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应该读点经济学2-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73 亿美元的工程,每天大约承载的交通量却非常小,平均一天只有4 000辆汽车通过。
    事实上,当政府决定建造这座大桥时,将消耗大量的钢铁、器材以及工程师的劳动,这样这笔钱必须从市场中的某个地方挪出来,这样的工程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浪费。事实的确如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推动日本经济完全恢复。那么,经济学家们是如何从正面回答减税和政府支出的关系的呢?
    1974年,在华盛顿的两大洲餐厅,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正在与一群记者以及政府官员共进晚餐,他受邀来解释相当新奇的税收理论。在谈论的过程中,他在餐巾纸上第一次做出了这条曲线,乍一看,这条曲线好像是麦当劳标志中的拱形转了个方向。
    这条漫不经心的曲线就是后来着名的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所说的是,政府的收入不可能随着税率的提高而无限增加,在税率为零的时候,政府没有收入,税率不断上升时,政府收入也相应上升,但与税率不成比例,这是因为当税率进一步上升的时候,人们避税的动机就被调动起来了,人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在非税收活动上,这将使休闲代替工作,消费代替投资,最终将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总额,这就是拉弗的论点。
    供给学派便是在拉弗曲线的启发下形成的,他们的核心思想是:减税会增加总供给。比方说,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民众的收入,这就好比国家把钱交给孩子们,聪明的人们受到这些激励就会积极地扩大再生产,从而刺激消费。那么这样的减税就会增加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总供给,从而增加社会的产出。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8)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55 本章字数:1158


    似乎聪明的萨伊早就预见到了供给学派诞生的这一天,他甚至早就准备了这样一个例子:“1775年,杜尔格将巴黎鲜海鱼的营业税和进口税减低一半时,鲜海鱼的生产并没有减少,鲜海鱼的消费因此翻了一倍,而渔民和鱼贩的销售和利润必然也翻了一倍;无疑生产的增长会增加其他部门的税收收入……因此降低税率时,税收却有可能增加。”
    罗纳德·里根,曾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的主要功绩有两项:第一个是发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第二个就是通过推行“里根经济学”,奠定美国经济复兴的基础。而里根经济学的核心就是通过减税和财政支出来降低通货膨胀。
    有趣的是,里根因为其减税政策而闻名,但同时,减税政策也因为里根的失宠而昙花一现。因为减税政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实行时必须审时度势,适应当时的具体条件,并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事实上,里根上台后所奉行的是大规模扩张军事开支与大面积减税并举的政策,这使得他在第一个任期内创造了累计高达6 002亿美元的赤字,于是,里根总统不得不在第二个任期内通过庞大赤字来创造需求。
    减税会经国家带来财政赤字,而政府扩大支出又会使效率下降,我们该怎样平衡呢?事实上,这对矛盾背后更深刻的争论是,让一个国家变得更为富有的究竟是供给,还是消费呢?供给学派的想法是通过减税来增加供给,以此刺激经济,而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加大开支,以此刺激经济。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的回答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声音,并且这种争论将持续下去。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
    我们的经济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在一条宽阔的、两边都有路沿的公路上前行,汽车可能会撞向一边的路沿。为了防止经济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在一条更平稳的路线上运行社会必须给汽车装备一个方向盘。供给和需求就好像左右两个方向,经济这辆汽车必须保持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而政策制定者总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反复调整,比方说在萧条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徘徊……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起初采取过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是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卡特担心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1980年他又迅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又一次使得通货膨胀再度飞升。短短两年中他先后三次改变这辆汽车的方向,难怪人们把当时美国的经济比喻成一个喝醉了酒的司机驾驶着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
    我们来理清一下思路,经济生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给,另方一面是需求。总供给是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那么,国家经济究竟是如何平衡的呢?





    正文 第三章 没有方向盘的汽车(9)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57 本章字数:1130


    这里,我们似乎面对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时候,凯恩斯主张加大需求,也就是要增加支出和直接投资;而供给学派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主张减免税收。那么究竟哪个方法更加有效呢?
    事实上,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离开了具体的条件我们很难确定理论的正确性。同样,任何一项决定都是有利也有弊,政府开支可能造成挤出效应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但减税政策同样可能会引起财政赤字,因此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我们需要反复衡量的。
    在经济急剧下降的时候,大多数人主张采用刺激需求的办法,因为政府调整总需求是相对容易的,而且立竿见影。比如,只要政府雇工人挖沟渠修铁路,那么第二天就能创造出就业机会,并带动一系列的消费支出。相对而言,调整总供给则比较困难,政府的减税方案需要一段时间讨论才能通过,人们总要过一阵子才能增加支出,而最终反映在消费品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当经济形势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政府应该更多地调整供给,因为这样能够真正决定社会经济情况的产出,而增加供给能够最有效地调动社会生产的能力。
    事实上,政府每天所做的工作,正是通过宏观调控使得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供求公式的左边代表总供给,右边代表总需求,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这两者一定要平衡。政府在经济中要做的事,不是动左手就是动右手,让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设法求得经济的平衡,从而保证经济的发展。
    有用的经济学
    这一章是整个宏观经济学中最充满挑战的一章,我们的宏观经济就如同一块试验田,不同的经济学派几度登场,经济学家们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和梦想,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的华章,就如同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通常比一般的百姓有力量得多,事实上,这个世界是被少数其他人所控制的……”
    供给学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由于低税率能够使得私有部门的人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因此减税能够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投资,因此,供给学派主张将减税作为促进GDP长期增长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反,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政府投资可能是构建资本存量、增加劳动力并促进增长的最佳方式。
    在供给上做文章,还是在需求上做文章?经济学家的争论从来就没有结束,政府直接拉动需求,这样的做法既直接又有效,但是这样的做法难免出现浪费或者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如果政府采用减税的方法,这样可以更大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但时间和效率上必然要打折扣。当然,这样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可最后,引用毛主席的一句经典语录来结束供给与需求之争吧: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正文 第四章 我们该借钱吗?(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59 本章字数:858


    第四章 我们该借钱吗?
    关于财政的经济学
    本章导读:
    在古罗马,借债被看做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在今天,几乎每个家庭,每个政府都是有负债的,是我们的道德标准变了吗?如果借债一定有利于经济增长,为什么拉美国家陷入了债务的“毒瘾”,而俄罗斯却“戒毒”成功?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里,冰岛因为破产而悲惨地倒下了,而美国尽管债台高筑,却似乎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玄机吗?
    财政、税收和赤字的话题,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年轻人总是要受到祝福的,因为他们必将是国家债务的继承人。
    美国前总统 赫伯特·胡佛
    养活一个国家究竟需要多少钱?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抑或你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第一个为人类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是威廉·配第,他曾经估计,如果要养活英格兰和威尔士,那么这个数目为4 000万英镑,而在英格兰,如果国家每年提供的财富有1 500万英镑,那么人们的劳动必需创造另外的2 500万英镑。事实上,这个略显可笑的答案就是人类对财政问题最早的回答。
    财政,英文是“Finance”,起源于13~15世纪的拉丁文“Finis”,古典哲学家将财政看做是“国家的神经”。实际上,所谓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靠政治力量,强制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而已。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利用财政来调整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进而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那么,财政收入从哪来呢?财政收入主要有四个来源:
    第一,税收收入。这是最主要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都是从税收中来的。据统计,我国现在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90%以上。





    正文 第四章 我们该借钱吗?(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6:01 本章字数:1126


    第二,债务收入。当政府的钱不够花的时候,政府可以去借债,这就如同我们借钱一样。
    第三,企业收入。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办的企业,因此企业的利润,应该有上缴给国家的部分,这就是企业收入。
    第四,其他收入。比如,国家拥有的森林、地下资源等,政府出让土地获得的收入等。
    税收越多越好吗?
    在所有政府收入中,其中最核心的收入是税收。有一个问题似乎没有人问过,政府为什么拥有收税的权力?经济学理论到今天都解释不了这个古老的问题。我们只能说税收是一种社会契约,社会全体成员为了获得政府的保护而缴税,而税收是一个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没有税收收入,政府难以维持运转,所以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简单地说,税收就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请记住美国最高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