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应该读点经济学2-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中的一种必备原料就是硫磺酸。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4)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46 本章字数:1118


    当然,这只是众多“乘数效应”中的一种,并且无数种“乘数效应”会互相抵消、互相排斥,其结果更加无法预测,尽管我们不可能根据列昂惕夫的模型知道你多买一个鸡腿汉堡,会带动麦当劳的收入、商业区的租金和农场的养殖业多大的发展,但至少,列昂惕夫为我们找到了解开乘数之谜的途径。
    凯恩斯的真正创新在于,他将乘数效应当做政府干预经济的利器。1929年的大萧条中,太多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大量的劳动力过剩,但当时人们的做法就像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的那样:“什么也别做,站在那儿别动!”他们坚持认为,失业是由工人争取过高的工资引起的,那些排着长队领取面包的工人使他们的家庭处在挨饿的边缘,他们甚至把这些顽固的工人称作傻瓜。
    1933年,凯恩斯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题为“繁荣的方法”的四篇文章,首次阐述了关于乘数的概念,在今天看来,乘数的概念仍是“凯恩斯主义魔法中最着名的部分”。至此,萨伊的观点逐渐被凯恩斯取代了,人们接受了凯恩斯的观点。政府开始出面解决这些问题,课求刺激消费,发行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凯恩斯通过乘数效应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在萧条严重的时期,人们不应该死抱着萨伊定律不放。他重新将需求视为振兴经济的法宝,并提出政府应该刺激总需求,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以让宏观经济平衡发展。他甚至在广播中这样鼓励人们去消费:“如果你们把五先令存起来,那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
    事实上,人们通过增加支出来提升经济的做法由来已久。据记载,岳阳楼的兴建的原因是这样的:唐朝初年,天下大旱,很多地方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岳阳地区也遭此大灾,县令见了忧心如焚。他茶饭不香,朝思暮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县令请来了所有的豪门富户,对他们说:“我们守着八百里洞庭,应该好好地观赏游玩。如果造一座高楼,可以一览洞庭全景。诸位大人在楼上吟诗作画,听歌赏月,举杯极目,岂不是风流千古?”有钱人听了,大喜过望,纷纷出钱建楼。县令立即找人设计、施工。大批农民有了工作,很多行业也沾了光。岳阳人有了谋生之路,非常顺利地度过了荒年,这就是后来的岳阳楼。
    用今天经济学的语言解释,岳阳楼的修建正是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最好的例子。县令想要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总产出和就业水平,为了调节总需求,就应当积极地干预经济,这也正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甚至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乘数效应: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并把这些塞满钞票的瓶子埋在废弃的矿井里面,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听任私有企业自由放任地把钞票再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将不再存在。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5)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48 本章字数:1214


    事实上,凯恩斯就亲自用古怪的行为实践着乘数的效应。下面是经济学家卡尔文·胡佛教授记录的一个小故事: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饭店里,当我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从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将其弄乱的优雅举止,他用胳膊扫了一下,将两三条毛巾扫到地板上,并且开玩笑说:“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的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因为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着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战后繁荣之父
    今天的经济学家们总是习惯这样介绍凯恩斯:这位着名的经济学家自幼聪明,在政界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与美丽的俄国芭蕾舞演员结婚,担任过政府高级官员、银行管理机构的成员、新闻工作者,并且还担任过几家公司的董事。
    的确,在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眼中,凯恩斯是那样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他总坐在一把扶手椅上,旁边的桌子上有草稿,但他几乎从来不看,他的演讲极其精彩,每个句子都好似一句英语散文,每一段都抑扬顿挫。伯特兰·拉塞尔甚至这样回忆说:“凯恩斯的智慧是我所见过的最敏锐最有条理的,当我和他争论时,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傻。”
    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反对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首次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并且他的很多思想后来都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人们不吝给予这位经济学家最高的褒奖,他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甚至有人称他将西方文明从经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并且称赞是他把操纵经济大权从神灵手中夺回,并交给了人类。
    不过有趣的是,真正使凯恩斯的思想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凯恩斯本人。尽管他曾经与美国总统有过一次会晤,但这次失败的会晤却给两个人都留下了坏印象。那是1934年6月,凯恩斯受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访问美国,罗斯福总统专门安排会见了凯恩斯,但会面结束后,罗斯福却很失望,在他看来,“他应该是一个数学家,而不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因为他觉得凯恩斯只是留下一整套废话,同样,凯恩斯也对罗斯福感到失望。
    或许这次会面正显示了经济学家与政治家之间合作的困难,其实,真正的困难在于表述方式。很明显,凯恩斯高估了罗斯福的经济学修养,政治家们无法理解这些用数学方程描述的经济思想。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只是从经济本身来看问题,而政治家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政治和社会等各种更为复杂的因素。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它的任务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经济理论是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依据,而制定经济政策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真正将凯恩斯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是一位叫阿尔文·汉森的美国人。据说,这位原本的古典主义者,是在乘火车从威斯康辛到马萨诸塞的路上转变为凯恩斯主义者的,不过真正的情况至今还是个谜。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6)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50 本章字数:1172


    事实上,汉森从来不相信经济必定会萧条,他也不认为古典主义的说法是萧条的最好解释。汉森和他的学生们通过深入的研究,他们不仅给出了方法,还用具体数字给出了回答。最终,汉森完成了这项卓越的工作。顺便说一句,汉森有一个着名的学生,他的名字叫保罗·萨缪尔森。
    当然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们似乎对凯恩斯和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人认同凯恩斯的伟大创举,并称《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但在另一些经济学家眼中,凯恩斯的书仍然是一个“怪物”,他们认为这本书草草成书,无法阅读,并且这仅仅表达了对萧条的政治反应而已。他们甚至觉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受到追捧看起来是个有趣的错误,这些人无法理解,在凯恩斯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被哄得团团转?那么,“凯恩斯理论”到底是什么原创理论?
    我亲爱的读者,还是让我们更加公平客观地理解一下吧,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帮助人们摆脱了旧观念,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尽管后来人们发现,当时的崇拜似乎是一个错误,但人们总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正是凯恩斯为整整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正是凯恩斯掀起了这次思想革命。
    有趣的是,真正受凯恩斯思想感染的都是35岁以下的经济学家,而50岁以上的经济学家总的来说没有受到凯恩斯的影响。对此,加尔布雷斯曾经说过:“读者总能找到他们想相信的东西,这也就赢得了追随者。”
    事实上,凯恩斯自己在给乔治·萧伯纳的信中,也骄傲地这样写道:“我相信自己将写一部经济理论书,它将彻底改变我猜想不是马上而是今后的十年里世界思考经济问题的方式。”那么,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凯恩斯,那么我想应该是:
    凯恩斯,是他,深深地搅动了陈腐的经济学泥塘!
    最后,我想再花一点时间,为大家讲述一下凯恩斯奇特的投资理论。这位名副其实的投资天才在26年间资产增长了大约26倍,然而这位大经济学家秉持这样一种奇怪的投资逻辑“相反理论实力主义”:他从不做任何预测,从不阅读经纪行的股票分析,当然也从不与“投资者”谈论市场。
    凯恩斯坚信,投机大众是盲目的,是永远错误的,因此,他的投机哲学是:人无我有,人弃我取,如此而已。凯恩斯认为,投资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在于能先发制人,把坏东西推给别人。因此,凯恩斯无论作何种投资,他只预测群众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并不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群众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群众领先一步就是赢家,正是凭着这种“博傻理论”,这位经济学家每天在键盘上敲几下就可以赚进大笔的财富。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7)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53 本章字数:1196


    乱花钱的孩子
    当然,凯恩斯也是有论敌的,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凯恩斯的第一个论敌:供给学派的阿瑟·拉弗。
    有孩子的家长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为孩子选合适的礼物是家长最头疼的事之一,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买的礼物孩子不喜欢,另一方面如果把钱给孩子,他们又担心孩子会白白地花冤枉钱。专家们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干脆就把买礼物的钱给孩子,大人们只要在后面跟着孩子就行了,令人吃惊的是,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胡乱花钱,家长们也非常满意孩子们买的礼物。
    事实上,这其中的关系就好像我们的政府和民众。为了让经济尽快复苏,政府往往选择直接增加支出,这样的做法就如同那些不相信孩子的父母,他们非要直接买礼物给孩子。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选择减免税收的做法,这就如同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政府的表现有时未必好,因此减免税收比政府直接投资的效果要好。
    1998年,日本政府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悬索桥的建设,6 500米的跨度把淡路岛和神户市连接在一起,美国人这样形容日本人的浩大工程:“这可能是自从古埃及法老之后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了。日本已经花费了大约1。4万亿美元来修筑建设一条回到经济健康的路。”然而,这项耗费73 亿美元的工程,每天大约承载的交通量却非常小,平均一天只有4 000辆汽车通过。
    事实上,当政府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