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巴马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层会议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奥巴马旗下的志愿者们还没放弃努力。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每天要超过50000户人家的门。最后时刻的登门拜访,绝对会有巨大收益。因为初选这阵子以来,艾奥瓦州的居民们每天都要被电话“袭击”,已经不胜其烦,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大冷天敲开他们的门,出于同情心他们也愿意和你多聊一会儿的。
这一时期,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表示支持奥巴马,并在随后的一段重要时期成为了奥巴马选战团队里的高级参谋。但他从不倚老卖老,“这不是我四年前的选战,这是你们的选战。我发现除非你生活和呼吸都在其中,否则就别随便高谈阔论。”所以他诚恳的提醒奥巴马,“别不假思索就采纳我提供的意见。”
克里原本对奥巴马心存怀疑,他像众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一样,在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徘徊,甚至更倾向于希拉里。如果支持希拉里,但她最后输了,对他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支持奥巴马,最后他输了,这结果是克里不愿意承受的。
现在,克里非但选择支持奥巴马,还心甘情愿的退居二线,做奥巴马的幕后军师,这不得不说明一个现象:奥巴马从未咄咄逼人过,但他的理念和思想,已经像春雨一般潜移默化的浸入了大部分的心间。
在这种大好势头之下,基层会议来了。
(本章完)
第43章 赢下艾奥瓦
公民选举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每个阶层的政府官员都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从总统,国会议员,州长,市长到各州的法官,皆是如此。很多市政方面的问题,如征收多少的物业费,消防警卫,以及新建铁路,改善交通系统等等,都是由人民投票决定通过的。选民手中的选票,第一项是州议案,由人民决定是否修改教育基金的制度,还有是否增加零售税。州下面是郡的法律修改问题。然后是总统候选人、州的政府官员、法官等等。在美国的宪法下,每个人都同等重要,所以在选举的问题上,一人一票是每个人平等的待遇。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只能投一票。偷填别人的选票,出售自己的选票,都是违法的。如果选举官员舞弊,选举结果将被作废,违规人员将被检控判刑。一人一票的原则是美国民主选举的奠基石。
美国人既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迁徙自由。多数人是跟着工作转在哪儿能找到工作,就把家搬到哪儿,压根儿没有〃老家〃的观念。年满18岁的公民可以参加任何一个地方的选举,但必须在选举前一个月进行选民登记。投票前一周,当地报纸将公布各投票站地点和选民名单,选票样式除在媒体上发布外,还寄到各选民家中,以便选民提前了解选举的内容。
在这些方面,奥巴马已经做足了工作。现在,他所作的努力将在艾奥瓦州举办的基层会议上揭晓。
基层选举那几天,奥巴马的许多家人和朋友都纷纷前来观战。这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刻,许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预感。
当晚快6点的时候,一个驻扎在艾奥瓦当地的员工提乌斯突然通报奥巴马,说要临时增加一站,去一个现场给前来参加基层会议的人致辞,地点就在艾奥瓦安可尼,大概20分钟的车程。时间非常紧迫,但是提乌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松懈过,基层会议虽然马上就要开始了,但还不是喘息的时候。”他强烈建议奥巴马在这紧要关头去参加这次活动。“虽然不会带来什么数据上的变化,但是没准能够换来一个代表呢,为什么不去呢?”
奥巴马觉得他说得非常对,于是他马上调派了几名员工陪同,一行人迅速出发了。
晚上6点15分,奥巴马抵达了安可尼郊区的一所中学。现场早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大部分人都没指望奥巴马会亲临现场,时间非常紧迫,他们不相信候选人这个时候还会出现。因此,当奥巴马步上台阶,步入学校门厅时,人们都震惊住了。
反应过来以后,人群沸腾了。他们冲上去把奥巴马团团围住,告诉他,他们一定会支持他。那场面格外激动人心,看得一旁的随行人员都差一点流泪。在这群簇拥上来的,马上就会成为奥巴马支持者的选民中,有一大部分是高中生和共和党人。这二者的组合是奥巴马梦寐以求的一组选民联盟。他们都纷纷跟奥巴马说,自己正在改变基层会议登记资格以支持奥巴马。现场的一些情景让奥巴马觉得格外的温馨感人:一对年迈的老夫妇跟奥巴马说,他们1968年给罗伯特·肯尼迪担任志愿者后就再没参加过基层会议;还有一个穿得像《指环王》中甘道夫的男子,手里抓着一根棍子,棍子顶上绑着一个ipod和一个小喇叭,反复播放着奥巴马的演讲。
这些情景平缓了奥巴马心中的紧张感。晚上7点15分,奥巴马赶回到旅馆后,和家人与朋友在一家牛排馆吃饭。此时,有关投票人数的数据和各种传闻已经传来了,但是奥巴马心态良好,他告诉手下,不要频繁的通报消息。“等你知道了切实情况再告诉我。”
9点刚过,奥巴马的饭还没吃饭,就接到了普洛夫的电话。普洛夫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喝醉酒的人,有些飘飘然,他说:“祝贺你,参议员先生。你已经赢得了艾奥瓦基层会议初选。”
奥巴马非常冷静:“你确定?”
普洛夫难掩激动:“是的,我们听说网络也马上就要播出这个消息了。”
奥巴马沉着的说道:“我马上回来。”
这就是奥巴马的强调,即便已经赢下了苦心奋斗多日的艾奥瓦,他也是一副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通往总统宝座的道路上,奥巴马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选战团队和那些支持者们不得不为欢呼。但是没有香槟和尖叫声,奥巴马非常清楚,是的,他赢下了一大步,但也只是前进路上的一小步而已。那一刻,沉重感盖过了飘飘然。
在前往活动现场的路上,奥巴马一路都在接受手下败将们的贺电。拜登和多德说准备退出竞选。理查德森说可能退出。爱德华兹很得体,说会跟他在新罕布什尔碰面。希拉里则客气而冷漠。
“我想接电话比打电话要惬意多了。”奥巴马大笑着对普洛夫说。
到大活动现场时,奥巴马的支持率又上升了8个百分点。差距拉大不说,而且向来最有希望的希拉里竟然三个人中成绩最不好的一个。这个结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奥巴马私下里跟艾奥瓦高层员工碰了个面。这个团队里大多是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奥巴马不能不重重的答谢他们。“我爱这些孩子们。”奥巴马红着眼睛平静的说。没有丝毫夸张和渲染,但是奥巴马动了情。也许正因为奥巴马也是个初出茅庐的“政治新手”,所以他更能体谅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员工们的心境。他们在做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改变世界。这是他们的最大共鸣。正是这共鸣带领他们共同奋斗,直到今天。
这次基层会议投票人数之高,让人想都不敢想。有超过240000万人参加了基层会议。奥巴马把一切都献给了这一天,这一场会议。从开始到现在,一共历时两年的时间。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艾奥瓦后。这里是奥巴马的实验室,后来他在选战中的很多举措和尝试都直接脱胎于在艾奥瓦的经验和教训,而且经验教训不胜枚举。奥巴马最英明的地方在于,他懂得把草根组织当成一个威力巨大的武器。而奥巴马年轻的、带有新鲜血液的理念也成功影响了艾奥瓦的年轻人。在艾奥瓦,老年选民的投票率通常是年轻选民投票率的两倍,而奥巴马成功颠覆了这个历史,他的年轻选民的投票率的比重占据了总人数的一半。
奥巴马还验证了一句老话,没钱是万万不能。希拉里和爱德华兹都有雄厚的资金基础。而奥巴马在这方面则显得颇有些“拮据”,但幸好他的团队懂得如何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并且,幸运的是纪律严明的选战队伍随后为他带来了高额的筹款,让奥巴马在财务上有了底气。
起初,他率领着一支杂牌军,一度不被人们看好。但是走过了一条默默无闻又不同寻常的道路之后,奥巴马击败了所有强大敌手。从起步时的漫无目的、不知所以、优柔寡断,到最后在艾奥瓦的坚决果敢,他给出了近年来所有候选人最优异的表现。
现在看,一切都多么值得。但是,无论战绩多么显赫,艾奥瓦的故事也圆满结束了。接下来,应该全力进军新罕布什尔州了。
在得梅因机场,奥巴马遇见了先他一步起飞的希拉里。普洛夫说:“希望他们赶紧好好享受前面那架租来的飞机。很快她就要屈尊去做商业航线了,快得她想不到。”
普洛夫也许是对的。这将是希拉里最后一次排在奥巴马的前头。
(本章完)
第44章 七天
奥巴马赢下艾奥瓦的秘诀,说穿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直接面向民众。但是接下来,再没有那么精力和时间这样做了。不过有了在艾奥瓦所取得的佳绩,在新罕布什尔州的行动会较之前顺利许多。
历史上,新罕布什尔州和艾奥瓦之间的这一段选战时间常常是美国政治中最为波折、漫长的七天。原则上是七天,但操盘新罕布什尔选战,要把时间压缩到更短。艾奥瓦会议刚过去5天,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就接踵而至。也就是说,选战时间只有4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敢保证。
艾奥瓦州基层会议之后,余波会占据几天的新闻报道。奥巴马会借助媒体成为焦点,而希拉里则要为她的失策付出惨痛代价。奥巴马趁着风头强劲,趁机造势。让奥巴马没有意料到的是媒体对他造势活动的关注程度。五天来,所有报道都在大肆夸大奥巴马的战功:奥巴马来势汹汹!奥巴马赢定了!
对此,奥巴马多少感到有点不自在。在艾奥瓦州,奥巴马赢得坦然,因为毕竟他在那里付诸了大量努力。但是在新罕布什尔州则不然,这里可以说是希拉里夫妇的“故里”,他们在这里可谓根基深厚。所以,奥巴马的想法是,不管媒体怎样的虚张声势,他和他的团队,还是要像之前一样稳扎稳打,登门拜访、拨打电话、志愿者招募,一个都不能落下。
某个星期六,选战团队为奥巴马安排了一场大型活动。工作人员预计会来1000人,因为希拉里在此地有很高的人气。待到活动真正开场,那热烈的场面震惊了所有人。会场外面的队伍足足蜿蜒了一英里长,人们站在雪地上,嘴里哈出的白气笼在笑脸上,开心地等着入场。
“太不可思议了。”奥巴马喃喃自语。因为实际要到来的人数比预计要高出四五倍,所以必须安排另外一个规模较大的场馆,这也意味着奥巴马要演讲两遍。在这之前,他已经两个晚上没合眼了。工作人员还以为他会发怒,结果他说:“当然,他们在冰天雪地里站了那么久,我们不能怠慢了他们。”
五天来的大部分活动人满为患。而奥巴马的表现也让人挑不出毛病。除了希拉里团队依然还在负隅顽抗,不放弃每个可以攻击奥巴马的机会。有一次,在一场辩论会上,主持人问希拉里:“你是否认为奥巴马会取胜?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更招人喜欢。”
希拉里回答得很得体:“嗯,那确实伤了我的心。但我会试着忍痛前行。”紧接着,她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演讲。没想到奥巴马在这个时候插嘴进来:“你已经够招人喜欢的了,希拉里。”这是他一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