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记》中则说其所作“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菩萨蛮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
小山句——小山:屏风上绘的山景。金:金色的曙光。明灭:日光浮动,
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解:小山谓发形高耸,金谓头上妆饰品。又《夏盛
选本》解:唐代女子画眉,有一种叫“小山眉”,隔夜的眉黛有深浅,好像
山峰重叠。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涂上黄色,叫做“额黄”,隔了一夜,黄
色有明有暗,所以说“金明灭”。
鬓云句——鬓云:形容鬓发细柔乌黑。度:飘度,这里形容头发蓬乱,
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腮:面庞。雪:白嫩,或指敷粉。
蛾眉——或作娥眉,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
之娥。”
枚乘《七发》:“皓齿娥眉。”
弄妆——打扮、妆饰。
照花句——照镜戴花,前后各置一镜,方能瞻后影。花:头上的妆饰品。
花面句——双镜之中,花朵与人面交相辉映,更显得人面如花。
新帖句——帖:贴金,用金线绣好花样,再贴缝在衣服上。襦:短上衣。
古乐府诗《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双双句——指罗襦上有金线绣成的双双鹧鸪。鹧鸪(zhègū这姑):鸟名。
《本草纲目?禽部》:“鹧鸪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
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其形如鸠,头顶紫红色,背灰色,嘴红,
腹带黄色,脚红色,外形较美观。
【析】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词中首句写了室内的晓景: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
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
动。三、四句写她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着一“懒”
字和“迟”字,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五、六句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
形,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
人面如花,愈增艳丽。既然前面写了“懒”和“迟”,而此处又写她这样“细
致”、“认真”地打扮,这正是她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因情人不在而懒起
迟妆,但少妇的爱美本能又促使她细致地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新衣时,
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本词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
式来表现,使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与语音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
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咏唱
时,就更显得跌宕飞动、顿挫抑扬了。
其二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
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
水精——水晶石,可作妆饰品,一般透明无色,但也有因含物质成分不
同而呈现灰、黑、黄、紫等色。
暖香句——这里说鸳鸯锦被中,既香且暖,最易引人入梦境。惹(rě):
逗引,撩起。《花间集》词中用“惹”字共25 处,多为此意。鸳鸯:水鸟名,
常成对共游,羽毛美丽,故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匹偶。《文选?古诗十九首》: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锦:锦缎,此处指锦被。
江上句——写初春将晓时的景色:细柳如烟,残月朦胧,鸿雁北飞。
藕丝句——衣裙染为藕丝色,像秋日蓝天之浅色。藕丝:青白色,这里
借代为衣裙。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人胜句——意思是剪成参差不齐的彩胜戴在头上。人胜:即彩胜、花胜。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
风,亦戴之头鬓。”这里是指头上的妆饰品。李商隐《人日诗》:“镂金作
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参差剪:剪成长短不一的样子。
隔香红——分戴鲜花。因花分戴于两鬓,所以用“隔”字。隔:分开。
香红:鲜花。
玉钗句——钗(chāi),古时妇女的首饰,常以金玉制成。白居易《长
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头上风:指头上所饰花胜
之类,随步迎风而微微颤动。
【析】
这首词是写怀人之情,与前首一样,没有明白说出,需要细致体会。
上片的一、二句,是写室内的陈设,接着两句是写室外的景象。室内是
水精帘、玻璃枕之类晶莹澄彻的器物,构成一派清明的环境;而暖香的鸳鸯
锦,却又唤起人一种极华丽的意象。“江上”二句,境界更为开阔:残月朦
胧,江天一色,柳丝如烟,并点以飞雁,景象由前面的华艳转为清丽。背景
虽只是罗列了一些现象,但人物的思绪已微微透出。“暖香惹梦”的“惹”
字,与前首的“度”字一样,极为生动传神。“惹”出什么梦呢?词人没有
明写,但在鸳鸯锦被之中所做的梦,自然是怀人的春梦了;同时,鸳鸯也反
衬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把孤单之情织进华丽的画面中,别有情趣。“江
上”二句,实为她梦醒之后,所见室外的一派清丽之色,这正好与她凄寂的
情怀相融合。
下片写女主人公梦醒后的形象。“藕丝”句状其服饰之色,“人胜”句
写其首饰之丽。最后两句,使女主人公的神情全出,簪花如画,在和风骀荡
之中,微微颤动。
上下两片,似乎是没有联系,但细寻而脉络具在其中,正因为年轻美丽,
才有“暖香惹梦”;“玻璃枕”、“暖香”与“玉钗”、“香红”前后映照,
极为浓丽。俞平伯说:“通篇如缛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
可求。”(见《读词偶得》)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
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
蕊黄句——蕊黄:额黄,因色如花蕊,故也称蕊黄。六朝时,妇女打扮
时,额间涂黄,唐五代时,还存此习。无限:没有界限,言黄色已模糊不清
了。山额: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或曰,额间的高处。
宿妆句一一写隔着纱窗所见的情形。宿妆:指隔夜的妆饰。
牡丹——花名,暮春开放。
股——钗的组成部分,如羽。《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
金合分钿。”
蝶双舞——钗头饰双蝶形,颤动时如飞舞状。
心事二句——意思是面对明月下的花枝,心中的隐曲又有谁知呢?
【析】
这首写相见恨迟,相别怨速的情景。词的一、二句写闺中人的形象:虽
是旧妆,但还可见额间点黄的痕迹,隔着纱窗还可以看得见她的笑意已消失
了,略带愁容。“相见”二句,补充刻画她“隐笑”的原因:她与其所爱者
相见在牡丹花开之时,即暮春时节,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点明共
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隐”字,深藏着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
的回忆转为怨恨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的神情,淋漓写出。
下片“翠钗”二句,乍看只是写了妆饰的双蝶金钗,但在闺中人眼里,
却大有人不如物的感慨,这与第一首见到“双双金鹧鸪”一样,隐含着对人
情冷寂的喟叹!最后两句,总揽全章:她此时的心情,有谁知道呢?特别是
对着那默默无语的窗外明月和满树花朵,她的幽怨便更可知了。
全词融情于景,给人以玩索无尽的情趣。
其四
翠翘金缕欢■■,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
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注】
翠翘句——描写■■的外形。翠翘:鸟尾上翠色的长毛。金缕:金色的
花纹。■■(xīchì西敕):水鸟名,又称谿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
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水纹句——写双双■■,游于春池碧水上,泛起细细的波纹。
池上二句——写雨后初晴,梨花满枝。海棠梨:即棠梨,落叶乔木,一
般开白花,这里说“红满枝”,是一种艺术的粉饰。又解,即海棠花。
笑靥——靥(yè夜):俗称酒窝儿。曹植《洛神赋》:“靥辅承权。”
烟草句——烟草:轻烟细草。粘(nián 年或zhān 沾):粘连,这里形
容蝴蝶紧紧地附着在轻烟细草上。
青琐句——青琐:古代门上的雕花妆饰。杜甫《秋兴八首》之五:“一
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周祈《名义考》:“青琐,即今之门有
亮隔者,刻镂为连琐文也,以青涂之,故曰青琐。”芳菲:花草芬芳繁茂。
玉关——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西北,唐时西边重镇。唐五代闺情诗词,
写妇人思念久戍边疆的征夫,常用“玉门”、“玉关”这个词,泛指边远的
国土。李白诗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之句。
【析】
这首词为怀旧思远之作。
上片追叙往日欢会的情景:用■■在平静的春水中嬉戏起兴,以喻两情
的和谐融洽;又用雨后池上海棠花的红艳满枝,来烘托欢乐的气氛。
紧接着下片开头“绣衫遮笑靥”一句,点出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娇羞情态。
“烟草粘飞蝶”承前启后,烟笼芳草,飞蝶双双,既关合前面的春日幽会,
是虚写;又是后两句“青琐对芳菲”的伏笔,是实写。最后二句揭出本意,
芳菲景物依然,而人则音讯稀疏,一种怀旧念远的幽怨情绪,溢于纸上。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寨
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注】
杏花句——写杏花含着露水,仿佛凝聚的团团雪花。团:凝聚,动词。
香雪:如雪花带香。
绿杨句——有绿柳的陌上,自古多为离别之处。
灯在——灯还亮着。
觉来——醒来。
玉钩句——玉钩:精美的帐钩。寨(qiān 千):扯挂。翠幕:翠色帏幕。
妆浅句——妆浅:早上未试新妆。旧眉薄:原来画的眉色已经淡薄。
春梦二句——正留连着梦境,不禁临镜而自怜,觉得鬓发也稀疏了。蝉
鬓:鬓分两侧,梳成如蝉之两翼。《古今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始制为
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然。”
【析】
这首词也是写闺阁怀人。
首二句点明梦中再现的离别之时的情景:正是杏花带露开放,陌上杨柳
依依的芳菲季节。以美景烘托离情,深含不忍之意,一个“多”字,已微露
哀怨,那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已孕在其中。“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鸯”,
是紧接上两句而来,因别而忆,因忆而成梦,这两句就是一梦醒来的镜头:
以往在一起的时候,华灯相照,情意缠绵,而今所用的灯还在,月色也还是
那样的朦胧,大有物在人去,人去室空之感,而晓莺的啼叫更加恼人,增加
了无穷的惆怅。
下片从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的迷离恍惚、百无聊赖的情态。过片
二句,写女主人公晨起之象,接上片的梦醒写起,人虽起床,挂起帷幕,但
因夫君远出,故也无心梳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