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相如-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邹阳、枚乘、庄忌等文士一起诗酒唱和,谈论文韬武略,更是相如落不下的功课。

    梁王喜好风雅,常常带着大家一起浏览名川大山,游宴活动更是隔三间五。

    在这种氛围里,相如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诗歌辞赋,也随时关注着天下大势,日子过得甚是惬意。

    “你的赋作准备妥当了吗?”枚乘边走边笑道,“你没来的时候,小弟可谓一骑绝尘,现如今,小弟的风头可全被你抢光啦!”

    相如点点头:“准备了小赋一章。”

    “后悔了吧?”公孙诡凑了上来,“那你还是回去做你的弘农都尉吧?”

    “哈哈哈,不后悔!”枚乘爽快地道,“谁出风头都一样,梁府文风要各展所长嘛!”

    “其实并非表面这样!”相如谦虚道,“风头仍在你们几位当大哥的这儿,相如还在学习期间!”

    忘忧馆内,梁王举杯道:“哈哈哈,各位爱卿,先小酌一杯,再谈赋!”

    “谢大王!”

    “不必多礼!”梁王笑道,“今日的忘忧会么?大家有忧忘忧,无忧添乐。”

    接着大家一一献赋,司马相如的《城墙赋》,枚乘的《柳赋》、邹阳的《齐赋》、公孙诡的《文鹿赋》、公孙乘的《日赋》、羊胜的《屏风赋》等等好赋佳作一一出笼,喜得梁王眉飞色舞,多次失态大笑。

    “今日忘忧盛会,所出好赋堪称空前绝后,司马爱卿!”梁王欢喜道。

    “微臣在!”

    “好,今日奖汝五十金,其余爱卿各奖四十金。”梁王道,“寡人令汝将以上奇赋整理成册,备我茶余饭后欣赏!”

    “遵命!”相如揖道,“但臣不知如何整理中大夫的赋作!”

    韩安国恨恨地瞪一眼相如,心想你小子真多事,明知道我最烦赋作了,还来将我的军!

    梁王一愣,随即想到竟忘了韩安国,便笑盈盈地盯着韩安国道:“长孺先生所作何题呀?”

    韩安国忙站起身来,嗫嚅道:“臣下近日为繁务所缠,未能,未能作出赋来?”

    “既是未作,不妨即席赋来?”梁王将酒杯放于面前的茶几上,“卿就以此几作题,为赋一篇若何?”

    韩安国沉思半晌,一张国字脸涨得通红,开口吟道:“伐木为几……以供茶饮……”韩安国终究吟不下去,面红耳赤地道,“为臣弩钝,甘愿罚酒三杯!”说完,举起面前的酒杯,连饮三大杯。

    梁王哈哈大笑,众门客亦早忍不住笑了,一齐拍手哄笑。

    梁王手指邹阳道:“相如作赋喜精雕细刻,邹阳作赋甚快,这《几赋》由你代作如何?”

    邹阳背着手绕茶几走了几圈,随即款款道来:“高树凌云。蟠纡烦冤。旁生附枝。王尔公输之徒……”

    众人无不侧目,这邹阳果然才思敏捷,“上不测之绝顶。伐之以归眇者督直。聋者磨砻齐贡金斧。楚入名工。乃成斯几。离奇仿佛。似龙盘马回。凤去鸾归。君王凭之。圣德日跻。”

    “哈哈哈,阳赋不如相如赋大气,但这即兴之作亦甚为精彩!邹阳爱卿再赏金四十,”梁王哈哈笑道,“不过这金,由安国爱卿来出!韩大夫,有意见么?”

    “大王英明!”众门客哈哈大笑,公孙诡却有些嫉妒地道,“不过即兴作一赋而已!”

    “没意见没意见!”韩安国心痛不已,极不情愿地拱手揖道。

第59章 战前廷议() 
盛会还未结束,却见武将张羽撞了进来。

    “张将军何事惊慌?”梁王见张羽眼睛血红,诧异道。

    其实,长安的消息每隔几天都在向梁园传递,《削藩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各种不安定因素也在逐渐显露,难道暴风雨这么快就要来了?

    “大王,吴王已鼓动楚王谋反,拙弟张尚坚决谏止,结果被楚王杀来祭旗,吴楚大军即将到来了!”张羽哭道,“吾弟死得好惨啊,大王一定要为吾弟报仇!”

    张尚是张羽唯一的亲兄弟,在楚国任丞相,与太傅赵夷吾反对叛乱。楚王刘戊叛心已定,挥刀杀掉张尚、赵夷吾,举兵响应吴王。

    “大胆反贼?竟如此残忍!传本王令,即刻研究守城之计!”梁王又惊又怒。

    廷议文武官员很快到齐,虽然已经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虽然各处要塞都部署好了兵力,但议事王廷的气氛依然极度紧张。

    枚乘、相如、公孙诡、羊胜、邹阳等人领着六百石以上的秩奉,肃然列于文臣班列中。

    “尉曹臧固!”梁王声音威严。

    “臣在!”臧固忙出班揖道。

    “你且将近日来各处奏报一一读来,让众位爱卿对天下形势都做到心中有数!”梁王道,“如此,方便廷议守城的最佳方案!”

    “这,这,”臧固犹豫道,“是原文照读吗?”

    “好!爱卿就原文照读吧!”见王廷气氛紧张,梁王故意缓和了语气。

    “朝廷斥候报,窦婴被窦太后在酒宴上免职后的第二日,晁错抓住这个唯一敢在朝廷反对他的人不能上朝的机会,又坚定地提出了削藩建议。皇上见大臣们没有异议,便下旨由御史大夫晁错全力督办削藩一事。”臧固从一大叠各色绢帛的最底层抽上一卷道。

    很显然,这些珍贵情报都是梁国安插在京城和各大诸侯国的斥候及时搜集的。

    臧固将念完的这卷交到身后的主记事掾史手里,又抽上来一卷念道:“朝廷斥候报,继楚王、赵王、胶西王被削之后,晁错很快将刀架在了吴王头上。吴国官吏中,袁盎是最有真才实学的,也是晁错恨之入骨的。

    “‘袁盎私受吴王财货,回京受审!’晁错派捕吏潜入吴王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拘捕了袁盎。袁盎正要大发雷霆时,嘴巴就被塞住了,拉到长安法办。”臧固干咳两声,“身背莫须有罪名的袁盎在大牢里任凭狱吏如何威吓,始终一言不发,不肯认罪。皇上没同意晁错的‘杀袁盎’谏言,下诏赦免了袁盎,贬为庶民。”

    王廷上议论纷纷,相如也小声道:“这些斥候蛮有意思的,在搜集情报时居然还去揣测别人的心思,像写故事一样将一纸情报写得有声有色,这可是一大创举!”

    “继续!”梁王威严道。

    王廷立马安静了下来。

    “吴国斥候报,晁错公报私仇的行径加快了吴王反叛的进程,他要先下手为强,而且,他还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同盟者,造出更大的声势。他首先想到的是被削掉六县的胶西王刘昂。

    “吴国中大夫应高对正在闷着头耍弄上百斤大刀的刘昂道:‘大王可知当今天子任用奸臣晁错,听信谗言,正在大刀阔斧地侵削诸侯?’应高见刘昂只耍他的大刀,对自己无视,知他乃一介武夫,便突然大声道,‘吴王与胶西王,正在被朝廷查勘,大王可真还沉得住气啊!’

    “刘昂‘呼’的挥出一道刀芒,大喝一声,‘鸟!’木桩应声而裂成两半。应高心知刘昂已是有所触动,抓住时机道,‘在下听说大王因为爵事被削夺六县,分明是朝廷有意找借口削夺大王啊,恐怕接下来大王遭的殃就不只是削辖地这么简单了!’刘昂将大刀一抛,对王府掌事大喝一声:‘备宴席!为吴国使臣接风!’

    “席上,刘昂举杯迟迟放不进嘴里:‘中分天下?’见刘昂心已动,应高进一步解释道,‘吴王以诛晁错为名,再联络楚王一同西进函谷关,占据荥阳、敖仓两地之粮仓,再与大王会师,则天下为各王平分之天下,岂不妙哉?’刘昂当即弃杯而抓过坛来,仰头将坛中酒‘咕噜咕噜’一饮而尽,用长袖一抹嘴唇,将酒坛往地上重重一摔,大声喝道:‘鸟!寡人干了!’”

    “胶西王,莽夫而已。”韩安国道,“不足为惧!”

    梁王示意继续。

    臧固又从底层翻上一卷:“吴国斥候报,吴王怕刘昂反悔,第二日亲自去了趟胶西王府,当面跟刘昂立下谋反和约。”

    “这吴王真是人精,居然出了这么一招!”公孙诡忿然道。

    臧固继续念道:“上了贼船的刘昂,又主动联络了齐国,淄川国,胶东国,济南国四个亲兄弟王国,得到了一致响应。刘濞更没闲着,他把首先被削的楚王也拉了进来。”

    王廷上又开始议论纷纷,这么多诸侯国参与,问题可就严重了。

    臧固又抽出一卷念道:“朝廷斥候报,御史府内,晁错正在威严地部署工作时,却见一须发皆白颇具儒者风范的布衣老者闯了进来。晁错一惊,赶忙撇下其他人快步走到老人面前道:‘父亲,您老怎么来了?’其他人见是上司的父亲,齐齐深鞠一躬,出得门去,并轻轻把门带上。

    “老人未及坐下,急道:‘错儿,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你何苦要这样做呢?’晁错答道:‘父亲有所不知,倘不如此,天子地位不尊,社稷不安啊!’老人怒道:‘荒唐!你可知道,刘家的天下安了,我晁氏危矣!我要离开你回去了。’

    “跟踪老人的斥候回报曰,老人回到颍川老家便服毒药而死,死前哭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我晁家啊。’”

    这等事居然也被斥候报来,看来梁国斥候不可小觑。

    王廷上已是一片唏嘘,可怜的是,晁错还没来得及等来父亲的死迅,却等来了吴王反叛的消息。

    “吴国斥候报,”臧固又念道:“皇上削夺吴国会稽、豫章两郡的诏书送到广陵,刘濞怒杀朝廷派去的二千石以下官吏,然后在征兵校场振臂疾呼:‘寡人现在虽然六十二岁,但仍将亲自披挂上阵,与大家共进退。我最小的儿子十四岁,也当身先士卒。凡吴国内,所有年纪在我之下,或在我儿子之上的男子,都一起上战场!’很快,吴王从封国内临时拼凑兵马,加上闽越、东越派来的援兵,共五十万大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

    “五十万大军!天啦!”有胆小的文臣开始惊叫起来。其实,吴王刘濞共募集到二十万兵马,加上援军十万,共三十万,号称五十万,斥候当然不知准确数据。

    “报!”正在这时,主管各地斥候的塞曹掾史郅他急匆匆进入王廷,跪下道,“楚国、赵国斥候有报!”

    “郅爱卿,平身!”梁王道,“不必惊慌,今日寡人正在研究战事,一切情报公开。汝就原文念来即可!”

    “是!”郅他起身念道,“楚王刘戊杀掉反对叛乱的张尚、赵夷吾,举兵响应吴王。赵王刘遂杀掉反对叛乱的章建德、王悍,发兵至赵国西界,等候吴、楚叛军到来,一起西进关中,并遣使约请匈奴出兵攻汉。齐王刘将闾临战撕掉合约,反对叛乱,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则与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一起发兵围攻齐都临淄,想迫使齐王继续参与叛乱。目前,反叛的共计七国军队已经发兵,各地烽烟四起!”

    郅他还没步出王廷,又一份急报交至他的手上,郅他只得又返了回来。

    梁王制止大家的讨论,示意郅他念来。

    “朝廷斥候报,大汉二十二个诸侯国反了七个,只有少数几个明确表示站在朝廷一边,其余的要么正在观望,要么正在悄然准备。皇上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