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鬼蛇神-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笑她疑心生暗鬼。
  “还有,你大概不知道,我们这幢房子东面大山墙上房檐下有通风口,从那儿可以进到天花板里去。通风口大得能随便钻一个人,不信你过去看看。真的,我去过了,骗你是小狗。”
  看来问题有些复杂。我们说走就走,这时天还没亮。
  我们单位院子大门朝西,我们出了大门之后向南到十字路口再转向东面,缘着院墙到了拐角处又向北,走了大约二十几步来到一个居民住的藏式院子门前。我们住的房子恰好与这个院子里的一幢房子毗邻。
  大门虚掩着,我上去轻轻推开,门后有什么东西挡着。我用手电筒照出那是个人,他蜷缩在门后睡觉。我们从半开的门缝挤了进去。老婆一只手下力地抓紧我,把她的紧张传导给我。我们穿过门洞往院子里走,这时我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有两只小藏狗不知从什么地方同时窜了出来,对着我们死命吠叫。我一时不知怎样才好,还要护住老婆(这时她已经躲到我身后了,同时尖叫着“妈呀!”)。好在小狗胆子不大,光是吠叫并不上前扑咬。我只好低声叫她先往回去,我不能等把住在院子里的居民吵醒后再对他们解释我们的动机,我们已经落进了十足的尴尬。
  我是在我们走回到自己单位大门时来了灵感的,我想如果有通风口应该房子两面大山墙上都有,也就是说西面山墙也有。是的,我们不必走动只要一抬头就看见了我们这房子西山墙房檐下的通风口,每幢房子都是一样的,可以钻进一个人那么大的通风窗,只不过都上了木百叶窗。
  我问她:“就是那个?”
  她说:“就是。”
  “没有木百叶窗吗?”
  “有,可是那很容易撬开。”
  “撬开了吗?”
  她摇摇头。就这么回事。经历了这么一场反正也没觉好睡了,我索性又敲开李德胜的门,这一次是把他从梦里拉出来的。他用力揉着眼,显然对我的惊扰很不满意。
  “不睡啊?你们一个通宵折腾什么?”
  “给你讲个有意思的事。”
  “怎么有意思的事该睡觉还得睡觉。”

  到了八角街,也到了这个故事的关节部位了。
  那个大个子康巴男人被三四个黄头发洋人和另外许多藏族汉族围着,我们纯粹是凑热闹也围上去。他比洋人还高,我碰巧个子高所以看到他正拿着我明天凌晨看到并得到的银器向洋主顾兜售。他先是用藏语,其间偶尔夹杂一两句汉语。后来索性说起了洋话(是英语)。他讲那些图案,讲生死轮回,讲十二生肖,讲双肚葫芦形状的地狱与女人的子宫相似的道理。
  少华问:“你看到什么了?”
  我说:“有巫师在作法,说不定他可以告诉我们羊肋之谜。”
  启达听得出藏话讨价还价,说:“五千?什么狗屁东西。糊弄洋鬼子?”
  我告诉他:“是件银器,好像有巴掌那么大,镶三颗大珊瑚,还有些稀奇古怪的图案。”
  李德胜说:“这个人怎么看着这么面熟呢?”
  这时卖银器的康巴汉子忽然扭过脸对我笑了一下。他这个举动把围观人群的目光一下引到我这来了。我给众人看得尴尬,转身就往外挤。
  可是他又一次对我笑了,并且喊住我:“嗨,你有猫吗?大猫?”
  我下意识地点一下头。我家里的大黑猫有三岁多了。
  “我住的地方老鼠多的是,昨晚咬破了我脚趾头。你明天带来,怎么样?”
  我又一次痛快地点头。
  “哎,是不是黑猫,尾巴上有一撮白毛尖尖的?”
  我咳嗽了一声,“就是。”
  说完转身走出人群。
  少华问:“你认识他?”
  我说:“没见过。”
  “他怎么知道你有黑猫?”
  启达说:“巫师嘛。没有未卜先知的能耐敢自称巫师?”
  少华问:“真是巫师?真有巫师这种怪物?他不是个做买卖的康巴汉子吗?”
  我说:“闲磨牙嘛,哪有那么多真的,连启达的话你也当真?我猜一定是个做买卖的。”
  出了八角街,启达少华各奔东西,众人尽作鸟兽散。
  走出很远了,忽然听到少华的喊声。
  “什么时候才能到时候啊?”
  李德胜当真想了想。
  我说:“别理他,就当没听见。”
  回头讲一讲我家的大黑猫。
  是三年半以前我和我老婆刚到拉萨的事。我们住的房子原来是间仓库,除了墙角旮旯的七个老鼠洞以外,纸糊的天棚里叽里咕噜地至少有一个排的老鼠每天二十四小时地捉迷藏。这种日子过了一星期,我们随时提心吊胆地等着哪一天有失足者从纸天棚的破洞闯下来。
  隔壁的小扎西大慈大悲为我们搞来一只小黑猫崽子,鼠害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真不可思议。刚来的猫崽比大老鼠还小,一物降一物的法则。物竞天择,大道理就是管用。
  它是功臣,所以尽吃好的。鱼天生是猫的美食,拉萨鱼贱,我还喂得起。都说把猫喂馋了就不抓老鼠了,我老婆说根本不要它抓老鼠吃,老鼠太脏,把老鼠吓跑就行了。她说天下老鼠那么多,一只猫怎么也抓不尽。
  我以为老婆的话总是对的。
  所以我们的黑猫又胖又懒。它毛色极佳,黑油油地时时都在轻颤,华贵得像头豹子。它不是个老实角色,到了农历二八月就四下出动去撩??,诱奸附近的家母猫野母猫,弄得我们整夜睡不着,听左一声右一声像小孩儿哭的猫叫秧子。
  我简直烦死了,几次提出要把它送出去,扔掉也行。可是女人不让,她说猫发情期不过一年两次,一次一个月而已,毕竟有十个月时间它老实安静地守在家里镇慑老鼠。况且扔了它,别人家的猫照样发情闹春,我们到了二八月照样不得安宁。邻居家家有猫,有的还不止一个。
  我以为老婆的话总是对的。
  所以我们的黑猫神态矜持体魄巨大,它简直比得上一只狗那么大。平时它睡在藏垫上,吃饭时它可以爬到饭桌边沿。
  去年冬天它失踪了十几天,我以为这下可算摆脱掉它了。
  我又错了,首先老鼠们重新闹翻了天;其次它竟像先知一样,在我和我老婆祈祷它回来时就回来了。它进门时大模大样,俨然是位受欢迎的贵宾。
  时间整个乱套了。我不说你们也看得出来,我把有条理搞得一团糟的天分。比如我先说三年前结婚,又说三年半以前我老婆刚到拉萨;再比如我说明天早晨看到那个卖银器的康巴汉子,又说今天从小蚌壳寺回来就已经见过这个人;一言以蔽之:时间全乱了。
  在这一切发生之后,我老婆想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他把银饰物送给你,就是为了换那只可怜的黑猫贝贝?”
  又错了,这个故事里的某些事尚未发生,怎么可以说“在这一切发生之后”呢?反正已经乱了,罗锅骑虾米——随弯就弯——随乱就乱吧。
  “我不知道他怎么想。再说你也清楚,黑贝贝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他当时要价是五千元。”
  “那是对外国人,对中国人只要三千。再说他可以漫天要价,别人可以就地还钱嘛。”
  “你说它不值五千也不值三千?”
  “我没说,我们没那么阔气。如果钱不成问题,我花八千也舍得。”
  “对了。关键它值那么多钱。”
  “关键是他为什么要送给你?我想不通,我实在是想不通……”她眼泪也出来了,“要不就是你有事瞒了我……”
  我可以对天起誓我什么也没瞒我老婆。事情是极偶然发生的,如果没有这个偶然事件她就不会这么疑神疑鬼了。别人想交朋友送件礼物,这种事本来没什么不可理喻。
  难题不在这里。
  问题在于结果,这种结果是谁都不曾料到的。我,我老婆。还有李德胜,还有启达和少华。
  也许那个康巴汉子是个例外?
  这个故事已经太长,刚到拉萨的李德胜已经被拖得筋疲力尽,这个故事不能没完没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不能长时间拿我老婆的痛苦当儿戏。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少华在明天上午——公历1988年11月二27日十点三十三分——借到一枝小口径运动步枪,十分钟后他已经骑自行车来到启达的住处,又过了大约七分钟多一点他们就到了我家。
  少华进门就叫:“大元,你不是有一盒小口径枪子弹吗?我借了枪支,说好的今天晚上还回去。我们是不是找台北京吉普到曲水去打猎?”
  我说:“就一杆枪三个人谁用?”
  李德胜刚好也踏进我家门槛。
  少华一把拉住他,“到时候没有?”
  李德胜再一次想想,“应该到了。”
  启达说:“想扯淡回来再扯。快收拾一下走吧,我去找车,找外贸车队的小狗子,他昨天刚从格尔木跑回来。”
  我找出子弹,熟练地把三颗子弹压进枪膛。枪不旧,我喜欢子弹上膛的铿锵声响。
  我看时间没那么紧,就让启达先到大门口去挂电话,跟小狗子把车定死。我自己想简单收拾一下房间,包括把被子叠起把窗帘挂起。老婆上班了,我是被他们两个人从被窝里轰起来的。
  少华坐着没事干,索性跟李德胜继续纠缠。
  “你说到时候了,那咱们回来就去我家。”
  “应该不是在你家。”
  “我家里出了事,不在我家在哪儿?还能在大元家吗?”
  我叠完被挂好窗帘又扫过房间。启达没回来,少华看着李德胜摆弄起小口径枪。李德胜在吊罗山打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弄枪肯定比我们几个都在行。
  这时屋顶上一阵叽里咕噜的响动声,我们三个同时仰起脸。我看到少华的脸一片惨白,他的声音也哆哆嗦嗦。
  “就是这种声音。跟我房里的一样,不对,也有点不一样。不,不太一样。”
  我问李德胜,“你们刚才说什么到时候了?”
  “嘘——”李德胜制止我再开口。
  天花板上的声音又响起来,正在我们头顶上方。李德胜轻轻操起荷枪实弹的小口径,眼睛盯住发出声响的位置。少华聚精会神盯着李德胜的一举一动。
  相信他俩像我一样,同样看出了那一片纤维板在重压下弯曲抖动。少华不说话,只用手指定那块天花板方格。
  李德胜举起枪作仰射姿势,枪口几乎捅到了那块纤维板。在经历了几秒钟的寂静之后他扣动了扳机。
  先是枪声;
  接着是那块面积大约四分之一平方米的纤维板翻了个儿;
  接着是嘴里衔着血淋淋死老鼠的黑贝贝挂到了李德胜向上举起的枪口;
  接着是少华的惊呼;
  接着是启达疯狂从外面冲进来;
  接着是我的一声“这下糟了”;
  接着是我老婆持续了十几天的哀恸。

  2 青稞美酒的宿醉

  启达到西藏比我晚两年。最初一段时间饭局在我家里,启达刚毕业,对做饭还一窍不通。不谦虚地说,启达做饭是我徒弟。先吃我做的,然后帮我做,然后我帮他。到了这个阶段饭局已经挪到了启达家里。
  拉萨的每一个进藏的学生都无一例外骑单车,而且无一例外住在自己单位的宿舍区。这就是八十年代初的拉萨。我单位和启达单位相隔一公里多两公里不到,骑单车刚好五分钟。所以饭局在谁家里都不是问题,可以饭菜做好了再去,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