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度轮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说,占伟傻乎乎的,他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问他怎么没做作业,他就说他不会,学不会。我们村那时候有两个外姓,一个就是我在开头提过的,我太爷曾经救过的那个南关镇镇长,他们姓赵,占伟他们老爸是从离我们家很远的淮河的南边入赘过来的,所以他和立业兄弟两个就姓孙。外姓在我们那个村里是很不得人缘的,如果你跟大家伙不来往,那几乎就不打什么交道。

我读大学的时候,占伟还没有结婚,他去了上海在一个印刷场做普工,因为肯吃苦,力气大,又本份,所以老板很“欣赏”他。后来有做什么“技术指导,坐飞机去四川,新疆和西藏做师傅”,这些都是大家在一起他说的,具体什么样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反正有一点很清楚,过年回来没有赚太多钱。别人都称他为“傻伟”,所以他在老家春节的时候定亲说媒都不成功,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媒人去他们家,几乎三年都是这样,高兴而回,失望而归,继续到上海去做工。他妈说,俺伟一点都不傻,净听他们瞎说……你们村没一个好人。听到这话,一般大家都静静地回家了。

我在孙桥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曾竟有过一段艳遇,我们班里有两个女女孩子我们很多男孩都很喜欢,但是好象我更受到他们的欢迎,这说来有点意思。那是非常漂亮的两个小姑娘,一个叫做胡美丽,一个叫做陈微微,现在说实话,那时候我真的很喜欢他们。我们班主任三年级的时候换成了董老师,董老师是个好老师,我经常见到他,他带我们的语文。有一次,他在班上读我们的作文,我写的是“我的弟弟”,微微写的也是“我的弟弟”,我说,我的弟弟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一笑一个小酒窝,她也写,我的弟弟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一笑一个小酒窝。董老师念的时候大家都笑了,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里写的作文,所以不可能是相互传抄了,可能我们看的是同一篇作文选。 。。  。。 
跛子老师和一寡妇的故事
董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冲我们笑了笑,我现在也没弄明白,他那暧昧的笑是什么意思,究竟是表示批评还是表示欣赏,搞的我莫名其妙的。如果相安无事就没什么下文了,偏偏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我从教室外面往教室里面跑,微微从教室里面向外面跑,大家都在玩,正好我们撞个正着,我“亲”在我的下巴,我在她鼻子上“咬”了一下,当时大家一起起哄,我们不好意思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微微趴在桌子上,什么也不说,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说对不起吧,也不是我的错,平常我学习成绩比她好,他们都很羡慕我,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所以也没发生什么不愉快。

胡美丽他们村在我们村附近,放学我们经常一起回去,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吃的哪门子的醋,几天放学的时候一起回家她都不理我,因为我知道我们班传说我和微微是一小对,微微天天笑呵呵的,什么也不说,看我的眼神挺真诚的。后来要读四年级了,我不想在那里读了,就问爸给我换了一所学校,我想去张店小学读书,听说那里的教学还是很可以的,在我们镇还是很有名气的。就在要放假的时候,还没有参加升学考试,微微就随她爸妈去了成都,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了。现在想起她,给我的印象的朦胧的美。我在镇上读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回家,碰见胡美丽,那时候传说她要结婚了,我见面跟她打了个招呼,问她是不是真的,她说,可能吧,她也不知道,她爸妈说了算。后来高一回家的时候,我见她抱个孩子,原来她真的已经嫁人了。

去张店读书应该说是四年级下学期,这应该是我换的第三所小学了。学校离家比较远,有时候在张店的姑奶奶家吃饭,有时候回家,在姑奶奶家吃饭的时候,爸妈就经常送来些吃的,隔三叉五的送写玉米面之类的,但是如果没什么特殊的事情我还是要回家吃住的。

去学校我一直读到五年级上学期,学校是在张店的东头,学校前面是一条路,路的前面住着一个寡妇,在学校里有个王老师,小时候小儿麻痹留的后遗症,腿跛的很厉害,平常经常用一个儿童自行车代步,那时候自行车还不是太多,我非常想有一两他那样的儿童车,但是没有钱买。鉴于王老师的腿疾,校长人好,就让他在学校夜间看校,放学后打扫一下学校,给他一间房子住在里面,帮他买了锅碗瓢盆。其实我们学校不大,看学校、扫园子这些是很轻松的活。因为身体残疾,没有人愿意嫁给王老师,他也没有结婚,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学校前面的那个寡妇有一个儿子,但是经常不在家,一个人寂寞,所以经常过来王老师这边坐坐,聊聊天,有时候把做好的饭拿过来跟王老师一起吃,有什么好吃的总是主动拿过来,王老师感觉挺对不住她,有时候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顺便帮她买写新鲜的菜,或买点其他对她有用的东西,回家探望老母亲的时候也不忘给她带点杂粮。这样日子长了,两个人就很愿意照顾对方,谈的很来,感情也很好。

那是一个下午,我们课间休息的时候,那个寡妇的儿子来到学校里,逮着王老师就骂,说,你他娘的什么东西,就你这熊样也想做我爹,你去死吧。然后上来就是拳打脚踢,后来老师们把他们拉开了。从此王老师和那个学校前面寡妇的事情也就传说的沸沸扬扬,究竟他们俩是不是有一腿,我现在也不知道。

不过,听说那寡妇的儿子经常在家里打他娘,后来因为抢劫被判刑了。

在张店读书期间,妈妈抱养了二姨也就是妈妈的堂妹的一个女孩,就是我后来的妹妹。妹妹被抱来我们家的时候刚刚生下来,我还记得是她奶奶同我爸在晚上把她抱过来的,妈妈告诉我,其实是因为二姨说,孩子太多养不了,所以哀求爸妈收留一个,那时候我们家没有女孩子,爸爸也想要个女儿,所以她就同意了。那时候二姨家已经有了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姨夫是他们家独生子,所以想再要一个男娃,反正多是传宗接代的考虑吧,结果就有了我现在的妹妹。出于种种考虑,妹妹最终就生活在我们家了。其实我跟妹妹的感情很好,她被抱来我们家的时候我已经很大了。她从小到大,一直到我读高中前几乎每天都跟我在一起,后来在我读大学后,给妹妹说起我们家从前的故事的时候,详细地跟她说过。

五年级上学期,因为妈妈外出去天津做工,爸爸也因为太忙,所以我们就转去姥姥家读书了。从吴楼到张店,在我转学期间,其实哥哥都是和我一直是在同一个的学校读书的,一直到上初中,大哥都是比我高一个年级。为什么老是让我们转学,父母这样说,他们认为,“读书上学”可能是我们家翻身的最好方法,所以总想我们读个好点的学校,不管花费多少,也一定要我们读书。 。  。。  想看书来
穷人的钱
姥姥家的学校教学质量不是太好,学习风气也一般,我在那里读了半年多一点,考试考去了离姥姥家比较近的镇二中,在我还在读五年级的时候哥哥在镇二中读初一,和姨妈家我表哥在一起读书,表哥他们村就在姥姥村的后面,所以表哥回家吃饭住宿,我和哥就住在姥姥家。因为我舅舅,所以也没人感欺负我,但是现在想来总感觉到给姥姥他们添了太多麻烦。

我大舅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也就是我大表哥已经结婚并有了两个女儿,二儿子有了一个儿子,三表哥还没有结婚。小舅和舅母结婚了很多年还没有孩子。姥爷姥姥年龄大了,有时候干点农活,有时候就歇着。提起在姥姥家的的日子,总感觉到有很多东西要写,但怎么开头好呢。

先提下我们的五年级班主任刘老师吧,他偏胖;圆脸;两个小眼睛;但有时候睁的很大;他老婆那时候我们就见过;很丑。其实他根本算不上一个好老师;当时他带的我们那个班级吧……就是好的学生几乎没有,我感觉刘老师老是色迷迷的,他跟我们班的男生谈女孩子比上课多,经常早自习的时候他轮流喊我们班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去他办公室,还关上门,一扯就是一个早晨,这种事情很频繁,说是教育开导,但男孩子都说刘老师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两个女生虽说是小学五年级,但个头都很高,也算是有点线条了。我们学校周围就是麦田,麦苗高的时候,草也疯张,他们经常跟我们班的另外两个男生去麦田蒿草丛里谈恋爱,甚至晚上去一个房间住过。男孩子之间都不保留什么,他们两个有时候炫耀的时候,你不问他也说。常常课修我们去那个小桥边和离学校远一点的池塘边玩的时候都能见到他们。

应该说那时候相对现在来说,在经济上还是非常困难的。父亲本来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是种田,收割,过日子。那时候一个村的人们都用牛耕地,麦熟的时候就把责任田头的小麦提前收割后,耙出了小麦根,一直耙到潮湿的地面表层和下面浅层的土都松软了,然后就把所有田地里收割来的焦干的小麦,用事先扎好的架子车,拉到场里,用牛拉着石磙在麦场里圆圈转,脱粒小麦,等碾的差不多了,就把碾的发亮的麦杆翻翻,然后再来一次。一般这样两次后,里面的小麦几乎都被脱粒到场地面的表层,麦杆的下面,所以用“叉把”把碾过后的轻软麦杆,堆成草垛就可以把场地上的小麦颗粒堆成了一座小山,然后等到晚上喝晚茶但是天还没黑的时候,趁风扬场,这样就最终把小麦的麦糠和小麦籽分离,装袋搬运储存起来就可以了。一般这样几次之后所有的麦子都会被脱离装袋储存,然后等晴天,太阳火辣的时候,把所有的袋装麦子放在一个塑料雨布或者其他塑料大蓬上晾晒就可以了。晒好后,就可以把袋装的麦子拉到粮店或者其他粮食收购站去卖,一般价格都不高,但是总是能换了一点钱。在卖粮食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收了粮食之后,在乡镇总能见很多农民排着长队,把粮食拉到公用粮库去交公粮。

还有一种情况占很大的比例,就是很多农民生产出来的小麦不是出售的,而是留作自己存粮的。记得,前几年还说是我们哪位总理这么告诉农民,“有钱别盖房,没钱别卖粮”!麦子变成面粉是有个过程的,袋装的麦子分几次用竹篮放在水里淘洗去泥土,在太阳下晾干后,就可以拉到磨房里磨成面粉,然后带面粉就可以回家来做成馒头、面条以及其他的食物了。如果自己种的还有菜,那就解决了基本的日常吃的问题。

那时候,应该说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附近,华北平原上,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都是这样来的。

后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有一个同村的大叔,去城市里找了一次小舅子,在城市里没有事情做就拣了些水平和城市可回收垃圾送到废品收购站里去卖,结果得了不少的钱,他发现在那里做了不到一个月,得到的竟然比种一年的地多的多。

然后,他回到村里,向大家炫耀性地叙述了这些事情,而且带回了城市里人们不穿的旧衣服、三角裤,城市里儿童不玩的坏玩具、旧玩具,城市里吃了一半就扔了的饼干和已经变质的水果……

而这些对于农村的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而且我们感觉到所有城市里的东西都应该很好。怀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