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中固然存粮不菲,要张卫去养这些暂时已经废掉的人,他又如何甘心?但两千伤病留在军营中,一起痛苦呻吟,对其余军士的军心士气打击又是相当大的。

    河东这半年来的强势,已经让汉中军军心动摇了,早前因为蜀道阳平关这样的天险而斗志勃发,但当对方已经兵临城下,七万人的数量足够让人心寒。要知道在阳平关上驻防的三万兵马,便已经是汉中全部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当然,虽然数量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阳平关作为蜀道北门户,足够填平,甚至是在天平上占据更多的分量。

    赵云纵有七万人,其实也拿阳平关无可奈何,这也不比虎牢关,汜水关,这两关固然雄伟坚固,但地势并不显得严峻,大军摆开强自攻城也有所为。阳平关却不同,周围山岭起伏险恶,就是关外也是崎岖不平,用攻城器械的条件更加困难,井栏,冲车,云梯这些东西显然都不可能大规模展开。

    所以历来进攻蜀中地的军队,要取北阳平,南剑阁首先想到的便应该是用奇袭巧计,正面强攻所带来的巨大伤亡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赵云固然握兵七万,但因为在此前受过卫宁的秘嘱,能动用的兵马只有四万,事实上,如今兵临阳平关外的所谓七万人马也只有四万人而已,其余的多是民夫诈称数量,另外三万人在张合的带领下已经在早前装作遣散的民夫悄然退出斜谷,聚集在了沈岭道上……

    也就是说,如今赵云这四万兵马只是诈足威势,不停的给足阳平关上张卫,后方汉中的张鲁压力,而且这样的压力不单单要保持,更要不停的加重,给予对方一种阳平关不日便会被河东军攻破的模样。

    卫宁便如同一个垂钓的渔夫,花费了半年的时间穿饵织线,洒下去的时候,要钓自然不会是小鱼小虾三两只,更是为了两条在背后蠢蠢欲动的大鱼!

    杨松刚从郡守府中出来,众官互相道别,却见一名府上心腹悄然近前低声道,“老爷,府上有来人了,请要见你!”

    “何人?”杨松看其余同僚一眼,疑惑问道。

    “就是以前常来府上老爷独自接见的那个年轻的关中商人……”心腹当即回道。

    杨松心中微惊,看了看鱼贯而出的其余汉中诸官面不改色,淡淡问道,“没有让府上其余人打扰到客人吧?”

    “来人是老爷贵客,小人自然不敢让人擅自叨扰,只吩咐几个紧要人将贵客带到老爷书房,小人便径直来主公处等候老爷了!”

    (本章完)

第1037章 小人物(二)() 
“恩……很好!回府吧!”杨松点了点头,这才对其余人拱了拱手道,“诸位,家中来客,便先行告辞了!”

    说完,杨松给自己弟弟杨柏打了个眼色,后者刚才也听到了杨松和心腹的对话,当即紧紧跟上了马车。

    杨柏此前在南面防备刘璋,因河东攻打阳平关,得杨松推荐调回汉宁统领兵马。

    俩兄弟的性格也多相像,是以许多事情,杨松并不瞒住自己亲弟。杨柏显然也知道来人身份,马车刚启动,杨柏便有些担忧道,“兄长,如今河东与我汉中交战,突然来人,若让主公知道,其祸不小!看那河东七万兵马,半年时间也跨不过阳平,便可知蜀道天险,河东威名也只能望而兴叹。小弟上次便听闻兄长言那人乃是扶风治中,不若把他绑了送到主公身前,或是一件大功!”

    “胡闹!”杨松一瞪眼,斥道,“汉中弹丸之地,不比河东,主公胸无大志,只是谨守门户,天下大势却是不会归到我汉中上的,河东如今虽被堵在阳平关外,但他毕竟势大,还是不要轻易得罪!”

    “可是,一个月前主公不是便已经决定求援豫州曹操和江东孙坚了么?想必如今书信已到了陈留,假孙曹联军相救,河东军还能再硬挺多久?”杨柏倒也不是什么忠贞之人,他倒在乎的是地位的稳固和上升,“而且那河东卫宁不单单让赵云七万兵马攻打汉中,听闻在河南还布上了十数万兵马和孙曹两家摇摇对峙,以一敌三,兵力不占绝对优势两线作战本是兵家大忌。如今赵云七万兵马已经被拖到阳平关外,那东面河东军必定力薄,若此军被击败,河东败亡难免。我看那卫宁必定是常胜而生自骄,若是河东大败,兄长以前之事……”

    显然杨柏的话也说到了杨松担忧处,河东败或是胜利,汉中归张家还是卫家,对他们两兄弟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区别只在于这结果他们两兄弟到底能分到多少好处。

    杨松心里虽然也有些忐忑,但还是摇了摇头,淡然道,“东面毕竟只是对峙,还没有彻底撕开脸皮,就看孙曹是否肯发兵汉中了,若肯发兵,那么这一战打起来了,才能定个分晓,何况,那河东卫宁征战多年,若没有把握,怎敢如此作为?”

    “兄长……我兄弟二人可数不被那张卫待见,若此战他得了胜负,日后汉中我兄弟二人岂不是都要看他脸色行事?阳平关之战事,我虽也领兵,但却插手不上,届时,岂不是又捞不到半点功劳?”杨柏一急,心中的真正念头便脱口而出,“若能将那河东来人绑送主公处,又可明心志,又能得一大功,总不至于日后让那张卫欺辱!”

    杨松皱了皱眉头,“张卫来信不是要调拨汉宁兵马救援么?你如今正好掌握一营兵马,若主公应允下来,你不正好前往阳平关?”

    “张卫素来与我兄弟二人不合,我去了,恐怕也少不得被排挤,去有何用?反是受他鸟气!”杨柏不禁哼了一声道,“何况兄长在刚才不也没有肯定张卫的意思么!我看主公如今还摇摆不定,敢不敢动汉宁的兵马!”

    刚刚汉中诸官齐聚,正是张鲁收到了张卫的来信,便迫不及待的召集群臣商议,事实上,主战派大多已经去阳平关帮助张卫抵挡河东叩关,留下的多是以杨松为代表的主战派,商议了半天,杨松心中有心思,自然没有点头,众人意见互相不一,最终也没得出个什么结论。

    “好了,好了……此事先暂且不提,且等先看看那河东来使的来意再说不迟!”杨松摆了摆手,有些烦闷道。

    见兄长已经如此说了,杨柏也只能作罢,一时间车厢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随着车架晃晃悠悠,没过多久,便回到了杨松的府邸,两人下车便径直向书房而去。

    “老爷,是不是让小人先去知会一声?”赶车的心腹在扶持杨松下车的时候,小心翼翼问道。

    “不急!我回府的事先让府中下人不要声张!”杨松踌躇了一下,回道。

    “是!”心腹见杨松此刻对待那河东之人的态度和平常迥然不同,心中一疑,但还是恭顺的回道,便先下去吩咐杨松的嘱咐起来。

    “兄长?”杨柏却不需要像下人那般谨慎小心,当即出口问道。

    “不急!”杨松摆了摆手,直接带着杨柏进了府内,却也径直向书房而去。

    等快到了书房,正见有下人推门而出,杨松慌忙止住对方行礼出声,将他唤到面前低声询问道,“那人在书房中等我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

    “呃?”下人惊见杨松回来却没人通知,微微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想了想道,“小人递送了茶水三次,那人从刚进去时候,便随便拿了本老爷的藏书,好似看得津津有味,到现在好像还在看书呢!”

    “看书?”杨松皱了皱眉头,让那下人退下,便领了杨柏跨进书房内,一眼便见那个清秀的年轻人坐于案前,手捧一本竹简。

    “主公临时有事召集,实不知先生今日所来,还请先生莫怪!”杨松脸上当即浮起平日里那种浮夸阿谀的笑容,拱了拱手,连连告罪道。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维持和他联络的贾逵。

    当两兄弟推门而入的时候,贾逵放下书,站起身来,回了一礼,淡淡笑道,“无妨,张鲁收到张卫来信,请求调拨汉宁兵马增援,自然是少不得请大人这个左膀右臂前去商议,耽误些时间并没什么。何况,大人府上藏书颇丰,实在让贾逵大开眼界,若不是两家交战,我恐怕真会时常上门叨扰了呢!”

    贾逵第一句话便让两兄弟一阵惊疑,杨松脸上依旧维持着那显得阿谀的笑容,但身后杨柏心中惊讶却是直接反应到了脸上。

    (本章完)

第1038章 草原惊变() 
贾逵见杨松竟然还能脸色不改,不由也颇为惊讶,感觉自己似乎小瞧了一些眼前这个总是挂着阿谀奉承,眼露贪婪的胖子,眯了咪眼,贾逵直接道,“就是不知道大人商议的结果如何了?”

    杨松平复心中的惊愕,但想到河东无孔不入的情报网,也不由释然,心中暗自琢磨贾逵到底对张卫来信的建议到底知道多少,当即赔笑道,“汉宁乃是汉中根本,驻防兵马不能轻动,主公也是很为难,今日骤然商议计较,自是不可能定论下来!”

    “哦?汉中如今留守的官员大多是依附大人麾下吧?却是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看的?”贾逵端起案几上那杯才换过得热茶抿了一口接着又道,“对了,还忘记问问先生,上次送来了那批歌姬,先生满不满意呢?”

    贾逵先是先声夺人,又是开门见山,却有些让人手忙脚乱,杨松脸上终于变了脸色,额头冒出微微细汗道,“在下也很为难,还请先生教我?”

    事实上为河东办事,到底是对是错,张松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地位和钱财美色,河东攻破了汉中,给他的好处到底能多多少?而自己又能将汉中卖个什么样的价钱?一旦河东攻不破汉中的话,那自己在两头逐利,得到的是多是少?

    与其说张松是个谋士,事实上,更不如说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商还好听些,出谋划策他不擅长,有利可图他却看得清楚。

    显然,张松得到的结论便是,保持现在这个模样,既不让河东攻破汉中,但同时也要维护住自己在河东的利用价值。只有这样,河东才会不断的送上财物拉拢自己,而自己也可以在汉中作威作福。

    可是当贾逵出现在他府上的时候,张松便乱了阵脚,尤其当对方第一句话便提到张卫的来信,突然让张松心里便有种荒谬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河东的掌握之中一般。

    那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呢?

    张松这才想到毕竟河东还是当今天下的最强大的势力,纵然心里有了一些别样的心思,但收受了河东财物也不在少数,把柄已经被对方深深的拿住,而如今对方展露出来的高深莫测,又有些让他拿捏不稳。

    却在这个时候,贾逵终于出口道,“既如此,放孙曹援军进来,如何?”

    “放孙曹援军进来!?让汉宁增兵!?”饶是杨松在滑溜,但也因为贾逵的话而呆了半晌。

    事实上,当得知贾逵突然来访,杨松便判定对方定然是为了谋求攻破阳平关的帮助,而当对方一口喊出张卫信上所言的事情,更加重了杨松的揣测,本来杨松还在烦恼到底让汉中和河东维持个什么样的局面才能将利益最大化,但如今显然被贾逵完全打乱了他的心思。

    赵云久拿阳平关不下,七万大军所需不是小数目,而阳平关不破,汉中自是固若金汤。怎么看,河东都应该想方设法将阳平关拔出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