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当黄忠大军压境,平白又添了这么多兵马,十万余人的数量,五倍于己的实力差距,就是他的觉得心灰意冷还别提这些心里素质远远不如他的士兵了。何况那些残暴的蛮人的事迹,劣迹斑斑,就算是平民百姓也多有耳闻,只是以前距离太过遥远而不当一回事,现在亲身经历了,又在对方如此强势之下,自然而然的便有了那么一丝阴影。

    而这些天过去,军心士气的低迷是夏侯渊早就料到的,而济南,钜平两处的激烈大战,更是无时无刻不敲打着所有人的心脏,面对这样的攻势,两城的士兵只有咬牙苦撑,但所有人都悲观的认为,两城的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还能支撑起他们战斗欲望的,就是援军的问题。荀彧的三万人,青州调来的三万人,都是支撑他们战斗下去的信念,虽然不知道这些援军什么时候才会抵达。

    夏侯渊也知道,如果放任就这样苦守下去,迟早都会因为久等援军不到,而士气越发低迷影响作战,到时候,单凭他的威望,恐怕也无力回天。

    所以,当对方不停骚扰东阿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萌生一个胆大的计划。

    他需要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来刺激起全军求胜的渴望,也压下河东十数万大军带来巨大压力,所以,他胆大包天的做出了出城的军令。

    出城,不是为了在正面上和河东大军过招,就是他再狂妄,也不会认为以三千人能够做到什么。

    所以,他只是为了一次有预谋的偷袭,不大不小的偷袭。

    事实上,河东十数万人,自然不会是就对半分的去围困济南和钜平,更多的兵马还在后方,随时准备在两城露出疲态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所以前线的兵马,并不多,各自也不过两万人而已。而与之对应的是,在济南钜平后线上,河东军的作战指挥中枢,已经从泰安,历城向前移动到了临济这个不大不小的县城。

    临济靠近济水,地势开阔,但是因为这里水势太,过湍急,时不时会有洪水上岸,虽然位子不错,可是人口并不多,加上,这里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周围也无险可守,所以也并不得人重视。

    不过,在当前这个时候,临济这个既能连接后方历城,泰安,又能控制济南,钜平的小县城,却难得成为了一次作战的中心。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个小城毕竟地势太过开阔,而城池又实在太小,并不能屯放太多的辎重,也不允许驻扎更多的兵马。

    所以,河东军大军依此为中心,便向四周一连下放了无数到行辕军寨。

    毕竟是在开阔地方上,不会酿成当年长社的惨剧,也并没有连环相依,成了夷陵故事的悲伤,但是,各个营寨的分散,又似乎让力量太过疏松。

    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算是什么破绽,要知道夏侯渊不过两万人而已,一直都被压着打,能够守护住那么久的时间,在河东上下看来夏侯渊就该烧高香了,力量分散又太过薄弱又有什么关系?莫非他还能突破济南以及钜平的封锁杀到后面来吗?又或是,凭借那三千一直都龟缩在东阿不敢探头半步的兵马,深入他们的腹地?

    这些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可是在偏偏就不是他们所想到的。而所谓一直龟缩的夏侯渊,偏偏就悄然无息的弹出了脑袋,而且,那脑袋上还有一张利索的嘴牙。

    夏侯渊自然知道,这么多天的骚扰,自己如果悄无声息的潜出城外,肯定会被对方察觉端倪,倘若东阿空虚一个不小心被对方趁虚而入那恐怕才是后悔莫及。

    所以,一次成功的偷袭,并不单单只是为了挽回士气,而事实上,他俨然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计划,要给河东军一次迎头痛击。

    (本章完)

第1243章 打乱() 
三天的偷袭,河东军深入到东阿附近的兵马并不多,但也不算很少,多的时候有一千多人,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依靠东阿的防御带,如果空虚的话,几百人要夺取城池也并非什么天方夜谭。

    但是对方得频率显得也并不大,似乎也并没想到过有可能从他手上拿下东阿,显然这种小规模的渗透骚扰只不过就是为了牵制他的经历,而更加重要的作用恐怕还是一种监视,从他的反应来观察兖东防御的应对,虽然自从冀州兵马入兖东开始,他就一直保持沉稳如泰山一样的气势,就是守得固若金汤,让对方无机可趁。

    就是这样,敌军对东阿没有抱有幻想又有了刺探的性质,这无疑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让他觉得自己的构想可以完美的实现。

    于是夏侯渊下令让人暗中大量制作军旗,并且开始逐量减少在城墙上露脸的士兵人数,一改以前力主保持东阿兵强马壮的形象。

    从第一天开始,城墙上露脸的士兵便渐渐开始减少,而到了第三天,已然从当初那种钢铁墙壁的模样,成了松松垮垮。

    那些骚扰东阿的士兵,数量不多,只能偷偷空城,假若有个几百人防御,凭借城墙就能让他们无功而返。而在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攻击后,不过靠几百人就将他们打退,但是,东阿展现在人面前的兵力,让那些退走的河东军心中升起了疑惑。

    而这种疑惑回禀到了河东本阵,很快就让人敏感的发觉到了问题,似乎,夏侯渊有了什么动作?而在进一步的随机应变前,他们还需要来一点时间确认。

    于是,骚扰东阿的兵马越来越频繁,而且数量从当初最多不过一千来人,已然形成了两三千的规模。

    当然,两三千人的力量,同样也无法给东阿这样一座大城造成多少损伤,同样毫不留情的被击退。事实上,假如没有一万人的规模,在夏侯渊这样的名将手下,就算三千人,东阿也能保证稳如泰山,甚至,可能一万人都不一定占到什么便宜。

    东阿毕竟还是比不得济南和钜平这两座被夏侯渊全心全力打造的完全用于防守的雄城,所以,三千人守护一万人的攻势其实也已经会让他感到吃力了。

    河东一方面对东阿的评价自然也不会高于济南和钜平两城,而东阿的存在对于曹军意义重大,对于河东军来说,却还是远远比不上将济南和钜平两根钉子拔出来得实惠。

    不过,相对于河东军对东阿的态度,在曹军上面就不一样了,东阿后面就是东平,固然让东阿的作用减弱了不少,但东阿却是能够成为一个缓冲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住东平的稳定,同时,东阿又可以作为一个枢纽,在连接济南,钜平的同时,依靠东平源源不断的输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东阿河东不看重,但对于夏侯渊来说,没有另外一个地方比这里给适合自己作战指挥。

    所以,因为河东对于东阿的不重视,使得东阿有变,所有人想到的不是这座城池的价值,而是夏侯渊那些消失的兵马到底去哪里了。

    而几次下来,三四千人都无法威胁到东阿,但却还是让河东不少人惊讶的发现,似乎夏侯渊这个该死的缩头乌龟已经不在东阿了,而消失的那些兵马肯定也是夏侯渊带走的。

    当即,负责对东阿骚扰的张喜是黄忠提拔自青州的将领,当即便将东阿的变化呈上到了临济,而还没有进一步等候到指示的时候,这员河东部将心中却起了一点心思,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将,但河东军军风促使每一个人中下层官员都充满了梦想,而夏侯渊可算是曹军中数的上名号的大将了。

    倘若夏侯渊还在东阿,他也不敢有半点妄想从对方手里讨到便宜,要知道,就是这个家伙用两万兵马竟然还能够挡住河东如此强大的十数万强军,单单这点攻击,就已然让张喜觉得高不可攀。

    但小人物却也是有小人物的理想,夏侯渊已经走,而手上握有八千兵马的他,却似乎有了一次让他觉得闪耀的机会。

    东阿虽然在河东高层上并不算重视,就算能够占领,但是济南和钜平一日没有攻破,大军就一日不能长驱直入,所以东阿看上去重要,但后面还有个东平呢!

    但张喜自然不知道河东兖东集团高层的心思,他只是单纯看到了东阿有夏侯渊坐镇,而既然夏侯渊亲自坐镇这里,那么这里就是有价值的,而倘若自己能够趁机一举将东阿夺下来,是否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真正的从校尉一跃成为裨将军,偏将这类真正的将军呢?

    河东军重视荣誉,同样也不拘泥于年龄,只要有能力,有荣誉,有战功,就算一跃成为和黄忠,赵云,典韦一个等级的大将也不是没可能,所以,张喜不免心里便有了火热。

    在没有等到临济新的军令下来之前,这个来自青州的大汉,又开始展现出了属于青州人的特色,就是直接。

    这种直接有的时候很可爱,但是有的时候,却很让人恼火。比如张喜这次,怀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一下子将手上的八千人全部压了上去……

    他却不知道,在东阿,某个面目阴沉的家伙,就等着河东军自投罗网的迎上来,成为自己后续计划最重要的烟雾弹!

    在一个乱世中,人命虽如草芥,但是这些草芥无一不是想爬上高峰,做那个玩弄人命的人。

    张喜就是这样一个从草根里走出来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不管是在曹军,在江东军,在河东军中,都不少,他们渴望建立功业,渴望改变命运。

    所以,张喜这个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青州汉子,直爽的表面下,同样有那么颗想向上攀爬的心。

    校尉的武职如果是在诸侯还没割据之前,其实就已经是大汉前列的大官了,西园八校,京畿五校,三河骑尉,都是都尉,校尉头衔,也是京师大官多如狗也能排入中下游水平的,更还是实权阶层。

    (本章完)

第1244章 大势已去() 
可是,现在的校尉,只能是标标准准的中层武官,没有决策权,遇见危险冲第一,干的是脏活累活,动不动就被指手画脚,一个不小心犯了军规,就是一阵军罚,除了个别被高层刻意培养的,大多数没有什么独立统兵的权,战时临时下放兵马,也没有机会建立亲信。

    这些中层武官是军队中基数庞大的一员,也是一道基石撑起军队的良好运转,可是没有人会注意他们。或许熬上十年,可以用积累的军功勉强换个裨将军,偏将的头衔,也可能因为上司看你不顺眼,就这样压你一辈子。

    没有人不渴望当上真正的将军,尤其是如同张喜这样的基层校尉,或许河东还好,河东有另外个机构,正是从他们这些中层武官中挑选的,便是宿卫营。即便是那些官职不高的将军,在这些卫氏亲兵面前也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可是近万的尉官,又有多少人能够跻身进去?

    所以,张喜抓住了这次机会。他临时得到的这八千人,干的也是脏活累活,不停的骚扰,不停的刺探,没有可能得到什么大功劳,而且当他将东阿的动静上报给了临济,他也知道,这八千兵马的统御权恐怕也很快就会被收回了。

    他觉得他应该用这八千人来做点什么,为自己的功业博上一次。

    当八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开赴东阿,看到城墙上那稀疏的人马,散乱的旗帜,他似乎觉得,这一次赌对了!

    东阿的城墙很高,或许没有济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