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始至终,突击部队都获得了实时战场信息支援,时玄掌握着印军的调动情况。

部队渡过亚纳河,向马图拉挺进的时候,凌云霄就发现,到达珀勒德布尔的印军竟然转向北上。更让他有点不敢相信的是,南面正在北上的印军也转向了珀勒德布尔,似乎准备跟随北上。

不管凌云霄有没有搞清楚局势,对他来说,这都是一个QB5难逢的机会。

印军向亚纳河西岸集中,等于把马图拉让了出来。

虽然驻扎在马图拉的几个万印军并没离开,但是对突击部队来说,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在马图拉好好打上一仗。

快到中午的时候,凌云霄让部队停了下来,再次请求空投补给。

虽然按照突击部队的标准,坚持战斗3天不成问题,但是在珀勒德布尔,为了打出气势,减少战斗伤亡,凌云霄没有在乎弹药消耗情况。当然,最需要补给的还是电能。越野行军的能量消耗非常惊人。是公路行军的3倍左右。也就是说,在公路上能够跑打手 如千米的战车在野外只能跑劲多千米。出于安全考虑,不可用光电池里的电能再停下来充电。按照标准作战守则,必须在剩余2筋电能之前进行充电。因为突击部队深入敌后,谁也不知道要在什么时候逃命,所以凌云霄把剩余电能的标准提高到了舰。越野行军还会对战车的行走机构产生更大的磨损,正常维护周期大大缩短。

以突击部队的活动强度,每天停下来休整一次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等待空投补给的时候,部队官兵抓紧时间养神。

凌云霄再次与裴承毅通了电话,汇报了前面的战斗情况,以及攻打马图拉的计划。

裴承毅没有反对攻打马图拉,只是提醒凌云霄,正在搜寻突击部队的印军已经超过刃万,算上马图拉的守军,战场上的印军超过坠万。如果攻打马图拉的行动不太顺利,绝对不能恋战,应该尽快撤退。为了让凌云霄重视这个问题,裴承毅还提到天心部队最好向东微退。拉弄战线。使印军不得不分散其二:

即便不用裴承毅提醒,安云霄也知道,攻打马图拉之后,突击部队只能向东前进。

点力分,运输机群投下了突击部队急需的弹药物资。

3个小时后,突击部队离开空投场,杀向马图拉。

此时,用来对付突击部队的印军主力部队还在亚纳河西岸向北推进。为了堵截突击部队,印军在戈西集结了大约旧个师的兵力,在防线两翼投入了上百支侦察分队,还在整条防线上建立了有线通信网络。

只要突击部队进入侦察分队的视野,就能通过又线通信网络将情报发给其他作战部队。

问题是,突击部队根本没有委戈西。

傍晚。担任突前任务的侦察兵到达马图拉郊外。

按照凌云霄的请求,炮击从旧点刃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旧点匆分。

炮击结束的时候,突击部队的主力已经在马图拉外面摆好了阵列,进攻随即开始。

突击部队突然出现在马图拉,印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死守马图拉,随后命令亚纳河西岸的围剿部队向马图拉前进。

问题是,突击部认为什么要放弃进军新德里的机会,攻打戈西南面的马图拉?

不管古吉拉德怎么想,突击部队攻打马图拉不是好兆头。

戈西只是一座小镇,而且位于防线后方,就算突击部队打下了戈西,也会被马图拉的守军围剿。更重要的是,突击部队缠着马图拉打,很有可能是在为进攻新德里做准备,不是真的想攻打新德里。这一判断让古吉拉德相信,突击部队的任务是诱敌,让印军把新德里的主力部队派到南面去,为北面的3个军创造攻打新德里的机会。戈西距离新德里太近,印军很快就能回防。要想达到诱敌的目的,就得把战场选远一点,让印军无法及时回防。毫无疑问,马图拉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一判断,让古吉拉德坚定了歼灭突击部队的决心。

不干掉那支左冲右突的装甲部队,新德里就永无宁日。

古吉拉德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裴承毅也在观察着战场上的变化。

实际上,早在刃日凌晨,裴承毅就发现印军开始加强新德里北面防线,似乎更加担心驻扎在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

最初的时候,裴承毅还不大相信印军会如此愚蠢。

不管怎么说,北面3个军对新德里没有多大威胁。如果能用3个军打下新德里,裴承毅早就采取行动了,何必让“敢死队”在南面折腾呢?

直到突击部队在珀勒德布尔暴露行踪,印军还在加强新德里北面防线,裴承毅才不得不相信,印军一直盯着北面3个军,没有把突击部队当作主要威胁。在南面集中兵力围剿突击部队,也是不得已之举。对印军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在北面的3个军南下之前,干掉南面的突击部队,避免腹背受敌。

既然如此,裴承毅采取了将计就计的对策。

约日清晨,他就让66军、军与引军进入进攻阵地,摆出进入印度境内的架势。

此举果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但新德里的守军向北面集中,整个西北战场上的印军都进入了战斗状态。

当然,仅仅做做样子是不够的。

与凌云霄通电话的时候,得知突击部队将去攻打马图拉,裴承毅没有反对,正是因为攻打马图拉能够让印军继续做出错误的判断。换句话说,如果攻打戈西,反而有可能让印军认为南面的突击部队才是主要威胁,从而把留在新德里北面的军团派往南面,使围剿突击部队的兵力增加一倍以上。与坠万印军周旋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再增添田万印军,就算突击部队的战车全都装上风火轮,也不大可能突出重围。

裴承毅的目的只有一个,继续施加压力,让印军只能被动作战。

突击部队攻打马图拉的时候,仍然只有南面的印军前去围剿,让裴承毅松了口气。基本上可以肯定,突击部队能够顺利引开印军,迫使印军调动新德里南面的所有部队。只要凌云霄不停下前进的脚步,一直在战场上兜圈子,印军就只能跟着突击部队跑。按照裴承毅做的部署,如果突击部队向东运动,拉开印军的防线,降低印军的兵力密度,甚至能够抓住机会打两场小规模歼灭战。

突击部队打得越狠,对印军的牵制作用越大,对印度的心理压力也越大。

觉得凌云霄那边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之后,裴承毅才把目光转向了博帕尔。

召军在羽日引点刃分开始攻打博帕尔,比裴承毅计戈打手 时。早打晚打不是关键问题,如何打下博帕尔才是裴承毅必须考虑的问题。

毫无疑问,攻打博帕尔的战斗不会很轻松。

 第一百五十章 围点打援

荆订战役计划的时候,裴承毅立足于快打与狠打。/ /调遣巫军参战,当面向元首解释攻打博帕尔的重要性,都是为了尽快发起攻打博帕尔的作战行动,不让印军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博帕尔的防御。

可以说,印军入侵尼泊尔的时候,幕承毅就知道,必须快速攻占博帕尔。

为此,裴承毅还与袁晨皓做了一次简单的兵棋推演。不同的是,这次扮演杜奇威的不是袁晨皓,而是裴承毅。推演结果坚定了裴承毅的想法,如果不能快速攻占博帕尔。攻打博帕尔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从整场战争的高度来看,攻打博帕尔,不是因为博帕尔有多重要,而是占领博帕尔能够大大缩短战争时间。也就是说,博帕尔只是。不是终点。如果不能在占领博帕尔之后迅速向西推进,扫荡纳尔莫达河北岸地区,将印度本土拦腰斩断,那么攻打博帕尔只是战役级别的进攻行动,起不到战略效果。要想达到战略效果,就不能在博帕尔投入太多兵力,必须留下充足的作战部队,在占领博帕尔之后发起大纵深战略进攻。要想用最少的兵力占领博帕尔,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印军加强博帕尔的防御之前占领博帕尔。也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发起进攻。

可以说,整个战术思路很清晰,也很简单明了。

具体实施起来却没有这么轻松。

第然打手 装甲旅攻占埃达派之后,裴承毅就命令空军全面轰炸博帕尔。而且明确要求要不间断的轰炸博帕尔,不给博帕尔守军喘息机会。为此,不但战术航空兵全面出动,连战略航空兵都参加了战斗。虽然持续不断的轰炸不大可能摧毁印军的防御阵地,但是能够给印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印军得不到蚌息;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军人也是人,精神得不到放松,迟早会垮掉。

空军全力以赴。陆航也没闲着。

从岔日夜间开始,陆航嚣,开始重点打击博帕尔驻军的装甲力量。进入日,陆航调整了轰炸行动,开始重点轰炸印军阵地上的永备防御工事。虽然受战机作战半径、载弹能力等因素限制,陆航的轰炸力度比不上空军,但是在打击重点目标的时候,专门用来执行低空打击任务的比任何一种战术战斗机都要强大。为了提高打击效率,陆航甚至出动了为数不多的几架远程无人侦察机,专门为攻击机群指引目标。

持续打手 整天的轰炸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召军妾力部队从埃达沃南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遭遇抵抗。

地面部队攻打博帕尔之前,裴承毅让作战参谋统计了轰炸结果,与军情局提供的印军防御部署情况对比,确定摧毁了多少目标,还有多少目标需要摧毁,然后把需要摧毁的目标坐标发给远程炮兵,在炮火准备阶段予以打击。

虽然在大部分参谋看来,总指挥没有半点压力,仿佛拿下博帕尔只是举手之劳,但是裴承毅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博帕尔的防御强度到底有多大。

埃达沃的战斗证明,印军已经掌握了修建防御阵地的最佳方法。

既然在埃达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印军没有理由不在博帕尔构筑同样的防御阵地。

最重要的是,博帕尔不是埃达沃!

作为中央邦首府,博帕尔是一座人口超过劝万的超大城市按照国际标准,人口超过劝万的城市都是超大城市,因为地处纳尔莫达河北岸平原地带,所以博帕尔的市区面积比人口多出一倍多的加尔各答还要大的多加尔各答个于恒河河口。受河口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影响,市区面积并不是很大,达到了力四平方千米。如果将周边几个中小卫星城市算进去,博帕尔的总人口接近四万。市区面积超过烈口平方千米。印军防御范围超过旦功平方千米。

攻打这么大块地方绝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裴承毅不可能用攻打埃达沃的方法攻打博帕尔,也就是说,不能在博帕尔使用特种炸弹,至少不能在市区冉使用特种炸弹。

加尔各答的风波还没羊息,再在博帕尔惹上麻烦,承担责任的肯定不是唐应龙。

有的时候,幕承毅也不得不佩服敌人的智慧。

除了旧多个印军师之外,“守卫”博帕尔的还有包括几名自由记者在内的国际记者团。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这些记者是受印度邀请前往博帕尔的,名义上向全世界报道印军将誓死守卫博帕尔,实际上则是用来对付共和国的特种炸弹。别说在炸死记者,只要特种炸弹落在博帕尔,共和国就将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项铤辉没有格外叮嘱,但是裴承毅知道,绝不能在博帕尔使用特种炸弹。

不用特种炸弹,要想攻占旦凹平方千米的印军防御阵地,就算再投入几个军,也需要花上好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