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驼峰航线 作者:刘小童-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嘴边的碗放下了;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个中滋味;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样;说不清;就是想哭。
没多一会儿;调度派人来找机组去调度室;一进去;明显感觉气氛肃穆;每个人脸色都是阴沉沉的;值班员小张过来;悄声在耳边道;74号最后一份电报说在航线上遇到强气流;他们不知具体方位;我们估计偏航为二十五度左右;可能是被风吹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随后再无消息。这时;调度员过来;把飞行单放到我们面前;此时他的口吻都是商量来着:〃看看;能不能把99号再飞回去…〃〃能!〃三个人同时开口。
问老人;同伴刚刚摔了;再次坐进机舱;什么感觉?老人说;去机坪的路上可能还在想着什么冰峰雪山、强气流;可只要一坐进机舱里;就没什么感觉了;前面的事情已经忘掉了。死;想都没想;当时脑子里都是飞行中要做的事情;也容不得你去想。
当时的念头就是;反正;只要摔不掉;就飞。
还有一次;也是1944年;也是从汀江飞昆明。老人说;那天是白天;起飞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到了〃驼峰〃上空;就是望不到边际的浓云;飞机被迫钻进去;做仪表飞行;机长紧紧盯住罗盘;高度只有4000米;不敢使飞机航向出现任何偏离;只要稍偏一点就非撞山不行;万幸;没出现强气流;但还是麻烦…高度保不住。

壮志凌云(2)

老是往下掉。
高度掉到3500米;无论机长怎样推油门;飞机上升一点儿后;保持不了几分钟;〃哗〃地一下就掉下来;反复多少次都是如此;是结冰导致了飞机升力的改变。启动除冰设施;也不行。这和平地不一样;本身下面就海拔高;稍微疏忽一点儿就〃接地〃。
眼看着高度持续下降;机长也急了;最后实在没辙了;大声喝令我和副驾驶;到货舱;打开舱门…往下扔货物;减轻重量。
两人绑好降落伞;打开舱门…问老人;为什么要戴降落伞;老人说;如果抛掉货物都不行的话;只有跳出去…空中;C…47舱门洞开;云、雾、强气流夹杂着也分不清是雨还是雪一齐带着咆哮声涌入舱内;在气流冲击下;郭汉业和副驾驶脸上的肌肉都变了形;两人费力地开始解开扎捆的汽油桶…此时;电铃声和红色信号灯亮了;抬头看去;机长正转过头;大声喊叫:Hold(停);并示意他们关上舱门;停止抛物。从机长前方风挡玻璃往外看;一片湛蓝的天空撞入眼帘…飞机冲出浓云!
三人长出口气。
还有一次;1944年6月;也是从汀江飞昆明;老人说;好像是所载货物中有抢修中的〃史迪威公路〃的筑路器械;于是飞机临时在云南驿落地;等卸下一些货物后;再起飞。
起飞时一切正常;三十分钟后;左发动机突然起火。
老人说;都过了〃驼峰〃了;快到昆明了;谁都没想到这架C…47会来这么一手。
在驾驶舱里看得真切;左边发动机火苗加浓烟。机长歇尔(Shilling)赶紧启用灭火装置;之后;当机立断;切断左边油路;关闭起火发动机;让C…47只靠一个发动机飞行。
C…47两个发动机都感觉功率不足;那天又是超重;飞机单发飞行后;机身倾斜厉害;感觉随时都要斜着往山上撞似的;于是机长让郭汉业和副驾驶去货舱;把货物重新摆放;想利用货物中重量;〃压正〃机身。可都是捆装扎结得相当结实的汽油桶;又重又不好搬运;忙了一阵子;总算是重新摆放了几个;但并没有改变多少机身的倾斜。
老人说;当时的情况比过〃驼峰〃都紧张;毕竟已经从地狱边上过来了;下边就是满目绿色;谁都知道人间好;谁都不愿意去死!幸亏云南驿离昆明已经很近了;歇尔的驾驶技术也相当好;等到我们歪歪扭扭飞到机场上空时;一看这种情景;所有的飞机全都给我们让开跑道。
塔台不放心;问我们有没有把握降落;如果没有;把飞机开远一点;把货物抛掉;再降下来;如果这还不行;干脆人跳伞。
驾驶舱内;机长征求副驾驶和报务员意见;两个中国人谁都不同意跳伞。
问老人;为什么不扔东西也不跳伞?
唉。老人道;扔东西和跳伞;那是最后一招;实在是死路一条了;才能做这样的尝试;只要有一线生机;谁都不会扔货物。在〃驼峰〃上这么艰难飞来飞去;干吗?难道就是让你扔货物和跳伞玩?
原中国航空公司副驾驶李宏揆老人也说;每次飞行;不是让你把飞机弄到天上;也不是让你从甲地飞到乙地就行的;你驾驶的是运输机;是在执行运送任务;只有把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你的飞行任务才算完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随便扔货物和跳伞。

壮志凌云(3)

老人说;那是谁(陈文宽还是潘国定?老人说;实在是记不住名字了);曾有一次;执行汀江到昆明的任务;结果到了昆明后;飞机被临时征调到重庆…昆明…成都飞
往返航线;恰恰C…47飞机尾轮这时坏了;要修理;就得回加尔各答。可任务在;必须完成。现在;尾轮坏了;飞机只要在地面滑动;机尾就得擦地;结果可能是直接更大面积地损坏机体;换了别人;可能是真没辙了。老人说;可为了完成任务;人家就那么飞…从停机坪滑行开始;一直到跑道上准备起飞;推大油门;踩刹车;利用飞机向前的冲力;使飞机尾部抬起;一点点往跑道上挪…老人说这个动作;没有相当高超的技术;是没法完成的;又要让机尾抬起;又要让飞机在地面慢速移动;还得保证不飞起来;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嘿;人家就这么做;降落后;这样〃移动〃到停机坪、起飞时;又是这样〃滑行〃到起飞线;整整坚持两个星期;一直到回到加尔各答修理后;才算拉倒。
再问老人们;为什么不跳伞?
华人杰:在〃驼峰〃;跳伞和摔飞机及失踪没有什么区别。
任锡纯:整个驼峰航线所经地区;下面除了冰山雪峰就是原始森林;跳伞下去;不是冻死也是被豺狼虎豹给吃了。我们夜晚在汀江降落;下飞机后去〃中航〃宿舍的路上;坐在车子里;就能看见路边森林发出的幽幽蓝光;在漆黑的夜色里;煞是吓人;那都是狼和虎什么的。
陆元斌:美军印中联队跳伞的要多一些;大部分都落在了原始森林中;没有路;图上注明直线距离也许只是几公里;等到走;也许要走上十天半个月…明明近在眼前;但就是走不过去。没有路;人根本进不去。战争都快结束了;才有美国救护队进去;到了里边一看;伞高高挂在树枝上;悬在伞下面的人就剩一副骨架;肉都被虫子、蚂蚁什么的吃光了。那骨架都是挣扎的姿势;那是跳伞落下来时;伞吊在树上了;人悬在伞上;上;上不去;下;又下不来;活生生被蚂蚁、虫子硬咬死的;惨啊!
冰山雪峰;豺狼虎豹;都是掌控飞行员生死命脉之天敌。
查遍〃中航〃失事资料;在驼峰航线上;跳伞生还的;只有两例:
一例是飞机起飞后;刚刚进入航线;还没到〃驼峰〃上空。
一例是从汀江飞昆明;不仅过了〃驼峰〃;还〃过〃了昆明;还〃过〃了宜宾和成都…迷航;飞到四川绵阳上空;跳伞生还。
▲ 中航飞行报务员〃小钢炮〃郭汉业。

〃空气袋〃

第一次听说这个稀奇古怪的词;是在郑家琼老人家;老人无意中说起了〃空气袋〃;听得我是一头雾水…难道〃空气〃还能用袋子装起来?
见我满脸茫然;郑家琼和坐在一旁的徐承基老人一同向我解释:〃'空气袋'是在'驼峰'上特有的一种气象…〃老人们连讲带比画;我总算是明白了;所谓〃空气袋〃;就是在驼峰航线上的对流层中;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当几种要素都具备时;会突然出现一个真空。
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的地球;空气可以说充斥每个角落;竟然还有这种现象;真是匪夷所思。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机翼对空气产生的〃升力〃使飞机〃浮〃在空中;一旦没有了空气;即出现〃空气袋〃;后果可想而知。
后来才知道;在〃驼峰〃上飞过的每位老人;全部都经历过所谓〃空气袋〃…进入空气袋后;一直是沉重的发动机噪音突然变得轻飘飘;接着螺旋桨旋转得有气无力;飞机急速下坠。此时;任凭怎样加大油门;发动机的转速就是提不上去;不仅如此;马上;螺旋桨桨叶好像不是和飞机连在一体;而是分开一样;自由摆荡。
老人们说;空气袋和雨、雪、雾不一样;看不见;本来是亮瓦晴天的;突然之间;你就钻进去了;很多坠毁的飞机;都是由于这个〃空气袋〃;螺旋桨产生不了任何拉力;飞机就是眼看着往下掉。
又不是平原地带;是在〃驼峰〃上空;高度本身就不够;往往;反应都来不及做出;〃嚓〃;摔了。
眼看着摔。 华人杰老人说;1944年夏;飞〃驼峰〃;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一前一后同行的;还有印中联队的一架C…46;在〃驼峰〃上空;透过舷窗;他还和那架飞机驾驶员摆摆手;结果手还没放下;就看见那架C…46突然急速向下坠;只有十几秒钟;就下去触山了。
什么征候都没有;就这么没了。越是天气好;越是容易出现这种事情;要是风、霜、雨、雪的;还真没这事儿。
说起〃空气袋〃老人们都是叹着气;驼峰航线;天气不好吧;盼着天气好;天气好吧;又有这个〃空气袋〃;让你防不胜防的。唉;空气袋、空气袋;这〃驼峰〃;真是不让人过一天好日子!

〃驼峰〃魂…失事的C…53(1)

吴子丹;1922年出生;四川德阳人;毕业于中国空军军官学校;1942年;进入中国航空公司;担当副驾驶。
在那个年代;空军军校士官生一般都去了美国受训;像吴子丹这样没去美国;却进了〃中航〃的例子还不多见。于是就问缘由;有老人说;子丹这个人;爱憎分明;校方侵犯同学利益;他带头抗议;那还了得;导致最后被开除。
空军做不成了;从航校出来〃流浪〃。这事儿后来不知怎么让时任〃中航〃总经理的黄宝贤给知道了。黄总经理慧眼识才;马上把吴子丹招入〃中航〃;担当副驾驶。
从1942…1945年;吴子丹总共在〃驼峰〃上往返飞行接近六百个来回。
有多少人;第一次飞越〃驼峰〃就消失得杳无踪影;那些从抗战开始;就在驼峰航线上进进出出、飞越〃驼峰〃数百次的勇士们;要让他们复述那段岁月;讲叙飞越〃驼峰〃经历;已无任何意义…每天都在那个地方飞进飞出;所遇到的灾难根本就数不清。
〃中航〃飞越驼峰航线中;有两起事故发生在飞机刚刚离开跑道时;吴子丹就赶上了其中一次。
1944年2月18日;汀江;漆黑的深夜。机长洛克斯、副驾驶吴子丹和报务员黄焕元在机舱坐定;在得到塔台确认后;洛克斯开车。
发动机轰鸣声中;C…53从滑行道开始向跑道移动;在飞机滑行中;坐在右座副驾位置上的吴子丹对着〃检查单〃大声口述;随着副驾的〃口令〃;机长洛克斯用一只手不断指认各种开关;并大声复述;还未上跑道;只用一分多钟;两个人就把〃检查单〃准确无误地报出。
C…53在跑道起点停下;机舱里;借着仪表盘反射出绿萤色的一丝光亮;洛克斯和吴子丹相互看了一眼。
两人同时举起大拇指…OK!
洛克斯大推油门;松开刹车;憋足了劲的C…53吼叫着向前窜去。50、80、100、120…吴子丹大声报告滑行速度;决断速度刚过;洛克斯轻轻带杆;滑跑中的C…53强烈振动逐渐消失…前轮已经离开地面。
离地大概有十米多高;吴子丹把收放起落架的把柄推到〃收〃的位置;正要按照机长的口令收起落架;忽地;C…53巨大的轰鸣声仿佛消失了;还没等机上三个人回过味来;只感觉身子往上飘;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巨响;C…53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
那两个人是怎么从机舱里出来的;吴子丹不知道;他只记得自己是从机舱里、通过破碎的舷窗玻璃;〃飞〃出来。不知道躺在地上有多长时间;直到他隐约地听到纷乱的脚步声和救护车的尖叫声奔向这里来。吴子丹努力想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