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帝辞别天帝就急匆匆地回宫打点准备动身了。可一瞅下界,混沌阴暗一片,原来正是夜里呢,这可怎么办呢?黄帝突然想起嫦娥仙子。这嫦娥仙子掌管着月宫,不仅貌美如花而且心地善良。她一听黄帝求她的事,就说:“地圣尽管放心去吧。”

    黄帝拜辞了嫦娥就飘然来到了下界。可毕竟天上人间,已非昔日可比,黄帝再也不能与民同乐了,就悄悄到了桥山脚下沮水河畔的一块大石上。这时嫦娥仙子已经大放月华,黄帝站在巨石上眺望四野,一切尽收眼底。只见桥山顶上一轮皓月当空,银辉点点,宛若飞瀑一般泻下;山上古柏参天,树木葱茏;山下沮河水微波荡漾,宛若鱼鳞,灿灿闪光。这时,南谷的秋草有灵,一夜之间,变成了金灿灿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漫山遍野朝着黄帝点头,欢迎他的归来。

    臣民们个个丰衣足食,生活安详,夜不闭户,井然有序,完全和自己走时一模一样,黄帝这才放下心来上天复命。那天刚好是农历的十五日。

    所以,月到中旬便分外圆润明朗,后人说的“团圆”最初其实是指黄帝与子民“团聚”的意思。后来,听说玉皇大帝怕黄帝在天庭心烦,干脆让他每月十五日夜里下界探视万民。黄帝站着的那块丈余见方的巨石。从此,无论寒暑都一尘不染,即使是大雪霏霏,石上却如扫过一样,而且每年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南谷的菊花却会竞相开放,馥郁袭人。

    后来汉武帝想学黄帝登仙就在帝陵旁筑起一座祈仙台,天没升成,倒留下了千古笑柄。

    后人把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与轩辕古柏合称黄陵八景,留下了传唱千古的美丽诗句:

    桥山夜月吐光芒,沮水秋风分外凉。

    南谷黄花争晚节,北岩净雪傲繁霜。

    龙湾晓雾迷千里,凤岭春烟绕八方。

    汉武仙台犹屹屹,轩辕古柏更苍苍。

    整 理:何炳武 刘 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二节 沮河的故事() 
桥山脚下有一条河流,名叫沮河。传说这条河原名叫“祖河”。轩辕黄帝定居桥山后,这里起名叫“桥国”。先民们都居住在桥山半坡山腰,经常吃着祖河水,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黄帝活到110岁时,自感身体不佳,经常闹病。玉皇大帝几乎每晚都给他托梦,叫他做好准备,天宫选吉日派巨龙下凡接他回天宫歇息。黄帝在荆山铸鼎很忙,先后两次回桥国给他选择了坟地,最后,坟址就定在“桥山之巅”。

    公元前5000年的九月九日,按伏羲氏创立“八卦”定位之说,以阳爻为九,两九相重,故名“重阳”。这是一年365天最好季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果实累累,丰收在望。黄帝在这一天就要被召回天宫。当巨龙降落桥山,群臣先民依依不舍,哭声惊天动地。整个桥山拥满了先民。有的拽住黄帝衣裳,有的捉住黄帝的靴子,有的抓着巨龙的胡须,谁也不想让黄帝离开人间。群民的眼泪洒湿了地面,转眼地上起了泪水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流下来,全部流入了“祖河”。不料,时辰已到,巨龙腾空而起,黄帝升天去了。

    从此以后,祖河水年年旺盛,清澈透明,人吃了不生百病,浇过地年年五谷丰登。有位名叫姜尚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去祖河洗脸。据说,用祖河水洗过脸,除不生眼病外,面貌永远是年轻的。有个名叫扑信的人,平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祖河水全部封冻了。扑信半夜耍赌回来,路过祖河发现姜尚打开冰窟窿正在祖河洗脸,越洗越痛快,觉得奇怪;他也听人说过,用祖河水洗脸能治百病,不如咱也洗一下。但由于他的鬼心眼太多,生怕把脸冻坏了。等姜尚洗完脸走了以后,扑信也悄悄蹲在冰窟窿边,用祖河水只洗了半个脸,就觉得水太冷,起身走了。第二天晚上,扑信又来赌场,宝官正在摇宝,押的单双宝。当宝官一摇色子碗,刚放下宝碗,扑信用祖河水洗过的那只眼睛,一下子就能看透宝碗中的色子是单还是双。这天晚上扑信押单就是单,押双就是双。每宝都赢,从未输过一回。所有耍赌的人都敬佩扑信押的准,走红运。这个秘密扑信发誓谁也不告诉。结果,每逢赌场,扑信总是大把大把往回赢钱。由一个穷困潦倒的叫花子,几年时间就变成一个大财主,娶了几妻几妾还不满足,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看守桥山陵园青山老人的女儿燕青。这下触怒了天宫王母娘娘。她命九天玄女拔下头上两根金簪,刺瞎了扑信两只眼睛。为了叫他悔过自新,只留下一条活命。从此以后,扑信再也耍不成赌博了。靠着他原先赢来的家业变卖度日。他平时拄着拐棍,逢人就说:祖河水是神水,它是黄帝先民的眼泪变的,千万不要弄脏它,不然,老天要降罪的。

    《水经注》作者在写书时,考虑到“祖河”既然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的,不如改为“泪河”。后来又吸取了其他学者的建议,觉得“祖”字不雅,把祖字取掉“示”旁,加了个三滴水,变成“沮”字,这样既代表了先民们的眼泪,又代表了“祖河”。

    整 理: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三节 凤岭春烟与龙湾晓雾() 
黄陵县城东,有个苍翠的凤岭冈,松柏遍野、芳草如茵。每当春秋之际漫步山冈,偶或会见不远处一股浓雾从平地上冲出,似有人在施放烟火,却看不见火焰;像*忽然爆炸,但听不到轰响。倘要寻迹觅踪,奔到刚才冒出烟雾的地点细看,芳草青青,没有任何空隙!不知这股上冲的浓雾来自何方?这就是“黄陵八景”之一的“凤岭春烟”。从凤岭冈下顺着沮水蜿蜒向东15里,有个山冈形似龙头。因而名叫龙首村。这里山回水曲,绿柳轻垂,风景秀丽。每当晨曦初露,晓色空濛,山湾处云雾蒸腾,水气接天,由淡转浓,自薄变厚,形成乳白色的云雾,撕不破,扯不开,笼罩在山环水转处,随着微风,翻来滚去,似海浪在汹涌,配上那鲜红的朝阳,形成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色。直到朝阳上山,云雾才会消失。然而这云雾来自何方?匿向何处?又使你远处寻觅!这又是“黄陵八景”之一的“龙湾晓雾”。聪慧的黄陵人民把它概括为“龙湾晓雾迷长岸,凤岭春烟接暖岗”的对偶句。说起两处奇景,这里流传着一则有关黄帝的传说。

    当年轩辕黄帝率兵战胜蚩尤,统一三大部落后,高奏凯歌返回桥山,解散部队,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生活。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他教蚕桑,制衣冠,造舟车。大概上天也知道他们需要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所以五天刮一阵和风、十天下一场细雨,从此,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看到人民生活美好,黄帝非常高兴,他用刀砍下青竹,制成箫管,在劳作和处理完公务之后吹箫,抒发他欢畅的心情。从此以后,悠扬婉转的箫声,常伴着微风飘向天外。只要黄帝一吹箫,不但附近的人民凝神细听,就是百鸟也停止歌唱,飞集到他身旁来,天上的云彩也聚拢到他头顶的空中不动了。

    有一天下午,黄帝田中劳作已完,回来处理完公务,而嫘祖的饭尚未做熟,他顺手拿着箫出了家门。登上桥山,来到亲手种植的柏树下,依着柏树吹箫,轻风吹送,悠扬的箫声立即飘向四方。不到剥两张狼皮的时间,周围已经聚集许多人在静听。这时夕阳将下,余晖满天,彩霞从四方向山顶上空聚拢,把整座山冈染得五光十色,像锦缎似的瑰丽无比。

    “看!东边天上是什么东西飞来了?”听众中有个青年大声喊叫起来。

    正在静听吹箫的人同时抬头向东望去,只见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一片五彩斑斓的锦缎向头顶飘来。有一个人不以为奇地叽咕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约又是一片彩霞来听我们黄帝吹箫。”

    刚才喊叫的青年争辩说:“不对,是只大鸟带着一群鸟飞来了!”

    大家再仔细一看,果然有只闪着五彩光华的大鸟,率着一群各式各样的鸟飞奔而来。顷刻之间,这群鸟已飞临上空,它们盘旋了一阵后,就落在梧桐和柏树上。这只大鸟振动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和着黄帝箫声的节拍边舞边叫,那声音如同金玉相击,清悦而且圆润。大家既惊奇于大鸟美丽,又沉醉于这美妙的鸣声,个个听得如醉如痴。直到黄帝箫声停止,鸟声渐歇,大家才清醒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见多识广的轩辕黄帝,向他请教这只美丽大鸟的名字。

    黄帝看了看停在不远处的大鸟说:“这鸟叫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百鸟紧随着她。她不见梧桐不栖,没有璧玉不歇。她是吉祥的象征,只要她在哪里降落,哪里的人民就幸福安康,上天将赐福给那里的人。”

    大家听后都非常欢喜地顶礼膜拜,欢庆这瑞兆的降临。

    黄帝又笑着对大家说:“你们以前不是要我给这座山冈命名吗?今天凤凰在山上降落,就叫凤岭吧。”

    臣民们又是一阵欢呼,庆祝这诗情画意的山冈名字的诞生。由于凤凰住在这里,因而山上百鸟飞翔,凤岭山下更加欢腾了。

    凤凰带来欢乐,却也带来灾难。就在这一年秋收过后,突然有一队人马恶狠狠地扑来,在距凤岭15里的地方扎营。

    黄帝得到报告后,一方面做好应急准备,一方面派一名大臣带着东西去劳军,询问他们的去向,以便安排招待。谁知这一友好表示,却被看成软弱可欺之举。过不了多久,使臣带回来一个对方的将领,他蛮横地对黄帝说:“我们魔王是最有本领的,应该统治天下,你只有率领臣民投降,求得魔王的宽恕,才有生路,否则,就要全遭杀戮!”

    黄帝的大将应龙听后,气得眼中喷射出火焰,对着使者大吼一声:“狂妄至极!你们去打听一下,蚩尤是怎样全军覆没的!”

    黄帝平静地说:“你们想必知道,我才与蚩尤决战回来,人民吃够战争的苦头,需要休养生息。如果你们首领有引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好谋略,我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来使傲慢地回去了。大臣们都劝黄帝做好准备,迎击这批入侵的敌人。正在这时,进来两个人,这是刚才跟随那使者来的人。他们看到黄帝这么和蔼可亲,这里的人民如此相亲相爱,自由平等,就偷偷跑来说:“圣明的黄帝啊,我们的首领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凭着他的妖术,到处抢掠,天天杀人,希望您杀了他,解救我们。”

    黄帝安慰并收留了他俩,命人领他俩去休息,然后就召集大臣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了。为了做好防御敌人的准备,黄帝下达了动员令。

    随着命令的传出,各部落都立即行动起来了,号角在晚风中吹响,人民束紧虎皮裙,带着弓箭和戈戟迅速集合。夜幕刚刚降临,桥山上下立即篝火熊熊,号角声声,雄壮的战歌在山谷中回荡。

    天刚亮,魔王的使臣又来了,他狂妄地宣称:“如果黄帝已经惧服,就必须完全听令。魔王痛恨凤凰不在他管辖的地方停落,却径直飞到桥山来,为此,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