信他有那个实力,所以希望他可以为大秦卜上一卦。

    大秦既然成就如此丰功伟业,是否可以像殷商一样延绵五六百年。

    徐福在登上蜃楼之时,塞给秦始皇一根竹签。签上只有五个字,秦不过二世。

    正因如此,秦始皇才没急于将王位传给扶苏。因为他知道其中定有变数,如果大秦可以延绵几百年,继承他之王位的人非扶苏莫属。若秦不过二世,那么继承王位之人一定不是扶苏。秦始皇早有预感,故而给扶苏准备了保命符。

    只可惜,扶苏无心苟活,根本就没有动用那张保命符。

    龙飞的魂魄离开秦帝陵主墓室,出墓之时恰遇天雷。九道天雷击在主墓室上方,一道金光拔地而起随之消散。

    好死不死的,一道天雷击中龙飞魂魄。本该是九道天雷,却不知为何多出一道。龙飞魂魄被天雷牵引,直冲九霄云外。

    龙飞魂魄已经不受控制,九转轮回才完成了二次。一想到这儿龙飞就怕得要死,难不成这是要被丢出时空隧道了么。

    正在龙飞大脑一片空白之际,天空出现一个七色漩涡。龙飞直接冲入漩涡之中,一时间只觉得天旋地转,差一点儿把上辈子吃进肚子里的蟠桃跟仙丹全都吐出来。

    不过这种眩晕的时间不长,他很快就掉进了水里。旱鸭子龙飞奋力狗刨,终于从水里爬上了岸。

    岸边坐着一个老头,左手托着腮帮,右手拿着鱼竿。头戴草帽身披蓑笠,看上去最少也有六七十岁了。

    老头一动不动,龙飞走过去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伸手去查看老头的鼻息。手刚放过去就吓了一跳,这老头竟然没有呼吸。

    天空中响起一个炸雷般的声音,震得龙飞的耳朵嗡嗡直响。

    九转轮回救苍生,

    太公湖旁姜太公。

    生来便是帝王将,

    奈何劫数天道生。

    魂飞九霄梦时归,

    春秋一梦几人回。

    今生若能遂他愿,

    来世还你榜上魁。

    声音戛然而止,龙飞却若有所悟,围着老头转了三圈,然后钻入他的体内。

    九转轮回第三世,龙飞已经顺利开启这一世的旅程。现在是什么情况他尚不知晓,但是他这一世他姓甚名谁。

    他姓姜,本名一个尚字,有人喜欢称呼他子牙,有人喜欢称呼他太公。

    (本章完)

第868章 0001,纣王进香(一)()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地丑天人寅出,避出兽祸有巢贤。

    成汤乃黄帝之后,封与商地,故名为商。商传至帝乙,帝乙生有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幼子季子寿王。

    那一日,帝乙率百官在御花园赏景,院中飞云阁有一梁柱突然断裂。季子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见到此景,丞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书帝乙,册立季子寿王为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余年而崩,托孤于太师闻仲,太子寿王继位,史称纣王,都城朝歌。

    纣王继位之时,大商文有太师闻仲,足以安邦。武有镇国武成侯黄飞虎,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均乃贤良淑德之人。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

    大商治下有八百镇诸侯,每个几年他们都会来朝歌朝贺天子。而直接统辖这八百镇诸侯的,乃四大镇诸侯。

    依次为,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

    四大镇诸侯各领两百镇小诸侯,八百镇诸侯皆属于商。

    纣王七年二月,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太师闻仲奉命北征。

    自小看着纣王长大,闻仲深知纣王秉性。所以在离开朝歌之前,闻仲特意叮嘱纣王。平日里要多听听丞相商容和亚相比干的意见,且不可独断专行。

    纣王嘴上答应的倒是干脆,可他心里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曾有人不止一次跟他说过,天子天子就是上天之子。既然是上天之子,自当是说一不二。太师闻仲总在教他该如何做事,这让他心中怨念颇深。

    但是再有怨念纣王也不敢造次,他对闻仲有一种本能的畏惧。或许是从小养成的这个毛病,即便他已经是大商天子,可在见到太师闻仲的时候依然乖的像个孩子。

    太师闻仲奉命北征,这次就没人能再管得住他纣王了。早朝过后,他可以干点儿自己想干的事儿。

    …………

    太公湖边,一个垂钓的老者正在以肉眼可察的速度变得年轻。

    从六七十岁到四五十岁,然后再到三四十岁,只不过眨眼间的功夫,他已经从一名老叟变成了一名稚童。

    稚童不过五岁,沿着湖边走上几圈。此时附在稚童体内的龙飞已经被吓傻了,虽然他早就明白过来是什么情况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附入姜尚体内之后,他竟然重新变回了稚童。

    难不成是需要重新修炼?

    五岁的稚童看向天空,然后听到内心深处传出一个声音。

    根据那个声音的提示,不过五岁的姜尚离开太公湖,直奔昆仑山玉虚宫。

    这便是他的命数,拜昆仑山元始天尊为师,在山上苦修三十年。从一个五岁稚童,到一个过了而立之年的青年。

    附在姜尚体内的龙飞终于弄清了状况,此时他已来到昆仑山脚。

    当然,从这一刻起,他便是来自拜师学艺的姜尚。入昆仑山进玉虚宫,见到元始天尊。姜尚完成了拜师礼,自此便要潜心修炼三十年。

    三十年对凡人而言,已经算半辈子了,但是对修道之人而言,三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已。

    …………

    纣王七年三月十四,大殿之上位列两旁。丞相商容向纣王禀奏,明日乃上古大神女娲娘娘的寿诞,他恳请纣王率领文武百官去女娲宫进香。

    纣王问:“我乃天子,女娲有何功劳,需要我亲自为她进香?”

    商容说:“女娲乃上古大神,上古时期,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酣战三百回合,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不周山倒天塌地陷,天塌东南地陷西北。山石崩塌河水倒灌,灾祸四起凶兽肆虐。大神女娲不然看百姓受苦,从四面八方取天材地宝,用自身修为炼制出七彩神石,以此补天方才让百姓免于祸乱。”

    纣王闻言点了点头,问商容:“女娲娘娘为救苍生可以炼石补天,是否也帮我们大商做过什么?”

    商容答:“启禀我王,女娲娘娘的道场就在我朝歌境内。成汤自立朝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百诸侯尽朝与商。这些都离不开女娲娘娘的庇护,百姓们都称女娲娘娘乃天地之母。”

    纣王应允商容所提之事,超会散去,比干跟商容并行而走。

    比干忧心道:“丞相,今太师不在朝歌,恐我王心性所致,进香一事该不会惹出事端吧?”

    商容皱眉,答曰:“亚相说笑了,虽然太师不在朝歌,但是我王身边还有我等。成汤国座连绵五百余年,如今百姓乐业天下太平,只不过是去进个香而已,不会有事的。”

    比干依然有些担心,不过听商容这么一说,他也就没再提这茬。他当然知道如今的成汤江山何其稳固,但是他总有些隐隐的担忧。

    若说感觉,整个大商都没人能比得过亚相比干,因为他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走出皇宫,坐在马车内的商容有些不安。回家的路上打了个盹,最后确实在梦中惊醒。他命车夫原路返回,直接去亚相比干的府上。

    商容这一路都在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