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下子再度带走了五万兵马,这些负担必又将会加重江东本土的压力,而又要征讨山越,这些东西前前后后的算起来,让祖茂苦着的脸更加难看了。

    要镇压住山越不难,但难在于孙坚对山越的愤怒,显然超过了他的能力之外,要将山越彻底击垮,血洗山林……这怎么可能办得到?!

    更别提,现下他因为快速反应过来,才能压制住丹阳,会稽这三个地方的山越没有造成大的动荡,但其余地方的山越可是还如火如荼的到处作乱呢。

    无可奈何,祖茂也只能硬着头皮先行稳定住局势再说,至少也要先将这些山越人赶回山里去,再去想如何完成孙坚的嘱托,说不定到时候,这个因为一时愤怒的命令因为理智回来而撤销呢。

    半个多月过去,各地的回报源源不断的送到祖茂的手中,对江东势力范围内的山越之乱,祖茂也稍微有点清晰的认知了。

    显然,暴乱的地方并不如同他先前所想的那般大,事实上,山越祸乱的几个地方都比较有限,都是当初那些世家大族对他们剥削得最狠的几个地方,如鄱阳,如芜湖,如丹阳这几地,其余的地方,山越出山不过劫掠一番又退回了山林,真正造成威胁的地方也就屈指可数了。

    好在丹阳已经被他镇压,到时候给他们点教训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这些龟缩到山里的乱贼们又会让他遇见当初孙坚所遇见的难题。

    不过,这已经算是一个大好的消息了,而当他将各地汇报的消息逐一翻阅的时候,眼前又亮了几亮。

    原来不单单是他在丹阳一带取得了不菲的战绩,而另外几个地方也并不单单是遇见山越就溃不成军,至少有两个年轻人,一下子跳进了他的视线里。

    吕蒙,甘宁。

    这是两个有点陌生的名字,前者还稍微有那么一丝影响,记忆里好像是少主孙策麾下的战将,而后者便是完全听都没听过的家伙了。

    但是没名气不打紧,重要的是这两个年轻小子取得的战绩,足够引起他的重视了。

    前者在彭泽一带,几乎将来犯的五千山越众一网打尽,而后者,九江一战竟然以区区三百人就将数千山越众杀得落荒而逃!

    九江与彭泽相距不远,这两个年轻人很快取得联系,通过引诱收网几乎将柴桑一带的山越众都驱除了七七八八。相比起他在丹阳取得的成功,这两个年轻人所做到的,显然毫不逊色!

    在孙策,周瑜,周泰这些未来孙吴的顶梁柱相继早去的时候,祖茂本来也对未来的江东而忧心不以,这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仿佛又一次让他看到了曙光。

    未来注定不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天下,年轻人注定将会是江东的希望。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孙坚的忠心老将对于孙策逝去,事实上并不孙坚差多少,四个老将哪个不是手把手的教导孙策无疑,亲眼看到他慢慢的长大……而在孙策身上,他们看到了远比他们在的时代更加强大的孙吴,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期待,他们的希望,都崩碎了,毁掉的是孙坚的寄托,也是他们的心血。

    但是,现在似乎又让他看到了两个充满朝气,拥有才华的年轻人正在登上舞台,还有什么在失望中看到希望更激动的事情呢?

    (本章完)

第1194章 曹营应对(六)() 
鲁肃在他的身边,已经接替过了大半的事务处理得紧紧有条,但这毕竟是文官谋士,他更希望一个统军的大将在未来能够为孙吴撑开他的肩膀为江东遮风挡雨,纵使地动山摇,也摧垮不了他的强壮。

    两个冉冉的新星正在升起,而他自然而然起了栽培的心思。

    他没有贸然的将吕蒙和甘宁召唤到自己的帐下,而是给了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

    吕蒙一跃成了芜湖的平叛都督,而甘宁也被调往虎林,两人共同承担起巢湖一带的山越叛乱。

    这是一次试炼考验,也可以说是祖茂给他们再一次发挥的舞台。

    而与此同时,当江东山越之乱开始的时候,徐州的动荡也开始接近了尾声。

    江东的两道反击犀利无比,但徐州的工作显然并没有达成当年的设想,固然徐州元气大伤,但在程昱这个狠人和糜竺的导演,又给曹军上下带来了最后一次的大储备。同时,也将曹军推动到了,不得不决战的边缘……

    这显然是河东没有料到的。卫宁上下,各个知情的心腹显然更愿意继续和曹军对峙下去,直到那柄锋利的尖刀扎向孙曹的心脏,可现在,明显曹军会将决战提前引发,于是,中牟,官渡,阳翟,长社,这四点三线,开始了紧张的防备工作……

    而就在卫宁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担忧筹划的同时,一个让河东等待许久的消息也终于送到了他的案前。

    冀州平定,刘备授首!

    上到卫宁,下到诸位谋臣,都松了口气。

    半个多月的时间,将冀州平定下来,终于是达到了预期中的目标。而现在张辽军会合卫三的大军即将渡河南下,配合黄忠从孙曹的侧面和后背,发动致命的攻击!

    这柄尖刀,终于要露出他闪耀寒光的刀锋了!

    可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另外一个消息又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卫宁激动而燃烧的心!

    卫三和张辽之间,已经成了水火不容的趋势!而典韦的压制,只是将这个矛盾延缓,但无法驱散!

    而平原之屠,造成了冀州整个地区的恐慌,甚至有让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迹象!

    这个消息显然是致命的,卫宁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封封情报,本在应对之中的东西却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他放典韦北行,可不单单是为了成全典韦的友谊,另外个目的也是要让他缓解河东旧部和各方降将之间的矛盾!张辽固然忠义,但是在历史上,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豁达的人,和其余人有矛盾而差点造成一场战争的失败,也是记录在案的。虽然那场战争因为一封曹操的书函,而彻底成就了他逍遥津的大名,可观察到本质上来说,如果没有曹操的调停,说不定逍遥津一战便会因为乐进,李典,张辽三人的矛盾而改写战局,要知道那场战争可是东吴战局了绝对的优势的……就这样他们三人还能有矛盾,可别提其余的时候了。

    卫宁很看重张辽,在整个三国时期,张辽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宁才舍得让他来主持冀州的战役,可却没想到,几乎已经算是他全权代表的典韦,竟然还是没能压制住他和卫三的矛盾……

    当然,事情也完全不能怪张辽,事实上,当典韦出面的时候,张辽就已经以大局为重而退让了,真正激发两将不合的,却是那场平原屠杀。

    “卫三误我大事!”卫宁狠狠的将案几上的那些书卷一扫落地,左右侍从见烛火险些点燃大帐吓得心惊肉跳,慌忙上去将烛火扑灭,又换上新的灯盏。

    现在已经不是责令卫三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曹操和孙坚反应过来,一定要尽快和黄忠大军汇合,这是必须要的事情。

    当下卫宁紧急召集了从关中赶回来的郭嘉,还有随军出征贾诩,还有后来陆续赶来的许攸,陈宫,田丰等等大小十数人齐聚一堂。

    河东的强大立刻昭显出来,且看在场诸人,哪个不是放到一方诸侯皆是首席谋士左膀右臂的人物,每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有一言定胜败的时候。

    而这些人都聚集在卫宁的帐下,能量是异常庞大的。

    当卫宁将河北的消息一说,这些人显然就明白了卫宁召集他们的意思。

    是的,平原一屠带来的不止是民心的丧失,也会是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土壤,而卫三和张辽的不合,势必将会到影响到后来的计划进行,这更是致命的缺点。

    一旦河北出现了脱离掌控的动荡,而大军又无法顺利的南下,他们图谋了数年的东西就将付诸东流,变成和孙曹之间彻底的肉搏损耗,日后就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是河东所愿意承受的!

    现在摆放在诸人面前的有三个难题,如何迅速的压制河北可能出现的动荡,重新收回河北流失的民心,二便是如何保证卫三和张辽冰释前嫌,迅速的强渡黄河和黄忠汇合,三便是,如何让孙曹不会因为河东军本来连贯的动作出现那么一丝阻滞而察觉到端倪!

    这些都是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但是显然,卫三搞出来的事情,都让所有人颇为棘手。

    刘备的败亡速度固然是孙曹短时间内都不会想到的,但是迟早也会去关注冀州的一天。这一天或许要不了多久,也可能在刘备在信都之败开始,就让孙曹起了防范之心。

    但是从陈留和许昌的调兵迹象看来,孙曹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冀州才是河东的杀手锏。可是如果暴露了,必然将会引起兖州以东的强大防御出现,依靠黄河,泰山的短暂夹缝,使得大规模的行军变得艰难,突袭自然就会失败……

    而河北出现的动荡,更可能会牵制住张辽大军的行动速度,暴露他们的虚实,更别提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更是大幅度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本章完)

第1195章 一触即发() 
事实上,在场不少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唯二的出生在河北的谋士身上。

    当然,大多数人将目光放到许攸片刻后,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而定格在了一脸刚直的田丰脸上……

    许攸在河北的名声很臭,非常臭,贪婪钱财,霸占良田的事没少干过,本性又狂妄自大,即便是归附河东后老实了阵子还是忍不住毛手毛脚,不知道被参奏了多少次了,卫宁能够容忍他,只是因为他的确拥有超人一等的智力,但依照许攸这样的性格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大多数人只是幸灾乐祸的期望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倒霉。

    相比起许攸来说,另外一个河北出生的谋士就显然又是一个极端了。

    说实话,两个河北佬都让河东许多人恨得牙痒痒,许攸是天然的犯贱,老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让人看着就烦,而田丰那一副整天板着的死人脸同样不招人喜欢。

    他太正直了,正直到让每个人对他都是害怕。

    太正直的人很少会有朋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人拥有的名声却是顶呱呱的让人羡慕。田丰在河北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正直无私,教化百姓,已有了贤哲的雏形,比起许攸来说,就是圣人和草寇的区别了。

    所以,当河北有动荡的趋向的时候,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就会想到他的身上。

    那仿佛标杆一样的腰杆挺得笔直,就算汇聚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还是面无表情,只是那双铁面无私的眼睛一扫过,大多数人都会讪讪的挪开目光,尤其以郭嘉闪避得最为迅速……这里面可以说除了许攸这个家伙外,干的坏事最多的就该数他了。

    以名望,镇名望,这显然就是所有人共同得到的结论了。

    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是巨大的,巨大到他都挂了那么多年了,还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是,同样的,名望注定会是冰雪,不随时添加冷气,就会渐渐化掉。一个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