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绝对忠诚;二是那些替身们必须装扮得惟妙惟肖,稍『露』破绽后果便不堪设想。

    当然,设史官、选替身均为权宜之计,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因此,黄帝仍潜心查访记史。他从十多岁出任有熊国国王便留意选拔人才,直至最小的女儿也有15岁半了,其梦寐以求者仍不知藏在哪个部落?眼看自己将成老朽,黄帝暗暗焦虑。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帝终于在陈仓部落的死囚犯中发现了智慧星君,并不惜许以重金高官。千金赎死囚绝无仅有,左史官职也是首开纪录。左史,就是位居客尊,专门辅助天子记言、记事的史官。仓颉是史官的鼻祖,旧时京师百司胥史都敬仓颉为祖师爷。

    所谓黄帝千金求一字,实际上是千金求一人,求一个叫做字的人——因为仓颉是在家里生的孩子,所以叫做字。

    仓颉从一个死囚犯变成了左史大人,那真是土地婆婆嫁玉皇大帝,一步登天了。没想到,三天后,当黄帝派特史去接仓颉上任时,这位左史大人却来了个脚板抹清油——溜了。

    讲 述:周海堂 高腊梅

    整 理:周濯街

    流传地区:湖北黄梅

第五十节 掘坑陷虎() 
传说人类在古时候,没有房子住,都住在深山野林或土洞里。不但受尽了风霜雨露冬夏寒暑之凄苦,而且还常常遭受豺狼虎豹等猛兽的残害,甚至被活活吞食。面对种种厄运,人们惶恐惊悸,愁苦悲叹,连一点抵抗的办法也没有。

    轩辕年轻的时候就很懂事了。他眼睁睁地看到许多父老兄妹被虎狼咬伤或吃掉,心头非常悲痛。他想,人为啥这样愚昧,任野兽逞凶狂?长此下去,人不是渐渐灭绝了吗?他决心要想出一个办法来,让人类对野兽有防御能力,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有了这个心思,他就悄悄离开众人,一个人藏到涿鹿山上的一个石洞里想办法。这洞口有一个大坑,进出很不方便,他就找了些木棍、树枝搭在上面。哪知经这么一折腾,他进到洞里一躺下就睡着了。

    众人不见轩辕了,就到处找他,找来找去最后来到这个山洞前。大家正想进去,发现洞外的大坑里有一只摔伤的大老虎,就搬起石块一齐动手把它打死了。轩辕正睡得香,听到洞外人声嚷嚷,出来一看,原来是找他的人正打老虎哩。

    从此,人们就用这个法儿对付猛兽,不但生命有了保障,而且还获得大量的食物。

    讲 述:赵福林

    整 理:宗永川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

    skbshge

第五十一节 黄帝升天的传说() 
黄帝活到110岁时,采来首山之铜,准备在河南的荆山下铸一个大鼎,以祭告天地,保佑人民平安无灾。经过500天冶炼,大鼎铸成。就在这时,霹雳一声,天空红光闪耀,南天门顿开,彩云缭绕中,天门里冲下来一条垂着长髯的黄龙,它腾云驾雾来到黄帝面前,对黄帝说:“你已经大功告成了,众神让我迎你回去。”黄帝听了,不敢违背天意,只好骑上龙身。这时他的大臣和后宫的嫔妃,跟着黄帝攀龙的有70多人,黄帝腾空而起,路过桥国时,黄帝下来跟人民告别。桥国的人民见黄帝要离开他们而去,个个恳求,不要黄帝离去。可是时辰到了,黄帝只好挥泪启程。

    这时候,百姓们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纷纷跑上前去,使劲抱住黄帝的腿,或者拽住龙髯,号啕大哭,捶胸跺脚。黄帝不忍心看这难舍难分的场面,就用一条长长的纱巾捂着脸流泪。终于,黄龙飞腾起来了,黄帝的宝剑、赤靴都被人们扯掉了,连龙髯也给扯断了。百姓们见黄帝离开了,更加伤恸不止,围跪在宝剑、赤靴旁大哭,有痛不欲生的老人,有用头叩地的妇人……黄帝在空中看了,更加痛惜,就抛下手中的纱巾,留给百姓们擦泪。那纱巾从天上袅袅而落,沿着小溪,蜿蜒伸去,无头无尾。百姓看到黄帝的纱巾,更感受到黄帝的恩德,纷纷用纱巾捂出泪脸,那滔滔的眼泪,流进溪水,溪水猛涨成一条河。百姓们的眼泪和黄帝纱巾上的泪水混合成一起,呜咽着向东缓缓流去,人们叫它“泪河”,也就是现在桥山脚下的这条沮河。

    龙髯落地变成草,人称“龙须草”。陕西黄陵县东15里有“龙首山”,相传为黄帝驭龙升天的首山。

    整 理:郭 诚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五十二节 黄帝与十二生肖() 
临潼骊山人祖庙的西北方,有一平面巨石碑,上面刻有12种动物形象,名叫“十二像石”。据说,这“十二生肖像石碑”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命仓颉刻勒的呢!

    相传远古的时候,在仓颉创造文字后,黄帝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历法。这种历法在当时来说是很科学的,因此一直到今日还在沿用。

    可是,这种计算年月时辰的方法毕竟太复杂、太难记了,连一些跟随仓颉习字的人都难以记清,广大不认字的群民就更记不住了。黄帝为了让各部落所有的群民,包括老人和小孩都能看懂、记住,决定选12种动物图像搭配上去。这样人们一看到图像,就知道是啥年头了。

    这年年底,黄帝命令仓颉传一道圣旨,邀请天下的动物在正月初一清早到宫殿门口等待挑选,谁来得早选谁,只选前12名。

    大年三十夜里,老牛自忖自己性蔫腿慢,半夜就赶到宫殿门口,排了头一名。夜行晓宿的老虎在天蒙蒙亮赶到,抢了个第二。接着,玉兔、仓龙、青蛇、白马、山羊、精猴、公鸡、黑狗、懒猪、黄猫等动物也都相继赶到。

    老鼠因夜里偷油时,推翻了酒罐子,便乘机喝起酒来,结果喝醉了酒,来得最晚,排在了其它动物之后。它想:反正是选不上了,也罢,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肚子回去,再说牙齿也该磨磨了。于是它钻进仓库里寻东西吃。突然,它发现了一对大蜡烛,就咬了几个大窟窿。肚子吃饱了,它也累了,便缩在墙角里睡了。

    这时,天已亮了,黄帝吩咐点蜡上香,准备开宫门选拔上像动物。谁知去仓库取红蜡的人却空着手回来了,回禀说:“蚩尤送来的那对大红蜡被老鼠咬破,蜡里面是空的,填满了*!”

    原来,蚩尤打不过黄帝,便假意归顺,送来这一对大红蜡作为礼物,企图在黄帝上香时炸死黄帝,以便由他统治天下群民。幸亏大红蜡被老鼠提前咬破,使蚩尤的罪恶阴谋暴露无遗。黄帝想:老鼠立了大功,不但救了我和群臣之命,而且使挑选动物图像的大事能够顺利进行。于是,提议封老鼠为十二属相之首,仓颉等群臣都表示赞同,其它动物也一致拥护。

    旭日东升,宫门大开,鼓乐齐鸣,选相开始,仓颉连喊几声“鼠”,却没有应声,黄帝急得派人四处寻找,在仓库墙角才把它找到。它醒后,还以为黄帝派人抓它是要问责毁烛之罪,吓得满库乱窜。直到人们说明原委,它才高高兴兴地进入宫殿应选。仓颉接着按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等的顺序,点唱完了十二属相动物的名次,恰巧把原来排在第12位的黄猫给挤掉了。从此,猫恨死了老鼠,只要一见老鼠便穷追不舍,捕到以后,还要百般作弄吓到半死才将其吃掉。同时,猫还时时用爪洗脸,十分注意打扮自己,它一心想把老鼠捕尽后,自己好补入十二属相之列。

    黄帝为了便于人们查询对照时日生肖,便命仓颉在骊山的一方巨石碑上,按十二生肖的先后顺序刻勒了“十二生肖图”。这幅“生肖图”一直保留到现在。当地老百姓称赞说:“十二像,十二像,看啥年头有啥像。”

    整 理:赵 剑 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临潼 黄陵

    skbshge

第五十三节 黄帝与门神() 
远古时期的人,不懂得科学知识,所以把刮风下雨、打雷闪电都看成是鬼神在作怪,心中对鬼神非常敬畏。黄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就想办法让百姓不害怕鬼神,从心理上去战胜凶邪。

    传说那时候,大海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那桃树枝干盘曲起来,能遮盖三千里的地面。这棵树树梢的东北角,名叫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方。那上面有两个天神,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他们的职守就是站在那里检阅和统领天下万鬼。这棵大桃树上站着一只金鸡,当太阳光照到它身上,听见扶桑树上的玉鸡鸣叫时,这只金鸡也就跟着鸣叫起来。这时神荼和郁垒就站在鬼门下,威风凛凛地检阅那些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形形*、大大小小的鬼。如果发现有在人间为非作歹残害好人的回来,就把他们用芦苇索子捆绑起来,拿去喂老虎。

    黄帝为了教人民抵御鬼怪,就根据世间这个说法,制定了一种典礼:到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让人们用桃木雕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手里拿着芦苇绳子,放在大门两旁;门枋上再画一只老虎,用来抵御鬼怪。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屋子当中竖立一个大桃木人,在门上画了神荼和郁垒、老虎的像,把芦苇索子悬挂在门上,这样,那些鬼怪就不敢进家来害人了。这事从远古传下来,就成了后来的门神。至今人们还保留着过年时在门上贴门神画的风俗。

    整 理:郭 诚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五十四节 黄帝和魔耳的传说故事() 
黄陵有个双龙镇,位于黄陵县城以西90华里处,这里森林茂密,植被茂盛,岭谷交织,山峦重叠,生长着众多菌类植物,尤以出产天然黑木耳而名扬天下,被称为“陕北黑木耳之乡”。关于这里生长的黑木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黄帝时期,人们已懂得用火熟食的道理,但好些人嫌将食物烧烤熟再吃太麻烦,于是依然承袭祖辈生食的生活习惯。生食常常使部分百姓生病,病情严重的随时有被死神夺取生命的危险。面对现实,黄帝十分焦急,一方面鼓励大家吃熟食,一方面带领大家上双龙山去采药救治。一日,百姓们在山上采药时,突然有人发现一枯死的橡树上长着几个黑乎乎的像人耳朵一样的东西,吓得魂不附体,边跑边喊:“不好,有‘魔耳’!不好,有‘魔耳’!大家快跑。”采药的百姓见情况都慌忙四处逃窜,唯独黄帝站着不动,见所谓的“魔耳”静悄悄地在枯树上生长着,对人的生命并没有丝毫威胁,就伸手去摸了一下。看到黄帝如此举动,逃窜到周围的老百姓缩着脑袋,一个个慢慢地向黄帝身边靠拢过来。此时,天上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黄帝恍然大悟,心想:“一定是玉皇大帝对民间的疾苦耳有所闻,专门降赐此耳状物来救治我黎民百姓病痛的吧!”便双膝跪地向天空大吼:“老天显灵,老天显灵,我的百姓有救了,我的百姓有救了。”百姓们被黄帝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枯树上的“魔耳”慢慢地变大了许多,好像在和黄帝对话一样,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雨过天晴,黄帝采了几个“魔耳”带回去,亲自试验,先是生吃,觉得身体非常不舒服。七天过后,不舒服的感觉全部没有了,精神大爽,想吃东西。之后,黄帝就向百姓讲述自己品尝“魔耳”的感受,大家听了都争相上双龙山采集,有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