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皇宫,坐在马车内的商容有些不安。回家的路上打了个盹,最后确实在梦中惊醒。他命车夫原路返回,直接去亚相比干的府上。

    商容这一路都在琢磨比干的话,先前他并未察觉有何不对。但是到了自家门口之时,他突然就梦到了太师闻仲。

    太师闻仲走时不仅叮嘱纣王要多听听两位丞相的意见,而且还特意嘱托丞相商容和亚相比干。他不在朝歌之时,二人一定要好生看着纣王。纣王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总喜欢做一些不靠谱的事儿。

    临走之前,太师闻仲叮嘱商容,凡是要多替纣王分忧。若是遇到难以抉择之事,就去问亚相比干。

    不是因为比干比商容聪明,而是因为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马车停在比干府门,门房还来不及向比干禀报,商容就已经走进了客厅。

    比干一边招呼商容,一边命丫鬟上茶。等二人落座之后,商容示意比干遣散厅内下人。

    大厅里只剩下商容跟比干两人,商容开门见山把刚才的那个噩梦说了出来。听完商容讲的那个噩梦,比干只觉得心口一阵剧痛。

    (本章完)

第869章 0002,纣王进香(二)() 
看似只是一瞬间的功夫,比干额头已经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脸色煞白的看着商容,轻声道:“丞相,若依我言,明日万不能让纣王去女娲宫进香。”

    看到比干一脸严肃的样子,商容轻轻点了点头,随即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他能从比干的态度上感受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可事到如今他们还有办法补救么?

    事不宜迟,不管能不能补救,商容都要死马当活马医。他跟比干马上进宫,不管找什么理由,只要能够阻止纣王明日进香即可。

    到了宫门口二人被人拦下,说是纣王正在为明日进香挑选贡品。闻听此言,商容和比干转身就走。

    若是他们想见纣王,让人去禀报一声不是难事。但是,既然纣王已经在准备进香事宜了。如果他俩这个时候劝纣王别去进香,后果他俩已经想到了。

    想当初,太师闻仲跟纣王约好一起打猎。后来太师有事想要延期,就派人去通知纣王。派去之人被暴怒的纣王狠狠揍了一顿,第二日纣王孤身去了猎场。为此太师闻仲怒斥纣王,可即便纣王惧怕太师闻仲,如同犟驴的脾气丝毫没变。

    那可是太师闻仲,是纣王最怕之人。连他都震慑不了纣王的倔脾气,商容和比干有自知之明,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不过二人也商量好了,既然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明日进香会生事端。那他们就要早做预防,把这事跟朝中大臣提前打声招呼。明日进香不管发生何事,到时他们随机应变即可。

    送商容坐进马车,比干站在门外摇了摇头。目送着商容乘坐的马车离开,比干却没有走进院子,而是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

    大商朝堂文武百官,能够忠心不二之人不少。但是能够像比干这样毫无官架的并不多见,就在他站在门口的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不少路过的朝歌百姓跟他打招呼了。

    比干从来不摆亚相的架子,也没有世人眼中的官威。之所以很多人都认识他,是因为他不习惯坐马车。

    这个习惯已经养成很久了,坐马车会让他感觉头晕。坐一小会儿还行,倘若是长时间坐在车上,下车时比干就会狂吐。

    有人告诉他这叫晕车,自此之后比干就很少坐车,不论远近都是徒步。徒步有好有坏,坏处是冬天冷夏天热,好处是身体好吃嘛嘛香。

    眼瞅着天阳要落山了,在街上转了一圈的比干也回来了。到外面转了一圈心情果然好了不少,不过他的心口还会隐隐作痛。

    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不过在此之前他倒是有过同样的预感。上一次有这种预感,是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当时他只感觉心烦意乱,不出五日便得到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的消息。

    上次只是感觉,这次却是实实在在的阵阵剧痛。若是按此推理,这一次的祸事岂能不大。

    比干也曾学过一些占卜之术,虽然只是学了皮毛,但终究要比什么都不懂的好。

    回屋之后,比干开始占卜,一连占卜的六次,卦上一共显示了三吉三凶。若是大吉之兆,比干就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若是大凶之兆,比干就能去请高人帮忙化解了。可这吉凶参半之兆,比干也束手无策。

    既然是吉凶参半,必然是有变数。如同他先前跟商容所言,进香之事必会节外生枝。而进香之人皆为大商重臣,比干曾经为他们每个人都卜过卦。按照卦象而断,文武百官都不会生出事端。

    唯一的变数,便是纣王。

    若真是如此,比干心中一紧。若真是如此,他又能拿什么来补救呢。纣王贵为天子,执拗的脾气一上来,谁的话他都不听。

    大商朝都城朝歌西北有座山,名古灵山。此山乃上古大神女娲娘娘修行的道场,也是捏土造人和炼石补天之地。

    纣王率文武百官来古灵山为女娲娘娘进香,朝歌百姓早已挤满了整座古灵山。若说成汤江山为何可以如此牢固,断然是离不开大商朝历代君侯的兢兢业业。

    根本不用随行的士卒驱赶,在女娲宫进香的百姓主动为纣王让出一条路。由纣王带头,丞相商容和亚相比干在后,几位亲王分立两旁,接着是朝中文武百官。

    进香仪式结束之后,纣王抬头看向女娲塑像。一瞬间,他看呆了。饶是泥胎所致,此时也已经让纣王心有所动。

    商容看到纣王紧盯着女娲娘娘的塑像,赶忙上前提议他去别处看看。奈何纣王根本没有别的心思,站在塑像前仔细端详了许久。

    站在一旁的商容朝比干使眼色,比干向纣王提议,可以去后山看看。纣王置若罔闻,一直站在那儿看了好长时间。

    待纣王回过神来,走到女娲宫的一角,抽出佩剑在墙上刻出一首诗。

    纣王刻完之后大为赞叹,回过神继续打量着女娲娘娘的塑像。商容跟比干上前一看,顿时留露出错愕的神情。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绿,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驰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看到此诗,商容和比干大惊失色,赶忙向纣王进言。

    他们恳请纣王来女娲宫进香,是为了能够让女娲娘娘保成汤江山永固,保大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如今纣王竟然题诗亵渎女娲娘娘,这首诗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留在墙上。

    商容说:“启奏大王,女娲娘娘乃上古大神,今日你若把这首诗留在女娲宫中,恐怕会惹怒了女娲娘娘。不如将这首诗给擦掉,也好以防万一。”

    纣王说:“我不过是题诗来赞美一下女娲娘娘,何来亵渎一说?题诗在此本为咱们,留在此处是为了让百姓瞻仰。想我大商天子都如此赞美女娲娘娘,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商容说:“大王,若是让女娲娘娘看到此诗,恐怕会动摇成汤数百年的基业。”

    纣王:“不要再说了,这首诗是我题的,有什么事儿我自己担着就是。今日孤王也有些乏了,还是早先回宫吧。”

    (本章完)

第870章 0003,纣王进香(三)() 
眼瞅着纣王就要离开女娲宫,一直沉默的比干上前一步,刚好挡住纣王的去路。他的话跟商容差不多,只想让纣王擦掉那首诗。

    这次纣王是真被激怒了,黑着脸一言不发,从比干身侧绕出女娲宫。随行的百官谁也不敢吭声,最后女娲宫里就只剩下商容和比干俩人了。

    直起腰的比干扶起商容,回头看了一眼刻在墙上的那首诗。两声颇为无奈的叹息过后,二人一同走出了女娲宫。

    商容走的很慢,他甚至想要直接把那首诗给擦掉。但是他乃三朝元老,他可是看着纣王长大的。他的脾气几位老臣都很清楚,向来都是说一不二。一旦决定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当然,有一人可以让纣王改变主意,被先王帝乙托孤的太师闻仲。只可惜太师不在朝歌,满朝文武再无一人可以让纣王改变主意了。

    比干:“丞相,要不我去把那首诗给擦了?”

    商容:“算了吧,咱们虽然是为大王好,但是大王既然不领情,那就随他去吧。”

    比干说:“可是,如果那首诗被女王娘娘看见,会不会。”

    商容打断了比干的话,说道:“一定会惹恼女娲娘娘的,况且还是发生在女娲娘娘的寿辰。”

    商容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纣王不听他的,那他唯一能做的只有静观其变。

    话说,远在九霄云外的女娲娘娘正在招待前来朝贺的诸位仙圣。前来庆贺的仙圣自然不少,女娲娘娘一直从早上忙到下午。最后来庆贺的是三圣,炎帝,伏羲和轩辕。他们以往没少跟女娲娘娘打交道,今日也是特意赶为女娲娘娘清河寿辰的,女娲娘娘看到他们三个也很高兴,推杯换盏之后便多饮了几杯。

    天上之事当然要管,但女娲娘娘有个规律。每年寿诞都会回一趟古灵山,毕竟那里是她曾经的修行道场。

    送走三圣,女娲娘娘在九霄云外休息的片刻。然后下了青鸾来到这古灵山女娲宫,饶是天色已经渐渐昏暗,来此进香的百姓依然是乐意不绝。

    这一次女娲娘娘没有直接进入女娲宫,而是直接落在了古灵山脚。身后跟着两位道童,缓步登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雕像跟女娲有七分相似,只见她手托一块石头,看似是要飞天。

    这是一幅讲述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雕像,连女娲娘娘自己都记不清这副雕像有多少年头了。

    经过炼石补天的雕像,女娲径直走向了女娲宫。有三个香客跪在女娲塑像前,三人口中念念有词。

    中年男人乞求道:“求女娲娘娘让我孩儿能够金榜题名。”

    鬓角霜白的老妇人祈求道:“求女娲娘娘让我的老伴多活几年。”

    粉雕玉琢的稚童祈求道:“求女娲娘娘让我娘亲早日康复。”

    女娲娘娘从三人身手经过,然后看了一眼身后的道童。道童心领神会,将三人所发之愿记在本上。只要是被道童记在本子上的,都会如愿以偿。

    人之初,性本善。

    世人多为自己而求,求财求子求名利。那个不是为了自己,可今天让女娲见到了三个不为自己所求之人。

    做父亲的为儿子祈求一个前程,做妻子的为老伴祈求多活几年,做儿子的为娘亲祈求一个平安。

    当女娲走神之时,三人已经离开了女娲宫。外面的天已经彻底黑了,来女娲宫进香的百姓也逐渐散去。

    足足忙了一天,此时的女娲也有些乏了。坐在女娲宫斜靠在椅背上,女娲渐渐进入了冥想。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女娲缓缓睁开双眼,扫了女娲宫一眼。刚巧此时吹进一阵清风,吹起了垂在女娲面前的纱帐。

    墙壁之上的一首诗映入女娲眼帘,随即她走近观看。

    当她看清那首诗的内容之后,女娲的脸色骤然变得极为难看。

    先前她回到女娲宫时,留守在此的道童告诉她,商纣王曾率文武百官前来进香。得知此事的女娲深感欣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