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相如-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王制止大家的讨论,示意郅他念来。

    “朝廷斥候报,大汉二十二个诸侯国反了七个,只有少数几个明确表示站在朝廷一边,其余的要么正在观望,要么正在悄然准备。皇上似乎没了主意,渴望着文武重臣的建议。

    “所有人的眼光都望向了晁错,但一向多谋善辩的晁错却迟迟不发一言。朝议的氛围鬼使神差地变得尴尬起来,谁都憋着一肚子话要说,但谁都不好开这个头,毕竟主管削藩的晁错都没开口,别人也不好插队。皇上望着留着飘然长须的晁错,脸色阴冷,摇了摇头。

    “‘臣以为,贼势极大,陛下应御驾亲征!’猛然间,晁错高声谏道。皇上似乎被这条建议给惊呆了,怒道:‘朕御驾亲征,那谁来留守国都?’‘臣当留守!’晁错又给出了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的答话。‘朕去上前线,而你却躲在后方坐镇?’景帝毫不客气地质问道,‘你若在背后捅一刀,那朕不就完了?’晁错吓得脸色煞白,忙道:‘那,那再给吴王增加一些封地,息事宁人!’皇上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一眼晁错,气愤地宣布退朝。”

    “哈哈哈。”邹阳带头笑了起来,“这个晁错,居然也有糊涂的时候!”

    “唉,可惜,可惜,看来其父之料若神啊!”相如惋惜道,“此公命不久矣!”

    “诸位爱卿!”梁王想到宠爱自己的母亲还在长安,心中就下了与景帝携手平叛的巨大决心,“我梁国拥城四十余座,北至泰山,西至高阳,处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中间位置,是抗击吴楚联军的喉塞。我们,务必守住这个喉塞!”

    “大王英明!臣等将誓死保卫梁国!”众人斗志昂扬。

    “好!本王正要问众位爱卿,如何守住梁国?”

    “大王,”韩安国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出班奏道,“吴楚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压了过来,依微臣之见,舍弃他城,将所有部队调至睢阳。我们只要兵在睢阳,守可以据城而防,攻可以派支小奇兵打游击,若叛军绕城而西进长安,则可以从背后扼制包抄!”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更多人是惊讶不已。

第60章 排兵布阵() 
好!这韩安国极有军事才能!相如心内佩服,出列道:“梁国地域广阔,分散兵力的确会反受其累。”

    “舍弃他城?”枚乘跳了出来,“百姓遭殃,你能安心吗?”

    “吴楚叛军志在长安,不在百姓,百姓仅需暂时躲避即可!”韩安国道。

    “张爱卿有何见解?”梁王突然将眼睛定格在一个身穿重甲肃然而立的将军身上,朝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唯独他却始终垂拱肃立,若有所思。

    这人正是将军张羽。

    “韩大夫所言有理,吴楚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不会滥杀无辜,去激发民怨的!”张羽道,“微臣以为,棘壁县乃吴军西进必经之地,可将梁国东面的所有兵力全调至棘壁,这样,在棘壁可集中兵力六万,先扫其锋锐,延缓其压向睢阳的步伐!同时,将其他各城兵马调集到睢阳,可集中兵力八万,并尽可能多地调集粮草到睢阳,据城坚守,等待朝廷援军!”

    梁王沉思良久,见众人都赞同张羽的守城方案,于是开始下达各项军令。

    “臧固起草求援信,火速送往京城!”

    “微臣遵命!”

    “兵曹史董庆下传寡人命令,火速集结兵马于棘壁和睢阳!”

    “微臣遵命!”

    “仓曹史王青云火速调剂粮草于睢阳!”

    “张羽将军亲往棘壁坐镇指挥!司马相如、岑木为副将前往!”

    “韩安国任梁国大将军,与寡人一道坚守城池!”

    “臣等遵命!”

    一道道命令自王廷向各方下达,张羽带领五百精锐也疾速东进棘壁。

    棘壁县城驻扎约一万五千士卒,这对于目前汉朝在各地驻扎的兵力来说是空前的,但是相对于常备军维持在八万的吴国来说,也许这点军力根本形成不了一丝压力。

    自吴王对朝廷旨意不断阳奉阴违的同时,景帝在保持最大克制的同时不断增强在棘壁的兵力,从即位前的五千人到现在的一万五千,增长了两倍有余。

    增加兵力虽不能对吴王形成威胁,但至少可以延缓吴军的攻势,为睢阳和长安的备战争取时间。

    张羽带着相如、岑木与棘壁守将龙实秋一道打马东行观察地形。

    “对于皇上来说,吴王的敌视和强大如一根鱼刺始终扎在心里;对吴王来说,朝廷在棘壁增兵,无疑是在向他宣战了!”龙实秋客观地分析道,“现在,吴王反叛,第一个目标肯定是拔除棘壁这个威胁!”

    “嗯,我们务必死守棘壁,为睢阳准备兵马和粮草留下充足的时间!”张羽看向各位道,“据斥候来报,吴王将派出精锐骑兵先行,但尚不知确切数量。各位可有御敌之策?”

    “杀!杀他个片甲不留!”岑木挥着雄壮的臂膀吼道,“所谓先行,超不过一万!我军到明日已能集结到总兵力三万,怕他个鸟!”

    “如果敌军先行直奔于城下不进攻,等候五十万大军到齐后再攻城呢?”张羽皱起了眉头。

    “据城坚守!”龙实秋小心翼翼地建议道,“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就再牺牲数千人,保护大队人马从后城门退回睢阳吧。”

    张羽看向仍在思索的相如:“司马将军可有高见?”

    “此为何地?”相如问询龙实秋。

    “此地俗称‘双峰坡’,距棘壁城尚有五里之遥。”龙实秋忙答道。

    “我们现在所处的双峰坡虽不高,但正合用。”相如打马到山坡,指着相距七八米的后方另一个山坡道,“此处为敌军必经之处,属下认为,可将敌军的先头部队埋葬于沟底!”

    “马匹都可以上下奔驰的缓坡峰,”张羽等人难以置信地道:“这个沟壑怎么可以消灭敌军的先头部队?”

    “若能成功诱敌,必致其全军覆灭,否则也可埋葬十之三四。”相如点点头,手再向西一指,“我们再对距棘壁城两里处的甬道进行加固和延长,亦可阻止敌军一阵,延缓其进军时间!”

    接着,相如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直说得几人兴奋不已。

    公元前154年正月,刘濞大军出发前又一次召集文臣武将到王廷议事。

    “大王单凭步步为营,集结西进,不辅助以奇兵突袭,是很难成功的!”大将军田禄伯奏道,“我愿率领五万人马,沿着江淮进军。收服淮南和长沙两国,直捣武关,和大王在关中会师!”

    中大夫应高点点头,认为此计甚妙!

    太子刘子华却坚决反对,吴王只好道:“让我考虑考虑。”

    吴太子暗中对父亲道:“父王起兵,反抗的是朝廷。如果把军队交给别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背叛父王。况且孤军别进,利弊难料。只会白白地削弱我们的主力。”

    “田将军之谏,不准!”刘濞闻言毅然道。

    “我军步兵多,适宜于险阻地带作战。汉军战车和骑兵多,适宜于平地作战。”见田将军所奏未允,青年将领桓平将军出班奏道:“请大王不必攻取沿途的城邑,绕开它们迅速西进。只要占领雒阳的武库,拥有敖仓的粮食,凭借中原的山河险阻,就可以号令诸侯王。这样,即使大王不进函谷关,也完全能够平定天下!”

    “不攻取城邑?”吴王诧异道。

    “假如大王贪图攻城略地,必然造成行军缓慢,而延误时机。”桓平解释道,“等汉朝车骑赶到中原,迅速开进梁国和楚国的交界地区,大王的事业就难成了!”

    吴王征求将领们的意见。

    众老将们呲之以鼻:“这不过是年轻人冲锋陷阵的战术罢了。他哪里懂得什么战略大计?”

    “报大王,周丘将军持符节计袭下邳成功!”探子气喘吁吁道,“如今已召集到下邳子弟兵三万!”

    王庭一阵骚动,这周丘仅凭符节竟然兵不血刃就攻下了下邳!

    原来周丘以汉朝符节骗杀下邳县令,随后鼓动全城投了降。

    “好!好!命周丘率领这支子弟兵北进城阳!”吴王喜不自胜,“七王的三路合攻计划也正式启动!传寡人口谕,吴越大军即日西渡淮河,与楚军会师西进!”

    “臣等遵旨!只是另两路兵马似还在观望!”应高奏道。

    “知会其他诸王,齐、胶西胶东等国即日起定河间、河内、入晋关,与吴楚军会师洛阳;北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北下。”吴王略一沉思道,“速拟《告诸侯王书》,我国纵横三千里,精兵五十万,三十多年累积金钱,修治兵器甲胄,聚积粮食,如今富甲天下。凡此次攻城略地、杀敌斩将者一律重重封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王英明!”重臣齐道。

    “桓平!”吴王又开口叫道。

    “臣在!”桓平出班道。

    “寡人见桓爱卿战之甚切,本王拨给汝精锐骑兵一万先行,为大军打通阻碍!”

    “臣遵命!”

    天气晴和,但这山谷口风势依然不见小。张羽和相如打马来到双峰坡察看挖深的沟壑。

    这条沟壑挖在两条南北走向的双坡之间,长数百米。原来的沟底本来就距坡顶有三五米之高,经岑木带人进一步挖掘整理之后,已经深达十多米,沟底到坡顶的两边缓坡,也挖得非常陡峭,想要从沟底爬上去,十分困难。

    而在沟底,则铺上了厚厚一层易燃的柴草,在靠棘壁城这一边的坡背后,一字儿排开堆满了数百个着火即燃的火球。

    见矮壮黑脸汉岑木全身上下都是土,显然是和士兵们一起挖掘壕沟所致。

    张羽欣慰地点了点头,对相如道:“别看岑木这小子平常大大咧咧的,干起事来可毫不马虎!”

    “嗯,岑木这性格,很容易和士兵打成堆儿,不会给人和上级在一起的那种威压感。”相如也赞许道。

    张羽叫来岑木,帮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道:“你看你,把自己弄得跟个泥巴人一般!”

    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岑木咧嘴笑道:“有几个家伙非要跟我比臂力,说看谁挖的土多,你说,我能输给他们几个家伙吗?哈哈哈哈!”

    “工事快完了吧?”张羽看着堆满柴草的沟底,喜道。

    “嗯,已经完工了!”岑木自豪地道,“就等张大将军检阅了!”

    正在这时,斥候飞马来报,说吴军先锐骑兵多达一万人,由桓平已经向这边疾驰而来。

    果然是那个被讥笑为年轻人不懂战略大计的桓平,张羽和相如相视一笑。

    张羽不敢怠慢,立刻将众将召集到靠棘壁城这一边的坡背后,按计划排兵布阵。

    此次除了龙实秋率队驻扎在城里外,其余将领基本上都带了出来,为了不让敌方胆怯,兵士仅带了两千过来。

    各路人马迅速归位。

    棘壁城偏将闻土和雷天横各领五百精兵,埋伏在沟底两边的南、北出口,阻击逃跑之敌兵。

    副将岑木领两百士兵,埋伏在坡背后的火球旁,专司放火。

    张羽和司马相如则领八百骑兵,排成方阵立于岑木兵百米后,诱敌放马越双峰坡而来。

    一番等待之后,远处渐渐出现了稀疏的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