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太阳系的人口将达到1亿亿左右(是今天地球上人口的200万

  倍),到那时,我们也许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看到大批人出走到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上去。'3'

  这种扩张主义对人类来说,将充满新的胜利和新的问题。人

  类将面对迄今只有科幻小说家想象和研究过的进退维谷的处境。

  这些令人左右为难的现象将不在少数。

  在将近100万年的时间里,在地球上始终只有一个人类。但

  是,当我们迎来下一次技术上的飞跃,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太空时

  代的时候(也许是我们浮出海洋上岸以来最大的一步),将会进

  化出新的人种——在遥远的星球上诞生,从未到过地球的人类。

  这些“火星人”可能是我们最早对面相遇的外星人。但是这可能

  吗?人类怎么会独立于地球之外呢?无论出于探索或者商业的动

  机,我们难道不是带着某种“使命”才去出游的吗?

  当然,这在短期内确实如此。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所有的空

  间探索仍将留在一些先驱者的手中。火星和木星的卫星将成为新

  的西部地区,由那些在地球上各个角落安家落户的勇敢者的后代

  殖民。但是,当欧洲人把新世界变为殖民地以后发生了什么呢?

  不出几代人,当年为躲避英国教祸而到美国普里茅斯创立殖民地

  的新教徒的后裔参加了独立战争。美国人所以没有演变成新的人

  种,是因为美洲大陆的环境几乎与欧洲大陆相同;而且虽然新旧

  大陆之间的运输困难重重,相对于行星际旅行而言却是简单而又

  切实可行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剧情搬到未来,那时火星就是真正

  的新世界,而一代又一代火星人生息繁衍在另一颗行星上。显而

  易见,相似之处被打破了,人类将分成地球上的人和不断增加的

  地外人种。

  渐渐地,那些在其他星球上建造了永久性家园的人的后代将

  会进化,变得更能适应他们那个世界的自然环境。祖先是地球人

  的未来火星人的肺将更加有效,他们也许会不必完全依赖背在身

  后的氧气罐。他们还会形成能够适应严寒和抵御在几乎没有大气

  的火星表面受到的强烈辐射的身体机制。

  如果这些火星人到地球旅行,他们会觉得地球的环境几乎不

  堪忍受,就好像我们到火星上去那样。地球的引力比火星的引力

  强得多,所以这些火星来客会感觉非常沉重吃力。对他们而言,

  空气里的氧气过于丰富,地球上的大多数地方则热得难以忍受。

  这种差异完全可能是行星际旅行的结果,事情还有另一种可

  能——我们最终能够使其他行星变得跟地球差不多。这个过程称

  为“地球化”。虽然改变整个行星的想法听上去简直就是天方夜

  谭,许多科学家却很认真地考虑这种想法。

  火星地球化被视为这种想法的标准模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为火星提供一个大气层,而这反过来可以提升火星表面温度。

  理论上说,这时自然触发机制将使这颗行星产生跟我们差不多的、

  稳定的、自我维系的生态系统。赞同这种想法的人包括目光远大

  的思想家克拉克(Arthur C.Clark),他写了一本书专门讨论

  这个问题,书名叫《奥林匹斯山积雪》;包括盖亚原理的创始人

  洛夫罗克;还有已故的萨根在其力作和电视连续剧《宇宙》里,

  比较详细地考虑了这个问题。这种想法还赢得了几位杰出的生物

  学家和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空间工程师的支持。

  不用说,地球化所要求的技术远非我们今天能够达到,但它

  们也并非超出我们的想象。严格说来,这些想法所涉及的概念与

  物理学的原理并不相悖。地球化也许现在还行不通,但它肯定是

  切实可行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一种能使这个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得以顺利完成的方法,是用

  碳(煤烟)覆盖火星的大部分地区。火星的表面已经比较暗黑,

  它表面反射的光大部分来自极区的冰冠。如果在上面覆盖一层薄

  薄的碳,据计算重量为几百万吨,就可以创造出双重效果,升高

  温度和从极区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可能还有水)。

  几百万吨碳是相当大的数量,可是在火星上空的轨道中早已

  有丰富的碳资源。火星有两颗小小的卫星。其中的火卫二含有几

  十亿吨碳,因此,原则上讲,要覆盖火星极区的冰冠相对来说应

  该比较容易。

  另一种建议是在轨道上放置巨大的反射镜,大小相当于整个

  火星的表面面积。这个想法看上去似乎不可能做到,其实镜子只

  需几个原子那么厚,也许可以用特殊制备的金属箔制成。它们的

  作用是使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量翻倍,并相应地升高火星表

  面的平均温度。

  还有一种想法是使火卫一引发某种特殊的“慢燃烧”。它能

  够产生的热量大约等于从太阳到达火星表面的热量的1/10。经

  过几个世纪,火星的温度可能升高到接近地球的平均大气温度。

  虽然这些系统将能提供合适的表面温度,但是还必须采用其

  他技术以提供可以呼吸的大气。目前,火星大气的氧浓度约为人

  类探险者能自由舒适地走动和工作所需的1/100左右。要创造大

  气,必须在火星引力场的范围内找到和捕获几十亿吨的氧和氮。

  在火星表面下或许存在着大量的水,但是即使将它释出变成

  氧和氢,那么最乐观的估计也只能提供所需的氧的一小部分。自

  由氧可能曾经在火星上很丰富,可它们大多在很久以前就被俘获

  变成土壤中的碳酸盐和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了。虽然很难将它们

  释放出来,但有一种很激进的提议试图用几百万颗高效热核弹来

  释放所需的氧。这么做并非易事,特别是如果考虑到等这个计划

  能够付诸实施的时候,居住在火星上的人口已经相当多了。

  一个看来似乎很妙的办法是把气体带到火星上去。这可以通

  过捕获一颗小行星来实现。有许多小行星都含有巨量冰冻的水。

  小行星被导人适宜的轨道后,将进人火星大气层碎裂,并化作冰

  块撒落在火星表面。冰块蒸发,然后分解产生氢和氧。另一个想

  法是把一颗彗星(主要也由冰构成)导人轨道,让它缓慢地下降

  进人大气层,在那里瓦解。

  这些想法看上去纯粹是科学幻想,就目前而言,也确实如此。

  但是整个原理还是符合物理学定律的,仅仅是个范围的问题。要

  使一颗行星的环境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需要的技术,也许

  在未来几千年才能达到。真正付诸行动以后,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才能实现这样的变化。可是有朝一日,如果我们希望如此的话,

  火星将会是一个碧绿苍翠的世界,就像我们地球现在一样。人类

  和“火星人类”(Martian Humans)将在田野上漫步,在河流中

  荡桨。这些田野和河流全是由于人类(我们的后代)的介入而创

  造出来的。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我们也在穿越田野,胜过河流,

  它们说不准也是由与我们差别不大的生物“播种”,并步入自我

  维系之路的。

  ____________

  ①原文如此,其实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约2.5亿

  英里(4亿千米)。——译者

  ②火星的近日距(最接近太阳时的距离)等于1.28亿英里

  (2.07亿千米);远日距(距离太阳最远时的距离)为1.54亿

  英里(2.49亿千米)。地球的轨道几乎是圆的,地球到太阳距

  离的平均值为0.93亿英里(约15亿千米),上下浮动仅为150万

  英里(约240万千米)。

  第八章  我们会抵达恒星吗?

  “太空茫茫,横无际涯。你简直无法想象它多么

  辽阔,巨大,浩瀚。你会认为成为化学家要走过一段

  漫长的道路,与太空相比,这太微不足道了。”

  ——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

  《搭车人银河系指南》

  宇宙茫茫,浩瀚无垠。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去

  想象宇宙究竟有多大。许多人混淆了行星际距离、恒星之间的距

  离,他们无法想象星系之间难以想象的间距。

  评论员们经常把我们太阳系称做“外层空间”。这种说法实

  际上是荒谬的。顾名思义,我们的太阳系是当地的一个行星家族。

  它所有的行星都在不同的距离上环绕太阳转动。水星最靠近太阳,

  平均距离为4500万千米,冥王星离太阳最远,距离太阳大约d亿

  千米。①地球,还有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称做内层行星,而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称为外层行星。

  现在,说起上亿千米令人咋舌。这种距离对我们今日而言确

  实相当惊人。其实,我们太阳系的大小与星际旅行的距离相比实

  在是微不足道。让我们作个比拟。设想一个气泡,比方说,直径

  3~ 4厘米。再想象这个气泡是一群微小生物的家,它们就生长死

  亡在这个气泡里。现在假想这个气泡随溪水流人河流再汇人大海,

  最后落在太平洋当中。这就好比我们太阳系的大小(气泡)在我

  们这个星系——银河系(整个太平洋)里的情况。现在再来想象

  那些小得难以置信的生物(它们的整个太阳系就在气泡里面),

  正试图抵达大洋里某个地方的另一个气泡,比方说,距离它5千

  米以外。这就相当于我们旅行到距离最近的恒星那儿去,它距离

  我们地球大约4光年。

  这个类比旨在说明恒星之间的距离要比行星之间的距离大得

  多。星系之间,进而是星系家族(或者星系团)之间的间隔,乃

  至整个宇宙的规模,按比例而言更是巨大无比。

  星际旅行(我们极有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主

  要问题在于距离、时间和能源。由于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得难以想

  象,星际旅行所需的时间相应地就很长久,任何可望克服这一限

  制的系统都需要对我们而言大得切实际的巨额能量。

  问题始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它发表于1905年,当时爱

  因斯坦正在位于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工作。狭义相对论引用了两

  个早已公认的科学原理,得出了另外一个原理。这个原理被许多

  科学家和不是科学家的人认为是整个科学世界里最不可思议的创

  见。

  这些原理的第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