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辽东-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便是那弩炮了。能爆炸能燃烧的箭头也还罢了,如何俯仰郑彩也都能看懂,可他死活就是想不明白,这么大个榔槺货,复辽军是怎么让它圆转自如的——比起自家侧舷上那些固定的床弩,这能转的弩炮一门能顶十门!

    那手榴弹就更让郑彩抓狂了——想想看,两艘船连飞抓还没扔过来呢,这一扫一大片的玩意儿就扔到你甲板上了,这仗还能打吗?

    “章华兄,军事已毕,咱们谈谈商事如何?”

    就在郑彩想的出神的当口,他没注意到楚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了马,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问道。(。)

第三百五十章 关于精盐的困境()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不得不说,郑芝龙是极善用人之人。

    这郑彩虽则年纪轻轻,却似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江湖一般,极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用他来做这个亲善大使,消弭郑家与六大家之间的仇恨和积怨,最是恰当不过。

    这不,才十来天的功夫,明水洞四家的家主们对这位郑家使者的不屑和敌视就已大大削弱,礼物收了,门也能进了——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个礼节,所谓“伸手不打送礼人”,别人千里迢迢来送礼,总是拒之门外于心不忍。

    再者说了,六大家之前与郑芝龙的矛盾往深里说是争夺颜思齐留下的那个位置,可这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表面上的争夺便是颜如雪的婚事,现在这婚事已经尘埃落地,还不依不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

    看着郑彩和四家家主在大花厅门口就像多年好友一般相互揖让,就连对郑芝龙意见最大的林三娃都笑吟吟不以为意,楚凡对郑彩乃至郑芝龙的评价不由得又高了一层。

    好容易大家在花厅中坐定,寒暄已毕,楚凡拿出了第一件商品,自然便是登州产的仙草卷烟。

    郑彩拿起木托盘上那个极雅致的木盒,眼睛一下子亮了——仙草卷烟这半年来在闽浙掀起了好大一股风潮,他没想到楚凡居然舍得拿出来。

    得益于楚凡以青楼为突破口的营销方法,现在福州、泉州、杭州、绍兴等地,吸食仙草卷烟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尤其是那些自命风流的文人墨客在吸食后似乎更有灵感,写诗、填词、作画都更利落了。此物一时间被捧上了天,成为附庸风雅的必需品;据说,闽浙一带偏远一点的县城里,一条仙草卷烟都被炒到了2两银子了,而且还有价无市!

    点上一支后,辛辣而香醇的感觉迅速充满了口腔。并顺着气管扩散到了整个肺部,呛得以前从未吸过烟的郑彩差点咳出来,他拼命忍着才没出丑。

    “仙草卷烟,果然名不虚传!”平静了一会儿后,郑彩竖起大拇指道,“提神醒脑!”

    楚凡淡淡一笑道,“承蒙章华兄错爱……此物乃我东印度公司拳头产品,试销闽浙以来,口碑效益均颇可观……凡暗中打听。南洋一带,苦于湿热,舟中更甚……若是此物能售卖到吕宋之马尼拉,只怕西夷必将哄抢争购!”

    郑彩哪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这是楚凡在试探郑家是否有意代理仙草卷烟南洋的销售。

    他猜得不错,前些天楚凡同六大家——包括椛岛的李国助和杨天生,是通过信鸽联络的——就郑家来访这事儿商量了很久,最终确定了与之初步合作的意向,当然。大明本土是不能让其染指的,所以南洋便成了双方合作的实验田。

    这倒不是说六大家甘于割肉。而是六大家主要贸易地区是在闽浙和日本一带,南洋根本就没有任何根基;而郑家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以及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关系还不错,由他们来开拓南洋市场再合适不过了。

    “亦仙兄,兹事体大,非是彩所能专断,”郑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沉吟着开口,先打了个埋伏道,“不过以彩之私见,仙草卷烟这般妙物,家叔父断不至于视而不见。代理南洋行销一事,当有八成把握。”

    “我东印度公司的产品,能畅销南洋的可非止卷烟一物。”楚凡听他这么说,呵呵一笑,拍了拍手,自有下人又端上了一个木条盘,上面放着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和一小袋儿雪花糖。

    郑彩噌地一下便站了起来,抓起那镜子失声道,“这……这不是琉璃镜子吗?……听闻唯有泰西之威尼斯能造,怎地你们也会?”

    说完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咳嗽了一声后坐回椅子上,左看右看手中镜子,感觉竟比见过的威尼斯镜子更佳;再看那雪花糖,也是洁白晶莹,卖相极佳。

    “亦仙兄,这琉璃镜子和雪花糖,可也是只容许我们在南洋销售?”看了一会儿,郑彩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沉声问道。

    楚凡看了看四大家的家主,点头道,“如令叔父有意,咱们可以谈。”

    “此事家叔父必然同意!”郑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似乎生怕错失了这个良机,“如何售卖、每年几许、何处交接?还请亦仙兄示下……彩虽不才,此次前来牛岛,亦有专擅之权,亦仙兄以及各位叔伯只管放心!”

    “如此甚好!”楚凡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郑彩,他没想到后者这么快就亮出了底牌——看来玻璃器具确乎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

    “具体事由,章华兄可与陈世叔详谈,”初步意向定了,楚凡当然不用介入细务的谈判,他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另一个难题了,“另外尚有一物,不知令叔父有意否?”

    说着,楚凡示意下人端上了最后一件商品——精盐。

    蒸馏组的精盐生产早已顺畅,目前每旬的平均产量都在2吨以上,这还只有一块实验性质的盐田,若是继续扩大规模,很快就能取得巨大突破——毕竟这玩意儿原料取之不竭,而耗费的人工又极少,只要规模能上去,简直就是无本买卖!所以被楚凡定为重点突破的下一个拳头产品。

    可是对这个时代的朝廷而言——不仅是大明,朝鲜和日本也实行盐铁专卖——盐税乃是最重要的收入之一,想要挤进食盐的销售渠道,除了贩私盐别无他法。

    而贩私盐一来规模上不去,二来极不稳定,所以六大家之前推广精盐的效果微乎其微——他们从来没做过这一行,只能从头摸索,效果自然就很糟糕了。

    而郑家不同,郑芝龙手下鱼龙混杂,又不少小股的海盗本身便是贩私盐起家的,对此当然轻车熟路,所以楚凡才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看看不能不通过他们获得稳定的销量。

    “不瞒亦仙兄,”尝了一小撮牛岛精盐后,郑彩匝巴着嘴赞叹道,“这还是我尝过的最好的盐货!……唉!只是法网森严,私盐是越来越不好做呀!”

    楚凡听他都这么说,心里不由得一黯——势大如郑家都如此说,难道这盐巴就真没法子做了?

    他正沮丧呢,郑彩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眼睛一下子亮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盐官卖与老将军()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一条相当宽阔的木栈道,将火*药作坊所在的城山岛与一号定居点所在的日升半岛连接了起来;木栈道下面,每隔二十米便是一个粗壮的石墩,再大的风浪即使吹走了木栈道,都能很快重建好;而木栈道的南北两面,在水最深的几处,朝着大海伸出了几条长长的码头,即便是在落潮的时候,都能保证船只的停靠。

    这里就是楚凡规划中最主要的码头区了——一号定居点的南边同样有个半岛,那是未来的仓储区,正在建高大的夯土城墙。

    南面的二号码头上,楚凡一袭白袍,正朝海面上渐渐远去的一支小船队招手;他身后站着的,便是以陈尚仁为首、包括明水洞各家家主在内的人群——他们是来给郑彩送行的。

    总体来看,郑彩的这次来访是相当成功的。

    化解与六大家之间的积怨这个目标虽然还没完全实现,但已经有了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郑家该做的事情,就不是郑彩这个小字辈能搞定的了,必须得郑芝龙本人亲自来。

    楚凡和颜如雪的婚事已经定到了崇祯二年,也就是公元1629年的大年初八,到时候就看郑芝龙敢不敢来——敢来的话,说明他是真想同六大家和解;不敢来的话那什么都说不起了,复辽军和郑家之间只怕难逃一战。

    所以郑彩在和陈尚仁谈妥了双方商贸合作的大体框架后,便急匆匆离开了——他还要赶往椛岛拜访李、杨二人,为自家叔父的到访铺路。

    至于商贸合作方面,双方议定的框架是:仙草卷烟先提供20万条给郑家;雪花糖则是1万斤。后续郑家负责为牛岛采购甘蔗,根据郑家采购甘蔗的数量再来定给予他们的份额;至于玻璃镜子,楚凡还是秉承奢侈品饥饿营销的方针,第一批只给郑家三十件——这已经让郑彩喜出望外了,因为稀缺让他认为生产玻璃制品是件十分繁难的事情,本以为楚凡能提供个三五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谁知道一下子得了这么多!

    而楚凡最关心的精盐,郑彩很谨慎的表示,只能先吃下5000斤试试水——也就是实验田半个月的产量,让楚凡很是失望。

    不过郑彩在得知了牛岛精盐那恐怖的产量后,也投桃报李地给楚凡提供了一个思路,那便是——私盐官卖!

    原来大明的盐引制度是这样规定的:盐商需从盐道衙门领取盐引,也就是食盐销售许可证,然后再从指定的盐场购买食盐,最后贩运到指定的区域销售。这便是所谓的官盐了。

    而郑彩想到的办法是,利用牛岛精盐和官盐之间的质量差距,在盐商买盐这个环节做文章——只要能保证盐场官吏的利益不受损,他们当然愿意用质量更好的牛岛精盐替代自家的粗盐;而盐商当然更巴不得如此,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精盐和粗盐之间的价差可是有七八倍之多!

    但是由于南方盐场很少且规模都不大,所以郑家在这一块基本没什么路子;想要私盐官卖,就必须同实力雄厚、能左右官场的大盐商合作。这就只能去扬州想办法了——那里才是盐道衙门的所在地,更是盐商们的老巢!

    楚凡听完恍然大悟——这种偷梁换柱的伎俩其实他在后世也没少见过。只是不熟悉明代的盐引制度所以才想不出这招。

    看着渐渐远去的帆影,楚凡心中犯起了嘀咕:他的大婚之期也就两个月不到了,不知道郑芝龙到时候敢不敢来?

    从郑彩身上,楚凡感觉到了郑家真是人才济济,若是能把郑家也绑到东印度公司这条船上,自己手下的人才荒当能大大缓解。

    就在他深思的当口。北面码头的钟声响了起来,楚凡转过身,却见远远地一支规模不大的船队正向码头驶来。

    这支船队破破烂烂的,那帆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补丁,却是哪里的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