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鬼蛇神-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觉得奇怪,怎么这几天像连着做恶梦似得出现这么多老太婆。我甚至怀疑这段日子本身根本就是一个梦境。
  或者李德胜来拉萨原本就是我的一个大梦么?

  0 关于进化论

  进化论是今天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至少是中国人最普遍接受的说法。
  因为我们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无神论的历史,这一百年来有三四代人,进化论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近乎真理的解释。一说起人的来源,就想当然的觉得是进化而来。或者说,从猴子变来的。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说,我们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据说这个物种今天已经消失了,在几十万年以前就消失了。
  但是考古学的断档使我们无法找到从类人猿到人之间过渡的其他证明。我们拼凑出来的所谓古人类的遗骸,形态与类人猿相似,所以就认定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然而一些年来进化论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破绽,比如达尔文自己也承认,“眼睛”就是一件用进化论不能恰当解释的事。因为“进化”不应该从看不见到看得见,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有一点像一堆元素凑在一起点化成生命一样,这个用进化论解释不通。
  今天我们发现进化论在很多地方有着非常大的合理性,比如优胜劣汰这是事实,在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的整个发展史看优胜劣汰是一个普遍现象。
  还有著名的物竞天择,达尔文举了很多例子,这也是事实。哪种生物有能力适应地球给予的考验就能生存下来。
  还有就是每个个体都有的经验,就是用进废退,用的就发达,不用的就萎缩退化。这些方面都强大的支撑了进化论。
  在进化论中,所有的考古学无法找到人类出现的完整链条。人已经找到了那么多物种的化石,找到了那么多生命的来源,唯独对自身的来源无法形成完整链条。这就说明不是说“找不到”,而是从事实上反证:人一定不是进化而来的。
  人肯定不是猴子变的。今天没人会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猴子。
  虽然我们今天看到黑猩猩会像人一样使用工具砸核桃,其他很多生命也都有智能倾向,比如蜂鸟织鸟巢,蜜蜂造蜂巢,喜鹊造雀巢,那其中的精密都是不可思议的。据此可以说许多动物都有智能化倾向,我们至今无法解开这其中的奥秘。这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
  实际上人尽管制造出各种仪器去探测,却无法真正走进人脑,也没法走进蜂鸟和黑猩猩的脑子,现有的所有仪器都无法真正监测到“智能”的过程。人无法走进人脑,就如同人无法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其中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关于人脑的工作途径都是猜测,如果不是猜测,比如人有办法走进人或者其他生物的脑子,那么现在人就可以指挥所有的生物。因为如果你能想办法走进去,能在其他生物的脑子里输入你的指令,那么它就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指令去完成事情。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所有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丝毫的进步,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实际上进化论与人类起源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是否是猿变??。进化论到今天也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里面,至少说人的认识在一步一步深化。在这个过程里面,没有证据支持猿变??的说法,至少猿变??到目前为止仅仅是人类起源所有说法当中的一种,而且没有被普遍认定。
  这个说法尽管被大部分中国人接受,但事实上我们知道接受的仅仅是有这种说法,没有人真的认为自己就是猴子变的,也没有人真的认为自己的前辈是猴子变的。
  我们前期是把物种起源和进化论经常混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物种起源是0走到1,0是无是空,空到有,这是物种起源。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话题,一堆血肉包括了所有构成生命的要素,我们把它们聚到一处,能不能把它点化成生命,当然不能。这个0就走不到1。物种起源是更大的难题,生命从无到有和生命的成长是两回事。
  进化则是1到万,看上去是隔了9999,但事实上这是很近的,1到万到亿甚至更多,这都不存在障碍。
  看先贤的不朽经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从一到二到三到万,这可以一口气说出来,而一要有道才能生出。在此处,这个道就是生命起源。有了生命起源,才有与生命相关的所有问题。《道德经》说到底说的还是人的问题。
  这跟多米诺骨牌也是一样的,总要推倒第一颗,才有后面一连串的倒下。如果第一颗没有倒下,就没有后面的倒下。关键在于第一颗,它倒下了,后面就会有无穷多颗,这之后才开始进化问题。
  进化容易起源难。万事开头难。面对所有的起源或者开头,第一个难题的是生命的缔造。因为之后的所有创造都是基于有了生命这个前提,生命是原初。
  没有生命这个原初,之后的什么都不可能继续。
  进化论和生命起源经常被放在同一个场合去讨论,实际是大谬。在一个大谬之下推导出的一个结论,必定荒谬绝伦。
  就像我们少年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图,海水,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然后变成鱼,然后变成两栖类的青蛙,然后上岸又变成爬行类,然后鳄鱼四肢强壮了就变成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前面两个脚一抬起来就变??。
  这个图给人以错觉,如同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达尔文的进化链。就是最低级的动物逐渐变成了我们。
  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链条无疑是大谬,货真价实的伪科学。但是在很多年里都被我们当成真理。
  简单的用进化论去否定圣经关于人的起源,就形成了两种百年里一直在打嘴仗的不同学说。这两种学说今天看来都很孱弱,在后来的时间里这两种说法甚至敌不过晚近的第三种假想,即所谓的外星人,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未知力量。
  人类对未知的敬畏,导致了外星人说轻而易举就冲破了传统关于造物主造人说和进化??说。后两个学说虽然有历史有渊源,却在与一个更加荒谬的“人是外星来客”说法对垒时不堪一击。


  第二章 色季拉雪顶

  3 两个断指男人。悠远的森林之歌

  地球人都知道,青藏高原的三条大山脉大体上都是东西走向,自北向南依次是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主要的高峰都在中段,其中以珠穆朗玛为最。东段的地势相对较低,制高点为南迦巴瓦。南迦巴瓦海拔7782米,在藏东南温暖湿润的低地区域鹤立鸡群。这里也是被称作西藏江南的几个县,林芝,米林,墨脱。其中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要翻过南迦巴瓦的一个至今尚未通公路的山口才能到达。
  我的裕固族诗人朋友贺中做旅游这一行,李德胜刚到的那些日子他一直不在拉萨,现在回来说马上又要去米林,去新规划待开发的景区踩点,那里是珞巴和门巴人的聚居区。
  珞巴人门巴人加上珠峰区域的夏尔巴人,都属西藏乃至全国人数最少的族群,他们生活的地方几近与世隔绝,他们的生存状况对绝大多数西藏人都是个迷。
  贺中先是请李德胜喝了两场大酒,贺中的酒量连启达也甘拜下风,但是在李德胜面前却也没显出什么英雄本色来。李德胜的酒量才真正是深不可测。贺中的好酒加上豪情深深感染了他,他讲的珞巴人的那些事让李德胜充满热情,两个人说好一道去米林。来自吊罗山热带雨林的李德胜要去见识真正的原始森林了。
  我们这些老西藏习惯上把西藏分为两部分,色季拉山口以东是另一部分,我们则是以西的这部分。我们生活在以西,我们的故事也大多在以西,而我们这边几乎没有原始森林。所有的原始森林都在色季拉以东。色季拉山很像是一道季节分水岭。
  色季拉山横亘在林芝的正东。即使在仲夏,川藏线必经之色季拉山口仍然会飘雪。
  林达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珞巴族小村。林达村居喜马拉雅山北麓,植被繁茂风光秀丽。林达的准确位置在北纬九十四度与东经二十九度交汇点上。
  从米林到林达这段路,他们骑马走了多半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贺中骑的青马和李德胜骑的枣红马,浑身都浸出了汗珠,给阳光一照晶亮晶亮的。贺中回过头。向导的白马跟了上来。
  他们先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浅堤,后来就连浅浅的堤坡也不见了,化成一派枯黄的草甸。温暖的冬阳洒满了这里的山坡和谷地。早晨空气仍然很凉,尽管李德胜已经穿了登山专用的羽绒服,身上仍然会打抖。微风是清冽的。贺中的马走在前面。这时他轻勒缰绳,青马由碎步小跑转为慢步。李德胜的马上到前面。
  贺中问向导:“还没问您叫什么?”
  他说:“诺布。”
  贺中说“诺布啦。”
  他说:“我五十五岁了。”
  贺中根本没问他的年龄。这条路不很宽,刚好容得下两匹马。左手方向是迤逦向上的山冈,冈坡上有少许乔木,也有大鹰在乔木上空盘桓。贺中驱马上前,与李德胜并行。
  李德胜说:“这里的树好大,比吊罗山的树大得太多了。”
  贺中说:“听你说的,你们那里应该是次生林。”
  李德胜说:“次生林是什么意思?”
  贺中说:“就是被砍伐过,之后自己又重新长起来的森林。”
  李德胜说:“应该是吧。明代皇室和贵族都喜欢用海南岛的黄花梨树做家俱,据说那时候就把岛上的大树都砍光了。”
  贺中说:“这里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几百年几千年都没被大规模砍伐过,所以才有这些参天大树。最大的一棵据说有四千年,”用手比划,“有那么粗,要十个人才抱得过来。”
  李德胜眼睛发亮,“我们能看到吗?”
  贺中说:“那树在林芝,我们回去时候专门去看。”
  诺布说:“前面不远了。”
  李德胜说:“就要到了吗?”
  诺布说:“前面是条河。”
  到了河边贺中提议休息一下。这条河是从南面峡谷里流出来的,向下流进雅鲁藏布。
  这道峡谷里植被茂盛,两面山坡覆盖着森绿的针叶林木。再向上是白色的峰顶,在阳光下炫人眼目。河上是一座木便桥,粗大的原木并排串起做桥面,看上去很结实。小路到河边有一条岔路,岔入幽深的峡谷。
  他们坐在路边的草地上,贺中开启了两听黄桃罐头。三匹马在附近吃草,缰绳拖在蹄下。
  诺布说:“它们很听话,不会跑的。”
  贺中说:“你什么时候去过林达?”
  诺布说:“四十多年啦。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我和阿爸到这道谷里打猎。”
  李德胜说:“这里面有什么可打的?”
  诺布说:“什么都有。有虎,豹子。”
  贺中说:“雪豹吧?”
  诺布说:“有雪豹,有金钱豹。”
  李德胜说:“现在还有吗?我们那边山里已经没有大动物了。”
  诺布说:“这里都有。还有熊。这道谷一直往前,走四天,翻过雪山就是印度。”
  贺中说:“印度还远得很呢。”他找出地图,向他指点,“看,这里才是印度。有几百里路呢。”
  诺布:“要走四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