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orland传奇-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可快速重返全世界前10大的软件公司,恢复昔日的光彩和雄风。     
结论   
2003年对于Borland是重要的一年,因为Borland在整合了许多的公司之后如何在2003 
年推出新一代的产品,对于Borland的管理阶层以及R&D都是一项考验。此外,随着。 
NET的脚步不断逼近,Borland也必须尽快推出之下的产品。许多人对于Borland 
如何在下继续在开发工具市场竞争充满了期望、疑问和困惑。不过,随着Borland 
取得了Modeling、分析、测试和分发技术/产品之后,Borland的确可以在下推出 
Microsoft无法提供的开发工具和解决方案。我个人也非常期待Borland能够尽早推出 
下完整的产品线。如此一来,Borland不单是以开发工具和Visual Studio或 
是其他开发工具厂商竞争,还将提供更为全面的低、中、高产品线来竞争。这正 
可突显Borland的不同。而且Borland将可再把竞争门槛往上提升,象征新一代Borland 
的竞争力。Borland从80年代率先推出In…Memory开发工具,90年代推出可视化集成开 
发环境开发工具,到了2000年之后,如果又能在下率先推出新世代的整合性开发 
工具,那么即代表Borland又将再次改写开发工具的意义,持续下一个10年的竞争领 
先地位。Borland是否能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并且再次展翅飞翔呢?   
其实,我认为2003年对于BEA和IBM来说也将是分出胜负的一年。如果BEA无法在2003 
年增加WebLogic的竞争力,那么IBM的WebSphere将在开发工具和Modeling工具的助阵 
下逐渐向WebLogic攻城略地,蚕食WebLogic的市场占有率。随着HP淡出EJB服务器市 
场,SUN的iPlanet无法在市场上取得优势,看来IBM在Java阵营的影响力将会愈来愈 
大。这对于SUN是一项警讯,因为现在SUN除了还控制Java语言、JDK和EJB的规范之外, 
在Java开发工具、EJB服务器市场节节败退。现在,甚至在Web Service规范、Web开 
发规范等方面也都沦陷于IBM/Microsoft和Apache,SUN在Java各方面的势力真是日渐 
式微。   
而目前看来处于真空的市场也即将出现变化。一旦势力兴起,必将冲击Java 
的市场。那么对于许多Java厂商和EJB厂商会发生什么影响呢?对于企业信息应 
用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何时将对Java产生穿透力?这些影响和变化也都将从2003 
年开始发酵。   
我认为2003到2004年对于信息界来说将会发生数件重大的事件,信息势力也将会被重 
新划分而产生新的主控力量和领导厂商。我们就等待着精彩好戏的上演吧,2003/2004 
这两年绝对不会是寂寞的年份。         
^v^v^v^v^v^v^v^v^v             
第十四章    传奇的篇章仍将继续!   
对于Borland来说,2001/2002年实在是很奇怪的时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Borland 
无畏于全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仍然持续地获利和稳定地成长。和许多1T公司的不断亏 
损和裁员相比,Borland的表现实在是非常的亮丽。究其原因,这主要与Borland慢慢 
建立起来的、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销售团队有非常大的关系。假如Borland没有这支 
专业的销售团队,那肯定也会和其它IT公司一样的局面:亏损和裁员。   
也许是天佑Borland吧,在Borland引入专业的销售团队之后,原本积弱不振的Marketing 
也开始逐渐上轨道了。不过我认为Borland仍然有隐忧,那就是本身产品线拉得太长、 
投入的时间太晚、而业界的Java市场即将进入成熟期。     
过长的产品线?   
如果花点时间研究Borland的产品,那读者可能会发现Borland实在拥有太多的产品线。 
从以前的4个开发工具Delphi、C++Builder、JBuilder、Kylix,到数据库,再到CORBA、 
EJB服务器等,Borland拥有的产品超过了10个以上。面对这么多的产品线,仅研发费 
用一项就已很高,如何能够照顾好这么多的产品?这是好的现象吗?   
看看许多大型的软件公司,其赚钱的产品可能只有三、四个。例如Norton在退出开发 
工具市场之后,凭借着专心开发企业应用软件而一再成长,目前的规模早已超过Borland 
许多。Norton靠Norton Anti…Virus产品打入消费市场,让Norton Anti…Virus成为广 
受欢迎的〃消费型软件〃之后便一飞冲天。再通过Norton Anti…Virus衍生出其他相关 
的软件,进而扩大公司营业额,成为大型的软件公司。又例如Oracle仅靠数据库就成 
为第2大的软件公司,再衍生出Oracle Finance、Oracle ERP等,这些企业软件也都 
是以Oracle数据库为核心发展出来的。成功的软件公司大都拥有一两个〃消费型软件 
〃来支撑公司的发展,但是Borland呢?   
Borland目前提供了十几个产品,并且不同产品线的收入都差不多,没有一两个核心 
赚钱的产品,自然也就没有其他衍生的产品出现,因此Borland必须通过不断地推出 
新版本的工具和产品来维持收入,这实在是很辛苦的事情。因为这代表Borland需要 
不断地投入巨额的研发才能够推出产品,而且只能赚到少许的利润,这样当然成长得 
很辛苦了。   
其实这就是我在前面章节所说的,Borland在SideKick之后就一直没有办法开发出〃消 
费型软件〃的问题。当然软件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例如软件公司也可以走 
向企业市场,因为企业市场的利润一向比PC市场来得大。这正是Borland目前想做的, 
因此Borland才会并购相关的软件公司以壮大其进入企业市场的本钱。不过我仍然认 
为Borland在开发工具市场拥有大量的使用者,除了进入企业市场的选择之外,Borland 
还是应该在PC市场推出〃消费型软件〃。如此一来上下夹攻,不但可以精简产品线,更 
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以支撑更精良的产品研发。   
现在的Borland应该做的是重新规划产品线,去芜存菁,好好地发展产品,让每一个 
产品都有独特的定位以及合理的投资回报。这样不但可以集中研发资源,也可以提供 
给使用者品质更好的产品。好在目前Borland似乎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开始收敛过 
多的产品线,清楚地为每一个产品定位市场。虽然Borland到了现在才了解了产品线 
的问题,但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希望Borland在2003年以及未来的日子中能够 
恰当地分配研发资源,奸好地推出精炼的产品,而不要一味地求多。     
进入的时机   
1999年底,在和一位供职于Microsoft的好友吃饭时,他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Borland 
到了当时还不加入Microsoft 的支持开发厂商之中,以便开始发展的产品。 
听了之后,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Borland在支持方面进入得这么晚呢?   
这是有原因的,当时Borland内部对是否要支持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在Windows 
平台中Borland已经和Microsoft竞争了这么久,非常清楚在Microsoft主控的平台中 
要和Microsoft竞争不但非常辛苦而且不易获利,因此这些人便反对继续支持Microsoft 
的平台,他们认为Borland应该在其他平台找寻出路。   
而另一派的人则认为,Microsoft虽然利用垄断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可Microsoft的平 
台仍然是最大的平台。虽然和Microsoft竞争相当吃力,但是Borland已经这样生存了 
十几年,已经了解如何和Microsoft竞争。如果放弃Microsoft的平台,那不但一点都 
吃不到,而且其他平台的占有率太小,即使Borland有办法在其他平台占有大量的市 
场,但是相加相乘之后,说不定还是比在Microsoft平台上的占有率小。   
就在这两派争论不休之际,刚好2000年Linux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因此当时的新CEO  
Dale便下令全面转进Linux,准备放弃平台。就是这个决定,让Borland在 
方面晚了将近2年才投入。   
Borland在平台进入的时机是晚了一点,但这是好是坏目前并不清楚。有人认为, 
晚投入是件好事,因为Borland正好先让Microsoft推广,到了2003年逐 
渐起飞之后,Borland刚好推出下的开发工具和产品。但是也有人认为,Borland 
太晚投入已经造成了影响,因为在2002年已经有许多程序员希望学习,需要 
NET开发工具来使用,而Borland却错过了这一波的需求。   
Borland在是不是投入太晚呢?以我的看法,确实是晚了一点,因为2002年我也 
在为苦无Borland的开发工具使用而伤脑筋,我想这个感觉应该是许多Borland程 
序员都感同身受的。但是Borland晚一点投入有没有什么严重的影响呢?我想时 
机应该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让我们回想以往Borland在Windows上推出开发工具的时 
间,同样也是晚了Microsoft一到两年,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系统的主控权 
是在Microsoft手中。不过在以往的记录中,Borland仍然能够力挽狂澜,凭借好的工 
具来争取人心。因此我认为,既然已经晚了一些时机,那么Borland就应该更好地发 
展下的开发工具和产品,以品质和功能来吸引程序员,这才是最重要的。       
Java市场即将进入成熟期   
不光是Borland,对于许多软件公司而言,目前都是非常辛苦的时期。2002年10月份 
左右,SUN的iPlanet副总裁发表了〃如果EJB服务器厂商再不停止流血竞争,那么EJB 
服务器市场将进入微利时代〃的言论。当然,这位副总裁的目的是希望EJB厂商不要再 
降价竞争或是提供一大堆的Open Source EJB服务器,以避免扼杀SUN好不容易经营起 
来的企业市场。不过,iPlanet副总裁显然忘记了SUN在EJB服务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 
的占有率,而EJB服务器的价格之所以会不断地下滑,是因为IBM和BEA的EJB服务器占 
有率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因此,他们可以使用降价的方式来追杀其他的EJB服务器厂 
商以持续增加市场占有率。而EJB服务器的竞争从强调EJB核心功能、附加服务,到现 
在的以价格来竞争,代表的就是EJB服务器市场已经进入成熟的市场,无法获取高额 
的利润,因此只能以量来弥补价差。   
除了EJB服务器市场之外,Java开发工具的竞争大概也已经分出了高下。无法继续参 
与竞争的Java开发工具将走向Open Source的不归路,Java开发工具的胜利者也必须 
面对价格下滑的局势。因此,市场领导者必须再次在市场寻求更大的占有率,这也将 
引发Java开发工具第2次的争夺战。看看目前的胜利者,我们就可以大概知道下一波 
的竞争态势。Borland在取得了TogetherSoft之后,势必会在JBuilder中整合TogetherJ 
的功能,把JBuilder再往上提升,形成一个同时提供UML和Extreme Programming的全 
能Java开发工具。而IBM取得了Rational之后,也一定会把Rational整合到WSAD之中。 
不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如果IBM决定采用把WSAD和Rational半买半送的策略来攻击 
Java开发工具市场、以掩护WebSphere击倒最后的敌手WebLogic,那么不但Java开发 
工具将有一番浴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