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落子无悔-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在听取原告、被告和第三者证人的证词后,要作出裁决。徐宁把我也列为证人之一,我所要谈的就是我与崔教授的第一次见面,以此证明他始终一贯地歧视中国学生。 那个学期,我正在修崔教授的一门课。一天下课后,他要我去他的办公室。我去了,他见到我,就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两份学期报告,递到我面前。我拿起来一看,是两份内容完全相同的报告,作者署名都是徐宁,但一个封面上注明是崔教授的课程作业,而另一个上则是奈教授的课程作业。
“徐宁投机取巧,把同一报告当做两门课的作业,这就是学术不诚实,”他洋洋得意,“居然还要控告我,现在证据确凿,她已是本性暴露无遗了。”至于他与徐宁的冲突,他说,根源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徐宁是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把对她学术的批评看成是人身攻击,这是他在反驳徐的指控时一再强调的。接着,他又告诫我,在学习上不能像徐宁那样取巧。 崔教授话头一转,又提到了另一中国学生孙小彬。他主动向我解释,为什么孙上学期在他课上只拿到C的成绩。他说:孙之所以得到这个成绩,主要是他的程度太差了。 孙也来自中国大陆,我的朋友,是营销学专业的博士生。但他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我猜想,他以为我已知道此事,才主动提起解释,以说明他没有歧视中国学生。其实我在此之前,只知道孙修了崔教授的课,也知道他对崔的不满,可并不知道他得到的成绩。
可是,当崔教授向我透露孙的成绩,那就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是严重违犯了学校的政策——其实,孙小彬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我们后来一起修过国际营销学的课,发现他学术上很出色,他后来在事业上也是极为成功的。 最后,崔教授又一反过去对我的冷漠和敌视,表现出极度的关心。他亲切和蔼地告诉我,今后在学习上有问题,可以尽管去找他,只要我认真,努力,他一定尽力帮助我完成学业。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几乎是感激涕零了。 我当然明白,他在拉拢我。但他已达到目的了,因为我也有私心,要保护自己。那次谈话后,我就没有出席听证会。我没有勇气和盘托出我们首次见面的对话和我对他的看法。 事后不久,徐宁被迫离开了宾州大学,仲裁程序也以她撤回投诉书而结束。我最后一次与她见面时,她脸色苍白,似乎憔悴苍老了很多,可还是显得很坚强。对于徐宁,我深深感到内疚。我太软弱了,在关键时刻没有提供她所急需的支持。 会计系的玛克奈尔教授也是仲裁委员会成员之一。是我后来修她课时,她偶然提到这一事件,她相信徐宁的指控。起初,我以为她在感情上站在徐宁一边,是出于女人对女人的惺惺相惜。可我后来又有机会与商学院副院长谈到此事。他主持了徐宁投诉崔教授的听证会。他也觉得徐宁的指控可信,但因为有不利于她的证据,听证会的决定将不会支持她。在此情况下,他就建议徐宁撤回了投诉书。
——美国高等学府实行教授治校(Governance by faculty),在那种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中,教授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行政无权干预学术。在学术自由的名义下,老师按自己的意思决定教学内容,课本采用、考试形式和内容,也按自己的标准评定成绩。当我还是研究生讲师时,就已享受到任课老师所拥有的那种有很大随意性的权力了。 这样的制度有利于创造百家争鸣的教学气氛,但它缺乏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使得老师在师生冲突中处于绝对优势,除非学生提出不可辩驳的证据,这个制度都假设老师是正确的。所以,学生往往很难把老师告倒。 但在通常情况下,若是老师滥用职权,制度就很难充分保护学生的权利。所以,选择研究生导师是一项高风险投资。若遇到的是冷酷无情的导师,那真是给折磨得死去活来,很多年都无法毕业。 我刚进入博士项目时,就已得到前人告诫,在校园里遇上其他中国同学,若也是博士生,初次见面,轻易不要起问:“你已来几年了?”或“你还有多久毕业?”因为这可能会触及到对方的痛处,引起不快。

诚实是学术生命线

在上文中,商学院副院长提到,仲裁决定将不利于徐宁,那还是为她的学期报告之事。这在美国人来看,是违背了学术诚实(Academic Honesty)的精神。美国大学非常强调学术上的诚实,而且是把剽窃和抄袭(Plagiarism)看成是学术上的犯罪,不少人为此栽了跟头。 在我读博士的第三年,国际商业专业新进了一个台湾学生——小陈,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厚片眼镜,嘴唇也厚厚的,看起来很忠厚的样子。他是自费留学生,来攻读科学硕士学位。他刚到时,就向我询问学校情况,我也很乐意帮助他。但因为大家都是学生,忙于学习,平时见面机会也不多。硕士学习一般只需要两年时间,很快他就要毕业了。可是,就在最后的学期,他却碰到了巨大的麻烦。 在宾州大学,科学硕士的学位有二种结束方式:或是完成一篇硕士论文,或是加修额外课程和完成一学期报告,小陈选择了第二种,因为学期报告不需要答辩,可以更快完成。他赶着完成学业后回去,因为留学美国对一般的台湾学生来说也是昂贵的,而且小陈的父亲正病危,他是独子,在家庭中责任重大。
但学期报告也要有指导教授,小陈找了国际金融教授泊萨当他指导教授。后来小陈却几次向我诉说泊萨的不公平。他的学期报告是评估美国杜邦公司在台湾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泊萨教授对此没兴趣,而是要小陈去搜集台湾股市的数据,并做数据的分析。在一次讨论中,小陈争辩,这与他的论题没有直接关系。泊萨教授沉下了脸,说:你既要我当指导教授,就得这么去做。 小陈心中不服,觉得自己是自费读书,没有理由为教授的研究课题去当廉价劳动力。他想换库马教授为指导教授,而库马也同意了——我猜想库马当时并不知道小陈先找过泊萨,但后来应该会知道。教授们会互相通气,而且他俩又都是印度人。 最后,小陈完成了学期报告,并把初稿交库马教授审阅。而库马收到报告后,就去了图书馆,按图索骥,根据报告列出的文献索引,找到所有的参考书,借回来后细细寻找,结果发现文章中摘引了原文,虽然也提到原著者的名字,却没有用引号把原文句子标出。库马也不与小陈沟通,就直接捅到系主任那里,指控小陈犯了抄袭的错误。 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事件爆发后,小陈才来问我该怎么办。他知道抄袭有错,却不明白它的致命性。我给了他一些建议,但他不愿去申诉或无法等候整个过程。那时他父亲刚去世,他要赶回台湾办理丧事,也就再没有回来了。这样地,小陈浪费了两年的光阴和留学费用,没有拿到学位就离开了学校。 2003年6月3日,美国有重大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发布了一条重要新闻:执行编辑瑞尼斯和管理编辑波伊德同时宣布辞职。
这一消息在新闻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他俩为不久前暴露出来的抄袭丑闻所累,最后引咎辞职了。那是该报记者基生?布莱尔,一个二十七岁的美国黑人,先因抄袭而辞职。但此案并未了结。在后续的内部调查中,人们发现他所完成的七十三篇报道文章中,在三十六篇之中都存在着弄虚做假、抄袭和背离事实的情况。知情者进一步指责,说他的行为得到上司的纵容和包庇,这才导致编辑上层的改组。该事件对这家有着一百三十五年历史的老牌报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促使整个新闻业界重新自我反省。 另一个是发生在高等学府的案例。波士顿大学大众媒体系主任约翰?许斯教授在一次给四百多名新生做报告时,引用了登载在《国民》杂志1999年11月29日期刊中的斯狄乐文章中的一段话,一共才六十四个单词,但他在引证后没有说明文章的出处。事后有个学生看到了此段话的原文,反映上去,说他剽窃。在质询下,许斯教授承认,他演讲时引用了他人的句子而没有说明出处,他的辩护理由是因时间仓促而疏忽。但这毕竟还是错误,结果他还是辞职了。 如果说,以上的麻烦始于剽窃或剽窃之嫌,那么北肯塔基大学的丑闻则属于另外一种性质。前不久,该校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斯耐德被解雇,另外两个金融学教授也被迫辞职。人们发现他们发表的文章中用了与他们过去文章中一模一样的句子。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他们从1995至2001年所发表的二十三个研究报告中存在着学术上以弄虚作假、抄袭以及以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来发表新研究的做法。
——美国在学术诚实上的道德标准之高,对违反规范者的处罚之重,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诸位读者所难以想象的。也许你会认为,抄袭这种事不算什么,许多人都在这么做,而且也不容易发现。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这种行为,只要被抓住一次,你的学术生命就结束了,而且今天也有专门检查抄袭的电脑软件,别人真要来查你,是很容易做到的。 最后,我要给予来西方求学的中国学生一个忠告:同胞们,要警惕哪!

走上大学讲台(1)

我拿了学校的经济资助,因此要为系里提供劳务。这种工作通常有两种形式:或是研究助理,那是当教授的工作助手;或是教学助理,其实是承担教学任务。我更喜欢第二种,因为有独立工作的机会。由于情况特殊,我进入博士项目后的第二年就踏上了教学讲台。 我到宾州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在纽约度过,在中文报纸《北美日报》当工商记者,直到开学前一星期才回到学校。刚到家,就听到系主任秘书留下的电话录音,要我马上去见系主任。当天下午我就匆匆地赶到了学院办公大楼。
在系办公室遇到秘书璐比,她故作神秘,告诉了我最新消息:国际商学的三个教授,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了辞呈。丹尼尔教授是去主持印第安纳大学的国际商学专业,奈教授已接受了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的教职位置,而克里西教授则去国际银行界发展。 在我读博士时,全球经济是方兴未艾,国际商学这一学术专业正在崛起,所以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也就比较流动。像丹尼尔、奈、克里西这样的教授,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去的,这对我们博士生的求学,却是极为不利的。 恰在这个时候,在我之前入学的三个博士生也都退了学:徐宁因与崔教授的冲突而离开了学校;美国学生安得鲁去一家共同基金组织做经理,他被年薪九万所吸引;还有一个印度学生要回去担任日本索尼印度分公司的财务总监。 璐比小姐还告诉我,系主任正在为我们国际商业专业的人事变动着急。因为事发突然,下学期连开国际商务课的教师都不够了。 我去见巴考斯基教授时,他显得很高兴。也正好快到下班时间了,他建议我们先去进晚餐,边吃边谈。然后他开着车,载着我去了镇上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在那个时候,我只是人微言轻的研究生,却受系主任邀请,与他同坐一桌,共进晚餐,真是皇恩浩荡。我受宠若惊,不胜荣幸之至。在浏览了待者递上的菜单后,他点了龙虾套餐,而我却诚惶诚恐,只叫了一份最便宜的肉丸意大利面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