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是巨大的,巨大到他都挂了那么多年了,还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是,同样的,名望注定会是冰雪,不随时添加冷气,就会渐渐化掉。一个死人的影响力,迟早会消散去掉,而一个活人的声望只要他还活着,即便当年不如袁绍,田丰现在也绝对可以盖过他当初的风光……

    田丰没少为河北百姓争取利益,这些都是河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关键。

    暂时失去了民心的百姓,会很容易为那些袁氏余孽所煽动,就是因为袁氏还有一些残存的声望,而田丰这尊大神如果赶去河北,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于是卫宁拍板,当即便任命田丰为冀州刺史,总管冀州大小政务。

    而第二个问题,便是解决掉卫三和张辽之间的矛盾,统一全军的声音,为南渡黄河保证有足够的向心力。

    显然刚开始为所有人所蔑视,让许攸很不爽,当所有人还沉吟的时候,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环顾众人,当即便向卫宁建议起来。

    许攸处理办法很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不算办法的办法。

    分兵。

    这无疑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将两人分开,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所有人都能想到,许攸这一说只是换来一顿顿白眼。

    许攸只是冷笑,接着又将后续说了出来,终于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了。

    是的,分兵行进无疑更容易暴露痕迹,让孙曹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而且分散了兵力,将会使得后期集中突破的大略南辕北辙,这自然不是好事。

    但许攸的分兵,却不是将卫三和张辽单独分开,各自统领本部人马,却是将张辽和卫三都分在一起,统领小部分兵力南下济北,骚扰曹操,而大部分军队却给典韦统帅,直接东进向青州进发!

    张辽和卫三所掌控的兵马不多,许攸的意思是只给他们分别两千人的力量,只是为了骚扰曹操,所以轻装简骑行进,迅速向兖州发起骚扰攻击,牵扯孙曹的注意力。两个人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更激起矛盾,却又因为力量的弱小而卷不起大风大浪,而若再给两人一个目标,两人之间的矛盾反而会演变成为争胜之心……

    同样,因为两人兵马太少,并不能给孙曹造成足够的威胁力,但又不能不防,从侧面上又将孙曹的注意力放到了他们的身上。这样又掩护了另外一方大军的行进动向。

    毕竟只是统领兵马快速行进,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大军的行程将会毫无阻碍。而典韦除了统御力外,声望,地位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权威接替大军的真正控制权,只是带领兵马行军而已,大规模的作战又不用他操心,想要迅速的和黄忠汇合,并不困难……

    许攸的建议的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事实上,这些人都将心思放到了缓和卫三和张辽的矛盾上,却忘记了,根本并不是这两个人闹腾,而是大军的行动方针不会被破坏。

    更多人其实也是想要如何分开张辽和卫三,又不减弱大军的势力,却没想到如许攸这样不拘一格的将两人合并放在一切,削弱他们的力量。

    既然堵不住,那不如就将毒瘤给割开放到一边……

    许攸的建议的确是好的,就算所有人看不惯这个家伙,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展现出来。

    卫宁也很满意许攸的建议,于是,第二条又被这个猥琐的男人扳回一城。

    且看许攸得意洋洋的左顾右盼,又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众人只是恨得牙痒痒又无法发作,谁叫刚才自己慢了一步被他的急智抢占了先机呢……

    于是,第三条问题摆放到了前面,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但是如何瞒过孙曹,让黄忠和典韦的大军能够迅速的完成击破夏侯渊切入孙曹腹背而畅通无阻,这个问题显然有点难度了。

    黄忠本有五万兵马,若典韦东渡后,这支兵马的数量将会陡然翻一倍多,十数万人的进攻固然强大,但夏侯渊的两万人要在短时间击破而不让曹操察觉可绝对不可能得。

    (本章完)

第1196章 胆大() 
要知道夏侯渊就是在兖州本土,东阿就是扼守住青州南下的通道,一直为曹操所重视,稍微有风吹草动,是绝对不会瞒过曹操的。

    这似乎是个死局,当初定下的大略来说,其实并没有考虑到现在这个局面。事实上,只要在孙曹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能够达到既定的攻击位子,就已经完成了当初的战略构想,可是能够争取更多的东西,自然不会不要。

    毕竟能够更多推进一寸土地,就会在未来掌握更大的优势,少损失一些力量……

    等到众人在那激烈的讨论结束的时候,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色,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也是出乎了卫宁的意料,甚至推翻了当初所有人共同定下的策略。

    放弃固守,主动出击!

    这八个字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接近大半年的对峙将会宣告结束,将会真正掀起直面的抗衡,宣告着天下平定的开端!

    也宣告着,成千上万的性命将会流逝……

    这个决定就是生死,就是未来。

    同样的,孙曹那边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程度,这场战争势必马上就要开始,而众谋臣将这个因素放了进去,抢先一步开战,似乎更有利河东。

    抢占先机,就是抢占优势,虽然这个优势抢来其实并不太大,双方都已经做好了短兵相接的准备,但如果能多争取一分,也是好的。

    而同样的,一旦这边开始了大战,那么不管愿不愿意,孙曹,甚至整个天下的视线都将放到这里,这里足可以让所有人目不转睛!也可以帮助黄忠典韦在后面发动攻击,遮掩尽可能多的时间!

    于是,河东的决定在卫宁一锤定音下终于拉开了帷幕。

    官渡,中牟,长社,阳翟,在这漫漫长线上,无数快马奔驰着,传递着军中的消息,各方大将严肃的召集麾下诸将,发动起战争的动员。

    这是一场决定所有人命运的战争,日后是荣华富贵,还是苟延残喘,又或是成他人囚徒,就看这一战了!

    没有人愿意掉以轻心,也没有人愿意输掉这场战争。

    而河东军的异象是瞒不住的,那么激烈的动作,孙曹早就所闻,事实上,比起河东这样大张旗鼓的动作来说,曹操一方面在因为徐州之乱而下定了决心,从而暗中开始准备便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了……

    河东已经扯开了脸皮,孙曹也不甘示弱,大军频繁调度,渐渐开始歇息的互相冲突试探也越演越烈……

    可是,正当河东和孙曹都在为决定一战做准备,发总动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的小遭遇战却突然改变了整个局势,或者可以说提前引发了大战的开始!

    卫瓘临时得到卫宁授命南下到太史慈帐下听从调度,本意是要让他自己开始学会独当一面,习惯军旅生活。而卫瓘显然也因为能够脱离卫宁的束缚自我主导而有些兴奋,并且很快抵达了太史慈的帐下。

    阳翟如今屯军五万,是河东大战线上的右翼,这里背靠嵩山,面临颍水上游,固守极佳,孙曹并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来夺取这里。但是阳翟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他的攻击范围极大,南下可以攻略豫南,东面又可以威胁许昌,所以,这里防备太史慈的孙曹兵马也并不少。

    也就是说,要杀敌立功,又更容易保全自己,阳翟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卫宁敢于让卫瓘来这里从军的原因。

    太史慈自然知道卫瓘的身份,又有卫宁的命令,不敢怠慢疏忽,既然卫宁有意要让卫瓘成长,他也乐意让卫瓘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声望。

    于是,太史慈便派卫瓘坐镇襄城,统领三千兵马。

    襄城在嵩山之南,毗邻荆州,但是这里还是有和豫州接壤,向东南便是汝河,是孙曹运送军粮到豫南的通道。按理说这里应该也会又不少曹军兵马防备,但是因为汝南为刘表所控制的原因,两家显然都有些克制。这个左右逢源的家伙态度不明,但至少不会看着两家在他身边囤积过多兵马……

    是以襄城是一个算不得前线的前线,却也是卫瓘最好的历练之地。

    快到十四岁的少年,已经脱去了那层稚嫩的外衣。

    以己体心,明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在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卫宁的强行要求下,卫瓘不单单只是熟悉文事而已,几乎各个河东大将都给他当过教练,不过,似乎卫家子弟天然就不是习武的料,练了那么多年来,卫瓘依旧不成气候,就算比起其余同龄的孩子来说,身体还是偏于文弱了点,这让卫宁很不满意……

    不过,不论怎么说,卫瓘的身体,却是远远强于卫宁了,最最起码,等于一个普通小兵的资格还是有的,而且那么多河东甚至是天下顶尖的武将来教导他,就算是头猪也要长进一点,卫瓘身体的基因虽然不适合习练枪法,刀法,但他却从黄忠的手上学到了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弓箭射艺。

    要知道这个时代,打猎在贵族中便是一种难得的娱乐活动,策马奔驰,射箭打猎这些让卫宁都无法享受的乐趣,卫瓘是自小就耳濡目染了……而黄忠教导的弓术比起那些必须在战场上厮杀磨砺的技巧来说,显然更加容易学成。

    事实上,卫瓘的弓术比起一般的武将都要强不少。

    当卫瓘抵达襄城的时候,当地的守军显然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来当他们的长官,在卫宁的要求下,卫瓘的身份并没有宣示所有人。

    所以少了那层让他高高在上的身份,卫瓘第一次才深刻的体会到,能够有那么多人环绕到他的身边,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天才,而是因为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仰望惧怕尊敬的叔父!

    一旦没有他的叔父,他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而已……

    从云端一直跌落到人间,这种滋味让卫瓘很不好受,那些粗鄙的小兵对待他的不信任的目光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本章完)

第1197章 偷营() 
当年卫宁第一次扬名天下的时候,年纪又比卫瓘高多少!?

    这一次,卫瓘要亲自为自己争到第一个殊荣,凭借自己的手!

    首先,他必须要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些看不起他年龄的士兵们折服到自己的麾下,而要让这些士兵降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表现出比他们更强大的地方。如果是文事方面,这些大多都不识字的汉子显然不会为这方面而触动,那么就只剩下武艺了……

    在卫瓘抵达襄城后的第五天,他将所有襄城的士兵召集到了教场,五十步,八十步,百步,一百二十步,纷纷列着无数的标靶。

    这一天卫瓘穿戴着卫宁亲自为他定做的鱼鳞银甲,即便偏于文弱的秀气在这一刻似乎也强壮了不少。他高高的站在校台上,看着下面三千人对他不屑的眼光,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人折服在自己的麾下!

    当即,卫瓘一挥手,他的侍卫从军帐中抬出二十箱铜钱,整整齐齐的放在校台上,并且让他们当着全军上下打开,里面装满了铜钱。

    这个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