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强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读高三,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
  这时候,班主任宣布了一个消息:评选省级三好学生和市级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开始,每个人都有资格申请,只要你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按照规定,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的同学高考可以加五分,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的同学高考可以加三分。
  应该说,这对小强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因为小强的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是学校千帆文学社的社长,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好几十篇文章,已经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曾在学校做过签名售书,为此,全校师生没有不认识小强的。另外,小强的成绩在文科班名列前茅,最近几次的月考成绩都超出了往届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好几十分。小强的目标是美丽的厦门大学。
  有那么一刻,小强产生了写申请的念头,可是当他看到那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报名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想,也许有人更需要加那么几分。而对于他,那么几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因为那么几分而落榜。
  报名快要截止的时候,班主任找到小强,问他为什么不写申请,如果没有时间写老师可以代他写。小强委婉地拒绝了班主任的好意。
  小强的好友也来劝他:“你就那么有信心?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本来是你的为什么不争取呢!你到底怕什么呢?怕争不过别人吗?退一万步讲,即使省级的三好弄不到,市级的三好也是铁定的!”小强面对好友的劝说,仍然无动于衷,仍然是那个理由,有人更需要那么几分,而他不会因为那么几分而落榜。
  高考结束了。同学们舒了一口气。小强自我感觉良好,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填了厦门大学。放榜那天,同学们奔走相告谁考取了哪所大学。而小强,在红榜面前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最后通过电话查询,才知道他落榜了。厦门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他考取的分数多出三分,而这三分恰恰是市级三好学生所加的分数。
  一切都是天意。小强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后悔药。
  小强不得不选择复读一年。
  正应了那一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个世界变化无穷,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料到,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今天,你认为某些东西对你没有用,所以你不去争取,但明天呢?你能料到明天对你也没有用吗?
  机遇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是我们的东西就应该努力争取,只有争取过来后我们才有机会继续发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以后的路积蓄力量。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幸福和运气不会主动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要想拥有它,就必须主动争取。
  小李和小杨是同班同学,大四的时候,两个人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
  小李是那种比较老实的人,在学校期间扎扎实实地学习各门功课,成绩比较优秀。课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小李还当过班长,也入了党。
  相对小李,小杨就差多了,经常逃课,好几门必修课还挂了红灯。小杨沉迷于游戏,他的大学毕业证书就是混出来的。但小杨就一点好,敢说,口才好。
  面试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人力主管拿出一套试题要他俩做,还好,题目很简单,两个人都顺利通过了。
  第二天,公司约他们两个去谈待遇等诸项事宜。
  先是小李进去,不到几分钟就出来了。接着是小杨,半个小时才出来。
  回家的路上,小李问小杨:“ 总经理跟你说了你的月工资多少了吗?”
  “说了啊,”小杨有点自豪地说,“ 三险一金,每月3000元。”
  “这么多啊!我的才2500元!这是怎么搞的?”小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样是新招进来的,我为什么比他低那么多?更何况我的条件好多了!
  “你不会和这家公司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吧?”小李不甘心地问。
  “没有啊。是我自己争取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只给我2500元,我觉得不够,就据理力争。最后就这样了。你应该争取才对 。你的条件比我好多了,应该争取拿到4000元才对!”
  听小杨这么一说,小李后悔不该让总经理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点头答应了。
  小杨的高薪是自己争取的,这样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现在的公司对员工的待遇都实行保密制度,员工的待遇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时进来的员工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异。员工待遇的好坏全靠自己主动争取,很少有公司主动给你开很高的工资或者加薪,如果你没有意见,他们就认为你对他们所提供的待遇很满意。
  也许你正要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展开新的求职生涯。一旦确定这家公司真的需要你这位人才的加入,你就掌握了更多的谈判空间,就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条件。首先,你必须了解市场的行情,尽量多搜集相关的数据,了解类似职务的薪资水平如何。当对方提出薪资的时候,立刻回绝不合理的数目,然后提出你的理由以及数目,说明为什么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即使对方的提议让你感到满意,也不要立刻接受。至少要求对方给予2天的时间好好考虑,对方有可能因此感到些许紧张,如此一来便提高了自己的筹码。根据对方提议的数字,要求多加10%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你得提出具说服力的理由,证明自己无愧于这样的待遇。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的争取,小李吃亏就吃在这里。
  第28节:成人之美
  作者: 文泉杰
  009 有时放弃竞争,成人之美
  唐朝有一个叫谢原的人,精通词赋,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年春天,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接待他。
  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动情地弹唱。
  谢原仔细一听,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
  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
  谈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
  谢原十分高兴,犹如遇到了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你来我往,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照理说,世上的哪个王爷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大发雷霆,但张穆王却哈哈大笑起来:“其实我早有此意了。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啊。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
  后来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成人之美是孔子所提倡的一条重要的为人原则。
  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这种风范也就是我们时下经常提到的绅士风度。只有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时,这个天下才会安定,这个社会才会和睦。孔子正是用这种乐道好施、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去感召笼络一切人,去组合建立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是每个时代都致力追求的。
  我们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有些竞争是可以放弃的,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今天我们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会成我之美。世界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成人之美是这个和谐世界的最美的乐章。
  我们都知道《大长今》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很多成人之美的感人例子,尤其是里面的皇帝中宗。由于中宗心事繁重忧心忡忡,因此长今时常劝中宗要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向最信任的人倾诉。中宗和长今接触频繁,渐生爱慕,尤其是当他知道长今就是多年前给他送酒的那个小姑娘时,更是觉得他和长今是缘分天注定。可是当他知道长今和闵政浩的缘分比他还要深的时候,心中升起了一股醋意。
  中宗问长今是不是喜欢闵政浩,长今点了点头,这时候中宗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明确地告诉长今,他爱慕长今,但不会逼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天,中宗约闵政浩比赛射箭,一时难忍心中的愤恨,想要一箭射死闵政浩,但是终于还是忍住了……
  中宗犹豫到底要不要封长今为后宫,此时闵政浩求见,告知中宗他曾经打算和长今一起逃离宫廷,但是又回到宫廷来,是因为长今想要发挥她的所长,继续行医,这是他爱慕长今的方式。他也恳求中宗爱惜长今的才华,不要封长今为后宫,但是要任命长今做中宗的主治医官。中宗终于下定决心,不畏一切艰难,任命长今为正三品堂上官,下赐大长今的称号,闵政浩则被流配到异乡。后来,中宗的病情每况愈下,他秘密下令让内侍府的人将长今送到闵政浩被流配的地方,希望两人远走他乡,避免被朝廷官员追杀,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护长今了。
  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因为宽容和大度,终于使得长今和闵政浩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作为皇帝要得到一个宫女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也知道,是自己的应该争取,不是自己的也不能勉强,这就是中宗的成人之美。
  今天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成你之美,不要事事都和别人争,不要为了点小事斤斤计较,有些东西该放弃的还是要放弃,不要舍不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29节:沟通就是力量
  作者: 文泉杰
  010 沉默不是金,沟通就是力量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住着一对老夫妻。
  妻子18岁时从外村嫁到丈夫家,两口子相濡以沫,平静地生活。妻子一直遵守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给丈夫。
  农家人做饭用的是大柴灶,烧出的米饭贴着锅边的一圈很硬,叫“饭焦”,中心部分很软,叫“软饭”。妻子自从嫁给丈夫的第一天起,总是把第一碗“软饭”盛给丈夫,而自己却吃硬硬的“饭焦”。这个习惯一天也没有改变过。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纷纷离开家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谋生,而当初年轻的小夫妻,这时也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有一天,妻子又拿碗给丈夫盛“软饭”,突然一个念头在妻子的脑海中闪现:“凭什么这么多年我要吃‘饭焦’而他要吃 ‘软饭’?自从我嫁给他到现在,我根本就不知道‘软饭’到底是什么滋味!想必一定比‘饭焦’ 好吃吧,今天我非要亲口尝尝不可!”于是,妻子把“软饭”放在自己面前,而给丈夫盛了一碗“饭焦”。
  丈夫看着这碗焦饭直发愣,妻子不无怨愤地对丈夫说:“这么多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