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orland传奇-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ava开发工具市场、以掩护WebSphere击倒最后的敌手WebLogic,那么不但Java开发 
工具将有一番浴血战,EJB服务器市场也将进入烽火连天的场面。对于Oracle的 
JDeveloper来说,势将面对更为强劲的对手JBuilder和WSAD。虽然Oracle也开始在 
JDeveloper中加入UML分析和设计的功能,但是不管Oracle怎么做,大概都无法和 
TogetherJ及Rational竞争。Oracle的JDeveloper最后只能像以前的Oracle Developer  
2000一样送给Oracle的用户,或是Oracle决定展开价格战,以极低的价格来响应 
JBuilder和WSAD。如果Oracle采取这个策略,那么受伤的应该是JBuilder,因为Oracle 
绝对不会打击到资源更为雄厚的IBM。   
因此,在Java市场即将进入成熟期之际,Borland必须再次提升JBuilder的价值才能 
够持续拥有成长的空间、并且推出新的Java工具以刺激市场需求。否则,在JBuilder 
之后,Borland又有什么工具或产品能够像当初JBuilder接下Delphi的棒子时那样持 
续地往前冲刺呢?     
软件产业即将进入各拥山头的竞争模式?   
在即将完成本书时,我知晓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那就是在Delphi Third…Party业 
中享有盛名的TurboPower公司宣布退出零售市场,并且把许多的产品开放成Open  
Source。这实在令人惊讶,因为TurboPower公司出品的软件组件和软件产品都非常精 
良,是许多Delphi/C++Builder程序员都在使用的,现在居然连TurboPower公司都无 
法继续经营下去,那这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就在TurboPower宣布退出市场之后,另外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DeveloperExpress 
也很快地发表了DeveloperExpress目前经营良好、未来将持续开发VCL/CLX和下 
的软件组件的消息。DeveloperExpress的这个动作是希望使用者不要受到TurboPower 
负面消息的影响,并且想进一步吸引TurboPower的使用者能够转而使用DeveloperExpress 
公司的产品。为什么一个极富盛名的软件公司都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呢?让我们看看其 
他Third…Party软件公司,也许就可以一叶知秋了。   
目前,所有的开发工具都围绕着许多的Third…Party软件厂商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软 
件组件,这就是所谓的软件组件市场。软件组件市场的泛滥应该起源于数年前的 
Microsoft VBX,由于当时Visual Basic能够开发的功能有限,因此Microsoft定义了 
VBX规格,让其他软件厂商能够据此开发VBX组件以弥补VB功能的不足,这造就了VBX 
市场,许多小软件公司便凭借着创意和实力开发出各种VBX让VB用户使用。由于大多 
数的VBX都是使用C/C++开发的,因此稍后VBX也成为C/C++开发工具使用的软件组件。   
Delphi成功地成为第2大RAD工具,这为Third…Party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 
Delphi的VCL Framework采用开放源码的方式,让Third…Party厂商得以快速而且安全 
地为Delphi开发软件组件,因此各种Third…Party开发的VCL组件很快地出现在市场上。 
Delphi Third…Party软件组件的市场几乎是VB的好几倍,而VCL组件也在Delphi 3到 
Delphi 5之间成为全球最为兴盛的软件组件市场。   
Java在定义了JavaBean规格之后也带动了Third…Party的JavaBean组件市场。但是由 
于Java在客户端应用市场已经输给了Microsoft,因此Java开始退居中介端、伺服端 
和Web方面的应用,这造成了以客户端功能和GUI为主的Third…Party JavaBean组件无 
法拥有经济规模的市场量,也因此一直无法像VCL组件市场一样的蓬勃发展。   
Microsoft的推出之后,虽然组件架构吸引了Third…Party软件厂商为开 
发软件组件,但由于目前在萌芽阶段,的软件组件需求暂时没有太大的市场, 
这让一些已经提供软件组件的厂商苦无成长的机会。更何况如果也像Java一 
样以中介端、伺服端和Web方面的应用为主,那组件市场可能也会像Java的JavaBean 
市场一样,无法大幅地成长。   
Third…Party组件市场的萎缩代表着软件竞争的日趋激烈,唯有提供多样化产品或是 
拥有优势的软件公司才能够生存。目前许多VCL组件厂商已经停止再开发新版本的VCL 
组件,这可以想像这个市场已经逐渐走入后成熟期。Third Party组件市场唯有在新 
一代的开发工具的开放架构下才可能有回春的一日。   
2002年12月底,InfoWeek报道了IBM并购Rational的消息,并且分析说以后将是软件 
大厂相互竞争的时代,以往为数众多的中型软件厂商将会日趋减少。同时,InfoWeek 
也指出,以后开发工具的软件市场将形成3大软件公司竞争的局面,这三家软件公司 
分别是IBM、Microsoft和Borland。从这个报道我们可以知道,在2002年一连串的并 
购之后,关键的开发工具市场已经发生了质变,Borland通过一连串的策略并购后已 
经被软件界提升到能够和IBM、Microsoft相提并论的地位。这个现象就如我的好友李 
匡正先生说的,软件行业虽然只发展了数千年,但是软件行业的发展,终会像发展了 
上百年的汽车工业一样,只剩下少数的大厂,而且这些软件大厂将从开发工具、应用 
程序、服务器一直到分析、整合软件一应俱全。   
软件行业真得会逐渐进入各拥山头的竞争模式吗?能够再次和IBM、Microsoft并驾齐 
驱,这是Borland一直梦想的事情,也是Borland在低迷了十几年之后另外一次重返软 
件大厂之列的大好良机。问题是在此之前,又会有哪一家目前台面上的软件公司会倒 
下、成为另外一个牺牲品呢?Borland能够把握这次契机,重造数年前营收规模500  
Million美金、或是营业额更大的软件公司吗?       
但是传奇的故事仍将继续   
在我撰写本书时,时间已进入到2003年。对于许多软件公司来说,2003年都将是严峻 
而且即将见分晓的时代,因为在2003将开始起飞,开始对Java产生更多的影响, 
Java和这两个软件平台之争将牵动更多软件公司未来的发展。对于Borland来说, 
努力形成的软件供应链是否能够在两大平台下杀出一条血路?Borland RAD部门几乎 
倾全力打造的产品Galileo是否仍然能够掳获开发者的人心?如何在Microsoft主 
导的平台和Visual Studio竞争?Borland在庆祝成立20年之际是否仍然能够 
在未来拥有一席之地?这都将牵动着Borland未来的命运。   
我并不能预测未来。不管Borland在2003年推出的产品是否能够成功地带领Borland走 
向下一个繁荣的10年,Borland以小搏大,分别在Java和平台和世界一级软件大 
厂竞争的勇气已经值得佩服了。在许多比Borland更大的软件厂商纷纷在这场激烈的 
竞争中败下阵来之际,Borland却靠着坚强的技术能力和创意十足的产品屹立不倒。 
在过去十几年中,Borland和Microsoft之间高潮不断的竞争好戏又将在2003年再次上 
演。只是过去竞争者众,如今却只剩下Borland和Microsoft。2003年巅峰之战的结果 
将在以后的岁月中揭晓,不管是谁胜出,Borland已经在撰写的传奇故事。也许 
数年之后,还会有人把Borland发展产品的内部秘密以及在平台奋斗的故事 
再次揭露于世吧。         
^v^v^v^v^v^v^v^v^v             
附录:      Borland大事记   
1983。5。2    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在美国Scott Valley共同成立Borland 
            International公司。   
            同年11月,发布Turbo Pascal,Borland一举成名。   
1984        发布内存常驻工具软件SideKick,成功打入消费软件市场。   
1985        发布Borland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Basic开发工具产品:Turbo Basic。   
            从Ansa公司购得Paradox。   
1986        发布Turbo Prolog。   
1987        发布Turbo C 1。0,提供C语言开发集成环境工具。   
            Turbo Pascal 4。0也在这一年推出。   
1989        在购入Ansa公司(1987年)后,推出Paradox 3。0。   
1990        在Turbo C基础上推出C++开发工具Turbo C/C++。   
            该产品也被称为Borland C/C++。   
1991        购入Ashton…Tate公司,获得dBase。   
            发布电子表格软件Quattro Pro。该软件生不逢时,在与MS Excel、 
            Lotusl…2…3残酷竞争之后,最后败给Excel,被Novell收购。   
1992        发布Borland C/C++3。0。这是第一个基于Windows的C++集成编程环境软件。   
            在Borland C/C++3。1中加入了OWL作为核心。   
            兼并Ashton…Tate公司,推出dBase 1。0。               
            同时也取得真正的RDBMS——InterBase。   
1993        匆匆推出旨在与Visual C++对抗的Borland C++4。0。该版本尽管有不少 
            创新,但最终被证明是失败的。   
            发布DOS版本的dBase…IV 2。0,并被证明是可靠的数据库产品。   
1994        发布dBase for Windows 5。0。虽然承袭dbase名号,但其核心却是 
            WordTech公司的Aragon for Windows。Borland在dex上了解到 
            Aragon for Windows后,通过并购获取了这项技术。而真正的dBase 
            只留下调试器于dBase 5。0中。   
            在面临C/C++战场三面夹击的情况下,推出以OCF技术支持OLE的Borland  
            C++4。5。此役之后,Microsoft占据C/C++市场半壁江山,而Borland的市 
            场占有率却滑落到30%,开始走下坡路。   
1995        Philippe Kahn因经营不善辞去CEO一职,但继续留任董事会成员。CEO由 
            Gary Wetsel接任。而Philippe Kahn则由于产品理念分歧的缘故,自己 
            开办Starfish Software公司,致力发展SideKick等应用软件。后Starfish 
            在无线通讯等领域颇有建树,并最终被Motorola以数千万美金的高价收购。   
            同年情人节发布Delphi 1。0。该产品一炮而红,成为扭转Borland命运的转 
            折点,也成为众多Delphi开发者的〃初恋情人〃。   
1995        发布品质最好的Paradox For Windows 7。0。一年后,Paradox被卖给Corel 
            公司。   
            同年11月,由于无法忍受Philippe Kahn对Borland的一再挖角,董事会决 
            定将其逐出公司。   
1996        发布以32位编译器为核心,并且大幅支持C/S编程的Delphi 2。0。   
            发布IntraBuilder 1。0,是业界第一个数据库Web工具。但由于太过先进等 
            原因,叫好不叫座。一年之后,Borland宣布放弃IntraBuilder开发。   
            继Philippe Kah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