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八月后半月开始发书,到十月中旬上架,再到十月用半月的时间杀到新书月票榜第四名,再到十一月的筋疲力尽。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海魂》写得并不顺利,就如同闪烁在起点这一年多的努力一样,在坎坷与曲折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着。
想起06年十月时,闪烁与铁血闹翻,正在百愁莫展之时,得编辑骑王的指点杀来了起点。初期的兴奋结束之后,就是一瓢冷水,让闪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起点的第一本书竟然扑得那么的厉害,这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让闪烁一下找不着北了。在闪烁犹豫着是急流勇进,还是急流勇退的时候,还是起点的编辑给了闪烁动力。结果,第二本书因为某些原因半路夭折,再次让闪烁爬了下去。
也许,很多看过闪烁在十月下半月拼杀的读者都知道,闪烁不是那种认输的人。连扑两本之后,闪烁没有选择放弃,这不仅仅没有放弃努力,更是没有放弃希望。在今年五月,闪烁的第一本书上架了,结果仍然是惨淡的,实际上,到现在闪烁都觉得《新明史》写得很糟糕,很仓促,太多太多的漏洞,太多太多的问题了。
直到今年八月,闪烁才开始码《海魂》。最初闪烁并没有对这本书抱太的希望,也许是扑惯了,也许是失败“上瘾”了,闪烁对《海魂》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到九月的时候,闪烁差点就再次失望了。结果,在十月十五日上架之后,各位读者,各位兄弟的支持突然让闪烁看到了希望,也让闪烁鼓起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十月份的奇迹是用积累,以及拼命般的努力换来的,整整十七天,闪烁就没有放松过一个小时,往往是晚上躺在床板上的时候,还在思考新的情节,思考明天要写的内容。结果,在这断断的十七天之内,闪烁前后两次病倒,两次扛了过来,并且坚持到了最后。让闪烁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兄弟们的支持以及鼓励。
在起点这个商业平台上,没有不为利益而写作的。可同时,如果仅仅只为利益而创作,那就不会有好作品问世。从《海魂》这本书,以及在这短短一个多月内发生的事情中,闪烁明白了这个道理,让闪烁坚持下去的除了兴趣,爱好,回报等等之外,起点众多编辑给的鼓励与支持,特别是各位读者,那些与闪烁并肩战斗在十月份的兄弟们给的支持与鼓励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闪烁的根本动力。
闪烁不是那种经常把感谢挂在嘴边的人,不过在此仍然得感谢很多很多一直在支持闪烁的编辑,读者,朋友,兄弟。从到起点时认识的骑王,后来的荆棘,悟道,邓肯等编辑是闪烁的引路人。那些收藏,订阅,并且鼓励了闪烁的读者是闪烁的衣食父母,更是与闪烁在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这是山手第一次写封推感言,之前并没有任何经验。另外闪烁激动之中也不知道胡言乱语了些什么。
最后,闪烁还得多罗嗦一句,起点提供给闪烁提供了这个机会,闪烁也将继续战斗下去!
  
“长江”级航母在总体性能上的提升非常有限,而且仍然存在着太多的设计弊端,归根结底,是受到了排水量的限制。加之,帝国情报部门在21年时获得消息,美国正在设计新的航母,并且准备在“约克城”的建造完成之后开始建造新的航母(实际上,这只是美国为了用完所有的航母吨位,建造的“黄蜂”号航母)。同时,日本也在搞新航母的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翔鹤”级)。
此时,帝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聂人凤元帅上台之后,航母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新航母的设计工作在“长江”级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22年初,海军下达了航母的性能指标,仍然由四家造船厂拿出初始设计方案进行竞争,海军则从这些船厂的设计中挑选出最能满足需要的一个来。
这次竞争的胜利者是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拿出的方案仍然是继续改进“长江”级,也就是“皇帝”级的第二种改进型。显然,这不可能满足海军的需要。海军要的是全新的,而且在各项性能上都能够全面满足海军的需要的航母,而绝不是一种一改再改的航母。同样的,广州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太超前了,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难以迅速成军,这自然也就无法满足海军的需要(实际上,那些技术问题在战争后期就得到了解决,这也造就了帝国海军下一代航母)。
大连造船厂的提交的设计方案并无多少创新之处,却针对海军提出的几项必须要改进的性能做出了很合理的安排,得到了海军的青睐,也赢得了竞争。而海军的要求实际上只有三个,一是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二是航母的生存能力,三是航母的适航能力。显然,航母与战列舰的性能要求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就是航母的航空作战能力。实际上,“长江”级与“皇帝”级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难以搭载高性能的新式战斗机(航母的飞行甲板,以及机库的尺寸限制了新战机的使用),二是不太合理的布置降低了航空作战效率(这个影响最为严重),三是难以搭载更多的战机,以提高航空打击能力。
这些问题中,提高飞行甲板的使用效率是最为关键的(在这方面,广州造船厂的努力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却太超前了)。实际上,航母的载机数量已经足够了,问题是,太底的出动率限制了航母战斗力的发挥。因此,解决出动率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可在当时的情况下,采用全直通飞行甲板,实际上是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连造船厂的方案是使用更好的弹射器,并且重新布置了飞机升降机的位置,弹药升降机(弹药通道)的位置,并且优化了机库与飞行甲板上的补给点配制,以此来提高航空出动率。新航母的关键技术就在弹射器上。
与日本的航母不一样,帝国航母都安装了弹射器,实战也证明了弹射器的价值。问题是,弹射器的效率并不高,帝国海军需要的是功率更大,且弹射速度更快的弹射器。为此,帝国海军专门拨款2500万,改进现有弹射器的性能,以及研制新型弹射器(后来的蒸汽弹射器)。这些技术在新航母上没有使用,却为今后的航母发展奠定了基础。
航母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空火力,二是战舰在受到攻击之后的抗沉能力。
提高防空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配备更多的防空火炮,并且优化防空火炮的布置。这个并无太多的技术难题,主要就体现在战舰的设计功夫上。大连造船厂在新航母的设计上采用了半封闭式机库,并且在机库甲板与飞行甲板的外围设置了一层中间甲板,专门用来部署防空火炮,使航母搭载的防空火炮数量增加了不少。
战舰的抗沉性能则主要体现在战舰的内部设计上。按照当时的情况,航母是不可能采用战列舰的防御标准的(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没办法通过增加装甲来提高防御能力。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改内部设计,做到内部最优化设计。小隔舱化设计,全新的燃料输送管道,在弹药舱与燃料库增加一定的装甲保护,采用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在弹药舱安置泄压门,将电力系统(抽水机的动力源)分开布置,优化轮机舱与锅炉舱的布置。这些都是提高航母生存能力的有效办法。实际上,大连造船厂的工程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不然也难以赢得海军的合同。
适航能力是航母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恶劣海况下能否使用战斗机,这成为了航母能否扩大作战范围的基本所在。提高适航能力一直是航母设计师的追求目标,而这也是设计上最难的地方。
除了在改进航母的水下部分的设计之外,大连造船厂首先用上了三个新技术。一是全封闭舰艏,二是球型舰鼻,三是全动减摇副鳍。在等比例模型试验中,这三项新设计都被证明是提高航母适航能力的有效办法,而且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
22年年底,大连造船厂就拿出了详细设计方案,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对这种新航母的设计非常满意,只做了小范围的改动(包括将机库增高0。3米,这很重要)。随即,海军在申请到了年的军费拨款之后,就向大连造船厂下达了订单,同时另外三家造船厂也开始建造这一种新的航母。
“湖”级航母的首舰“兴凯湖”号的第一块钢板是在年2月开始切割的,4月铺设第一块龙骨。整个建造进度被限制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第一批四艘航母就可以在24年中期服役。这一时间也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将在42年年底服役,帝国海军可以争取到半年的领先时间!
性能参数: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尺寸:舰长265米,宽35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260米,宽33米。动力装置最大输出功率180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18节时的续航力达到了12000海里。武备:12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16座8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48门20毫米机关炮。舰载机:108架(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各36架),后期增加了12架侦察机,舰载机提高到了120架。全级一共建造24艘,成为了帝国海军在二战时最强大的航母,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
从总体上讲,“湖”级航母的设计并没有完全满足海军的要求,但是在设计时留有大量的改进余地,因此战后,幸存下来的“湖”级航母都做了大改,安装了斜角飞行甲板,增高了机库,以满足搭载喷气式战机的要求。
“湖”级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很快得到了海军的重视。原本该级航母准备一直建造到战争结束,而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帝国海军才在战争后期下决心制造新的航母,“湖”级在建造了24艘之后就停建了。
相对来说,“湖”级的性能实际上并不落后。整个二战期间,只有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在性能,数量上能够与“湖”级匹敌,而且“埃塞克斯”级的很多设计实际上借鉴了“湖”级。从整个战争期间的表现来看,“湖”级都无愧于帝国海军“中流砥柱”这一称号,正因为有了如此强大的航母,帝国海军才能将优势一直保持到战争后期,并且有决心发展新的航母!
另外,“湖”级航母的一大变化是大批量生产,这也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航母。大批量生产的好处是,可以订购大量的部件,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流水线作业般的生产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湖”级航母能够在战争期间一共建造24艘的主要原因。
虽然“湖”级航母没有赶上战争初期的战斗,但是其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在其参战之后,帝国海军的优势就无人能够动摇了,而这更成为了帝国夺取海洋控制权,击败敌人的关键性力量。
同时期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标准排水量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80吨。尺寸:舰长265。79米,宽28。35米,平均吃水7。01米。飞行甲板长262。13米,宽29。26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32。7节,15节时续航能力15000海里。武备:第一批装备12座127毫米高平两用炮,8座40毫米高射炮,46门20毫米高射炮。后期型号逐步得到加强。舰载机:36架战斗机,18架侦察机,18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1架担任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